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粤語片演員逐個捉



早前我寫過“粵語長片 - 這是誰”,“街坊粵語片奧斯卡”,“昔日星踪”等博文,內裡介紹了不少粵語片時代(主要是5,60年代)主角和配角的名字和照片。其實香港的電影業在那段時期極其蓬勃繁盛,演員人數何只過千,即使只計那些出現過在字幕上的名字也該在五,六百之數。 5,60年代的粵語片距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了¸隨著免費電視節目停播粵語片,我相信今天的90後對這段時期的演員甚為陌生,(有消息稱,無線從亞視收購了他們手持的粵語片庫後,將成立一個粵語片頻道,但我懷疑有多少年輕人會有興趣看)。久而久之,這批將終的奉獻予電影的前輩便會湮歿在時間中。我是個 die hard 的粵語片影迷,因此想在此畧盡綿力,介紹一些粵語片時代的演員,資深的影迷固然可藉此緬懷一下這些前輩的風采,也好讓新一代留些印象。我真的有點擔心,再過十年八載,人們只知道謝賢是謝霆鋒的父親,而不知道他曾是60年代叱吒一時的紅星。




(1)林坤山二十年代原為教師,以嚴厲而聞名,學生戲稱其為坤山(即老虎)後來亦以此作藝名。林坤山最初先演出粵劇,三十年代成為一線電影演員,戰後改作配角,多演滑稽角色或老太爺等角色,以豪門夜宴一片飾老太爺一角,《留鬚請飲》最深入民心,林坤山1964年肺病不治辭世















林坤山



(2) 周志誠早年在上海加入電影界,戰後南遷來港先後演出過百部電影,與馮應湘合演奸角絲絲入扣,兩人四至五十年代中為粵語片的中流砥柱。1956年心臟病發逝世,下葬於跑馬地天主教墳場,何其巧合者與其為鄰的就正是跟他合作無間的好拍檔馮應湘。















周志誠



(3) 黃金愛生於1938年,是粵劇紅伶及電影演員。她在七歲時已踏足粵劇舞臺板,有『外圍花旦王』之稱,曾與石燕子組成「金燕劇團」到澳門演出。她能演奏,亦擅長唱「紅線女腔」,演「紮腳戲」,因與丑生廖俠懷合演《花王之女》而一舉成名。黃金愛的銀幕處女作是美國拍攝的第一齣粵語彩色愛情文藝電影《金粉霓裳》(1947年);她在香港拍畢粵語歌唱喜劇電影《戲迷奇遇記》(1962年,飾演粵劇紅伶白艷芳)就赴美國留學, 定居於舊金山













左:黃超武; 中:麗兒;右:黃金愛



(4) 鄺山笑生於1909年廣東省臺山縣人,師事花旦王千里駒,亦是著名粵語片演員。 1932年年他開始於廣州市與友人合資拍攝默片“璇宮金粉獄”並擔任男主角。其後向香港電影界進軍,以俊朗外形成為一線男演員所參演的電影有:《唐伯虎點秋香》(1937年)、《背解紅羅》(1939年,飾演漢宣皇)、《斷鴻零雁記》(1939年,飾演三郎).鄺山笑有「風流小生」之稱,一生參加拍攝粵語片近120部,是香港戰前最多產的電影演員,與鄺合作最多的女演員是紫羅蘭,陳雲裳及梁雪霏。鄺山笑的第一任妻子姓金,元配病逝後續娶影星小燕飛,兩人其後離異,鄺山笑曾有第三段婚姻。重光後,鄺山笑逐漸減少演出電影,息影作是1958年年的“海角紅樓”。鄺山笑於1976年年病逝香港,享年67歲













左:鄺山笑,​​中:劉桂康



(5) 鄧惠森生於1923年年,父為電影公司負責人。他1949年年加入影圈,曾拍過八十多部電影,但大部份皆演二世祖,始終未能獨當一面。鄧惠森最為人熟知的新聞是1954年與林家聲之妹林家儀發展婚外情而被其父用刀刺傷,後鄧又捲入行騙案,至六十年代中逐漸淡出影壇後移居澳洲













左:鄧惠森; 右:麗兒



(6) 廖俠懷生於1903年,廣東順德人,香港著名粵劇演員,電影明星。廖俠懷被公認為丑行中“千面笑匠”,與葉弗弱,李海泉,半日安合稱「粵劇四大名」,和排行於五大流派(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白駒榮、廖俠懷)之末,成為名噪一時的粵劇藝人。廖俠懷早年拜小武靚元亨為師,改藝名「新蛇仔」,20年代開始擔當第二醜生。因為他的嗓子不亮,長相不美而備受冷落,幸得馬師曾介紹他轉投「大羅天」,在“賊王子”的演出中才得到認同。他的首本戲有《花王之女》、《大鬧廣昌隆》、《甘地會西施》、《雙料龜公》等,廖俠懷以戲路廣闊,腔調獨特,能演多種角色而著名,可惜於1952年演罷大觀公司的《浪子回頭》一片後急病離世。














右:廖俠懷、中:秦小梨, 左:黃超武



(7) 小燕飛,原名馮燕萍,生於1920年,廣東番禺人,別名撈家萍(以其為人豪邁,又樂於助人);曾與鄺山笑結婚並育有一女。小燕飛早期為粵劇名伶,1936年年開始從影。 1952年,「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成立,小燕飛概然參予、並演出《家》、《春》、《秋》、《紫薇園的秋天》等電影.  小燕飛息影後赴美定居,惟仍心系香江,向電影資料館捐贈她藏有的黑白相片以及早年投資拍攝的電影如《天涯歌女》(1950)、《辣手蛇心》(1947)等.












小燕飛












小燕飛和羅品超在血淚洗殘脂(1950年)中的劇照



(8) 任冰兒,粵劇名伶,廣東南海人,1931年年出生,乳名「細女」,行內人稱「細女姐」,其堂姐為粵劇紅伶任劍輝(很多人誤以為任劍輝是她的親姐, 其實任劍輝只是她的堂姐)。 任冰兒自小跟著任劍輝在澳門清平戲院長大,入學讀了三年書,11歲便開始涉足梨園。她沒有因為任姐的名氣獲特別厚待,由梅香行行企企的角色,逐漸扎職做梅香之首,多了幾句對白,然後被鄧碧雲看中,領她離開新聲劇團,由「梅香頭」搖身晉升為第三花旦。 四十年代中期加入任劍輝與陳艷儂的「新聲粵劇團」。 1956年,任劍輝、白雪仙自組「仙鳳鳴劇團」,任冰兒升為「二幫花旦」,首部演出劇目為《牡丹亭驚夢》,直至「仙鳳鳴」在1968年解散為止(這中間有段插曲,「仙鳳鳴」的第一季劇目是“紅樓夢”,但由於某些原因, 薛寶釵的角色由梅綺擔綱,因為沒有其他適合的角色,任冰兒沒有參予的「仙鳳鳴」的首季演出). 任冰兒隨後加入「雛鳳鳴劇團」,演出至今。



至於正印花旦的大旗,細女姐不是沒有擔當過。事實上任冰兒坐曾當過兩次正印花旦; 一次是在1954年跟黃超武赴南洋演出《斬龍遇仙》,另一次是在1971年跟鄧碧雲到美洲登台;任冰兒事後在自傳中坦言, 自己心知肚明不是花旦材料,故此甘之如飴的當二幫。當年《華僑日報》舉行選舉,猶如現時每年一度選出最受歡迎男女主角、配角般,任冰兒得了「二幫王」的美譽,此外號亦成了細女姐的尊稱。



任冰兒與當時另外八位著名「二幫花旦」如朱日紅、李香琴、譚倩紅合稱九大姐。任冰兒夫婿的是名伶石燕子。兩人的結合並不順利,任劍輝尤其大力反對,原因是石燕子的聲譽不太好,既風流,又嗜好多多,任冰兒認識他時,石燕子剛失婚,又育有一子,所以很多人都不看好這段姻緣.  不過最後兩人還是力排眾議,順利結合,而結果是兩人婚後幸福快樂,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青春少艾的任冰兒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以前擺酒

















60年代婚宴是要派毛巾的















70年代北角的「新都城」酒樓的婚宴廣告, 菜單有一拼盤、二熱葷、魚翅、鮑魚、雞、湯、魚,以及飯和麵、糖水和甜點,400元一桌包席前麻雀耍樂、外牆花牌, 今日相若的酒席估計需費5,6000元, 40年間通貨膨脹約15至20倍











70年代旺角國際大酒樓婚宴菜單 , 折實每圍550元












70年代的婚宴, 主人家在敬酒











60年代婚宴上新郎新娘合巹交杯















60年代的結婚照,通常是在酒樓拍攝,留意新娘手抱的花束是剣蘭, 剣蘭是當時很流行的"新娘花"















6,70年代一個穿迷你裙,梳高髻的少女,和穿著傳統中國裙掛新娘相映成趣















50年代新娘穿西式婚紗,實屬罕見










水上人的婚禮 1  親戚幫手為新娘裝身, 戴好鳳冠霞配











水上人的婚禮 2  新娘出門前先拜謝父母同長輩, 並且領受嫁妝











水上人的婚禮 3 送嫁隊伍出發











水上人的婚禮 4 開席啦, 大人細路開懷大嚼











水上人的婚禮 5 新娘敬茶











水上人的婚禮 6 賓客飲完新抱茶後都自動自覺地放低利事















水上人的婚禮 7 新娘雙手戴滿件金飾,夠哂派頭7












70年代喜帖,顏色當然是大紅加龍形圖案,紙質帶濃香,最有趣的是喜帖內有關喜宴人物時間地點漏空,讓主家自行填入.  估計這些喜帖是酒樓印製, 送予喜宴客人, 作為增值服務的一個部分











1977年灣仔莊士敦道中國酒樓,其外牆一字排開共豎立了六個花牌, 其陣勢何其壯觀












銅鑼灣大丸對面的紅寶石酒樓的花牌陣也不輸蝕












相對之下旺角瓊華酒樓的花牌陣便較為失色(相片應攝於1970 年代)











旺角瓊華酒樓的花牌較為疏落
















60年代位於皇后大道中152號的仁人大酒家







在我的童年時代, 赴宴是件非常隆重和嚴肅的事情, 小朋友們固然興高采烈, 因為 ”去飲” 為小朋友提供眾多 “歡樂元素”; 有靚衫著, 有好野食,( 包括可開懷地暢飲汽水), 以及同齡的小朋友見面和玩, 想起都讓人覺得興奮.  大人們對去飲更是隆而重之, 除了為我們凖備光鮮(不一定是嶄新) 的衣服外, 自己也需要凖傋飲衫(我童年時唯一見過老爸穿西裝的場合便是他去飲的時候), 老媽更是落足工本, 我記得童年時每逢去飲, 她都會拖我去花布街買布造衫, 整個下午興致勃勃的穿梭布店尋找心水布料, 跟人討論該用三尺封還是四尺封(我至今還是不明白那是什麼意思), 一點也不理會我在旁悶得死去活來.  買好布後她會拿往西環的相熟裁縫店做長衫.  6,70年代厚和街街口有間樓上裁縫店, 老板和老板娘都甚為和藹可親, 尤其是老板娘, 整天都是笑容可掬, 讓人覺得很親切.  我老媽說老板的手工很好, 尺寸拿揑得很準, 所以很喜歡在那里做衫, 不知有沒有西環友知道/記得這間家庭式經營的裁縫店?


還是言歸正傳, 談回童年去飲的經驗.  我小時候其實沒有很多飲宴的機會, 一則家境並不富裕, 親戚朋友請飲的機會不多, 另外我老爸要早起, 根本無可能正常赴宴 (即使在6,70年代, 6時恭候,9時入席, 散席一般都要10點多11點, 加上當年交通並不發達, 回到家中起碼要12點, 老爸翌晨要4點起身落欄, 時間著實划不來).  所以我們童年有得去飲, 除非 (1) 至親好友, 或者是 (2) 有開頭圍的飲宴.  頭圍一般7點多開席, 9點便可散席打道回府, 這個時間老爸還可以接受.  別的行頭不敢說, 魚蝦欄佬請飲例必設頭圍, 行內人都知道行家要早起, 那會不設頭圍方便行家?(老實說若不設頭圍, 很多行家都只能”禮到人不到”).  


童年去過眾多的飲宴當中, 我最深印象的是6,7歲時一位較有錢的親戚在中環告羅士打行頂樓的告羅士打行酒樓擺入伙酒.  嘩! 去中環頂級酒樓飲, 在童年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  那晚的情况我已很模糊了, 只記得酒樓的佈置極盡金碧輝煌(在小朋友有限的目光中, 這個固然是理所當然 ), 另外你能想像60年代的飲宴竟會有魔術表演助興? 我還被邀請上台用針拮一個應該不能爆的氣球, 結果氣球被我一拮即爆, 讓那個魔術師感到非常尷尬, 也許是因為這段小插曲, 使我至今仍記得這次飲宴.


6,70年代的飲宴和今天的宴會在意義和形式上應該有很大的區別, 但也有歷久常新的元素 (五百蚊港女在某個層面上與 “人情緊過債” 其實是互相呼應的).  話有點離題了, 以下我列舉一些以前擺酒林林種種的風貌和習俗, 你還有印象嗎?


(1) 4,50年代擺酒不一定要去酒樓, 酒樓擺酒花費太高, 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  不去酒樓擺酒可以請筵席專家到會.  不論是結婚,滿月、大壽等喜宴,包辦筵席都可幫你” 攪掂”, 小焉者在天台擺三幾圍, 要擺十圍八圍? 無問題, 可以租個會堂、或者幼稚園做場地.  菜式豐儉由人¸但絕對不遜於酒樓; 你喜歡一樣可以有雞有魚, 甚至鮑参翅肚, 師傅們不單要自傋煮食爐, 甚而要提供枱凳碗筷, 有時要搬上六七層樓,不可謂不利害.  據資料顯示, 4,50年代的包辦筵席,五十元已經有一圍燕窩魚翅席,60年代中最平翅席需銀約六十元,若加鮑魚則索銀每圍約八十元.  八十元在今天可能只是一個午餐的價錢, 但50年代一個普通工人的月薪不過是數十元, 亦即說一圍酒席已是整整一個月的月薪, 難怪當年很多人結婚都是 ” 幾個相熟親戚朋友坐埋食餐飯就算”, 4,50年代香港生活艱難可見一斑. 


(2) 舊時的婚宴,司儀工作是由酒樓部長擔任,在上乳豬時高聲說︰「現在為各位來賓呈上『紅運乳豬全體』,祝一對新人白髮齊眉,祝親友橫財就手,大家一齊飲杯!」,隨即鑼鼓音樂大作,以示隆重.  到後來司儀的角色交到新人的好友或兄弟姊妹團手中,現在很多婚宴由專業婚禮籌備公司負責,大多會聘請一位專業司儀, 把婚宴攪成綜合娱樂節目般, 真不可同日而語. 


(3) 6,70年代的婚宴, 新娘除了隨男, 女家成員敬酒外, 還需逐圍敬茶; 其做法是由大姈姐陪伴, 另有一人端著一盤茶杯, 走遍全場, 每到一席, 大姈姐即說 ” 我哋姑娘而家向各位敬茶”, 賓客們便會很識做地自動把利是放在盤上.  對於新娘我還有一點很深的印象; 那會兒新娘都是含羞搭搭, 低頭不敢直視人的.  今天的新娘大都滿場飛, 談笑風生, 我便見過一些新娘落場打麻雀, 甚至與賓客猜枚競飲, 如此豪放的新娘, 在6,70年代真不敢想像.  


(4) 擺酒的菜單豐儉由人, 一般有熱葷, 魚翅(當年未有反食魚翅的議題, 没有魚翅的酒席是不可想像的), 雞, 魚, 名貴的可能還有鮑魚, 然後是炒飯, 麵, 甜品, 水果等, 古今一例.   然而不知你還有没有印象, 早期的飲宴在上炒飯, 麵之前會先來個燉湯? 燉湯一般是花菇花膠燉火腿, 味道頗為清甜, 但不知何故80年代開始便取消了這個傳統, 可能酒樓覺得賓客們喝了翅羹再喝湯, 「飲到成肚水」, 所以寧可將湯取消, 多加一個熱葷.


(5) 有樣東西今天的酒樓肯定做不到, 6,70年代你若在較具規模的酒樓擺結婚酒, 酒樓會爲你豎立喜宴花牌;一般酒樓都會在面向馬路的外牆長豎花牌,閣下擺酒當日便會為幫你換上「XX聯婚」「X府壽宴」的字樣, 一則賓客老遠便可看到, 不會找錯地方, 另外擺酒的主人家也夠派頭.  時至今日, 建築物外牆如此矝貴, 那容得起酒樓長豎花牌? 賓客要進入酒樓才可從顯示屏得知應往何層何廳, 踫巧一幢大厦內有幾間酒樓, 要找宴會場地便要多費些周張.  



(6) 散席後酒樓會另外擺設一張乾淨的桌子,奉上熱茶,與主人家「計數」.  主人家在訂酒席時已付了若干訂金,現在則需清付餘額. 當然部長會以伙計們工作辛苦, 大伙兒招呼周到等理由遊說主家給多點打賞。  貨銀兩訖之後,酒樓會奉上筷子兩雙,以及杯碗紀念品一盒,恭祝主人家年年順景,皆大歡喜。  這個指定動作没有古今之分, 所不同者6,70年代酒樓送的是真象牙筷子, 興許是當年沒有象牙禁令, 加上其時象牙也不是甚麽名貴物品的緣故.  我記得60年代中我老爸在金龍酒家(今日上環金龍中心) 為我幼妹擺滿月酒, 事後酒樓送了兩雙刻上名字的象牙筷子, 這雙象牙筷子我們至今仍在使用, 幾十年下來筷子仍是光潔如昔, 其紀念價值不可謂不高.


(7) 舊時拍照是樁很昂貴的「玩意」,没有幾個家庭擁有相機, 要拍全家福照, 除了到影樓拍照留念, 最方便的莫過於去飲時借人家的相機拍.  我家最齊全的幾張全家福照(包括我早逝的大哥) 都是在飲宴期間拍攝的. 


(8)  60至70年代,在酒樓擺酒的主人家都會預先封「謝廚利是」予酒樓廚房,用意是希望廚房把他們的酒席用心弄好一點.  70年代廉政公署成立後, 將此舉列為「收受利益」項目,自此之後封「謝廚利是」予廚房遂成絕跡.  當然事後打賞伙計不在此列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香港的三, 四十年代 (2)









40年代淺水灣










1932年北角七姐妺道對開的海面正舉行龍舟競賽










1935年尖沙咀信號山













1937年位於大澳的棚屋










1937年從港島遠眺九龍廣東道,即使是30年代,維多利亞港已經非常繁忙,泊滿了商船















1935年深水埗北河街和鴨寮街交界處









1939年中環急庇利街,蘇杭街交界處。路旁有很多花在擺賣, 照片攝於農歷新年前夕。在上世紀3,40年代, 蘇杭街是年宵市場














1949年的香港街景,我相信這裡是皇后大道中,圖中的高陞茶樓原位於皇后大道中, 50年代才搬往干諾道西











40年代坐在街頭待聘的苦力











40年代的中環威靈頓街,可以看到很多英文招牌









40年代的灣仔修頓球場,照片應攝於日本投降後不久,仍可看到碉堡處處











30年代的鰂魚涌近新威園處,你無可能將這張照片與今日密麻麻的石屎森林聯想在一起, 兩者竟是同一個地方











30年代中環海傍,右邊可以看到皇后行(拆卸後重建為文華大酒店)











30年代尖沙咀海傍,右邊可以看到鐘樓,半島酒店和信號山










30年代大牌檔









40年代九龍城及紅磡的青洲英泥廠















30年代位於雪廠街的英皇大酒店










30年代的大坑道,建築物是如此優美典雅,若非那輛巴士,你會以為這張照片拍攝於歐洲某處













30年代的藥材鋪, 所謂熟藥, 是指經栽培藥用植物的入藥部分,多經修剪或炮製,可供飲片作處方用















30年代的中環永樂街












30年代,一輛從香港大酒店駛往跑馬地的1號線巴士正經過干諾道中的卜公碼頭
















1931年的中環砵典乍街












30年代的電車路,疑似是灣仔軒尼詩道











30年代的銅鑼灣利舞台。一座如此典雅宏偉的建築物矗立在一群相當破舊的建築物中,予人以鶴立雞群的感覺















30年代的街景,相片遠處電車駛經的街道疑似是灣仔莊士敦道











30年代的灣仔莊士敦道道與譚臣道交界處,圖中海山影樓的建築物現已成為富豪飯堂福臨門酒家













1930年代的街景,似是中環威靈頓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