這輯舊照是我在90年代中期, 西環五街清拆前為吉
席街舊居留影而專程拍攝的. 照片當年是以菲林
拍下, 故此需要把它們以掃瞄器掃瞄入數碼檔案內
才能上載到網誌中, 所以效果較差, 祈為見諒. 不
知道你對這些舊影象還有沒有印象?
從加多近街堅尼地城批發市場望東向對面街的唐樓
羣. 左邊的唐樓現已改建為西環豪宅泓都三期, 右
邊的唐樓 (吉席街與加多近街交界處) 現已改建為
昌吉大厦
從吉席街近海皮邊往東望向對面吉席街和爹核士街交
界處的唐樓羣, 這羣唐樓的後面即為建文街, 現已
改建為泓都三期
從吉席街近海皮邊望向對面街待拆的唐樓羣 (3)
從吉席街近海皮邊望向對面街待拆的唐樓羣 (2)
從吉席街近海皮邊望向對面街待拆的唐樓羣 (1)
從吉席街與加多近街交界處望向吉席街口的唐樓.
綠色的小鐵皮屋是吉席街電車總站的調度室
吉席街與加多近街交界處的唐樓. 樓梯上去處即為
我的故居, 左邊的牆壁上可見到九龍皇帝的墨寶
從吉席街近卑路乍街邊望向對面街待拆的唐樓羣
(2). 這羣唐樓現已改建為泓都一,二期
從吉席街近卑路乍街邊望向對面街待拆的唐樓羣
(1). 這羣唐樓現已改建為泓都一,二期
從吉席街近海皮邊望向對面街待拆的唐樓羣
從吉席街近海皮邊望向對面建文街的入口. 6,70年
代這裏滿佈熟食檔. 我最懷念的是長據在建文街口
左邊的魷魚煎腸粉, 以及位於吉席街與近加多近街
交界處的生滾豬雜粥
吉席街與近加多近街交界處的唐樓
從吉席街近加多近街處向東望
從吉席街向東望, 左邊可看見龍華餐廳
從吉席街與爹核士街交界處向西望, 左邊的唐樓羣
現已改建為西環豪宅泓都三期
從吉席街近海皮處望向吉席街與爹核士街交界處的唐樓 (2)
從吉席街近海皮處望向吉席街與爹核士街交界處的唐樓 (1)
從吉席街近卑路乍街邊向東望. 懷記號鐵閘在堅尼
地城也算是老字號, 父親的舖頭曾幫襯過它裝鐵閘
從吉席街近海皮邊望向對面街, 你幫襯過彬記燒臘飯店嗎?
從吉席街向西望向吉席街與加多近街交界處
建文街內待拆的唐樓 (8)
建文街內待拆的唐樓 (7)
建文街內待拆的唐樓 (6)
建文街內待拆的唐樓 (5)
建文街內待拆的唐樓(4)
建文街內待拆的唐樓 (3)
建文街內待拆的唐樓 (2)
建文街內待拆的唐樓(1). 建文街現已消失, 原街
道成為西環豪宅泓都
站在吉席街與建文街口交界處望向對面街, 我還記
得偉星電髮廳, 卻對街坊食店沒有印象
從建文街口向東望
從吉席街近卑路乍街邊望向吉席街與加多近街交界處
的唐樓. 綠色的小鐵皮屋是吉席街電車總站的調度
室. 左邊的唐樓是我的故居, 再往左即為西環屠房
從吉席街近卑路乍街邊望向對面街, 這羣唐樓現已
改建為西環豪宅泓都第一,二期
吉席街與加多近街交界處的唐樓, 此處曾是我的故居
從吉席街電車總站向西望吉席街與加多近街交界處的
唐樓, 此處曾是我的故居. 右方棕色鐵閘處是燦記
士多 (已遷往荷蘭街以燦記酒莊之名繼續營業), 而
前方則是未拆卸前的西環屠房. 兩幢樓中間的牆壁
上可見到九龍皇帝的墨寶
從吉席街電車總站向東望, 左邊可見龍華餐廳和美美髮室
從吉席街近海皮處望向吉席街與爹核士街交界處
位於近吉席街與加多近街交界處的唐樓. 6,70年代
很多漁欄都在這裏租地方作為寫字樓. 我父親的漁
欄也曾在此設有寫字樓
從前西營盤開有許多的漁欄 食神滔滔的父親都是其中一位同業的商人 因為我的祖父在生時都是賣咸魚的 不過是在澳門 也因此而認識... 現在真的很少商店純賣咸魚了 真的時代不同 現代人不喜歡吃咸魚 可能怕生cancer
回覆刪除有現在的相作比對嗎?
回覆刪除相裡屬一梯两伙,三四層高,估五十年代或再前建的,似土瓜灣榮光街,鴻福街一帶(最近有嚴重火災附近),我住過,六層的,六十年代天台開放,座與座相連,童時爬三四尺欄河至隣座,由另一樓梯落街,當時覺得好玩,夏夜要早些攜蓆霸好位,星閃可催眠,一樂也
回覆刪除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 嗯, 好想問下, 點解相中多處人影稀少的呢, ------ 早上六點鐘拍的?
回覆刪除我仲記得喺爹核士街嘅金運來茶餐廳,有好好食嘅套餐,同好nice嘅老板。聯x樓嘅美寶算是當年嘅高級餐廳。若我冇記錯,當年有間人民入境事務處喺裏面。仲有喺士美菲路同卑路乍街交界,即係變壓站位,有間荷蘭銀行(很奇怪當年西環呢d區,會有歐資retail banking,可見當年嘅西環友確係臥虎藏龍呀)。
回覆刪除效果都幾好
回覆刪除多謝分享!! 建文街呢條街, 真係無乜印象..... (我都係係附近住) 好懷念5街呢!
回覆刪除而家"暈都"仲炒到1房賣5百幾萬, 真係...
舊時啲唐樓好似好寬闊. 小時可在家裡玩三輪車的.
回覆刪除原來我地住同一條街,由1967-1983我們一家都住在41號七樓,旁邊正是上海商業銀行。當年仍未有五福大廈,我們可以看到海景呢!
回覆刪除雖然你在這裡鋪的照片是在十多年前拍下,歷史不算太長,但卻可成為歷史的見証!
回覆刪除很想看回學士台的照片, 那時住在G/F單位, 有個大天井. 下一個是青年台, 有間漢華中學. 我和哥哥成日走落曦皇台間士多買嘢食, "潜"公仔纸. 雖然只是住到7歲便搬走但我對那個地方還很清楚.
回覆刪除Tricycle must be popular back then. Mine was a Red one. It seems like I always had it. My 2 older brothers also played with it. When it got too small, we tied a can on the back and rode it from there. It finally broke in half. We were able to ride from one end to the other end. It was fun. Old 唐樓 seem so spacious.
回覆刪除在 偉星電髮廳附近喺60年代時有兩間理髮店,常去剪髮和吹波仔附近.
回覆刪除喺建文街吉直街交處,70年代時早上有很車仔小食,有一劏車仔豬雜面,一家四口生意,風味好鬼正.
回覆刪除位於吉席街地下的廣發五金行是否還存在?70s 年代與其老閭仔唸同一間職訓學校, 該同學取得當年工業安全繪畫比賽冠軍。事隔多年, 相信該主五金鋪亦巳經多次轉換老閭吧!
回覆刪除In those days, we all make do with what we have and we still had a lot of fun.
回覆刪除太珍貴的相片 , 全部都是我童年生活過的地方 , 令我勾起很多回憶 , 十分感謝留影的人 , 把當年點滴留在相片中 , 樓主 , 不知道你有沒有福星戲院的照片呢?
回覆刪除當年福星戲院開幕時好哄動,由邵逸夫,何莉莉,李菁來剪彩....... 我在門口看了整個下午.
回覆刪除卑路乍街有一間美亞攝影充印,不知結業了未? 它的負責人陳先生是我攝影啟蒙老師 4年班時小學旅行,就是他借了一部相机及教我使用. 我尚記得那相机是奧林匹斯半格机. 還有當年美亞曬相不是送相部,是送卡式盒~放卡式帶那種! 我還保留了一個......
回覆刪除你故 居 ,地下 左 手边 是 洋 服 鋪 ,右 邊 地 下 是 永 生 酒 莊 , . 健 文 街 口 是 雙 喜 士多 , 對 面 是 雲 泉 茶 樓
回覆刪除你的 相 ,,,,令 我 想 起 很 多 ,,,,,,太多 回 憶 , 我 住 113 号 30年 .夏天 晚上 在 炳記 開 枱 打 兵乓波 ,,,,,,,,,,到 摩 星 嶺 捉 黄 尾 尤 , 捉 金丝貓,,,,,,,, 健 文街 裹面 打 波字,,...打金絲 猫 ,到 沙 倉 遊 水 那時 沙 倉 是 一 個 海石 灘,
回覆刪除在 你 故 居 對 面 , 吉 席 街 最 早 有 許 國 生 跌 打 , 加 多 近街 有 仇 廣 雄 中醫 可否 有 印 象
回覆刪除福星 傍 边有一間 叫金記租單車 , 之 后 , 健文 街 有 新記 租 單車 ..真的是 快..,,,,,樂.... 的童 年 , 不知 愁 知 味.... 每天衹想 点 樣 玩 ...
回覆刪除30 year , i have too deep emotion on catchek street, so, I can remember all shop names and all exact location
回覆刪除KTW, it looks we belongs to same era, your games were mine too, haha
回覆刪除幸得网上拍下照片,否则难以了解那处重建前之模样。九十年代中,互联网、数码相机不普及,大众亦缺乏保留景像之意识。若拍下是居民未迁出时之状况,就更好。 而观塘将有更大之重建,更值得有心人以照片、短片作纪录。 泓都是市区重建之恶例,重建後不是百姓之居所,只是财阀、炒家之发财勾当。
回覆刪除搬去西環時 , 巳經只見到泓都 , 與唐樓群縁慳一面
回覆刪除good morning thanks
回覆刪除建文街內待拆的唐樓(5)_一看見此照,--建文街口便記起由我十歲時開始之三年內,每隔一叚時間便由厚和街家步行至建文街,在此相片右邊窗囗外牆,放上一張高脚坐椅,牆上掛着一面殘舊長方型鏡,由一三,四十歲,文質彬彬之中年"波記"二毫子(後每年加-或二毫)剪陸軍裝,剪完後還送一粒椰子糖 。還記得飛髮時不時聞到陣陣由電車路吉席街及建文街之"醴香酒莊",由我小学同学司徒錦俊,錦信父親開的,兒時快樂時光再次湧現.... 四叔
回覆刪除80末 至 90 年代初尚有一間公廁在馬路中間(極小有), 近爹核士街 現已遷往泓都 我有照片
回覆刪除這網誌是經"聖公會呂明才紀念小學"的校友推介的, 這網誌令我重拾很多很多兒時的回憶, 多謝樓主.
回覆刪除我跟樓主一樣是在澳門出世的, 4歲時隨家人來到香港, 我當時的唯一比較親的姑母住在西環吉直街, 順利成章的我們一家也在西環吉直街長大, 當時我住在福星戲院隔鄰, 我記得福星戲院開幕時還請來沈殿霞及杜平等, 我在西環也住了20多年, 直到結婚才遷出西環, 所以我對西環也有很大的情意結. 西環尾的車仔麵檔, 卑路乍街近士美菲路的高士打麵包店, 對面的醉瓊樓, 美寶餐廳, 近山市街的環球餐廳, 以前還是大排檔的卓記粥店, 詳香茶餐廳及童年逢星期日和家人飲茶的新中華酒樓, 都令我至今難忘. 因為我大部份家人都已經遷離西環搬往新界, 所以早兩年特意和爸媽, 各姊弟及其家人一同到西環拾根, 還到過新中華我們以前坐的二樓飲茶懷念一翻, 還帶我的女兒到過我兒時讀書的"呂明才"呢.
但最近好像聽到新中華已經在施工建新樓了, 真是可惜!!!!
Hi, 我也是剛搬進西環年多,立刻便愛上了^^
回覆刪除西環現在正進行更大規模的拆唐行動。
回覆刪除像爹核士街這五棟唐樓:http://kennedytownhongkong.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html
原來我家的舊舖遷移後變了車房,仲有曾灶才墨寶,還記得車房前身是什麼嗎?
回覆刪除5 街重建
回覆刪除西環尾!童年的感覺是飲食天堂,在吉直與加多近街附近,人來人往繁盛非常,街邊有牛什麵,猪什麵,煎腸粉,粥,糯米飯...等食擋,又有茶居,飯店,龍華西餐廳等等,五六年前以為重建,建幾幢五十多層的住宅,希望人口多帶動西環尾從現以前的繁華景像,誰不知現建的"泓都"是沒有地鋪的,地面只有迷你公園,在晚上七点后沒有很多人在吉直街尾停留,因沒地鋪沒食店沒銷費点,所以路上聚倒人流!可惜
回覆刪除我今天看蘋果日報,有個老外的Web site,(http://gwulo.com)給你參考,裡面很多老香港照片,值得觀賞.
回覆刪除西環師兄,現一群富有的投資組織利用政治,軍力,財技包裝投資產品 sell to all pepole!他們賺大錢!師兄你小心處理現的財產,不要儲太多港幣,港幣跟美元掛鉤,當美元偏值港幣會一起偏值,港幣价值蒸發,可轉去有實力的貨幣.不是去炒,而是保值!
回覆刪除懷念西環幾十年來的轉變,我在1958年至到現在,眼見西環的改變。
回覆刪除我在2001年尾搬進西環,住在電車尾站上的唐樓,應是你舊居的斜對面,那是我老父母數十年前婚後的第一間自購屋。我剛搬進時,泓都剛開賣,街上滿是地產agent,但吸引我的,卻是西環裡充滿老香港風味的街道。那時,我真想不到香港仍有這麼的一面,彷似是城市𥚃的鄉村,令我對她充滿感情。
回覆刪除2010年尾,我撤離西環。看著你的blog,才知這9年間,是西環發展的寂靜期。若不是經濟不景,相信現在西環的大變天,早於十多年前就出現了。我慶幸有這段住在西環的日子,讓我可以感受這一切人物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