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西環, 影像, 記憶 (2)











此幀照片是1967年粵語片 "旺財嫂" 的劇照,影片由陳寶珠,曾江,張清主演。劇情敘述曽江,張清二人在西環新海旁碼頭當苦力,此圖由堅尼地城新海旁和山市街交界處望向堅尼地城新海旁與吉席街交界處的電車路,可見當時此處倉庫林立,今天這些倉單都已改建為高樓大廈了。圖左原是海邊,今天則已填海平並建成為卑路乍灣公園,五十年滄海桑田的變化,讓此處面目全非










七十年代從船上眺望上,西環一帶的海傍,圖右可以看到永安貨倉












八十年代位於皇后大道西和東邊街道交界處的多男茶樓, 茶樓當然已然拆掉, 並己建改為單幢住宅











五十年代的正街,可見街道兩傍有很多地攤小販, 這是當年的街道特色













咸豐年代的卑路乍街,圖中的古老建築物是東華豆局, 其左邊的正門現存放在域多利道巴士總站內.  此處在六十年代已改建成聯邦新樓













送上兩張卑路乍街防空洞的舊相, 小時候走過這些防空洞覺得有些陰森可佈, 今天防空洞均已全面封閉, 年輕的朋友若不經介紹解說, 根本不會知道這些石牆後面便是防空洞, 更諻論其背後的歷史











卑路乍街防空洞的舊相











八十年代的吉席街.  這是 Madonna 所主演的西片" Shanghai Surprise " 的劇照 (以吉席街冒充三十年代的上海)










六十年代從高空鳥瞰堅尼地城, 圖中棕色屋頂的排房是菜, 漁市場, 圖上方蜿曲而上的道路是加惠民道, 而加惠民道左邊白色的矮建築物是八達書院











朋友送來的陳李濟製藥廠的舊照












朋友送來的西環新海旁的舊照, 照片中的宜安鐵倉已然拆卸掉, 改建為南海大廈和翡翠閣了












這幾幀照片是從一盒1995年的錄影帶中剪輯出來的,照片由堅尼地城新海旁和山市街交界處望向卑路乍灣。圖右原是海邊,今天則已填海平並建成為卑路乍灣公園 1












這幾幀照片是從一盒1995年的錄影帶中剪輯出來的,照片由堅尼地城新海傍望向卑路乍灣。圖右原是海邊,今天則已填海平並建成為卑路乍灣公園 2









這幾幀照片是從一盒1995年的錄影帶中剪輯出來的,照片由堅尼地城新海望向吉席街。圖右原是海邊,今天則已填海平並建成為卑路乍灣公園












這幾幀照片是從一盒1995年的錄影帶中剪輯出來的,照片由堅尼地城新海望向哥連臣街。圖右原是海邊,今天則已填海平並建成為卑路乍灣公












這幾幀照片是從一盒1995年的錄影帶中剪輯出來的,照片由卑路乍和均益街交界處望向陳李濟製藥廠













這幾幀照片是從一盒1995年的錄影帶中剪輯出來的,照片由卑路乍和均益街交界處望向安發大廈, 今天兩邊舊樓已然拆卸掉, 左邊改建成帝盛酒店, 左邊則是豪宅加多近山










從加多近街和吉席街往東望, 其時吉席街街尾的舊樓仍然健在 今日當然被拆卸掉, 並改建成為泓都











九十年代的堅尼地城新海傍, 圖右原是海邊,可見躉船正在落貨, 今天此處已然填海平並建成為卑路乍灣公園和泳池















電車正從吉席街轉入爹核士街












千禧年初, 電車駛經位於干諾道西和山道交界處, 剛落成不久的香港商業中心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西環, 影像, 記憶 (1)




喜歡看舊相,更喜歡貼舊相,貼舊相的樂趣在於為相片撰寫註腳,這中間可分兩類,一是憑想像外加搜尋得來的資料,二是自己曾身處其中,這是我最喜歡和享受的過程。看著這些相片,往記憶深處潛行,問問自己那光景,我和相中的景,物,人發生過怎樣的互動?而事後又留下怎樣的一個記憶?


本輯西環舊相的年代不是很久遠,大部份攝於八,九十年代(其實算起來都有三幾十年的歷史了),然而照片卻正正反映了這三十年來西環的巨變.  即使近至九十年代,西環仍勉強算是頗為街坊的社區,沒有地鐵直達,故此沒有參天高樓,也沒有SOHO式的食肆,大多數的商舖都是實實在在以街坊生意為主的店鋪,箇中有不少是自己“由細幫襯到大的舖頭”。如今,絕大部份街坊老舖巳是踪跡杳然了,早前看過一段報導,謂自從西港島地鐵線通車以來,西營盤從東邊街至西邊街一帶八成的舊鋪己然結業,剩下來的都只在苟延殘喘,西環又何獨不然?今天沿著卑路乍街,走過吉席街,滿眼都是特色西餐廳,酒吧,以致西式雜貨舖,隨著更多的舊樓被拆卸,高樓大廈陸續落成,以此等新樓地舖的天價租金,那容得下傳統的街坊鋪,民生店?


當然,時代巨輪只會往前滾,舊事物,舊建築被淘汰是事之必然。幸好還有舊照片,讓我們最少在視覺上,重溫昔日靜謐的,懶懶的西環。
















六十年代位於西環新海傍的均益倉,均益倉當年在西環很有影響力,以致西環尾有條均益街













八十年代陳李濟製藥廠的舊照,很喜歡這類色彩斑爛的舊照,一看上去便有一種䁔意從內心湧上來,那些橙黃的石柱,陽光懶洋洋的灑在馬路上,途人都是典型的街坊裝,全都是活生生西環的舊影像











估計是八十年代陳李濟製藥廠的舊照, 黑白照更顯影像的魅力, 圖左位於厚和街口的愛心護老院已然結業, 原址現在是一家學前教育中心











九十年代初的卑路乍街和爹核士街交界處, 圖左的陳李濟藥廠已荒癈待折,圖右遠處可見南洋商業銀行, 原來南商在原處營業巳逾二十年,失敬失敬












九十年代的卑路乍街和山市街交界處,奇怪我對創意燈飾和城市地產毫無印象










九十年代的加多近街,圖左的舊樓己然拆卸,並改建為附屬於泓都的小公園











九十年代的卑路乍街近荷蘭街處, 問我為何認得? 因為 圖左的榮記粉麵仍然健在, 留意當年的卑路乍街是雙線行車的 1










九十年代的卑路乍街近荷蘭街處,問我為何認得? 因為圖左的榮記粉面仍然健在,留意當年的卑路乍街是雙線行車的 2











九十年代的卑路乍街近歌連臣街處, 圖左的舊消防局巳辟作老人院用途, 此段西環因為機緣巧合, 其風景可謂五十年不變












一輛5B雙層巴士正從卑路乍街右轉入皇后大道西。 圖左的舊鋪曾有段時間是德記潮州飯店,德記搬走後空罝了很長的一段,現在做了健身館











九十年代的路乍街和北街交界處, 5A雙層巴士後面為新中華酒樓











九十年代的皇后大道西近和合里處,雙層巴士左邊的酒樓的名字我忘記了,腦友諸君可有以教我(此位現現成為老人院)?2 











九十年代的加多近街, 圖左的西湖飯店是典型的街坊食堂, 我也曾幫襯過三, 幾次











加多近街電車大排長龍,不看還真不知道,上世紀九十年代,加多近街滿佈修車店









九十年代的加多近街











從加多近街望向海傍, 圖前方的舊樓己然拆卸,並改建成西環豪宅泓都










從加多近街與吉直街交界處往北望,圖左第一幢樓的一樓即為我的故居,我小時候很喜伏坐在窗前看風景,這是我最清澈的童年記憶.   圖右可以看到一列電車拖卡,九十後的 "小朋友"應該未坐過罷












一輛電車停在加多近街與吉直街交界處的電車總站,圖後是當時仍未拆卸的屠房, 而圖左的舊樓己然拆得乾乾淨淨,其後改建為泓都












約 2001年的吉直街街頭近山市街處, 照片中的珠記茶餐廳和萬濠酒家均已結業.  萬濠酒家的原址已變為教會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偶感一則



早前看有線節目"東瀛大放送",其中一個環節是尋找沒有顧客的店舖,看後讓我感觸良多。



顧名思義,節目的內容是四出尋找沒有顧客/很少人幫襯的商店,制作隊伍會訪問店主,以及追尋商店無人幫襯的原因.  為此攝影隊走遍日本各地,  所訪問的商店包括從事零售業的售賣埴輪,口琴,拼圖,地氈,從事飲食業的售賣泡飯,以及服務業的修補單車車軚和元祖遊戲中心等,林林總總,遍及各行各業.  經營此等奇特店舖的大部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家,也有他們的第二代,因為不忍老父以髦髦之齡仍然要營營役役,故此毅然拋下自己的工作回流支持祖業.    節目主持人問這些老闆們為何在生意如此慘淡的情況下仍然苦苦撐着,他們的答案大都是  "當初是因為機緣巧合下開了這間商店,現在對這盤生意已滲入很深厚的感情,所以捨不得放棄".  部份則自言年輕時曾經打工,但為了興趣放棄了穩定的收入而投身自己喜歡的行業,因此縱然生意不佳,但依然自得其樂,看來他們真的樂在其中,隱隱然透着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况味。




至於如何支撐開支,維持生計,節目內容則沒有深究.   我想若是香港電視台製作這類型的節目,肯定會對老闆們窮追猛打,但日本人較爲內斂, 所以對這個問題不會尋根問底, 只是輕描淡寫地提出來.  談到這個問題,老闆們大多說收入僅夠開支,有些甚至承認入不敷支,年年虧蝕,經濟上怎樣支持?節目在這方面沒有明確的答案, 相信部份店舖是自置物業,老闆們不用擔心業主大幅加租.  為此節目主持人還是忍不住評論說,謂老闆們若肯將舖位出租,應該可以取得比經營本業高百倍的回報,但同時亦不忘讚嘆店主們的堅持和毅力.  當然箇中亦不缺店主需要捱貴租的個案,如在澀谷經營泡飯店的82歲的老闆娘,便需要動用退休金和儲蓄金來維持店舖的經營.  問她為何如此,她只是澀然一笑地說 : "我喜歡這份工作,也捨不得這裏的熟客",就是如此,她一個人便擔起一間有五十年歷史的泡飯店。




節目中所訪問的店舖可為五花八門, 一位年屆78歲的老伯因為年紀漸大,無法做出自己滿意的壽司來,所以結束壽司店,又因為曾把單車送往單車店修理,對此門手藝深感興趣,所以轉業提供修補單車車軚的服務.  鏡頭所見,他不單止修補漏氣的單車軚,還悉心為輪齒加油,擦拭車身, 其敬業樂業的精神,讓人深深感動.  片尾所見,原來老伯只是為另一家單車店打工,這家單車店的老闆被老伯堅持工作的精神感動,因此僱用老伯,留守以壽司店改裝的單車店為客人修補單車車軚,每月收入其實不足以支付老伯每月三萬日圓的工資,但他仍樂此不疲,兩人的做法同樣令人動容.



另一個個案是一家生產埴輪的工場和店舖, 所謂埴輪, 其實是日本古墳頂部和墳丘四周排列的素陶器的總稱。分為圓筒形埴輪和形象兩種, 在日本各地的古墳均有分布,偶然也有人買回家當擺設.   如此冷門的商品, 其銷情之慘淡可想而知.  這家間店鋪開在高速公路的旁邊,根本沒有行人經過,所以經常一整天也沒有一個顧客光臨參觀,更遑論幫襯了.  經營這家埴輪專門店的是第二代傳人,老掌門人本來製造盛載盆栽的的陶瓷盆的,但後來因為陶瓷盆被塑膠盆取代,所以轉為生產埴輪.  第二代掌門人是因為不想父親的手藝失傳,所以承繼了父親的店舖.  這位老闆也甚有性格,難得有客人上門,亦懶得招呼,寧可讓客人自已參觀,再自行決定是否購買.  他的哲學是自已的正業是製造埴輪,另外他也不想站在客人旁邊,予客人們不必要的壓力.  兩代掌門人都有自己的堅持,你可以視之為無生意頭腦的傻勁,但在我眼中看來,端的是很有藝術家的個性。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全日本唯一售賣口琴的專門店,鏡頭所見, 門庭雖然冷落,老闆仍然自得其樂,閒來拿口琴出來自吹自娛,另外老闆亦以教吹口琴,參加演奏會等方式促銷口琴,生意僅堪餬口,但老闆仍笑着說,"無錢都好開心"。



在澀谷開麵團和茶泡飯小店的老闆娘又是另外一個讓人窩心的故事, 因鋪頭開在樓上,客人要幫襯必需先要爬上一段又高又窄的樓梯,這讓很多客人望而卻步.  老闆娘已是年屆82歲的高齡了,經營此店亦快五十年.  店舖要到晚上九點後才開始熱鬧,然而即使如此,由於飯店位於東京繁榮區域,租金特別貴,所以年年虧蝕,老闆娘不得不動用年金和儲蓄支持鋪頭的營運.  之所以做下去,是因為捨不得一班每天都談笑風生的熟客,在她的眼里,有些東西比賺錢更重要。



於是我忍不住將日本的情況和香港作比較,香港不是沒有想堅持本業的人,他們分佈在不同的行業,譬如修理鐘錶,補鞋,也有特色手作如繡花鞋,中式裙褂,又或者傳統零售業如土多,茶餐廳等,這些行業在這十幾二十年急速萎縮,消失,甚至死亡,其主因當然是如火箭般飆升的租金.  自置舖頭的無法抵受發展商們豐厚的收購價的誘惑,租回來的更不用說了,不是動輒加一,兩倍的租,便是根本不和你談續約,因為收回租予小本經營的手作坊的舖位,轉租給大集團,不但租金有保證,最重要的是大集團可以付得起昂貴的租金.  假若店舖位於發展商準備發展的地段,那更乖乖不得了,隨時可以以天價出售舖位,至於原租客在經營何種行業,是否傳統,老闆是否有人情味等肯定不在業主,發展商們考慮之列了.  由是之故,很多瑟縮在舊區,甚至樓梯底經營了幾十年的舊舖都紛紛結業,你說老闆們不想繼續經營下去嗎?他們捨得放棄幾十年的心血和一班親如老友的熟客嗎? 當然不是,但環境根本不容許他們延續下去,相對之下,日本的老店便幸運得多了.



悲哀嗎?不錯是有點,但身為香港人,目睹和經歷了這二, 三十年的地產狂潮,其實都麻木了.    試想想,香港人的居住尊嚴已從劏房進一步降格至太空艙,那還有什麼餘暇和心情去管,憑弔一間間已死,垂死的老店?  傷逝有時候是種奢侈的感情.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一生一世的 Beatles













早期的 Beatles 1











早期的 Beatles 2











後期的 Beatles













Beatles在1969年1月30日在 Savile Row屋頂作最後一次的公開表演



早前看了 Ron Howard 所剪輯的Beatles記錄片 "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走過披頭的歲月),竟掀起了我對這隊經典樂隊的無限睱念。Beatles成立於五十年代末, 1970年正式解散,其活躍年期不足十年,惟其音樂,哲學以及為歐美流行樂壇所建立的典範可謂歷久不衰,即使在紛亂混沌的今日,聽不同年代的Beatles的音樂仍甚有啟發性.    紀錄片所見, Beatles到處少女們瘋狂吶喊,有些甚至興奮至昏厥,這在民風依然頗為淳樸而保守的六十年代來說可說是讓人甚為側目,但這亦說明,Beatles受歡迎的瘋狂程度,以及Beatles的音樂如何使流行樂壇, 流行文化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一句題外話,我八十年代初在英國看過一則漫畫, 裏面一個小孩對另外一個小孩說," Do you want to make your mom mad?  ask her who Beatles were.".   意即謂"你想不想讓你的媽媽發飆?問她誰是Beatles便可以了".   這個漫畫其實反映了八十年代Beatlemania 的一代已然結婚生子的現實.




説起 Beatles的電影, 他們在六十年代曾經拍過兩套以他們歌曲命名的電影, "Help",和"A hard days night", 而 "走過披頭的歲月"則是以紀錄片形式將Beatles在演唱會路上的歲月以影像方式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前者("Help",和"A hard days night")有Beatles四子以第一人稱參演,內容的真實性(即各人在電影內的言行性格是否只是在飾演自已) 容或成疑,但在某個層面上那起碼是 Beatles在那個特定時刻親身向你說故事,故此彌足珍貴.




言歸正傳, 我記得第一次接觸Beatles的音樂,不是他們的原裝正版歌曲,而是星加坡口水歌王上官流雲改編自他們的 "I saw her standing there"(亞珍已經嫁咗人),和 "Can't buy me love" (行快啲啦喂)。  那時候我初接觸歐西流行歌曲,只覺得這兩首歌音律旋律輕快,歌詞又夠街坊,容易琅琅上口,後來有大哥哥跟我說那是改编歌,原曲來自一隊名為Beatles的英國樂隊,並介紹我聽他們的其他歌曲.  那已是1965, 66年, Beatles的樂風已變,不再是只識唱 I love you yeah yeah yeah的狂人樂隊, 而是改走更多元化,更探討人生哲理路線的音樂.  1967年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一碟橫空出世,完全顛覆了傳統流行音樂的秩序,大碟以概念形式灌錄和制作,全碟無統一風格,或者說根本以無風格爲風格. Sgt. Pepper's 一碟中我最喜歡的是歌曲是 "A day in the life", 此曲以音樂形式生動地描述一個平凡白領的無聊白日夢,取材大膽, 歌詞和配樂安排更是一絕,當然那時候我年紀還小,不懂欣賞和理解如此深奧的流行曲,然而驟聽之下,心底竟湧起一陣莫名其妙的興奮, 想不到流行曲可以這種風格編曲和唱出,感覺有如過山車般橫衝直撞, 甚是過癮,從此便與Beatles結下不解之緣。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 Beatles , 有些人鍾情青春可人和感情澎湃的 She loves you 和 All my loving,或者是中期較内斂的情歌如 Yesterday,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或 When I am sixty four.   你可能會更喜歡他們探討人生或者社會現象的Revolution, no where man,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 又甚而後期較深䆳的let it be , Don't let me down.    Beatles便好想好像一席很豐富的自助餐,有簡單的的情歌,有對社會嘅控訴的摇滚樂曲,有辛諷,有哲理,也有温情, 總之各取各需, 包你一聽難忘。



回頭說 "走過披頭的歲月",電影本身沒有什麼獨特的風格,只是以平舖直敘的手法,用記錄片的形式將Beatles 1962至1966年巡迴演唱期間的片段重新剪輯, 呈現在觀眾面.   片中當然加插了大量 Beatles現場演唱的錄影片段,但請不要被 Beatles 的表演蒙蔽了眼睛,電影其實呈現了他們生活和思想的另一面; 譬如說他們在美國巡迴演唱,便產生了一場不少的風波;  話說1964年夏季 Beatles在美國南部各州巡迴演唱時, 因為不滿主辦單位要將黑人和白人的座位隔離,威脅要取消演唱會,主辦單位最後只能讓步,讓黑人和白人坐在一起欣賞演唱會.  Paul McCartney 對這件事的回應是:"我覺得這很愚蠢,你不能像是用對待動物的方式去對待其他人,這就是我們的感覺,這是英國人的感覺,因為,在演唱會上,在英國都不曾有過隔離觀眾,如果真有隔離,我們就不會在哪兒演唱"。 那可是六十年代,美國的種族隔離歧視仍然十分猖獗,黑人少年入場後竟發覺鄰座坐著個白人,大家可以一起為自己的偶像吶喊狂呼,我想那種感覺甚是奇怪特, 甚而是震撼的.  Beatles 沒有正式為種族隔離正式發過甚麼聲,然而他們的行動比聲音更為響亮。



另一個片段是John Lennon 因為說過自己比耶穌更受歡迎,受到宗教人士及社會的猛烈攻擊.  事緣他在1966年3月接受 Evening Standard(標準晚報)記者Maureen Cleave採訪時説道: "基督教會走的。它會消失和萎縮……我們現在比耶穌要受歡迎——我不知道誰會先走,是搖滾樂還是基督教".  由於反 Beatles 之風越吹越烈, 最後他不能不開記者招待會道歉.  但 John 不愧是 Beatles 隊中最聰明, 看事情看得最透徹的一員, 他的道歉技巧甚是高超, 與其說是道歉, 倒不如說是機靈的申辯,其大意說: "我從來沒有正式說自己比耶穌更受歡迎,這中間可能有些誤會.   我是指說一個流行的現象,如果我說電視機比宗教更流行,那你們是不是要摔壞你們的電視機?".  所謂道歉,其實把把一個新世代的現象很技巧的放在世人的面前,也讓人不得不承認和接受這個現實.  John不愧是 Beatles的靈魂,他往後倡導的政治和思想改革,至今仍影響著很多人.  遺憾的是他在八十年代初以四十歲的英年死於"狂迷"的槍下.  我在想,他今天若然在生,將會帶領著一個怎樣的社會改革?




其實要認識 Beatles,本片不是最好的門檻, 九十年曾經有套很詳盡的Beatles記錄 片 "  The Beatles Anthology" , 一套三張碟,外加一張bonus DVD, 把Beatles從組成到解散的每個時期都很詳盡的記錄下來的, 是Beatles迷們不可或缺的聖經.  "走過披頭的歲月"著重記錄他們巡迴演唱年代的點滴,當然觀衆們也可從這個環節窺探 Beatles四子的內心世界,畢竟他們那時候只是二十來歲的年青人,幾年下來密集的巡迴演唱讓他們身心俱疲,最後決定不再作現場演唱,專心留在錄音室灌錄唱片,如此才可盡量發揮他們的才華.  電影以1969年他們的天台即興演唱會  "Don't let me down"作結. 畢竟天下無不散之筵席,Beatles的解散有很多人歸咎於小野洋子的介入,但我總覺得,大家都不都已不再年青,人生觀以及思想性格的分歧越來越大, 加上各人有各自的音樂路向,分道揚鑣是必然的. 有聚必有散,與其勉強栓在一起,倒不如各自發展.  觀乎 John Lennon與 Paul McCartney日後的音樂發途徑迴然不同,便很好的證明了這個事事實。




如今, Beatles只剩下 Paul McCartney和Ringo Starr兩人在世,Beatles永不可能重組了,然而即使 John Lennon和George Harrison仍然在生, Beatles都不可能復合,原因是John Lennon在生時曾再三強調不會重組 Beatles,在他心目中 Beatles已是過去式.  但不打緊,我們還有影帶,還有DVD  ,隨時可以重溫他們的風采和音樂.  經典不死,也永不老去。 試問,你會認為 Hey Jude和 Long and winding road只是六十年代的歌曲嗎?



其實一生一世的,何只英女皇?還有永恆的Beatles。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英女皇1953年加冕巡遊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8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7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6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5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4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3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2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1
















事頭婆的官方照片 





網友安兄傳來幾張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1953年登基時香港各地舉行慶賀巡遊的照片,相中英女皇風華正茂,她是1926年出生, 登基時年方26歲,如今她已是滿頭華髮,髦髦老矣, 但每次在電視裏見到她,仍覺得她還是那末雍容華貴,望之使人產生可親可敬的感覺。



事頭婆 (香港人對英女皇的暱稱)對我來說可算是一生一世的圖騰.  她登基的時候我還未出生,童年是每次往訪政府機構 (主要是移民局,出生註冊處等),都會看到她的官方照片高高的掛在牆上.  小時候少不更事,問長輩那是誰,有一次一位長輩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 "那是英女皇,她的官階比港督還要高很多".  那時候我只知道香港的最高領導人是港督,她的官階竟比港督還要高很多? 那是乖乖不得了,從此對她更是肅然起敬。



瞬眼間,事頭婆已經做了64年的女皇,早已打破她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皇的紀錄,現在她每在世一天,便向新紀錄邁進多一天。紀不紀錄我不太在意,倒是看着這幾張照片,心中不免有些戚戚焉的感覺, 63年過去了,香港經歷幾度滄海桑田,相中的建築物早已拆卸重建,海岸線亦已塡了又塡,沿海早已聳立着一幢幢摩天大樓.  人呢?更不用說了, 1953年時任港督是葛量洪,跟着的柏立基,戴麟趾,麥理浩,尤德等均以作古,香港亦已回歸了19年,在這許多變化和紛亂中,唯有她,猶如定海神針般䇄立不倒.  她的形象彷如發展迅速的大都市中一幢巍峨的老建築物.  你走進中環,也許會認不出東南西北來,但只要看到終審法院 (即舊高等法院,前立法會),你便會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向東是金鐘,向西是中上環, 背靠太平山, 前朝維多利亞港, 準錯不了.



事頭婆,只要她一天還在,我便感到與舊日子仍有一種無法言喻的關聯,每次看到她在新聞中出現,出席一些官方場合,心中都有一份莫可名狀的溫煦,她彷彿像個看顧着自己成長的長輩(當然是"我識佢佢唔識我"). 今天我身邊的長輩均相繼離去,所以她的存在彌足珍貴,在此誠心祝願她健康,長壽,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