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絮語 3

 

(1)   唔知各位有冇睇過Twilight Zone (迷離境界)?  喺我睇嚟,迷離境界係一套超前衛嘅片集,雖然都係以驚慄為主,但內涵同埋所周延嘅意義,唔好講話60年代,就係放諸今日21世紀20年代,都絕對唔落後,而且我覺得,有好多集其實係開創咗好多日後片集或者電影嘅先河.  


迷離境界佳作多不勝數,如Time enough at last, The Monsters Are Due on Maple Street, The mask,但我印象最深刻嘅其中一集,係講未來世界嘅社會裏面有一條冷漠罪,就係如果人對人/社會冷漠,就會被判有罪,被判刑嘅人可以自由活動,但手上會被強逼戴上特制手鈪,其他人見到佢唔可以同佢有任何接觸,要當佢係隱形人,呢個就係對犯咗冷漠罪嘅人嘅懲罰.  片集中男主角係冷漠罪犯,開頭嘅時候不以為然,仲覺得好有趣,但時間長咗,就覺得好辛苦,好渴望同人傾偈,交流,但法例所限,冇人夠膽同佢發生任何接觸,主角捱左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刑滿,恢復正常交流嘅資格。但佢一行出門口,就被一個被判冷漠罪嘅人攬住,懇求同佢接觸,男主角不顧正常人不可以同被判冷漠罪嘅囚犯進行任何接觸嘅禁令,攬住個犯人喊道: I see you, I can feel you。睇到呢度我覺得好感動,男主角本身係一個冷漠嘅人,如果唔係佢都唔需要被判冷漠罪,但係經過長時間嘅被社會隔離之後,佢深深感受到被人無視嘅痛苦,於是不顧法律規條,都要俾溫暖一個被判冷漠罪嘅人。千言萬語,都只歸納成一句:人要經歷過同樣嘅苦難,先至懂得同情別人.


(2)  我諗靚仔嘅快樂嚟自兩方面,一係無知,二係想像力豐富。無知簡單來講就係乜都唔識,所以對大人講嘅嘢深信不疑,當然你可以話咁樣好易俾人呃,但細路仔,乜都冇,可以俾人呃嘅就係佢講乜你信乜,我記得靚仔嘅時候啲大哥哥話吞咗香口膠會黐住個胃,嘔唔翻出嚟會死,有次真係吞咗舊香口膠,虛驚咗幾日。無知喺細路仔階段其實可以翻譯成為某種安全感,因為可以無條件咁信任大人,所以完全唔使擔心身邊周圍嘅事物,只要做好自己本分,讀好書,唔好太反斗頑皮,生活會無憂無累。而想像力更加係童年最佳嘅遊戲,60年代電視仍未流行,家居娛樂主要來自收音機,當年放學後最鍾意粘著收音機, 聽播音員講故仔, 譬如胡章釗,李我,鄧寄塵, 鍾偉明講天空/武俠小說,聽佢哋描述嘅場面,乜嘢千軍萬馬,乜嘢場面浩蕩,喺想像中可以無限拉闊,另外聽麗的呼聲廣播劇,王牌播音員好似譚炳文,何雪瑩嘅播音小說,想像佢哋把聲既然咁靚,應該都人如其名,顏值超標,結果因為睇改造小姐, 發覺現實同想像有頗大嘅落差,但冇所謂,當年嘅想像,比自己好大嘅滿足感同埋幸福感. 


(3)   啱啱瀏覽網上資料,得知幾位五,六十年代嘅性感尤物仍然在生,真係覺得好夢幻同埋神奇。碧姬芭鐸綽號BB,歌地亞嘉汀蘭綽號CC,珍娜羅寶列吉坦 (三蘇戲稱真奶裸露煲裂雞蛋),麗歌慧珠,蘇菲亞羅蘭等仍然健在,部份仍然活躍於影壇以至拍戲,感覺真係好難得。當然她他們大都年過八十,從照片看來已無可避免雞皮鶴髮,無復當年艷光,但,她們曾經艷光四射,顛倒眾生,當年只要一行出嚟, 就係鎂光燈嘅集中點,僅此一樣,已令佢哋終身無憾。呢個新聞令我不期然聯想起香港本地嘅元祖級女星/女伶。現今仍健在,年過或年近90 嘅花旦計有白雪仙,芳艷芬,羅艷卿,譚倩虹等。佢哋大都活躍喺40至50年代,退休於60年代,同佢哋合作嘅小生如任劍輝,新馬仔,羅劍郎,陳錦棠, 麥炳榮,何非凡等早已作古,而各位花旦今日仍然精神奕奕,着實可喜可賀。一般說法謂女人比男人長壽,誠不欺我


(4)  啱啱睇完電影Elvis(貓王),感覺係演優於導,導優於劇本。我當然明白傳記電影唔易拍得好,要討好觀眾好容易,只要將電影中嘅主角某啲耳熟能詳嘅環節大加渲染,再滲入戲劇化元素,自然就能夠引起觀眾嘅興趣同埋共鳴,但Elvis嘅劇情真係過於浮泛表面,對貓王嘅生平,尤其是係佢戀愛結婚, 濫藥致死部份,都係以蜻蜓點水嘅方式交代,感覺好到喉唔到肺,至於佢同佢媽媽,以及柏加上校嘅關係,亦都過於平面化,不過電影有一個驚喜,就係主角Austin Butler嘅外型以致表情都頗為神似貓王,老實講冇人可以扮貓王扮到十足十,但有幾場佢嘅台風,加上斜住眼笑吟吟望住觀眾嘅神情,有一剎那我真係覺得佢貓王上身,如果你問我,我覺得佢比Rami Malek扮Freddy Mercury更入型入格,Rami Malek太矮,比起高大威猛,神高神大嘅Freddy頗有不如,都唔好講佢冇可能複製到Freddy嘅氣場,佢憑Bohemian Rhapsody一片攞影帝真係有啲難以令人信服.  睇Elvis,令我諗起一件往事,中三嗰年農曆新年嘅時候,有朋友搵我睇戲,戲名叫做萬紫千紅興新春,我起初嘅時候我仲以為係乜嘢賀歲片,後來先至知道係貓王喺拉斯維加斯表演嘅紀錄片,果次係我第一次親炙貓王,從來都未見過咁有獨特風格嘅台風,當然亦都俾佢磁性嘅歌聲融化,從此我就變咗係半個貓王迷.


(5)  而家成日話通脹犀利,百物騰貴,呢個講法放諸一般民生上邊嚟講,大部份人都深以為然,但又奇怪,某啲行業或者服務,價錢可以話數十年如一日,幾十年都冇加過價,可謂匪夷所思。舉個例子來講, 90年代一般嘅髮型屋,齋剪髮都要過百元,而家周街嘅日式剪髮,都係$6,70左右, 三十年過去,剪髮嘅價錢不加反減。另外我記得90年代初跟團去歐洲三國旅行,盛惠團費$12,000 ,當然呢個係團費價仲未計導遊小費等等,新冠肺炎爆發之前,我再睇歐洲旅行團價都係一萬元上下, 三十年來價錢竟然保持不變,相信係廉航同埋旅行社可以用超平價訂酒店房/機票所致。此外大部份人垢病嘅外出用餐費越嚟越貴,某方面我覺得又未必如此。我記得九十年代初同朋友外出食飯,其中當年天天火鍋剛剛面世,以點醬招徠食客(即自助調味醬料),好多人趨之若鶩,兩個人叫個海鮮鍋另加個腰潤,埋單都要五,六百元上下。今時今日喺普通中價酒樓食火鍋,應該都唔使呢個價錢,如果選擇一啲特價時段嘅任點任食,可能仲更加平,以此觀之,即使餐飲嘅漲幅亦未必如想像中厲害。又或者咁講,香港衣食住行當中,只住一項就已經將人壓得透不過氣來,若然可以解決住嘅問題(譬如有自置物業,又或者上到公屋),一般生活其實都應該唔難應付.


(6)  幾日前睇吳君如嘅星星同學會,先至知道同埋明白點解邵氏喺60年代可以橫掃影壇.  當日吳君如訪問三位昔日邵氏紅星,陳鴻烈,岳華,鄭佩佩,佢哋透露即使係紅咗之後,每個月嘅月薪都係幾百蚊,當然電影上映賣座嘅話有分紅,但數目唔多,另外仲有嘅福利真係可以住宿舍(我個人就唔覺得係福利,而係邵老闆將你困在宿舍,開工容易好多)。我翻查資料,羅艶卿50年代末拍一套片片酬要五仟大洋,何非凡,新馬仔全盛時期每套片酬超逾一萬元,呢個係五十年代末嘅價錢,兩者之間相差咁遠,粵語片嘅製作費大部份用咗喺明星上邊,咁仲點會有足夠嘅錢去請導演,編劇,或者用靚啲嘅菲林?邵氏就唔同,因為演員平,所以可以將慳返嚟嘅錢用喺佈景同埋買靚嘅菲林身上,加上流水式製作,幕後人員製作分工精細,所製造出嚟嘅電影唔好講內涵,擺出嚟都靚過粵語片好多,之所以60年代尾粵語片式微,係有其不可避免嘅原因.


(7) 而家仲有幾多酒店嘅lounge仲有駐場歌手主場? 廿幾年前我喺香港中環返工嘅時候,經常夜晚去富麗華嘅lounge,一路飲嘢一邊聽歌.  當時有個駐場歌手叫做Sabrina,歌藝唔錯,仲可以點歌.  偶然興之所至,點一兩隻自己想聽嘅歌,一邊摸着杯底,一邊聽歌,感覺非常愜意.


(8) 睇過咁多套電影,大家覺得印象最深刻嘅Goodbye scene係邊一套戲嘅邊一場戲?如果你問我,我即刻可以講到出嚟嘅有兩套戲,第一係Remains of the day(告別有情天)裹面,扮演管家嘅Anthony Hopkins去探訪佢嘅舊同事Emma Thompson,本來想向佢表達愛意,但試探之下知道對方唔會接受,最終兩人喺雨中執手話別,離別嘅時候,Anthony Hopkins好輕描淡寫咁講一啲客套嘅祝福語,請Emma Thompson好好照顧自己,但一向內斂,嚴謹自律嘅Anthony Hopkins最終都露出滿臉不捨, 而Emma Thompson更加淚盈於眶,呢一場睇到我好感動。第二埸喺Cast away( 劫後餘生), Tom Hanks喺荒島流落五年之後終於獲救,返到嚟之後發覺舊愛Helen Hunt已經結婚生女,Tom 雨夜去探望Helen, 兩人坐喺廚房話舊,都唔敢觸碰到最痛點,最後Tom 駕車準備遠去,Helen追上車,兩人禁不住擁吻,但最終仍然係理智戰勝感情,Helen依依不捨地下車, Tom駕車遠去,留下無盡愛意和遺憾.  呢兩個場景,係我認為最深情嘅Goodbye scene. 


(9) 蔡瀾批評高級餐廳價錢離地,更加突顯貧富懸殊嘅情況,但我又唔係咁睇。個別餐廳收費天價,全世界都有,非香港獨然,亦都唔係乜值得咁大驚小怪嘅事。有人因為呢樣果樣嘅原因,要食得貴,要食得吹毛求疵,呢啲係個人選擇,只要有人願俾,自然就有供應,呢個係資本社會嘅特色,最緊要係有得揀,有人幾千以至幾萬蚊食一餐,有人幾十蚊食一餐,河水不犯井水,我又睇唔出咁樣有乜特別嘅問題,食得平嘅冇需要羨慕食得貴嘅,食得貴嘅亦都唔應該睇低食得平嘅,各有所好,各取所需.  我再重申,只要唔好削弱左低收入人仕嘅選擇,即係平價餐廳繼續提供平價食品,咁就冇問題.



(10) 我小學嘅時候曾經有過好多而家已經湮沒咗嘅科目,公民,健教,尺牘,珠算,仲有一科翻譯.  翻譯其實係英文嘅副科,小學生嘛,程度問題,唔會要你翻譯成篇文章,多數只係一兩句嘅翻譯,課程嘅設計原意只係協助學生掌握同埋運用英文。我記得有一堂翻譯堂,老師喺黑板寫咗 [我自食其力]五個中文字,叫我試吓翻譯,我不加思索就寫低I eat on my myself ,俾啲同學笑咗好耐,問我點樣食自己?


8 則留言:

  1. 也兩句絮語。

    接(10)。我小學有科好似叫《社會》,唔知係咪等同你學校的《公民》科。我最怕《尺牘》,又難又要死記人倫輩份等尊稱、套語如什麼「父親大人膝下」,好彩只係讀到小四,唔知係咪教育局隨後取消咗呢科。我學校的珠算唔係獨立一科,但我忘了係附屬於小三時的哪一科(算術?),只係教咗兩堂就算完,每個同學連續兩天都要帶算盤返學,呢科我完全唔知老師講乜,好彩唔使測驗。至於你提到翻譯科,我都係第一次知原來有小學有呢科,可見你學校係名校,對學生有高期望。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小弟所就讀嘅小學喺西環卑路乍街美嘅八達書院,並非什麼名校,閣下若有興趣,可瀏覽小弟多年前所寫過嘅一篇網誌「我的小學生活」便可知曉。至於翻譯亦非什麼高級科目,只不過是輔助英文主科的一個科目而已~~

      刪除
    2. 西環兄有多篇帖文講八達書院,當中有你哥哥的事,感人的,所以我對八達不陌生,由此我曾以為你中小學都係唸八達,後來你解釋過,小學唸八達,中學另一所。

      刪除
  2. 回應第(6)段,我記得有人說過邵氏呢種叫大片場廠制度,好處係分晒部門,流水作業好似工廠咁大量生產。但係唔好處係遇一不景氣時,仍然要不斷產出一啲行貨,員工雖然工資不高,但是月月出底薪: 演員丶編劇,燈光丶道具丶行政丶服裝丶倉庫丶保安也是很大的開支。而且因為待遇低,所以好多員工尤其是創作都係揸流攤逗底薪而另一方面私下同外面志同道合的人傾合作砌劇本,準備日後另起爐灶之用。鄒文懷丶麥嘉丶石天丶吳思遠、洪金寶、成龍丶袁和平、吳宇森都喺邵氏工作過,但是除咗鄒文懷喺幫邵氏貢獻過之外,其他人都沒有在邵氏時期,留下甚麼厲害的作品。邵逸夫呢套經營方式只能在人浮終事的六丶七十年代湊效,去到七十年代初便死伙了。至於TVB,那是受政府發牌限制下的寡頭壟斷,而結果都是因為不斷慳皮縮制作預算而走向衰敗,唔夠周邊國家競爭。

    回覆刪除
  3. 我諗世萬物大多如此,合久必分,長江滾滾向東流,何曾見回頭。多口講一句,無線自80年代雄霸電視及娛樂圈,今日多少大哥大姐都出自無線,其影響力可謂一時無兩,今日亦見衰落,逃不過盛極必衰這個顛撲不破的道理~~

    回覆刪除
  4. 日本的【世界奇妙物語】似Twilight zone,都係奇情片集,我幾鍾意睇呢類片

    回覆刪除
  5. 不過我始終覺得Twilight zone嘅水準同埋意境高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