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金蘭姊妹




早陣子影藝圈掀起了一陣"媽姐"熱, 先有由改編自李恩霖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鍾春桃(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主僕情的電影《桃姐》.  此片屢獲大獎,  女主角葉德嫻連奪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第48屆金馬獎, 以及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等頒獎典禮的最佳女主角獎.  李恩霖拍畢此戲後仍未心息,尋且追訪了三十多位退休住家女傭,將其人生經歷剪輯成五至六個故事放到舞台劇《金蘭姊妹》內, 由劉雅麗, 彭杏英,蘇玉華分別扮演三個不同性格和人生濟遇的媽姐, 此舞台劇公演後亦大受好評.



其實說到將媽姐的故事拍成電影, 具體而近距離的將她們的辛酸記錄在菲林上, 又怎可不談由中聯出品的原裝正版的《金蘭姊妹》?  此片拍於 1954年, 其時媽姐在香港社會仍然甚為盛行, 影片實時實地拍攝, 資料搜集當然毫無難度, 加上《金蘭姊妹》由社會寫實片高手吳回導演, 更添紮實和張力.  本片工作人員陣容如下;  導演: 吳回, 編劇: 譚謀,  攝影: 魏海峰, 剪接: 余純, 旁白: 秦劍, 製片: 王鏗 .  演員包括;  紫羅蓮飾演阿英, 小燕飛飾演阿彩, 容小意飾演阿三, 黃曼梨飾演阿好, 梅綺飾演阿鑽, 珠璣飾演吳醫生, 葉萍飾演吳太,  李晨風飾演梁銓, 李鐵飾演太子爺,  吳回飾演生神仙,  王鏗飾演陸雲障,  馮亦薇飾演陸太,  吳嘉麗飾演陸小妹妹, 徐向傳飾演何通, 張雪麗飾演通妻, 張志蓀飾演牛哥, 甘露飾演阿秀, 女主角的陣容固然鼎盛, 最有趣的是導演吳回除了親自粉墨登場演出生神仙一角外, 更請來李晨風、李鐵、珠璣及王鏗等當時得令的大導演客串演出, 此舉除了平添不少熱鬧外, 在銀幕上能欣賞到這些大導演的演技和風采, 端的是賞心樂事.  



本片承接中聯一貫反映社會不公平現象的風格, 以當時社會最底層職業 - 媽姐作平台, 展視她們困境, 並通過她們的情況窺探社會上形形式式光怪陸離的現象.   電影對這群女性寄以無限的同情, 她們外既受僱主無理剥削 (阿好即使為僱主盡心盡命, 最終仍難逃被僱主嫌她年紀大手腳慢而無情解僱的悲慘結局),內亦因已身的無知和愚昧而遭遇到種種厄運 (阿彩被人騙財騙色, 而阿三則差點被神棍騙去畢生積蓄),令她們受盡委屈, 最終她們醒覺, 惟有靠彼此扶持,發奮自強,才可渡過難關  。這個道理今天看來當然被譏為離地, 太理想化,然而卻甚是符合上世紀50年代的社會狀況,那會兒社會普遍甚為貧窮,也沒甚麼社會保障機制幫助弱勢群體.  互相幫助,環抱明天會更好的希望是一般人用來對付惡劣的環境武器.   還有一件事,這些日子來我在不同場合都聽到人在大談獅子山精神,但他們都只懂強調艱苦奮鬥,然而努力工作只是獅子山精神的上半部,其甚少人提及的下半部是守望相助的情操, 那是李月清式的善良包租婆,在一眾窮租客無錢交租時仍和顏悅色的說 “今日冇錢有乜所謂,你方便嘅時候先至交租啦.  咁你食左飯未?未就一齊啦, 多個人多雙筷啫”, 也是義氣街坊吳楚帆當底褲借錢給你應急時所說的豪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這些小人物的情懷和胸襟, 才是獅子山精神的精髓, 今天奢談獅子山精神的袞袞諸公, 是否有點/有意"捉錯用神"了?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1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2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3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4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5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6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7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8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9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10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11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12














電影開頭有大量街景,這些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上世紀50年代的人文活動 13













容小意飾演阿三, 為人迷信, 一心想入齋堂終老, 差點被神棍騙去畢生積蓄












燕飛飾演阿彩, 性格獨立堅強, 但脾氣倔強, 好高騖遠, 最終被人騙財騙色














紫羅蓮飾演阿英,她是眾多媽姐中唯一識字的女傭,因此處事較冷靜,經常擔當排難解紛的角色,亦因為她 “知書識墨”,所以開會時要負責記賬的工作













李晨風飾演梁銓, 暗戀阿彩, 最初得不到她垂青, 直至阿彩被人騙財騙色才醒覺身邊的人才最珍貴













李鐵飾演太子爺, 本身有妻有兒, 仍對阿彩騙財騙色, 最終慘死輪下













本片導演吳回親自客串飾演神棍生神仙













梅綺飾演阿鑽, 為其姪籌措娶老婆費盡心思, 最終其姪病死, 讓她甚為懊悔.  場記王朱日紅 (人稱 八姐) 憶述當年梅綺為演好 "金蘭姊妹"阿鑽一角,特別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去找馬姐傾談及觀察其言行舉止來揣摩人物, 才埋位拍攝此片













葉萍飾演吳太, 終日沉迷麻雀檯, 典型尖酸刻薄的僱主













珠璣飾演吳醫生,性情溫和,富同情心, 但駕馭不了刁蠻任性的妻子













黃曼梨飾演阿好, 在東家工作了三十多年,甚至盡心盡命為僱主到處借錢支持他做生, 最終仍難逃被僱主嫌她年紀大手腳慢而無情解僱的悲慘結局













王鏗飾演陸雲障,馮亦薇飾演陸太,兩人是黃曼梨飾演阿好的雇主。 陸雲障為人橫蠻兼忘恩負義, 不念阿好已在陸家工作了三十多年,尋且為他到處借錢支持他做生意,最終因為嫌她年紀大手腳慢而解僱她.  陸太其實明白事理,對阿好的盡心盡命心存感激, 但終究不敢違抗丈夫,眼巴巴的讓阿好離去 


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油麻地憶往(2)














1952年年彌敦道,可以看到第2代普慶戲院











1953年年9月油麻地避風塘,時值颱風蘇珊襲港















50年代油麻地上海街和西貢街交界處















50年代新填地街與東莞街交界處











50年代油麻地近天后廟處











50年代油麻地新填地街甘肅街交界處的鹹魚欄











50年代油麻地新填地街甘肅街交界處的露天街市,我真的很懷念這種亂中有序的市井風情











50年代油麻地新填地街甘肅街交界處











50年代油麻地新填地街甘肅街交界處,可以看見當年處處都是露天街市











50年代油麻地新填地街甘肅街交界處的露天街市.  這張照片讓我想起了母親,她說以前在澳門,經常用揹帶揹我去下環街街市買餸











50年代油麻地街頭(新填地街甘肅街交界處),女小販在賣香蕉















50年代油麻地近廟街處的大排檔 3











50年代油麻地近廟街處的大排檔 2















50年代油麻地近廟街處的大排檔 1











50年代油麻地新填地街甘肅街交界處,從照片可以品味當年的風情,生活雖然貧窮,但卻簡單隨意











50年代油麻地街頭,兒童在嬉戲











50年代位於油麻地佐敦道/廟街交界處快樂戲院,戲院1949年1月28日開幕,現址為寶輝閣











60年代的油麻地上海街近果欄處,背景可以看到傳說中的神燈酒家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油麻地憶往(1)




油麻地,與旺角, 深水埗等地域都是充滿地道香港風情和文化特色的傳統社區;其箇中歷史讓人們神往。  要了解一個社區,最好從她的地名傳說的由來尋索。



油麻地在百多年前是片淺灘, 也是個漁村和天然避風港.  根據口耳相傳,油麻地有一個更古老名稱,叫大石剌(剌讀肋),大石剌意思是一排大石, 故此又稱為「麻地」。1875年(光緒元年),「麻地」改為「油麻地」,  原因是當時天后廟前的空地是漁民曬麻纜的地方, 而不少經營桐油及麻纜商店在那裡開設,故此又被稱為「油麻地」。 1860年,英國租借九龍半島,英軍在尖沙咀建立軍營,將大部份的華人趕往油麻地。  居民以天后廟為油麻地的中心區,(其時油麻地仍未填海, 天后廟門朝大海,香火鼎盛, 天后娘是保佑漁民作業與附近居民福祉神靈, 此地遂順理成章地成為居民聚集之處)。  1870年代,英國人在今日梁顯利社區中心興建警署,與天后廟相對,中西文化相對並存,中間的空地則成為居民的公共空間,小販們擺檔買賣、雜耍、戲曲,叫賣聲不絕,適逢節慶神誕,更是熱鬧。這一切活脫便是一幅充滿草根風情的香港萬花筒。


1870年代以降,政府在油麻地陸續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填海,拉直了原先彎曲的海岸線,開闢了新的街道,並擴大了社區的面積,大幅改善了擠擁不堪和混亂的情況,  從此以後,油麻地才正式踏進社區發展的模階。















1955年的油麻地上海街,西貢街交界處,德生大押至今仍健在













1966年的油麻地避風塘, 圖中的貨艇水上人叫大尾艇












1961年的油麻地避風塘















1968年北海街望往彌敦道方向












1964年油麻地廟街一帶的大排檔










1974年油麻地廣東道和南京街交界處。 南京街左邊為人人茶樓,右邊路旁可見楊財發牛什粉麵檔。  廣東道的大牌檔鄰近佐敦道至西貢街一帶的玉器攤檔,其中以買賣玉器為業的西裝客,是楊財發記的重要客源













1974年北海街與廟街交界處















1974年從寧波街望向彌敦道,中間橫向的是新填地街











1976年的油麻地避風塘,左邊是大角咀,右邊是佐敦道八文樓。  山東街盡頭處曾是旺角碼頭,乘客可坐油麻地小輪前往中環。 近碼頭一段的山東街人流暢旺,店舖林立,以售賣成衣、故衣、藥材等居多。戰後初年故衣是重要行業,當年社會普遍較貧窮,一般人無力添購新衣,改為選購故衣











80年代油麻地渡船街及往加士居道天橋.  舊樓所在之處即為油麻地六街(東莞街、澄平街、眾坊街、廣東道、利達街、祥瑞街).  此批唐樓由霍英東於1950年代興建,以當年創新的「分層出售」方式發售.  圖中唐樓已清拆重建為今日駿發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