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探親戚


(深水埗碼頭舊照)


 


[聽日過海探親戚],這句話所能引起的興奮,僅次於老師在課堂上派通告宣佈下個月舉行校際旅行。


 


童年時,母親有兩個很親密的知交,一位是住在黃大仙公屋的澳門舊鄰居,另一位則住在深水埗,也算是父親的同行罷;其實也是澳門的舊相識.


 


母親是個凡事都要做足100分的人,即使是過海探親戚亦一絲不苟,之前的一天她已計劃好出發的時間,路線,甚至為我們挑選好翌日要穿的衣服鞋襪等。她的哲學是我們雖然並不富有,但出外的衣著必須光鮮新淨,不可失禮。這個理念至今仍深深的影響著我的心態和做人的態度。


 


先說黃大仙之旅吧。那個年代從堅尼地城往黃大仙的旅程可說是頗為迂廻曲折的,我們得先要坐巴士/電車往中環統一碼頭,乘坐油麻地小輪過海往佐敦道碼頭,再坐巴士直奔黃大仙,如此一來一回起碼得花三個鐘頭.  雖然如此, 我們小孩子卻並以此為苦, 相反來說更是樂此不疲,原因很簡單, 我們平日被困在家,難得出來走走,坐車坐船既可看風景,又可離家舒展筋骨,往親戚家裏肯定可以瘋上半天, 怎麼樣算來都著實是件賞心樂事。


 


我媽有個習慣,便是往探親戚朋友,一般都不會在西環預先買手信,而是抵埗時才在附近的士多購買些生果或者糖果餅乾之類的東西 (那時候我有個疑問, 難道手信也有新鮮與否的分別嗎? 我想那其實是因為她要照顧幾個小孩子上船下車, 没有多餘的手可以賸出來拿手信的緣故).  其中以買生果最有意思;那個年代是不興生果籃的(事實上也太昂貴了),  一般來說平常的日子都是送幾個橙或者蘋果之類的較平價水果,其包裝的手法是把生果放入棕色的雞皮紙袋內,上蓋一張印上時鮮美果的紅紙,再以紅繩縛緊即可,既美觀又環保. 至於糖果餅乾,大部份士多都備有花紙代為包裝,相信那是因為那時候一般人很少買糖果, 這是士多招攬生意之道罷。


 


黃大仙的親戚 (其實只是母親的好朋友) 我們管叫她亞婆, 家住在廉租屋,由於子女眾多,所以在同座同層裏租住了三個單位,大人見面後即展開馬拉松式的密集性家常閒話,我們小孩子既聽不懂,也沒有什麼興趣去瞭解她們在講什麼,所以只能在屋內摸東摸西(但也不敢太頑皮,怕被大人責怪), 或者在外面的走廊外跑跑跳跳,其實也頗沉悶.  那年頭因為經濟情況不好,即使這樣封閉的環境也有問題, 我妹妹便試過在走廊玩耍的時候被人搶去了條小金鏈。


 


好不容易才等到日近黃昏,老媽起身告辭後,我整日最期待的節目才來臨,此話怎說? 原來按照[節目程序安排], 亞婆會親自送我們去車站,並且順道會在附近的茶餐廳喝下午茶,如此我們便可吃喝到自己心頭好 紅豆冰和西多士了,那天她心情好,甚至會私人醒我十元八塊,說實話,這是我熬了大半天的工資,受之也不為過(一笑). 


 


我直到現在仍然很懷念這位亞婆,她其實很錫我, 可惜已於九十年代離世,更有甚者由於某些誤會我們兩家在更早時間已不相往來,我甚至不知道她葬在何處,無法在她墳前上柱香以表自己的追思,這也可說是自己的一點遺憾罷.


 


至於深水埗的旅程則相對較為便捷,我們只須要坐車往上環的威利蔴街往深水埗碼頭,再坐油麻地小輪過海往深水埗便成。住在深水埗的長輩名雁姑,是母親名副其實的死黨,平日即便通電話都要講上一兩個鐘頭 (我父親經常戲言說:電話都給你們倆煲熟了”), 你可以想像她倆見面是多麼壯觀的場面.


 


雁姑住在北河街,其住處剛好就位於碼頭的斜對面(當年深水埗仍未填海,北河街是條沿海的小街暨街市) 她所住的居所可能是七十二家房客的現實版,正門口是剷刀磨較剪的鋪面,走進去是九曲十三彎數不盡的板間房,裏面除了住家外,更有形形式式的小工廠,記憶中好像有打鐵的, 鑄模的和印刷的,小小的不到一千呎的唐樓單位,粗畧估計住上了二,三十人(若加上日間返工的工人肯定超逾四十人), 我想這是今天的香港人所無法想像的。地方如此狹窄,我們當然無法在屋內玩耍,但你也不用替我擔心,外面的世界寬敞著哩。


 


雁姑的兒子跟我們的年紀相若,所以根本不愁寂寞,一般而言成人管他們東家長、西家短的,我們則往外跑,我已不太記得曾瘋到那裏去了, 然而以母親擺龍門陣韌力之強,已足夠的時間讓我們遊遍大半個深水埗。我最深印象的是沿著北河街海傍的地攤式街市, 除了乾,濕貨之外, 還有各式各樣的精品,如玩具和小擺設等。


 


在北河街逛夠了我們喜歡往內陸逛,時間容許的話我們甚至殺入青山道,南昌街, 逐家逐戶的看,甚至在人家的商店內玩捉迷藏,讓戶主趕出來; 那天興之所至甚至會去看場電影,或者跨區遠征至旺角, 油麻地等地, 總之是不愁寂寞,嘻嘻哈哈的過一個多姿多采的星期天。由於從深水埗回家較近,所以我們可以逗留到吃完晚飯才走。至於晚餐的地點一般都設在附近的五月花,原因是雁姑是五月花酒樓的蝦膠供應商,幫襯五月花肯定會得到上賓式的款待。


 


而今,黃大仙的廉租屋早已重建,而雁姑亦搬離深水埗,我近年已很少重遊舊地;偶爾坐車經過,都極力想從面目全非的地形去回憶當年的足跡和歡笑,這當然是枉然的,但其實也不需如此,因為那些最純真,最原始的童夢,已永久儲存在最安全的地方----我記憶的深處.


 

2009年1月26日 星期一

往事並如煙-記幾張西環舊相(1)

因為按錯了鍵, 竟然把整個 往事並如煙-記幾張西環舊相網誌都删掉, 費了好大的勁才將照片和大部份的個人感想/圖片說明重新整理和貼上,可惜的是網友們的回應同時被删掉, 去無覓處, 痛心之餘只得在此向曾惠賜留言的網友致歉, 並順道向雅虎進一言, 是否可以把立即發表取消鍵放在同的區域, 以免上述惨劇重演


 




從舊木球會望向舊香港會

 





洪荒年代的德輔道西照片, 地點我懷疑是西邊街附近, 網友諸君可有高見?





一張給予我無限暇思的照片 - 位於卑路乍街末端的陳李濟藥廠.  事實上有那個在西環土生土長的孩子對陳李濟有著依依不捨的感情? 走過陳李濟, 耳畔可隱隱聽到隆隆的機器滾動聲, 和濃濃的藥香味.  晚上回家時, 總得穿過陳李濟, 昏黃的街燈影照在藥廠的騎樓柱上, 感覺特別窩心.  我們這一代的西環友應該仍記得陳李濟藥廠門口有個熨衫檔, 檔主是個帶著孩子的女人, 她只會在黃昏左右才開檔, 大概是怕繁忙時間做成街道阻塞的緣故, 又是一個自食其力的香港故事.  另外轉角位旁有檔賣雲吞麵的露天檔, 它的湯底特別鮮甜美味, 聽說檔主以秘方泡製,  現在想起來還覺回味無窮





雀仔橋現貌





上世紀1910年/代從皇后大道西望向雀仔橋.  雀仔橋是西營盤國家醫院入口附近一條拱橋, 上世紀初成為雀鳥小販集中地,  戰後九龍旺角康樂街成為雀鳥小販集中地區, 雀仔橋遂慢慢式微, 直至九十年代末期因重建街道而拆遷.  值得一提是皇后大道西雀仔橋石牆內曾建有一間地底公廁,現已被密封.





1970年代從西邊街俯瞰皇后大道西和干諾道西.  箇中最大的改變當然是西營盤海旁了.  從照片中仍可看到三角碼頭, 今日這部份的西營盤海旁已經歷了幾度填海, 上面已蓋建了電車廠, 西區走廊, 漁市場, [僅僅]是二十年的光景, 滄海已成為了桑田





一張非常清晣的多男茶樓的照片, 攝於八十年代.  從照片便可瞭解到老式茶樓的死因, 那年代一間茶樓便是整幢樓房, 在香港如此寸金尺土的地方, 不管你的酒樓如何赚錢,  又怎能敵得過重建發展的厚利? 灣仔的龍門酒樓絕對可說是個異數.  多男茶樓位於正街和皇后大道西交界, 往下走便是甜品老字記號-源記和迄立在正街近40年的老牌茶餐廳-聯華.  值得一提的是直至 70年代的中期, 中巴的10号綫的總站是設在聯華的門前, 這對我們這些住在西環的人來說真的十分的不方便, 幸然70年代末10号綫便延長至堅尼地城, 大大的方便了我們這一輩的西環人





60年代的皇后大道西, 遠處的路口是西營盤正街.  也許是因為當年的商業區不多, 皇后大道西的商店鱗次櫛比, 比現在熱鬧得多.  圖片的遠處可見到得記酒樓和九如臘味的招牌, 得記酒樓早於80年代己經結業, 而九如臘味的招牌則延至這兩三年才拆卸.  你若仔细觀察, 可在左邊得記酒樓的招牌後面看到多男茶樓的招牌, 這家雄据在西營盤幾十年的老茶樓, 終於在90年代中期倒下, 被改建為單幢住宅. 我有幸趕及在多男茶樓結業前幫襯過它幾次, 絕對是典型老式茶樓的格局, 高樓底, 銅痰罐, 紙皮石樓梯, 以及愛理理的伙記.





從高處俯瞰西環焚化爐, 時為1968.  左下角可見到西環五街, 現已改建為泓都. 右上角則可見到婉如盤蛇的域多利道.  至於立在焚化爐煙筒左側的屠房, 剛在去年被拆卸





1970年仍在運作中的西環焚化爐.  焚化爐後面的建築物是宿舍和呂明才中學





這張照片給我帶來無限的追思.  照片攝於1974, 拍攝的地點該是從我的故居-北街末端建隆樓高處望向卑路戶乍街方向(我之所以說拍攝者拍攝時身處建隆樓, 是因為附近没有比建隆樓更高的建築物了).    照片中的街景正是我當年每天都看著的風景.  左下角的是[西環三寶]之一的卓記, 74年的時候卓記仍是街邊大牌檔, 但却已雄霸半邊北街,(卓記現已搬到對面大厦的地舖繼續營業),  而貨車正在駛過的是卑路乍街, 右上角可清楚看到聯邦大酒樓的招牌, 幾經易手後現己成為好彩大酒樓.  過了卑路乍街後那段北街, 從前是熙來攘往的街市,  90年代己遷往士美非路多層街市, 現址則成為過海小巴站, 感覺有點冷冷清清的.  遠處可看見西環海旁和卑路乍灣, 經過90年代的大填海後, 己變身成為巴士總站和海旁休憩區.





高士威道道近維多利亞公園舊照, 留意圖右與銅鑼灣道交界的交通指揮亭





德輔道中近必打街交界處舊照





德輔道中近必打街交界處舊照





西環科士街舊照, 科士街曾是上觀龍樓的必經之路, 這裏曾經大牌檔林立, 現已改建為兒童遊樂場





一輛5號B巴士的英姿





60年代的皇后大道中風景





60年代的德輔道中舊照



60年代西環士美非路工廠大厦大火





50年代正在興建中的觀龍樓





50年代鳥瞰上環的三角碼頭





干諾道中近皇后像廣場舊照,  圖中的交通亭直至70年代中仍存在





德輔道中近必打街交界處望向第二代的歷山大厦舊照





皇后大道中舊照





皇后大道東舊照





中環雪廠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舊照





德輔道中與雪廠街交界, 舊郵政總局就在巴士與其後的兩行人之後。照片中的大樓有 xxxHandelsbank 招牌,應為一荷屬銀行(ABN or AMRO Bank or their predecessor 但現都煙飛熄滅)之附屬銀行。該大樓應為較早時的英皇酒店





皇后大道東(當年仍未改名為金鐘道) 舊照,兩旁是英軍建築物





1930年代的皇后大道中近舊中央街市處. 左 邊可見位於閣麟街口的永春堂. 右邊為位於 租卑利街口當時最大的辦館南興隆, 其後是 開業不久的余仁生藥行.  這一帶因就近中環 街市, 亦是多條通往半山主要幹道的起點, 因 此辦館, 食肆,  茶葉莊和醬園林立. 就近還有 一條歷史悠久的[為食街] -  士丹利街 





非常清晣的舊中央街市照片.  驟眼看來似是8,90年代的民初電視劇的佈景





1970年代從卑路乍街/北街交界望向北街街市.  我想没有親身逛過北街街市的西環友很難想像今日行車的小路, 當年曾是個如此車如流水馬如龍的露天街市.  值得一提的是圖左的北街街口從前建有一座單層的街市, 其外貌有點像油麻地戲院, 90年代初期被拆卸掉, 現址己改建為休憩公園和單幢住宅大厦





1980年代從德輔道西/正街交界上望皇后大道西.  我最懷念的是架在浩昌辦館之上的那個拿破崙剪影的招牌, 很有點與別不同的况味.  正街孖寶-源記和聯華雖然看不到, 但其實應在照片的右方, 猶幸兩者至今仍健在.  網友諸君仍記得[正佳鞋]? 它曾迄立在正街口凡二十年, 每次經過我都暗地讚嘆老板深懂改名之道





1979年從正街/皇后大道西交界上望第三街, 由於第三街附近是舊區, 没有什麼發展價值, 所以看來與今日的風貌没有太大的分別, 只是社會進步了, 街道管理較嚴, 現在的道路兩旁己不容許小販隨意擺賣了.  右上角的轉角處從前是單層街市, 現已拆卸改建為多用途街市大厦.  我還記得唸中學時, 每逢旅行時很喜歡幫襯這幢單層街市內的凍肉舖買燒烤肉, 原因是它們當年首創(起碼在西環而言)供應已調味的雞翼, 豬排等, 如此可大大減省準備工夫, 很適合我們此等懶人





加多近街電車總站, 攝於70年代.  左邊是菜/漁市場, 我還記得每年盂蘭節時漁市場門口都會放一個高逾十呎的紙紥鬼王在那裏, 然後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那天的晚上一把火把它燒掉, 那個絢爛壯麗的情景我至今仍是歷歷在目





又是一張使我感慨萬千的照片.  圖片是從建文街口望向吉直街電車總站.  圖左是當年仍是雄姿英發的屠房, 而最貼近屠房的那幢舊樓則是我童年的故居, 我還記得樓下是燦記士多, 每逢打風的時候母親便會吩咐我下樓買些罐頭以備不時之需, 當然日積月累以來, 我也進貢了少零用錢予燦記的老板. 燦記現己遷往西祥街繼續營業, 但老板好像已經換了人, 而經營主業亦由士多改為酒莊.  圖右是西環的老牌茶餐廳- 龍華, 當年以鴨腿湯飯獨步西環, 聽說很多區外人都聞風而至, 要嘗嘗為甚麼西餐廳可以做出如此出色的中菜.  我和龍華的淵源却並來但自鴨腿湯飯, 反而是入口溶化的紅豆冰.  事緣每當假日有親戚朋友來訪, 父親例必會吩附我打電話往龍華叫外賣, 如此我便可順道為自己來個西多士加紅豆冰, 這對在日常甚為樸的童年生活來說, 啻是無上的美味大餐.  龍華早在80年代己然結業, 西環鴨腿湯飯自此成為絕嚮.





70年代從加多近街街口望向域多利道, 右邊的白色建築物是菜欄(菜市場). 可惜左邊的形象太模楜, 否則應該可以見到梁松記士多以及我的母校八達書院





非常有沙龍味道的西環海旁照片, 難得的是陸上無車,海上無船, 攝影師所掌握到的時機簡直是有點不可思議.  圖左的建築物大部份是均益貨倉, 60年代改建為西營盤的第一大屋苑-均益一,二期.  圖右的三輪車在6,70年代的香港仍頗為常見, 一般是用來運送數量較多但重量較輕的貨品, 童年時住在我隔壁的賣烟小販便是踏著這類型的三輪車送貨





干諾道西近皇后街位置, 時為1976.  留意右上角的悦興盛大酒家, 那是我父親每個月與行家開例會(即舊式的標會)和聯誼的所在地.  父親每次開完会會後, 總是捧著一大盤原封未動的西米布甸回家給母親和我們幾兄妹吃.  由於是特別封存, 所以回家打開後仍是熱乎乎, 輭洋洋的.  我敢說世上最好吃的西米布甸便是悦興盛出品的, 此後不管在甚麼地方吃西米布甸, 總覺得好像少了些甚麼東西, 我想那該是父親雙手的餘温罷.

悦興盛大酒家現在當然己被拆掉, 現址已改建為摩頓台.  至於圖中的恒生銀行至今仍在原址營業, 不可謂情長.  另外圖中那輛白色小巴正右轉入南北巷, 7,80年代車輛可以從干諾道西轉入南北巷再轉出干諾道中, 理論上是走了條捷徑, 問題是南北巷滿佈貨倉, 繁忙時間很多貨車停在路中心卸貨, 根本不理後面車輛的死活, 我曾試過坐小巴從干諾道西轉入南北巷再轉出干諾道中這短短的一段路竟塞了一個半鐘頭, 此後我發誓永再坐經南北巷的小巴. (當然現在此段路的交通己大變身, 車輛不可以從干諾道右轉入南北巷了)




貌似是德輔道西的非常舊照片, 正確地點網友諸君可有高見?





上世紀初的德輔道西近西邊街照片.  圖中的蓝聖彼德教堂已成為今日的七号差館.  區内的山道設有聖公會聖彼得小學, 不知是否有關連





40年代的皇后大道中風貌





西環咸魚欄後街景





50年代經多次填海擴闊的中環,  此全景圖可見証中環是從開埠到今天穩坐香港的行政、商業及金融中心的歷史, 圖中尚存的建築物除了山頂纜車軌道外, 只有禮賓府(前港督府)和高等法院(今立法會)





瑪麗醫院舊照,  屋頂上的紅十字提醒戰機此處為瑪麗, 慎忽轟炸.  杜格拉斯堡今為大學堂,  薄扶林村當時為棚屋小村





你見如此靜謐寧適的舊香港會大厦嗎?





招牌縱横交錯的上環後巷





苦力用小型吊重機從貨船上搬運木材到海傍.  干諾道的建成全賴遮打爵士的遮打填海計劃(18901904年動工), 令海傍從德輔道伸展至干諾道西.  海傍樓宇林立,左方有船運、保險及貿易行,右方為華商碼頭搬運公司





從砵甸乍街望向士丹利街及威靈頓街.  其實中環對上有不少斜路, 附近一帶店舖雲集.  砵甸乍街和石階盡頭處的威靈頓街,食肆(可見鏞記)、裁縫店、攝影店和各色專賣店林立,  當時轎夫仍是流行交通工具, 旁為地下廁所





從筲箕灣山坡遠眺西北方的九龍灣和後方的獅子山, 今天的筲箕灣已建滿高樓大廈,  圖中的崇真會1880年代已於該處建有教堂, 後改建為此教堂及學校, 此照片從阿公巖村望海, 可見鯉魚門兵房





40年代從半山區俯瞰西環舊式樓房,  照片可看到擠迫的西環街道和樓房, 一排排唐樓互相緊靠, 屋頂有簡樸矮牆, 上為中式尖瓦頂.  有些天台放著的盆栽,後方海傍干諾道已出現一列新型混凝土建築物






從皇后大道中大道沿必打街眺望海傍





二戰剛結束後, 仍是一片頹垣敗瓦的香港大學





香港仔避風塘,  位處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  前方為鴨洲修船廠, 左方鐘樓是香港仔工業學校, 後方中央為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80年代一首躉船緩緩地駛經西環海旁





70年代一輛5號巴士駛經匯豐銀行總行大厦





皇后大道中舊照一幀





從高處鳥瞰德輔道中舊照





皇后大道西與正街交界處, 左邊是多男茶樓, 右邊往上走便是茗芳茶樓





70年代德輔道中舊照, 直望處為當時香港最高的商業大厦-國際大厦





70年代正街舊照, 右邊的正街孖寶, 源記和聯華至今仍幸存





70年代的銅鑼灣邊寧頓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