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剪影四五十年代 (2)






五十年代初銅鑼灣避風塘.   避風塘在五十年代中填海,由


馬會出資四百萬港元改建成為維多利亞公園.  右邊可以看


到高士威道










1950年中環海濱的黎明.  左側可以在看到卜公碼頭











五十年代初銅鑼灣. 照片中最高的建築物是豪華餐廳,戲院,


右邊是樂聲戲院,交通在五十年代初甚為疏落










五十年代初銅鑼灣, 右邊可以看到跑馬地馬場.  前面的英美


煙草即為現今的伊利沙伯大厦











圖為位於大埔道的華爾登酒店, 酒店前一方可飽覽西九龍,


香港島及維多利亞港的全景.  酒店位於蘇屋村及明愛醫院


後面, 以及當時新建的龍翔道.  當年華爾登酒店是一個很


別緻的地方(潮點), 很多港人會在假期期間湧往拍照









1950年代攝於尖沙咀星光行外面










這幀照片可能攝於灣仔駱克道,  背景的大橋位於寶雲道,


至今仍在 .  停泊的車輛後面的爛地應為修頓球場










1953年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




 





甚具歐洲
feel 的德輔道中高等法院









疑似是灣仔某處
, 留意右下角的屈臣氏汽水車以


及右上角的三姑留產所










1949
年的中環砵甸戶乍街










1953
年位於德輔道中的歷山大厦










1950
年代仰視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 現為香港終審


法院
, 後面是St. Johns Cathedral.





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大樓前身的建築物名為
「莊士


敦樓」
, 最初建於1843, 並成為首兩任香港總督砵


甸乍和戴維斯居住的地方
.  自從戴維斯於1846年搬


到堅道居住之後
, 大樓曾多次易手, 先後用作匯豐銀


行飯堂及俄羅斯領事館
.  1879年起, 大樓由匯豐銀


行董事庇利羅士所擁有
.  大樓於1890年更名為「比


更士菲樓」(
Beaconsfield House, 以紀念當時


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拱北爵士)
.  而華人


一般將其稱為「拱北樓」
.  但值得留意的是, 大樓


南面亦有一座柏拱行(
Beaconsfield Arcade),


為香港首座多層購物商場
, 19604月重建後改稱


拱北行(
Beaconsfield House)和日後的長江


集團中心
.







1915
年,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當時主要在越


南以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兩廣和東北傳教)購


入該座建築物重建作為行政總部之用途
. 


Leigh & Orange (
利安) 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工程


19173月完成, 外觀一直維持至今.  日治時期,


日軍曾經佔用該座大樓為日本憲兵總部
.  19458


月香港重光
, 當時香港輔政司詹遜曾於該大樓成立


臨時政府總部
.  1953, 香港政府購回大樓, 最初


為香港教育署總部
, 1965年改為維多利亞城地方


法院
, 其後於1980年再成為香港最高法院所在地. 


1983
年大樓再改為香港政府新聞處辦公室, 1989


年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蹟
.  1997年起該大樓用作香


港終審法院
.  大樓屬於新古典風格,現時在香港


已所剩無幾
.  整座大樓以花崗石和紅磚蓋成, 樓高


三層
, 並附有地窖及角樓, 而其北面有一座圓頂的


小教堂
.











曾位於灣仔口的麗的呼聲大厦









已消失於中環的人力車伕
(山頂還剩下一至兩輛


供遊客憑吊
)









1950
年代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









1950
年代從加拿芬道望向加連威老道. 那時候


汽車可隨意停泊在街道兩旁











1949
年的中環租庇利街









1958
年攝於灣仔分域碼頭, 可以看到圖右的海員俱


樂部
. 若你忽略了所有的中國招牌, 此情此景你彷如


身處歐洲!










二次大戰剛結束後的尖沙咀海傍
, 後面可見半島酒店










1950
年代從高處俯視大坑浣紗街










1945
年的馬己仙峽道










日本佔領政府
1943年在中環到處懸掛著“新香


港”橫幅
, 慶祝佔領一周年










警察冬季制服










維多利亞公園











位於彌敦道的永星里, 鴉打街及眾坊街之間的油麻


地小學
.  此座小學蓋有殖民地式金字頂建築, 並用


紅色磚頭和花崗岩作為門面
, 小學的教室窗戶以非


常高的木窗扇製成
,  自上世紀初它一直以英語作為


教學語言
.  油麻地小學於1976年被拆除,面對眾坊街


的部分已成為公共休憩區和球場










太平山頂










尖沙咀西岸九龍倉有五個伸出海的碼頭,  這個或許是


一號碼 (亦稱一號橋),  設有路軌供貨運, 可以接駁到貨


倉及閘外的尖沙咀火車站























羅湖撿查站
















彌敦道夜景.  油麻地彌敦道近甘肅街口,望向佐敦.
 

左邊樂聲牌廣告處是普慶戲院 (今天普慶廣場及


逸東酒店
),後面見高華酒樓. 右邊平安大樓, 可見


平安酒樓的招牌










追龍










皇后大道中






















羅湖邊境英界
















位於必打街時期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

















太平山頂




















































羅湖邊境英界撿查站










灣仔軒尼詩道與莊士頓道交界
(西端), 電車架空電


纜向右轉入處爲莊士頓道
(不在圖中), 右下角轉右


爲晏頓街
(ANTON STREET), 見到香港大戲院的


廣告
. 圖中挑夫的辛勞情景,今天在繁忙的街道上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