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粤語片金庸

 


 


 


自從佳視在74年開拍以米雪飾演黃蓉,白彪飾演郭靖



的射雕英雄傳電視劇後, 電視圈即掀起了一片搶拍



以金庸武俠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熱潮. 無線在75年即



傾全台之力拍攝了以鄭少秋飾演陳家洛,汪明荃飾演



霍青桐, 余安安飾演香香公主的書劍恩仇錄, 以對



撼佳視的金庸電視劇第二波; 由羅樂林和李通明分



別飾演楊過,小龍的神鵰俠侣.  自此以後,無線每隔



十年左右便會翻拍同一本的金庸武俠小說,以書劍恩



仇錄為例,陳家洛便曾由鄭少秋和彭文堅分別飾演



過,其餘兩代的男主角則有演郭靖的黃日華和張智



霖, 演楊過的劉德華和古天樂, 演張無忌的鄭少秋,



梁朝偉和吳啓華, 演令狐冲的周潤發和呂頌賢, 演



袁志的黃日華和林家楝, 演胡斐的呂良偉和陳錦



鴻, 和演韋小寶的梁朝偉和陳小春等. 一般來說第



一代的男主角都是無線當年最炙手可熱的小生, 而



第二代的不是正待上位的新晉小生, 便是只簽部頭



約的外援.  從用自己公司的藝員到外援, 可以看到



無線這二,三十年來的節目制作和人事制度等政策的



變化.


 


 


 


 


題外話扯得太遠了, 我這一集要講的是粤語片金庸,



指的是六十年代當粤語片還没有式微前以金庸武俠小



說改編拍成的電影.  我之所以對這個如此冷門的題



目有興趣, 源自我唸小學時與無線的一段因緣.  此



話怎說? 原來無線在開台之初, 本身沒有多大的節



目制作能力, 所以除了經常播放一些外國的配音片



集外, 也買入一批較近期的粤語片電影, 安排在星



期三播放, 節目名稱好像叫做[翡翠首映], 節目播



放時間大概從七點鐘到九點 鐘左右, 問題是那湊巧



是我要返夜校補習英文的時間, 所以每次都只能最



多看半個小時(因為補習班的課堂要從七點半上到九



點半).  有一次[翡翠首映]安排了播映由謝賢飾演



楊過, 南紅飾演小龍女的神鵰俠侣, 那時候我還未



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 說實話連金庸是誰也不知道



(金庸的武俠小說在六,七十年代雖然已是洛陽紙貴,



但說到本人被封為殿堂級大宗師,還只是這十多二十



年間的事), 乍看之下竟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



只覺得劇情奇幻詭測, 人物情節甚是引人入勝,不落



俗套(那個年代的武俠片十居其九都是男主角藝成下



山, 大仇得報, 中間加插一條師兄,妹的愛情線, 跟



金庸的武俠小說内如此氣象萬千的橋段著實是有天淵



之別), 遺憾的是每次都只能看半個鐘頭便得去上



課, 惹得我心癢難耐, (我說每次是因為此套神鵰俠



侣共分四集/四個星期播映).  自此以後金庸原著這



四個字便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腦海里.


 


 


 



隨著年紀逐漸長大, 我開始[咪]金庸的武俠小說,也



對各式各樣與金庸的武俠小說有關的媒體如電影,



電視劇, 漫畫, 以至[金學]都曾涉獵過, 但使自己



念念不忘的仍是最早期將金庸的武俠小說搬上大銀幕



的粤語片系列.  誠然那時候不論在電影拍攝手法,



特技以情節推進的技巧等都很是粗糙, 然而, 可能



是個人情意結的因素, 也可能是物以罕為貴的關係



(尤其是近年來國内排山倒海般以大堆頭, 大制作的



方式濫拍金庸成風), 倒使我更懷念粤語片年代的金



庸. 下列名單是根據我這幾年所搜集到的資料拼湊



而成, 若有錯漏還請不吝指正:


 


 


 



(1) 射雕英雄傳; 1958-59 年出品,由峨嵋電影



公司出品, 分上下兩集, 郭靖, 黃蓉分別由曹達華



和容小意飾演.  可惜的是此片從没有在電視播放



過, 也没有出過DVD. 我只能在電影資料館中看過劇



照, 坦白說那個年代曹達華不啻是演郭靖的不貳之



選, 容小意的黃蓉我卻不敢苟同了.


 


 


 


 


(2) 神鵰俠侣; 1960年出品, 仍是由峨嵋電影



公司拍攝, 共分4集, 導演是李化, 由朱克編劇, 主



要角色有謝賢飾楊過, 南紅飾小龍女/陸無雙, 林



蛟飾郭靖, 陳惠瑜飾黃蓉, 梁醒波飾周伯通, 梁素



琴飾李莫愁, 石堅飾金輪法王, 姜中平飾霍都, 江



雪飾公孫綠萼, 司馬華龍飾尹志平, 羅蘭飾洪凌波,



黎小田飾(童年時代)楊過,王愛明飾(童年時代)陸



無雙.  這個陣容在當時來說可謂一時無兩.  與射



雕英雄傳一樣, 自翡翠首映後即没有在電視播放過,



也没有出過DVD, 所以這套電影至今在我至今仍有一



種濃冽得化不開的遺憾


 


 


 


(3)    倚天屠龍記(第一及第二集); 1963年由



峨嵋電影公司出品, 導演, 編劇張瑛, 張瑛飾張翠



山, 白燕飾殷素素.  本片的特色是由極少做古裝武



俠片的張瑛和白燕主演, 也許是因為張瑛身兼編,導



重責, 所以請來老拍檔白燕合作.  這輯倚天屠龍記



的主角是張翠山和殷素素, 因此結局是兩人在武當



山自刎, 殷素素臨死前告誡張無忌不要輕信漂亮的



女人.  此片偶然會在電視的深宵粤語長片的節目中



重播, 因此也是我看得最多的金庸粵語片.  年班輕



時每當看到張翠山和殷素素兩人因負咎自盡時, 總



是按捺不住心内的激動.


 


 


 


 


(4)   倚天屠龍記(第三及第四集大結局),



1965年峨嵋電影公司出品, 由楊工良負責導演和編



劇, 主要角色有林家聲飾張無忌,陳寶珠飾周芷若,



陳好逑飾趙敏, 李紅飾小昭.  此片亦從來没有在電



視播放過, 也没有出過DVD.  前幾年電影資料館曾



安排放映過, 可惜我太遲才知道, 門票很早便沽清,



最終只能與林家聲飾張無忌緣慳一面.


 


 


 


 


(5)    倚天屠龍記之武當七俠; 1963年出



品,曹達華,楊業宏, 邵漢生, 張生, 檸檬主演.  此



片我手頭上的資料不多, 相信影片是截取了原著小



說中的部份情節改編併湊而成.


 


 


 


 


(6)    鴛鴦刀; 1961年出品, 李化導演,



分上下兩集.  上集由林鳳, 袁小田, 任燕, 林蛟,



石堅主演;大結局則由林鳳, 肥英,陳少明,鄧祥,



許君漢主演.  本片由金庸較冷門的中篇武俠小說鴛



鴦刀改編而拍成.  内容是嘲笑江湖上各路英雄人物



你爭我奪的鴛鴦刀, 最終的秘密不過就是”仁者無



敵”四個字.  此片從没有在電視播放過,也没有出



過DVD,所以無緣欣賞.


 


 


 


 


(7)     書劍恩仇錄; 1960 年峨嵋制片厰



出品, 由李晨風導演, 張瑛飾演乾隆/陳家洛, 容小



意飾香香公主喀麗絲, 紫羅蓮飾霍青桐, 石燕子飾



余魚同, 馬金玲飾李沅芷, 石堅飾張召重, 陳錦棠



飾文泰來, 梁素琴飾駱冰.  此片偶然會在電視的深



宵粤語長片的節目中重播, 因此也記得幾個鏡頭;



其中最深刻的一幕是周仲英因為年僅十歲的兒子周英



傑受了張召重的誘騙, 洩漏了文泰來的藏身之處導



致文泰來被逮捕.  周仲英為顧全武林大義而擊殺自



己的親生兒子.  這段戲所拍出的壓迫力煞是好看,



而李鵬飛的周仲英演來恰到好處, 没有粵語片演員



一貫誇張及流於表面化的弊病, 值特一讚.


 


 


 


 


 


(8)    碧血劍, 1958至1959年峨嵋制片厰



出品, 共分 上下兩集,由李晨風導演和编劇, 主要



演員有曹達華演袁承志, 陳翠演阿九.


 


 


 


 


(9)    雪山飛狐; 1964年由峨嵋電影公司



出品, 李化導演, 分上下兩集, 由江漢飾胡斐, 其



他主要演員有歐嘉慧, 李月清和石堅等.


 


 


 


 


至於金庸的其他部頭巨著如天龍八部, 笑傲江湖和



鹿鼎記等, 相信是因為成書的年份較晚, 剛好踫上



了粤語片的低潮, 另外也可能因為版權費的問題,



以至没有拍成粤語片.  倒是七, 八十年代邵氏以其



固有的龎大資源, 狂拍了整系列的金庸武俠電影,



從射雕英雄傳以至鹿鼎記, 總之是琳琅滿目, 應有



盡有, 亦順帶捧紅了張徹門下的第三,四代的武打明



星如傅聲, 汪禹等.  網友們若有興趣研究金庸武俠



電影, 邵氏這系列的電影肯定是個寶庫(尤其邵氏公



司近年終於突破自設的藩籬, 將歷年的電影制作成



DVD以嚮大眾, 這著實是搞電影研究或者是電影發燒



友的極大福音).


 


 


 


 


又一次把話題扯遠了.  有一陣子我常在想, 假若時



光可以倒流, 讓我回到過去,  並擁有無限的資源去



拍攝金庸餘下的幾套巨著, 我將如何揀角? (當然人



選必需限於當年的粤語片演員).  這個[遊戲]其實



我和自己已玩了很多年, 到目前為止我只能說結果



是差强人意, 因為要找一班既擁有金庸筆下主角的



氣質, 又能因應著主角複雜無比的遭遇來發揮恰到



好處的演技的演員, 著實是鳳毛麟角.  以下是我個



人的管見, 聊博一粲.  先此聲明, 下列名單純屬天



方夜譚式的虚構, 每位演員都只是按他/她們最巔峰



狀態來作為衡量入選資格的標準, 因此請不要抽我



的後腿, 說個別演員即使在60年代演該角色已嫌太



老, 這只是個一廂情願的想法:


 


 


 


 


(1)     天龍八部: 最理想的組合是任劍輝飾演



憨頭憨腦卻又痴情不悔的段譽, 虚竹則非林家聲莫



屬, 至於悲劇英雄喬峯, 我想來想去, 恐怕只有剛



中帶柔的陳錦棠才能勝任.  至於女角方面, 我選林



鳳飾王語嫣, 丁瑩飾阿朱.  至於風流倜儻的段正



淳, 我想請朱江跨刀 (當然他必須收起一貫木納的



型像才成).


 


 


 


 


 


(2)     笑傲江湖: 要從芸芸粤語片演員中找個



適合做令狐冲著實很難.  令狐冲的性格驕恣不羣,



這與六十年代的社會風氣大相逕庭, 所以要找個入



形入格的令狐冲可謂難於登天.  我曾考慮過張瑛,



但總覺得他較斯文, 缺少了一份天生的不覊感.  最



後我敲定了曾江, 他生就了一副滿不在乎的面相,



這是做令狐冲的必要條件.  然而我覺得他未必能充



份掌握到令狐冲在小說中段落拓失意的感情.  至於



任盈盈我想蕭芳芳該可勝任有餘.  小師妹岳靈姗由



嘉玲飾演, 而儀琳則可考慮由江雪演出.


 


 


 


 


(3)     鹿鼎記: 鹿鼎記的選角比笑傲江湖更



難, 原因是鹿鼎記的内容在當年來說絕對是荒誕不


 


經, 而六十年代的演員大都較循規蹈矩, 要找一個



能演活小地痞流氓的演員甚是傷腦筋.  幾經思量後



終於决定邀請謝賢演出韋小寶一角.  他在神鷼俠侣



飾年輕的楊過時, 也成功的演譯到他佻脱不覊的一



面, 因此我相信他演韋小寶可說是駕輕就熟, 唯一



的問題是他太漂亮, 與原著中的韋小寶頗有出入(其



實李小龍亦可演活這角色, 說到飛揚跋扈, 誰又夠



李小龍入型入格?), 然而最新的電視版鹿鼎記也是



以英偉不凡的黄曉明飾韋小寶(無獨有偶, 黄曉明也



在剛播映的神鷼俠侣中飾楊過), 看來這方面該不成



問題.  康熙我則屬意由陳寶珠反串演出, 夠綽頭



罷? 至於他的七個老婆, 由於任性格不怎樣鮮明,



要找七個女演員去填滿這七個角色應該不難. 


 


 


 


 


可是, 網友諸君, 你們知道陳錦棠, 嘉玲是誰嗎?



我懷疑很多網友知道謝賢, 是因為他是謝霆鋒的爸



爸, 而不知道他曾是六十年代紅透半透邊天的小生. 



想到這裏, 我不禁有點氣餒了.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血淚童工

 





現在的小朋友大都有菲傭照顧起居生活, 他/她們的



一衣一襪, 一飯一餸在穿, 吃前都巳準備得妥妥當



當.  有個朋友曾没好氣的跟我說他的兒子竟然不知



道蘋果是有皮有核的, 原因是在吃之前菲傭早己將



蘋果削皮去核, 這中間真有點黑色幽默的况味.


 


 


 


 


這在我們童年時代來說著實是不可思議的.  我們從



小便被訓練成為熟手家務助理, 精通打理各式各樣



的家務, 包括裝香, 掃地,  倒痰罐等.  而每隔三



幾天便要抹地和抹窗, 大一點更要幫手去街市買餸,



甚至充當過年過節的送禮速遞員(這許多差事中買餸



可算是優差了, 因為可以’奉旨’往街外跑, 有需



要可順道約個朋友見見面, 另外踫上那次要買的餸



銀碼較大, 甚至可以考慮抽個佣, 俗一點的說法



是”打釜頭”).


 


 


 


 


然而除了上述的家務勞動外, 我們還有更”勞其筋



骨”的工作, 那便是接一些家庭手作回來做, 以賺



取一些外快幫補家用; 而箇中最經典的要算是”剝



蝦”了.  由於父親在漁市場工作, 因此我們便”近



水樓臺” 地得到特別的優先權, 接了剝蝦的工作回



家做 (所謂”剝蝦”即是將原隻蝦的蝦殼剝掉, 然



後把它們整齊的排列好, 以供入盒再放進凍櫃, 運



往外地作銷售之用).  當然這在平日是不可能的



(因為剝蝦的工作要從大清早開始直至中午為止),



問題是暑假的時候剛好是捕魚的旺季, 也就是我們



噩夢的開始.


 


 


 


 


一大清早天還没有亮, 第一籮蝦已經在恭候.  我們



幾兄弟被母親從酣夢中拍醒, 睁著半夢半醒的睡眼



開工剝蝦.  通常以一個鐘頭剝一籮蝦計算, 到中午



左右我們可以剝四至五籮蝦, (這中間包括了買和吃



早餐時間, 有時候生意若過份興隆, 我們只能一邊



剝蝦, 一邊啃麵包), 那種苦况真是難以用筆墨來形



容. 


 


 


 


 


剝蝦的厭惡性不單只在於要我們五,六點鐘便爬起床



來, 更使人”聞剝蝦而更變色”的是; 由於蝦殼頗



為堅硬, 加上蝦頭生有尖槍形的尖刺, 一不留神便



很容易被尖刺刺傷, 事實上這是每個剝蝦工作天都



會發生的事情, 尤其是要剝一些體積較小的海蝦(行



內人稱之為麻蝦)時, 十隻指頭差不多没有一隻可以



倖免.  是不是有些粤語長片中的童養媳的味道??



老實說那時候覺得很受委屈, 當自己的同學正在開



開心心地放著暑假的時候, 我卻被困在厨房裏剝蝦,



那種沮喪和煩燥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母親當然也



理解我們的心態, 所以除了以較和顏悅色的態度來



輭化我們的不滿外, 亦同時不斷的灌輸 “父親如何



辛苦賺錢養家, 我們亦好應該做點什麼來幫補家



計”的道理., 這個說法我雖然不全然認同, 但聽多



了, 内裏的心結也就慢慢的被解開了.


 


 


 


 


好不容易才捱到中午, 把最後的一籮蝦都剝完後,



終於可以洗手吃中飯了, 但且慢高興, 離下班的時



間還遠呢.  下午的節目是,,,,穿膠花, 釘珠仔和剪



線頭.  六,七十年代堅尼地城仍是工厦林立, 要找



些穿膠花, 釘珠仔和剪線頭的家庭手作回家做並不



困難, 關鍵在於你是否眼明手快.  這話怎麼說? 原



來每間有外發件工的工廠派發工作的時間都不同,



最早的在十二點便開始派發工作, 最遲的不會晚於



三點, 總之你必需準確的掌握到每間工廠派發工作



的時間表, 然後在派發工作前十至十五分鐘前往排



隊, 那十居其九你都可以分派到工作.  我母親可以



說是深暗此道, 吃過午飯後, 我們幾兄弟便會兵分



三路, 往不同的工厰大門守候, 這種魚翁撒網式的



大包圍通常都能使努力化為收穫.  最誇張的一次是



我們幾兄弟都同時領取到外發工作, 結果是那天差



不多要開通宵才把所有工作趕完(因為工厰的規定是



今天發的工作明天便得完成, 否則你便會被列入黑



名單, 以後很難再取得外發工作).


 


 


 


 


對我們小朋友而言, 剛在早上剝完蝦, 下午立即又



要投身穿膠花, 釘珠仔的工作, 內心當然很不好受,



但仍會以阿Q精神來安慰自已(或者幾兄弟互相安



慰), 說穿膠花没有剝蝦那末厭惡性(起碼没有腥臭



味), 又没有那末容易受”工傷”(即被蝦槍刺傷指



頭).  另外母親也懂得運用一些獎勵計劃來促進生



產力, 譬如說我們若能在晚飯前完成工作, 便准許



我們晚上出外看電視.  這個紅蘿蔔端的是有效, 有



了這個諾, 我們都可以在限期前達標, 在匆匆吃



過晚飯後, 便喜孜孜的出門, 投奔涼茶舖的懷抱.


 


 


 


 


事隔了那末多年, 現在回想起來, 心情真有點像打



翻了五味架般, 百種滋味湧上心頭來.  整個暑假耗



在家裏作童工的滋味固然很不好受, 但那段記憶卻



是既濃冽又温馨的.  温馨的是, 因為剝蝦/穿膠花



這個因緣, 我們整家人(除了父親外)才得以從早到



晚都圍坐在一起, 一邊工作一邊談笑.  亦因為如



此, 我對早逝的大哥的最深遂的印象竟是他坐在我



對面, 埋首剝蝦的側影.  此外, 我也該感激那些辛



勤的日子, 就是因為捱了那些苦(請容許我斗膽地以



苦來形容那段經驗, 我當然知道那個年代生活得比



我更艱苦的小朋友多的是), 所以我深深的明白到”



幸福並非必然”的道理, 亦因此促成了我成長後懷



著 ”身處好環境應該多加珍惜, 而面對惡劣環境亦



不必過份沮喪”的人生觀做人.  說到底, 我也算是



捱過苦, 亦懂得生活艱難, 你說是不是?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節慶頌






我小時候常在想, 節日是專為小朋友而設的.  為甚
麼不是呢?  節日不單只有假放, 而不同的節日有著
其獨有的慶祝方式, 而最終得益的好像都是小孩子,
譬如可以盡情的吃喝玩樂(那個年代平日的生活頗為
艱苦, 只有在過節時才可以真真正正的放鬆享樂一
下), 譬如父母在過節時一般都會和顏悅色一點, 譬
如口袋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進賬( 農曆新年固然有利
是可逗, 即使是其他節日, 親朋戚友到訪, 也會偶
爾私人醒一些零用錢, 關鍵是親戚到訪時你要剛好
在家才成).


在芸芸節日中, 最隆重的當然是農曆新年.  早在農
曆的十二月初, 母親己開始大掃除, 然後買年貨,
再佈置和準傋過年的用品 (如炸豆沙油角等, 我最
喜歡吃剛離鍋的豆沙油角, 既香脆又爽口, 最惨情
的是過年後仍然要以冷硬不堪的過期豆沙角佐餐). 
有趣的是, 母親在百忙中仍不忘催促我們去理髮,
因為過了農曆十二月十五日, 理髮費要雙計呢 (現
在當然没有這個行規了, 不知道農曆年初一,二,三
外出吃飯是否仍需支付加二,三小費?).  隨著急景
殘年的氣氛越來越濃, 我們的情緒亦隨著大人的忙
亂而高漲起來.


高潮當然是年初一的來臨, 大清早起來先向父母拜
年, 逗取唯一可以自已隨意運用的利是(其他的必需
涓滴歸公).  吃過新年第一頓飯後(通常是全齋宴),
便得出發去拜年.  在那個還没有地鐵甚而是海底隧
道的年代, 往返穿峻拜年著實是一件很勞累的事情,
一天最多只能走訪兩, 三家.  我印象最深的是佐敦
道碼頭的巴士站, 那條人龍也許是我直至今天見過
最長的巴士龍, 要上車往往要熬上整個小時.  在六
十年代還未禁燃放炮竹之前, 出外拜年時需要格外
小心, 我便試過在佐敦道碼頭的巴士站被一個飛過
來的炮竹蹕傷了眼角, 我想, 假如那個炮竹的威力
大一點, 或著者抛過來的位置更正一點, 可能我已
經成了獨眼龍.


然而你若問我童年時代印象最深刻, 感覺最浪漫的
節日, 我的答案可能會大大的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那既不是中秋,端午等中國傳統大節(雖然我曾經歷
過也很享受坐在漁船上邊吃糭邊看龍舟競渡或者在舊
樓天臺開筵賞月的雅興, 或者是温馨熱鬧的聖誕節
和復活節), 而是頗為冷門的盂蘭節(即七月鬼節). 
我相信現代的家庭很少 ”燒衣” 了,  在我童年的
時代, 農曆七月初伊始, 一家大小便會圍坐在地上
或竹蓆上 “摺衣紙”, 做法是把各式各樣的彩紙卷
起, 再將首尾兩端向內摺, 彩紙便成為一個自成一
體的紙卷軸. 到了七月十四那天, 全家便會總動員, 
齊心協力的將幾箱衣紙搬到街上一把火燒掉, 然後
再往街上灑十幾個硬幣, 才收拾東西回家.


為甚麼我會覺得盂蘭節浪漫?  因為我想只有咱
國人才會攪一個如此這般的節日, 燒一些衣物冥錢
給那些孤魂野鬼, 好讓他們往後的日子能好過一點. 
這種 ”奠吾祖先, 以及人之祖先” 的精神, 讓我
感到很温心貼肺.  記得在我朦朧少年, 心智剛開的
時候, 燒完衣後我仍會在街頭多佇立一會, 想像一
下那些孤魂野鬼收到紙衣冥錢後會是怎麼樣的一種情
景, 他們會開心嗎? 所燒的紙衣冥錢夠分嗎? 明年
是否同一班的孤魂野鬼接收同一家所供奉的祭品等
等, 想著, 心思不覺飄到老遠去了.  很奇怪, 是不
是? 我對這個專門為鬼而設的節日不單一點也不覺
得恐佈,  相反地, 我感到一股悠然的心安意閒.


由於堅尼地城是潮州人的聚居地, 所以很重視盂蘭
節.  我還很清楚的記得, 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起, 漁
 市場門口即會擺放一個身高十幾尺, 面目使人望而
生畏, 手執小鬼作勢吞食的紙紥鬼王(你若未見過紙
紥鬼王, 可以去沙田文化博物館參觀, 那裏擺放了
一個很有氣勢的鬼王).  到了農曆七月十五那天(這
是潮州人”慶祝” 盂蘭節的正日, 其他廣東人習慣
在七月十四前燒衣), 漁市場便會攪一個嘉年華會,
把幾架貨車泊在一起當做舞臺, 然後請一些樂隊,歌
星作即場表演.  這樣一來頓時把整個堅尼地城攪得
沸騰起來, 我們小孩子更是興奮莫名, 從節目還未
開始便”擔凳仔, 排頭位” 等看SHOW, 一直看至所
有節目完畢為止.  節目的高潮是火化紙紥鬼王, 由
盂蘭節委員同人負責點火, 一瞬間整個十幾二十呎
高的鬼王便陷於熊熊烈火中, 在漆黑的深夜中煞是
絢爛壯麗, 而頃刻間又已化成飛灰.  那個場面至今
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內.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西營盤和石塘咀(1)






說了這末多關於西環(嚴格來說該是堅尼地城)的人
和事, 也是時候談談她的近隣- 西營盤和石塘咀了. 
小時候西營盤和石塘咀在我的生活圈子裏扮演著一個
很重要的角色, 要看戲固然得往西營盤和石塘咀跑,
此外要找地方吃東西, 約同學玩, 租單車去兜風,
去海邊釣魚, 以至只想溜撻一下, 西營盤和石塘咀
是當然首選(堅尼地城往西便是域多利道和摩星嶺,
那裏除了木屋林立外便一無所有, 論好玩和多姿多
彩那及得上西營盤和石塘咀?)



先說較近的石塘咀, 石塘咀通石塘嘴, 地處堅尼地
城以東,西營盤以西, 即由卑路乍街與皇后大道西交
界至屈地街口.  地區行政上, 石塘咀屬於中西區. 
1880年, 人們開發石塘咀, 當時只是一個花崗岩石
礦場.  在採礦完成後, 該處剩下一個凹陷的洞. 
而且因為石塘咀的地形似一個向海突出的咀, 所以
得到[石塘咀].  石塘咀的全名「石」指石礦場,
[塘]指凹陷的洞, 而[咀]則指地形.



 說石塘咀, 怎能不講[塘西風月]?  1903年, 石塘咀
的填海工程完成後, 仍不過是一片荒蕪偏遠的地方.
翌年,  香港第十三任港督彌敦抵港, 剛好上環水坑
口街妓寨被大火夷平.  彌敦靈機一觸, 下令將所有
妓寨一律遷至石塘咀, 其用意為利用妓女充任開發
該區的[開荒牛].  石塘咀因此成為香港的紅燈區,
末流所及亦集黃賭毒於一身的藏汚納垢之地.  全盛
時期石塘咀有數百間妓院, [大寨]七十多家(其中最
出名的有綺紅,天一,歡得等), 妓女接近二千人, 酒
樓亦有四十家, 而依靠妓寨為生的人更接近五萬人. 
以當時香港人口不足五十萬來說, 香港有十分之一
的人是直接或間接依賴石塘咀的黃色事業生存, 其
影響力之大是可想而知.


在1935年, 港英政府立法禁娼, 曇花一現的塘
月暫告一段落.  不過在香港日治時期, 日軍總督
谷廉介頒令所有華人妓院必須遷到石塘咀的[娛樂
區],  所以石塘咀曾再度繁華起來.  當時石塘咀被
易名為[藏前(くらまえ)區], 大酒家和妓寨都相繼
復業.  高峰時期, 領有牌照的妓院有五百多家, 不
過當時民不聊生, 能夠上妓院的只有日憲密偵以及
少數的高级華人.  時至今日, 隨著社區的演變, 石
塘咀已發展成為中高檔的住宅區, 再也找不到一點
昔日的歷史痕跡.



 七十多年前石塘咀還發生過一起驚天大慘劇, 一九
三四年五月間, 一個位於石塘咀的巨型貯藏煤氣的
金屬氣庫(俗稱‘煤氣鼓’)忽然發生爆炸, 震塌
了附近一大片的屋宇,還立刻引起大火. 那時候大部
份房屋都是木建舊樓, 火勢一起便一發不可收拾. 
加上當年的消防設備仍頗為落後, 根本無法控制這
類型的巨災.   在火勢不斷蔓延及爆炸的情況下,
傷亡數字十分慘重, 死亡人數高達三百人, 香港大
學教授林東, 也是當時死難者之一.   屋宇的損毀
也十分嚴重, 其中加倫台的住宅全部被夷為平地. 
據資料記載, 在火災中有一位印藉護衛員犧牲了自
己的性命衝入火場關上煤氣制, 成功阻止了更大爆
炸的發生.  後來煤氣公司在蒲菲路另建了一座較安
全的大煤氣鼓, 直至二十多年前才拆遷搬到別處去.



 石塘咀太小了, 很難有甚麼特殊的印象, 我只記得
當年西環最豪華的酒家- 金陵酒家便位於石塘咀(
原址在今日山道天橋口與德輔逍道西交界處).  我
之所以記得金陵酒家是因為我的小學母校-八達書院
每年一度的賣物籌款會都是在此舉行, 這是學校的
頭等大事, 學生們都被逼買幾張抽獎券, 因此每逢
賣物籌款日我都會央求大哥帶我去湊熱鬧.  金陵酒
家的內部裝飾如何我已全然忘記了, 我只記得它一
面臨海, 你若坐在靠邊的廂座, 便可邊品茗, 邊看
海景, 讓徐徐吹送的海風輕舒心懷, 這種享受相信
連五星級的大酒店也未必能提供得到.  另外在石塘
咀口(今日山道天橋口與德輔逍道西交界處)有個電
車調度室, 每次從堅尼地城坐電車抵達此站時總要
等上好一陣子, 假若前面已排了幾輛電車, 那可能
要等上10 至15分鐘才可被放行, 遇上那天趕時間真
的會被氣得死去活來.  八十年代此調度站己改用紅
綠燈操作, 乘客當然再也不用受氣久等了.





西營盤和石塘咀(2)






西營盤的面積比石塘咀大多了, 西營盤的界止是上環以西,石塘咀以東, 般咸道以北, 維多利亞港以南, 即大约由嘉安街至威利蔴街位置.   西營盤的 “營盤”是軍營的意思.  至於指的是誰的軍營, 共有两種說法:其一是海盗張保仔的基地, 其二是英軍的駐守地.  其實西營盤在香港開埠的歷史上有著甚為重要的地位. 英軍在1841年1月26日首次登陸香港島的地點便是西營盤, 位置為現時的水坑口街.


 1851年, 因為太平天國的戰亂, 大量中國難民湧入香港.  當時的港英政府為了安置這些難民, 著手開發西營盤一帶, 在原本從東往西走向的皇后大道西往山上發展, 開拓出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和高街(原稱第四街), 而這個住宅區的東和西分別以東邊街和西邊街為界, 將正街(原稱中正街)訂定為這個區域的中心點.  結果形成了一個“目”字形的街道規劃, 這也是西營盤在地理上的最大特點.  另外,  由於西營盤東端連接著南北巷, 容易取得海味雜貨,  所以這一帶亦順理成章地成為海味店的集中地.


 至於西營盤西端(與堅尼地城接壤部份) 的歷史較
為沉悶.  開埠初期, 香港的西區只是伸延至[西角為
止.  所謂西角是指西營盤及當時仍為石礦場的塘
咀.  過了石塘咀便是[卑路乍灣(Belcher Bay)].   堅尼地城有很以 Belcher 命名的地方, 如卑路乍街 (BelcherStreet), 卑路乍灣(Belcher Bay) 和寶翠園(BelcherGarden), 這是為了紀念當初主持測量和開發西環, 以及對早期香港防務有重大貢獻的英國軍官愛德華.卑路乍(Edward Belcher).  他是1841年在香港島的佔領角登陸的第一批英國士兵, 隨後加入英艦聖馬蘭號, 擔任測量工作. 其間參與了在卑路乍灣的山上一座被稱為[三炮台]的卑路乍炮台的工作, 此炮臺用以對硫磺海峽的防守.  炮台的地段於1950年代中改建為政府公務員屋的寶翠園, 現己改建為豪宅(亦稱寶翠園).


西營盤西端的大規模發展則沿於1880年卑路乍灣填海.  1870年代中, 香港第二次人口激增, 為了應付突如其來大增的居住需求, 當時的港督堅尼地爵士, 在遮打爵士 (匯豐銀行大班) 的響應之下, 在卑路乍灣進行填海工程, 工程於1880年代中完成, 名為 [堅尼地城] (即我所稱的西環), 新海岸線由卑路乍街伸展至 [堅尼地城海灣] 及 [新海旁], 大抵形成了今日堅尼地城的雛型. 


我與西營盤的關係比石塘咀密切得多了, 由於太平,真光等戲院都設於此, 加上很多同學都住在這區, 因此有事没事都會往西營盤鑽. 上了中學後, 由於學校位於般咸道, 下課後喜歡在附近流連, 所以我對西營盤的親切感僅次於堅尼地城.  我記得那時候課餘的聚腳點有: 飲茶吹水可以去水街的東南茶餐廳和正街的聯華茶餐廳 (上面堅道的莎蓮娜太貴了, 去不起); 想找動態一點的活動可以去高街的英皇佐治五世球場踢足球, 或者上第三街的社區中心打乒乓波; 有時候想找些剌激, 可以去水街口的單車舖租輛單車, 然後以一個鐘頭的時限來回華富邨, 這可說是我少年時代的驕人記錄, 我想那個年代中學會考若有單車科, 我準會拿個A, 然後再全情投入比賽, 也許成績會超越黃金寶, 起碼那時候黃金寶可能還未懂踏單車呢(一笑!)


順帶兩則題外話: 其一; 堅尼地城建成當初是被劃為工厰區的, 因此不少工廠包括玻璃廠, 麻纜廠及罐頭菠蘿廠都紛紛在此開張(直至上世紀80年代工厰大量北移之前, 西環仍有很多工廠大厦, 當然現在大部份己改建為住宅了).  1894年港島爆發疫症, 當局將玻璃廠改作 [醫廠] 以安置病人. 至於麻纜廠則於1960年代改建為老牌西環私人屋苑[聯邦新樓].


其二; 1897年為英女王維多利亞登位60周年的鑽禧之年, 當局剛好在那一年開闢了一條由堅尼地城經摩星嶺而至石排灣的道路,  因此順理成章地將該條道路命名為[維多利亞慶典道], 後來名稱縮短為[域多利道].  由於此路貼近海邊, 戰前起已有若干泳場設於此,  最著名的兩座乃是由[鐘聲慈善社] 及[金銀貿易場]所開辦的鐘聲泳場和金銀泳場,  這兩個泳場直至1971年才結束.


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香港三字經 (2)

 


·     姿姿整 - 有環境 (露出馬腳)





·     咁人齊 - 等發圍 (同心協力)





·     趁佢病 - 囉佢命 (趕盡殺絕)





·    出嚟威 - 識搶咪 (要懂得爭取機會)





·    唔想衰 - 埋大堆 (圍結就是力量)





·     有異性 - 無人性 (見色忘義)





·     有殺錯 - 冇放過 (寧枉莫縱)





·     有胸毛 - 出嚟蒲 (惡人形象)





·     聽唔明 - 扮純情 (裝模作樣)





·     懶癡纏 - 博可憐 (做戲咁做)





·     大笪地 - 食自己 (大笪地,香港平民夜


    總會,擺檔者都是自食其力之人)





·     眼光光 - 等天光 (失眠,滿懷心事)





·     印印腳 - 等人約 (無所事事)





·     有斷估 - 冇痛苦 (難得糊塗)





·     撚雀籠 - 遲早窮 (敗家仔的形象)





·     人工高 - 冇祕撈 (祕撈,祕密地去做兼職)





·     唔夠班   - 執二攤(未夠斤兩)





·     跟老頂 - 有得醒(老頂,大哥大之輩;



    醒,有好處和著數)





·     著草鞋- 有排捱(著草,是黑語,


    即走路的意思)






·     走得快 - 好世界 (童年時順口溜)





·     走得摩 - 冇鼻哥(鼻哥即鼻樑也;意謂走


得慢者,沒好下場)





·     你老竇 - 大水牛(童年時罵人的順口溜)





·     你老母 - 大風爐(也是童年時的罵人順口溜)





·     大肚Dum - 冇良心 (童年時順口溜)





·     大欺細 - 俾屎餵(欺,讀「蝦」音)





·     有Background - 冇困難(Background,


    人事背景的意思)





·     有Quali    - 大餐史(Quality指資歷聲望;


    餐史,英文字Chance,機會的意思)





·     密響Call - 冇甩拖 (將勤補拙)





·     手指指 - 扮FAN屎 (扮熟絡狀,FAN屎,


     超級歌迷影迷)





·     起大屋 - 靠表叔 (表叔,中國大陸幹部之稱,


此句意思是想在大陸發達,買田買地,非依靠高幹


    不可為也)





·     十十吓- 拉頭馬 (「十」即「霎」,香港人極為抵死的


用語。一個人「霎」吓「霎」吓,表示一個人渾渾噩噩,


此句的意思是傻人有傻福,胡里胡塗,無端端發達
)





·     中間界 - 騎喱怪(中間界指中間分界的髮型,騎喱怪,


正字是「騎籬蟈」,意為形象標奇立異古怪出位之人。


    騎籬,  是伏在籬笆上的意思;蟈,是一種墨綠色的蛙類動物
)





·     唔夠皮 - 無面俾 (皮,即「皮費」,經營開支洗費。唔夠



錢用時,甚麼人也不賣帳)





·     二三線 - 好難變(二三線指不是主角的次級貨色。此句語是


不好的東西很難會變好的)





·     係咁易 - 戴撈屎(表示囂張,撈屎,勞力士金錶也)





·     冇啦啦 - 整笪疤(「疤」讀「啦」音, 意謂畫蛇添足)





·     白白淨 - 冇性病(稱讚女孩子的美言, 但帶有邪念)





·     人嚇人 - 好易暈(廣東俗語云:人嚇人無藥醫. 意思謂


俾人嚇慘過俾鬼嚇)





·     穩穩陣 - 做半份 (安全第一,辦事不要博得太盡)




·     手頭緊 - 賣白粉 (狗急跳牆,不擇手段,不理後果)




·     吹吹水 - 唔抹嘴 (吹水,口沫橫飛,愛吹牛皮)





·     趁你病 - 撻你訂 (撻定,是地產買賣術語,放棄交易


之意,全句解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     唔用腦 - 等運到(批評那些靠好彩不靠辛勤努力之輩)





·     癲癲地 - 唔識死 (不知天高地厚)





·     賺快錢 - 炒孖展 (孖展,高風險的投資方法,如同


賭博,可以發大達,又可傾家蕩產)





·     過大海 - 博好彩(大海,指澳門,香港人假期喜歡到澳


門賭場搏殺)




·     口水多 - 無尿屙(指喜歡發表偉論的人,香港俗語有云:


口水多過茶,口水多到連尿也沒有,其吹水程度之厲害可想而知
)





·     當我流 - 拋浪頭(流,即假嘢,非真材實料,拋浪頭即靠


吹牛皮,靠嚇
)





·     出嚟混- 無責任 (指吊兒郎噹,不負責任之人)





·    
日本船 - 遲早完(「丸」日文解「號」,故此日本輪船


多寫上「××丸」,「完」是「丸」的諧音, 全句的意思是事情


很快便會失敗)







香港三字經(1)


 


香港人其實很習慣用一些很傳神的俗語來表達特定的



意思和感覺.  小時候聽到這些古靈精怪的市井俚語



會覺得很過癮, 也會對和其他小朋友說, 然而其中



有些著實太過粗鄙(以那個年代而言), 曾經試過在



家中衝口而出地隨口說出來而招來一頓打罵.  現在



社會較從前開放多了, 街上迎面而來的學生可以肆



無忌憚的說流利的粗口, 我倒有興趣想知道他們對



這類型的次文化知道多少, 認識有多深? (我的理論



是, 這些歇後語和歷史成語故事的性質相近, 兩者



都有本身的獨特背景或事件, 你需要瞭解來龍去脈,



才懂得箇中的妙處.)  下列的三字經是我憑日常觀



察搜集而成的(部份過於不雅的已被删去, 以免引起



不安).  你若有認為可令人倒絕的另類三字經不妨



給我留言, 以供諸同好:


 


 


 



·     人之初 - 口多多 (童言無忌,口不擇



言)


 



·     笑騎騎 - 放毒蛇 (笑裡藏刀)


 



·     馬照跑 - 舞照跳 (九七年之後,香港保留



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


 



·     知少少 - 扮代表 (貪功認叻)


 



·     冇幾耐 - 扮大袋(大袋是香港的粗俗、語,



意謂大人物也;此句是沙塵囂張的意思)


 



·     牙斬斬 - 死得慘 (禍從口出)


 



·     眼眨眨 - 扮花旦 (雖無過犯,面目可憎之



輩)


 



·     聲大大 - 冇貨賣 (言過其實)


 



·     眼大大 - 易學壞 (青春少艾,容易誤入歧



途)


 



·     周身郁 - 扮忙碌 (郁者,動也;講多過做)


 



·     眼濕濕 - 扮憂鬱 (貓哭老鼠)


 



·     嘴藐藐 - 打得少 (口花花,撩是鬥非)


 



·     靜雞雞 - 認低威 (衰衰地慣鋪,向對方認



錯)


 



·     有早知 - 冇乞兒 (世事難料)


 



·     晨早知 - 中三T (三T,香港最多獎金的賽



馬彩池, 此句意思與上句相同)


 



·     擔櫈仔 - 霸頭位 (驚死執輸)


 



·     一張票 - 睇到笑 (香港三級色情電影



戲院買一張票可以整天任看)


 



·     好好好 - 睇唔到 (敷衍了事)


 



·     撓埋手 - 晨早走 (練精學懶)


 



·     有得震 - 冇得訓 (大禍臨頭。震,顫抖的



意思)


 



·     搞搞震 - 冇幫襯 (搞事破壞份子)


 



·     側側膊 - 唔多覺(得過且過,求求其其)


 



·     搏大霧 - 唔使做(使讀作洗;混水摸魚)


 



·     有姿勢 - 冇實際 (虛有其表)


 



·     有交易 - 靠實力 (不靠傍門左道)


 



·     七八九 - 飲到嘔 (「七八九」是卡拉OK夜



店的猜枚遊戲)


 



·     硬骨頭 - 食地球 (「地球」指六、七十年



代國產的地球牌香煙)


 



·     手頭緊 - 搵真銀 (勤力搵錢)


 



·     烏啄啄 - 任人將 (做人糊塗,容易被人騙)


 



·     淡淡定 - 有錢剩 (凡事處變不驚;剩,音



「靜」)


 



·     失失慌 - 害街坊 (小不忍則亂大謀)


 



·     拿拿林 - 上瓊林 (瓊林是香港一間著名夜



總會)


 



·     口旱旱 - 食咳糖 (口水都無滴)


 



·     有得賭 - 精神好 (爛賭之輩)


 



·     三缺一 - 慘過乞 (麻雀術語)


 



·     時運高 - 搏番鋪 (把握時機)


 



·     煙KJ     - 噤住呤 (話事啤術語,贏面甚高)


 



·     二仔底 - 冇得睇 (「沙蟹」術語,輸多贏



少)


 



·     隨口嗡 - 當祕笈 (語不驚人誓不休)


 



·     招乜積 - 中圍骰 (高傲而好運)


 



·     贏粒糖 - 輸間廠 (十賭九輸)


 



·     贏把遮 - 輸架車 (前句另一個版本)


 



·     面懵懵 - 當老馮 (老馮,意謂奉旨)


 



·     女人心 - 海底針 (女人善變)


 



·     十八樓 - 自己友 (街坊街里,守望相助)


 



·     有竇口 - 早啲抖 (安得廣廈千萬間)


 



·     讀書少 - 俾人藐 (學識低者,會被人



看不起)


 



·     頭岳岳 - 四圍度 (無聊發悶)


 



·     爛撻撻 - 唔負責 (無恥之徒)


 



·     冇晒計 - 發狠戾 (狼戾,近音Long禮;意



思不按常理做事,全句是趕狗入窮巷的意思)


 



·     咖喱啡 - 扮阿姐 (泥「鯭」充石斑)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西區文物(2)


(6) 東華痘局拱門與奠基石



華痘局位於堅尼地城域多利道, 建成於1910年, 1938年
改為政府傳染病醫院, 惟於日治時期結束後被拆掉,僅留
下當日的奠基石及拱門.  奠基石立於1901年, 而拱門
建成於1910年.  拱門原位於加惠民道, 距域多利道不遠
的行人路上, 及後被移放於堅尼地城巴士總站外圍. 刻在
奠基石的文字是:

This Stone was laid by Sir Henry Authur Blake,
GCMG Governor of the Colony of Hong Kong 18
November 1901


(7)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原址位於堅道35號, 於1906年由聖公會
屬下的海外傳道會創辦, 同時獲得何啟、曹善允等華商的
捐款贊助而建成.  堅道校舍曾於1918年不幸毀於地震,
校方只好租用巴炳頓道4至6號作臨時校舍, 並於1922年購
獲列提頓道2號現址的土地興建新校舍, 其後於1924年落
成.  在1937年以前,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一直與海外傳道
會創辦的飛利學校共用校舍.  日治時期, 據聞該校曾一度
被用作日軍的間諜學校.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舊教學樓於1992年已被列為法定古蹟. 
該建築物樓高四層, 中央設有禮堂, 由四翼組成. 而入口
則高兩層,左右對稱, 有多條古希臘式石柱承托; 二樓更設
有陽台, 可說是一座甚具典雅的建築物.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最惹人暇思的歷史是它是名女作家蕭紅
一半骨灰的長埋處(另一半則埋在淺水灣)


(8) 孔慶熒樓

孔慶熒樓位於薄扶林道及般咸道交界,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
的對面, 於1919年2月由遮打爵士及佐頓教授等捐款建成. 
該建築高兩層, 地下為地庫, 正門入口設在二樓; 頂層正
中有一漂亮的小型圓拱, 圓拱之下直通底層.  該建築物曾
是學生會會址, 二次大戰後, 曾改作行政樓, 1974年, 闢
作高級職員休息室.  1986年正式命名為孔慶熒樓, 復作
行政樓之用.  孔慶熒樓現在已改作音樂系的辦公室及圖書
館.


(9) 維多利亞城界石

香港政府在1903年為了標明維多利亞城擴展以後的界線,
於當年仍被稱為維多利亞城的港島的界限豎立了六塊界石. 
六塊界石均由花崗石打製而成, 高約一米, 上面刻有City
of Victoria 1903.  這六塊維多利亞城界石至今除了其
中一塊被人偷去外, 其餘皆保留在原位.  中西區內的兩塊
界石分別位於:堅尼地城西寧街公園內; 舊山頂道與地利
根德徑交界處四十公尺外; 克頓道距旭龢道約四百公尺外;
薄扶林道東面行人路 (近3987號電燈柱)。



(10) 摩星嶺砲台

由於維多利亞港的西面航道闊達3.3公里, 較東面的鯉魚門
入口闊達七倍之多, 故此防禦工事極為重要.  在20世紀
初, 駐守在香港的英軍便選擇了位處港島的西端高處的摩
星嶺興建了一系列砲台.  砲台於1912年正式完成, 包括
有五座9.2吋口徑砲砲台 , 其設計的最大特點為在任何情
況下, 最少有四門大砲可以攻擊香港西面入口的任何一點. 
在1930年代中期,隨著太平洋港戰事的發展, 英軍的防禦
計劃有所轉變, 將其中兩門砲台移往赤柱, 以加強港島南
部的防禦能力.

在日軍侵畧香港的初期, 摩星嶺砲台即受命攻擊九龍及新
界的戰略目標以拖延日軍的進攻; 正因如此該砲台同時成
為日軍猛烈攻擊的目標.  最後英軍在投降前將砲台摧毀. 
摩星嶺砲台在戰後一直荒廢, 但仍然保留了不少軍事設施
的痕跡.


(11)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位於西環的般含道, 於1912年落成, 是
香港大學的唯一校舍.  大樓高三層, 依山而建, 由紅磚
及花崗石建成, 外形雄偉.  中央為大禮堂, 二樓為主要
活動範圍, 樓頂有一座鐘樓及四座塔樓.  該鐘樓其實並非
原裝設計, 乃是後來由富商摩地捐款興建.

日本侵佔香港期間, 禮堂的玻璃上蓋被毀.  戰後重修時,
取消了上蓋的玻璃, 擴展至與前後樓相接, 使座位由原來
五百個增至一千多個; 同時,在大樓後面及兩側加建新翼,,
將之命名為[陸佑堂], 以紀念陸佑提供免息貸款予香港大
學進行重修.


整座本部大樓的設計已預備日後的重建, 如後座原本只有
兩層, 後來由於地方不敷應用, 至1958年再加建了一層,
但新舊兩部分的建築風格卻十分配合.  本部大樓現時已改
作文學院的課室及辦公室.



(12) 馮平山博物館

馮平山博物館舊稱馮平山樓, 建成於1932年, 是由富商馮
平山捐款興建, 其最初的用途是作為香港大學的中文圖書
館, 只將其中的一個小室闢為博物館.  1962年, 該圖書
館遷往新落成的圖書館大樓後, 馮平山樓遂正式成為香港
大學收藏中國文物的博物館.

自1950年代起, 在社會熱心人士的鼎力捐助下, 博物館的
藏館文物始漸見規模.  1964年, 大學博物館更由一間房
間擴展至整座馮平山樓.  1994年馮平山博物館與新落成
的徐展堂樓底層美術館合併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