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揾食艱難 (2)





相信沒有香港人未聽過許冠傑的”半斤八兩”, 歌



詞中的 ”我哋呢班打工仔, 通街走糴直頭系壞腸



胃, 揾嗰些少到月底點夠使(奀過鬼), 確系認真



濕滯,,,, (半斤八兩)做到隻積咁嘅樣, (半斤八



兩)濕水炮仗點會響,  (半斤八兩)夠薑呀摣槍走



去搶, 出咗半斤力, 想話攞番足八兩, 家陣惡揾食,



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吹漲),,,,我哋呢班打工仔,



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 嗰種辛苦折墮講出嚇鬼



(死俾你睇), 咪話冇乜所謂,,,, (半斤八兩)就



算有福都冇你享, (半斤八兩)重慘過滾水淥豬腸,



(半斤八兩)雞碎咁多都要啄, 出咗半斤力, 想話



攞番足八兩, 家陣惡揾食, 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



(吹漲)”既抵死又到肉, 且劃龍點晶地描述了香



港地打工仔的哀歌 ( 亞Sam 的歌在7,80年代不僅流



行一時, 也是研究這段時期的民生甚為寶貴的資料,



有機會我想在這裡和各位交流一下自已的看法).





“揾食大過天”是萬世不易的道理 (可能是”古已



有之, 於今尤烈”), 分別在於, 昔日在街頭汗流浹



背地打拼, 今日則坐在辨公室被老細和客户蹂躪,



壓力和疲憊從身轉往心而已.  誠然香港的經濟這



二, 三十年來表面上是蓬勃了不少, 但繁榮的背後



是高通脹, 高樓價, 競爭力漸消融, 前景越來越迷



惘, 和對生活的無奈.





且容我以這輯相, 向上一代的先輩致敬.



 

 







工人們在碼頭的軌道上工作






駁艇如蟻附羶般羣集在貨船側 3









駁艇如蟻附羶般羣集在貨船側 2









駁艇如蟻附羶般羣集在貨船側 1









在駁艇生活的女孩子









工人在貨倉搬貨 3









工人在貨倉搬貨 2









工人在貨倉搬貨 1









工人在碼頭搬貨








工人們正忙碌地在搬運貨物 2









工人們正忙碌地在搬運貨物 1









工人在搬貨









工人用載貨的輪車將貨物搬進
/出貨倉









工人將貨物搬上駁艇 2









工人將貨物搬上駁艇 1









貨船將貨物卸下駁艇









5,60
年代的貨倉都設在碼頭附近, 而貨倉內都建有


軌道
, 方便載貨的輪車往來









貨船在卸貨 2









貨船在卸貨 1









5,60
年代仍未有貨櫃船和貨櫃碼頭, 貨船到港後是先將


貨物卸下駁艇
, 再用駁艇將貨物運往岸上的碼頭.  霍英東


家庭即以經營駁艇生意起家









紗廠老闆









模特與設計師









玩具廠女工 4









玩具廠女工 3









玩具廠女工 2









玩具廠女工 1









建築工人在建樓房 3









建築工人在建樓房 2









建築工人在建樓房 1









鐵鍋匠









菜販挑著擔菜匍匐沿著鴨巴甸街往上走









老師傅在裝配鐘錶









這兒是廢物交易處? 抑或在是賣水桶? 









女工在生產線上裝配原子粒收音機









揹在媽媽背上的
, 除了擔子外, 還有寶寶









1959
年工匠正聚精會神地雕刻象牙









1950
年代的菜市場.  相片中逛街市的人像操兵似的,


煞是有趣









現在還有人懂得用秤嗎
?









假髮製造業曾是香港支柱工業之一









送外賣









挑擔貨郎 









工人挑著滿擔子的鍚茶壺送貨









女工倚在牆邊待聘









搭棚工人穿梭在竹棚間
, 身手確是不凡









活在巨型皮鞋下不知是甚麽感覺?









曬得黝黑的赤膊苦力
, 從貨船上貨物搬運到岸上









下雨了,快跑!  右邊那位年青人使我想起那些手提藤喼,


穿梭酒樓茶餐廳的日用品推銷員 










老裁縫的滿佈皺紋手, 似在盡訴蒼桑









1952年江湖術士在灣仔擺地攤









1962年飯蹾坐在佐敦道碼頭等工開的苦力 









為兩餐乜都肯制呀前世









擠得水洩不通的街市









1969年正在穿膠花的女孩 (我估計這裡是家裏, 不是工廠)









1963年小型布鞋工廠 









1950年代在街頭製作兒童獅頭玩具的年青工人









1945年在街頭擺賣柴枝的小販 









1939年在深水埗貧民窟擺地攤的小販們

 







1937年永安街的布疋一條街 (又稱花布街) 









1920年代中環蘇杭街的苦力









排隊等客人的黃包車 









尖沙咀星光行前排隊等客人的黃包車

 





 

1970年代中環海傍新填地畢打街以西的人力車陣









1970年代 人力車途經油麻地佐敦道









1960年代人力車伕 








1950年代的人力車夫不少是赤腳的









1950年代的人力車夫在載客









1950年代的人力車夫 









26 則留言:


  1. 拍攝地點是蘇屋村還是前長沙灣道警察宿舍?

    回覆刪除
  2. 穿膠花多外發在家裡做,因可全家投入,小孩要返學,母親亦要兼顧家務。

    回覆刪除
  3. 年少時,家家户户生養眾多,當年揾食實在艱難.穿胶花的曰子,一世難忘.

    回覆刪除
  4. 我們真要向上一代致敬 ~他/她 ~未懂事至年輕飽受戰火~壯年為2 餐養兒育女(個個6-7子女)~到老年再受年輕勞損肉體痛苦~有些還受孫媳不敬~最後懷著唏噓而逝

    回覆刪除
  5. 落入凡間的天使2011年1月24日 下午5:28

    以前是手停口停的年代. 現今要自力更生的概念卻`越來越澐薄弱.

    回覆刪除

  6. 不用跑,後面就是 "梁蘇記遮"。不過可能價錢挺高的。

    回覆刪除
  7. 有些相片仿如身歷其境 , 唉 ! 感激你能提起我的回憶

    回覆刪除
  8. 仲有穿珠仔添

    回覆刪除
  9. Respected to all walks of life contributed to HONG KONG

    回覆刪除
  10.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是外表風光,工作壓力其實很大,同樣都是搵食艱難;
    以前搵食還有人情味講,現在當你沒價值位居時真係乜都無面比。

    回覆刪除
  11. 隻歌好正ar~我地d,80後90後既都識ar^^

    回覆刪除
  12. 見到糴,就想到兩個詞-糴米和糶炭。即買米和賣白粉。

    回覆刪除
  13. 唔敢講話以前的人生, 活得是否富足.
    但機會確是較多.

    回覆刪除
  14. 好真貴,有種現場感覺,而家行出街唔會見到。

    回覆刪除
  15. 謝謝分享,我都係西環幫,活在當年可能更幸福。

    回覆刪除
  16. 左後方見到先施,背後即係亞皆老街過咗彌敦道,車夫向渡船街/大角咀方向!

    回覆刪除
  17. 聽先母說,在鄉間逃難到香港及未遇上先父之前,她都是靠斬柴維生,所以我相信這張相片是當時先母維生的寫照。先母又稱在大學堂「留下不少腳毛」,大概大學堂附近多樹林,可供應她斬柴的資源。因為常用擔挑的關係,所以先母的後頸長出一大肉團,小時候我最喜愛撫摸這塊圓肉,先母便會道出這些辛酸事。晚年時,身體多病瘦弱,這肉團也隨之而消失了。
    圖中有木箱寫着「生記織補」也是一種當時的行業。以前製衣業並不蓬勃,成衣自己用手做或到裁縫師處,所以衣服破了也不會隨便棄掉。珍貴的衣服破了便會找這些檔口縫補,檔主只需要一個如圖中的木箱和一張椅便可開檔做生意。他們用一個小型的圓形箍把要修補的地方定位,再選用接近衣物顏色的絲線,縱橫交錯織補,完成後,外人也不容易察覺曾修補過的地方。我也曾光顧一次,手工確不錯!這些檔口在八十年代還可見,現在已消失了!





    回覆刪除
  18. 總之一句講晒,揾食艱難甚麼年代都有。

    回覆刪除
  19. 這限相片相當珍貴,不只是碼頭苦力,反而是背晾的金馬倫山上,那座「忠靈塔」!

    是日佔時期,日軍迫令香港人當苦工興建,有關它建造當年的照片內,更有婦女工人!
    1947年該座忠靈塔,被民間及官方響應下,整座炸毀!
    一些香港史學者,認為現在灣仔峽的金馬倫大廈位置,就是忠靈塔原址。
    但由該相片就足以印證,忠靈塔的確曾建於金馬倫山頂上,現在若行山到金馬倫山上,仍見花崗岩基座,並當時供水上山的水務建設。

    回覆刪除
  20. Longshoremen in US have been well-organized in fighting for their benefit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ey organized strikes even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 Hong Kong dock workers did strike in 1884, but only in protest of the French during the Sino-French War and not fighting for their own benefits. The 1925 strike was also mainly political. Apparently they didn't do as well as their foreign counterparts in protecting their interests.

    回覆刪除
  21. 啥霖無言的結局2011年1月29日 凌晨1:43

    嘩你的照片好靚呀, 讚!

    回覆刪除
  22. 穿膠花的女孩 , 哈, 我小時候都穿膠花. (1980)

    回覆刪除

  23. 恭祝各位網友 兔年萬事如意,身壯力健!

    回覆刪除
  24. 滾水淥豬腸=兩頭縮。 現實世界百物騰貴,市民收入與生活質素,不成正比。

    回覆刪除
  25. 西環兄, 由下數上第二張相片,我相信應是美國一套電視片集: I Spy - Season 1, Episode 1-5或至6內嘅劇照。此片集由1965開始至1968年結束共 3 seasons,所以此幅照片應攝於'60年代中期。 左邊是已故白人演員 Robert Culp,右邊是黑人演員 Bill Cosby。詳情可參看網站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8816/episodes >>>I think the significant between now and then is...double/triple rent increase whenever the lease is renewed~~ 絕對同意閣下對香港前景觀點;我相信年輕一代仍然有很多想腳踏實地揾一份前途安定工作或創業,但現在香港畸形不平衡經濟,地產獨大,根本扼殺年輕人發展,中年人投閒置散,工業全無,貿易低迷,無景可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