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2年12月11日 星期日

絮語2

 

發覺自己越來越喜歡這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寫Blog新形式,以前要寫個blog,怎麼樣都要有一個比較有意思,或者內容豐富的話題,起碼能寫上一兩千字的內容,現在完全不需要顧慮這些,只要心隨所之,興之所至,幾百字可以,幾十字也不拘,總之能夠抒發情懷,記述到即時的心情或者片刻的回憶便可,當然能得到各位的認同和迴響,便更是賺了.



(1) 又講返我最鍾意講嘅題目; 歐西流行歌曲,呢兩三年我好鍾意喺YouTube睇舊歌嘅MV,由上世紀40年代開始至本世紀10年代,都有唔同You Tuber制作video, 選出佢哋心目之中認為每年每個月最好嘅Pop song,甚至有細分,譬如每月最佳男歌星唱嘅Pop songs,最佳女歌星唱嘅Pop song, Band Song,亦都有jazz, rock 嘅genre , 總之林林總總,五色紛陳,鍾意聽乜就聽乜,當然以我輩來講,梗係聽每月top songs, 60年代Beatles雄霸榜首, 70年代就比較多元化,Bee Gees, Carpenter, Elton John, Simon & Garfunkel就係上榜常客. 


睇 Music video, 當然唔止聽歌, 仲要睇埋歌星台風.  六十年代以台風計以貓王最煞食,除咗佢嗰副磁性嘅歌喉,獨特嘅服裝同埋貓王式扭舞外,更重要嘅係佢面上經常帶着一副些少邪惡嘅笑容,50年代歌星譬如Pat Boone, Neil Sedaka , Paul Anka都係斯斯文文,一本正經咁企喺度唱歌,點會好似貓王咁一面扭,一面用眼角笑淫淫咁望你,你係50年代尾60年代初嘅少女,俾佢眼尾一掃,仲唔成個溶晒? 去到60年代,好多單飛嘅男歌星都學佢,好似Tom Jones, Engelbert Humperdinck都喺舞台上瘋狂舞動腰肢,賣弄性感,聽講Tom Jones仲係褲浪度塞卷廁紙,以增加雄性魅力,問你死未?


我其實都好鍾意純音樂, 覺得好能夠治癒心靈, 帶入進入忘我境界.  純音樂大師有Percy Faith,Paul Maurait,  Mantovani, 經典樂曲如Summer of 42, Charmaine,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Nadia’s theme, ebb tide,  都好值得一聽.


70年代仲有好多好歌星/好歌, Carpenter, Bee Gees, Elton John,Jim Croce, John Lennon, Simon & Garfunkel,Rod Steward, Fleetwood Mac, Chicago,都唔好講啲稍為heavy rock如 Rolling Stone, Led Zeppelin, Who, Deep purple, Queen, Pink Floyd, Motown 如Gladys knight and the pips ,Aretha Franklin等等,即使去到70年代後期disco興起,好多人都嗤之以鼻, 覺得唔入流, 但我個人覺得箇中都有唔少佳作,Donna Summer, Gloria Gaynor, Anita Ward其實唔錯,但我同意去到80年代就差啲,但我重申可能係年紀唔同,口味融入唔到嗰個年代,但80年代嘅新英倫浪潮如果你有興趣同心情聽,如Visage, Ultravox, Duran Duran, Spandau Ballet, Culture Club,  Human League, Kate Bush, Eurythmics, Wham, Michael learns to rock 等都好多驚喜, 得閒有興趣可以喺YouTube打佢哋嘅名,搜尋佢哋最Hit嘅歌,或者你會改變對80年代流行音樂嘅印象. 


講開又講,如果談論60年代嘅音樂,又點可以少咗Folk Song, Peter Paul and Mary, Seekers, Joan Baez, Bob Dylan, Brothers Four, Everly Brothers, John Denver, Joni Mitchell, Pete Seeger, Judy Collins, 佢哋唱嘅歌大部份而家都已經成為經典, Bob Dylan固然係傳奇,但我到而家都冇辦法接受到佢好似講嘢方式嘅唱歌風格. Folk Songs嘅伴奏嘅樂器誠然比較單調,編曲亦比較冇乜變化,所以在商業上不如 Pop music, easy listening 成功¸ 但唔可以唔承認,當年好多經典歌曲都係Folk Song嚟嘅, 譬如Five hundred miles,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I'll never find another you, Blowing in the wind, Try to remember等等, 等等. 淨係一首Seekers 嘅 I’ll never find another you,就真係可以哼足半個世紀, Judith Durham 把聲澄明如空谷回音,聽落好舒服,個人覺得,比Mary Travis, Joan Baez 同Judy Collins嘅女中音同女低音更悅耳動聽. 



(2)  意猶未盡, 續談上篇 Blog講關於廣告: 其實銀行廣告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係電視台嘅廣告台柱,當年除咗煙仔廣告之外,銀行廣告就佔電視台廣告嘅一個好大同埋重要嘅比例,經典嘅銀行廣告包括恒生嗰首街知巷聞嘅主題曲; 小莫小於水滴,漸成大海汪,又或者匯豐人情味滿瀉嘅廣告。我最記得嘅有兩輯,一套係一對老人家坐喺鏡頭面前,男嘅話我唔係鍾意食你煮嘅麵,我係想見多你兩面,另一套都係一對白髮蒼蒼嘅夫婦,兩人打開存摺,一道金光從存摺裏面照射出嚟,映照着兩人幸福滿足嘅面龐。當時香港社會仍然相對簡樸,社會風氣仍然以節儉同埋儲蓄為主,反觀今時今日,電視最多嘅廣告係財務公司,鼓勵你先使未來錢,卡數一筆清,又可以再去旅行,shopping,短短十幾年間,社會價值觀完全顛覆, 由儲蓄型社會蛻變成為消費型社會,不過亦都好難怪,過去十幾年,擺錢喺銀行利息低得可恥 (依家啲息高咗都拜美國瘋狂加息所賜,在此以前,銀行只係施捨式咁俾嗰0.2至0.3%嘅年息儲蓄戶口,試問一般人,尤其係後生仔,點會仲有耐性存錢喺銀行?)。總之一句講晒,有錢唔使, 罪大惡極.



(3) 我總覺得, 上世紀80年代比今天更先進,更前衛.  網絡年代科技突飛猛進,但我覺得當年嘅思想比今日更創新,更開放. 



(4)  粵語長片裏面成日都將啲包租婆同埋啲有錢員外塑造成為惡人或者衰人,但細心諗一諗,包租婆好多時候都只不過係二房東,佢都係靠收租嚟維持生計,租客唔交租,或者欠租,佢冇收入之餘,大業主亦都唔會寬免佢嘅租金,咁佢又同邊個喊?另外粵劇片裏便嘅員外都會棒打鴛鴦,唔俾個女同啲窮書生締結姻緣,但又仔細想一想,你係個有錢佬,窮書生已經喺你嗰度又食又住,而家仲想拎埋,嗒埋你個女,咁你係咪好理所當然咁一腳申個書生走?大佬,幾多年先出個狀元,真係舖舖買中嗰個書生會中狀元?所以現實生活裏面,好多嘢只要用腦諗一諗,個邏輯就會完全顛倒.



(5)  而家講魷魚遊戲當然已經過時,但套電視劇早排攞咗艾美獎最佳男主角,所以覺得攞出嚟傾吓都算合時。魷魚遊戲值得讚嘅地方好多,第一係故事構思新穎,第二係編劇非常夠膽藉劇集將人嘅貪婪,自私,殘酷嘅一面發揮得淋漓盡致,第三係編劇好高水準,好多場我都問自己,如果我係編劇,我會點樣發展落去,結果喺個咁荒謬嘅情況之下,佢可以寫到一個合情合理,但係又好敲打靈魂嘅故事將劇情發展落去,相對之下我相信中港台嘅編劇未必有咁樣嘅能力,又或者可以話冇咁樣嘅自由發揮空間去寫呢類型嘅劇本。講咗優點,有幾樣野要彈;第一唔知係咪仲要拍下集,所以好多細節都冇交代,譬如個差佬跳咗落懸崖之後生死未卜,譬如點解遊戲場上面嘅士兵都咁年輕,但殺人完全唔手軟,佢哋係咩情況之下俾人招募,又可以做到咁絕對遵守規律?又譬如組織呢個遊戲係個老頭,佢嘅理由係因為有錢,世間所有嘅嘢已經提唔起佢生活嘅興趣,所以要親身經歷殺戮遊戲,但其他嗰啲所謂VIP又如何?佢哋係咪淨係想尋求刺激咁簡單?喺劇集裏又冇交代清楚,(其實內裏仲有個bug,就係男主問點解要留佢一命?但其實劇集所見,有幾次男主角都係九死一生之下因為機緣巧合而生存落嚟,如果放諸喺現實,只要稍一不慎,佢就會加入被淘汰者嘅行列,所以根本唔存在刻意留佢一命嘅事實)。另外李秉憲嘅角色亦都比較模糊,佢做隊長,係為錢?抑或為權力? (劇集尾遊戲又再開始,究竟係咪由李秉憲承繼左佢呢個殺戮集團?)佢既然可以送得個腎俾自己個細佬,兄弟情應該非常密切,但親眼見到細佬跌落懸崖,又似乎無動於衷,故此佢嘅感情似乎唔合邏輯。最後我覺得結局較為一般,大魔頭係老人呢個設計比較庸俗,而男二最後受唔住良心譴責而自殺亦都較為煽情,男主角頹廢左一年之後先至出動履行諾言處理女主角細佬同埋男二母親嘅事宜,亦有啲不合情理,劇集最尾男主角豁出去要同殺戮集團作殊死決鬥,我感覺係為咗拍續集而設嘅佈局,但如果作為本劇集嘅結尾,我覺得與其勉強製造高潮,不如平淡啲讓主角坐飛機去美國尋女更有情味.



(6)   童年嘅快樂來自無知,期待,同埋容易滿足; 因為無知,所以覺得世間上萬事萬物都充滿色彩,神祕感, 唔知唔明嘅嘢, 只要大人解釋一遍 (其實好多時都只不過模稜兩可), 就覺得呢個世界十分奇妙, 趣味盎然。而由於一般家庭都唔富裕,所以物質困乏,正因為貧乏,以至些少事情都足以令人覺得開心,興奮; 聽日會去睇戲,或者學校去旅行,又或者去食聖誕大餐,總之只要小小嘅物質滿足,就足以令人開心上好一段日子.  年紀大咗,經濟充裕,喜歡嘅話可以享受到比童年十倍百倍嘅物質滿足,但精神上,因為對物質滿足已經麻木,又或者物慾無法填補精神空虛, 所以物質享樂根本無辦法刺激到自己嘅腦裏面嘅胺多芬,去讓自己覺得開心,快樂,呢啲就係成長嘅逆謬.


(7)  有時候,我覺得,最好同埋最壞嘅朋友都係自己. 



(8) 這幾年疫情對香港嘅衝擊實在真係好大,我有個從事金融業嘅老友,疫情前住山頂過千呎豪宅,有車有遊艇,喺疫情同埋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公司破產,佢由山頂搬落灣仔,租住幾百呎單位,呢個生活環境都一般人哋講當然已經算唔錯,但對佢來講不啻係由天堂跌落凡間,每次見佢都長嗟短嘆,心底裏當然覺得唔好受,但人生便是如此.  我心諗,富貴如浮雲,今日錦衣玉食,明日單衣瓢飲,人生起落誰能免,但起碼佢都曾經富貴過,享受過。再退一萬步嚟講,廳保住健康,保住生命,某程度上可算係嬴家. 此次疫情累計導致逾萬港人離世,能夠保住條命仔,一家人整整齊齊, 已經係一種恩賜.



(9)   六十年代中後期,有幾位顏值很高的女星,如蘇青,方心,羅愛嫦等,他們都曾在很多粵語片中擔任第二女主角,甚至偶然會當女主角,但可惜最後都紅不起來,可能是她們最繁花盛放的時期剛好碰上粵語片逐漸式微的日子,故此沒機會發展,真可謂時也命也.  



(10)  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學校都實施網上教學,學生都不用回校上課。我不知道學生們怎麼樣想,但我委實為這一輩年青人覺得可惜,可能我比較傳統老土,我始終覺得上課應該是一大班同學擠在課室裏面,聽老師在那邊喋喋不休的教學。返學不單止是上課,更重要的是和一大班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生活,課餘的時候一起去瘋;打球,看戲,旅行,這樣的學校生活才算是圓滿,真實。我尤其懷念中學末段時候的旅行和宿營,那時候年紀漸長,父母的管束也較為鬆懈,申請旅行和宿營都比較容易過關。我最深刻的回憶是有次會考過後,一大班同學去長洲宿營,那天晚上大家玩得很很興奮, 十幾個人擠一個房間內,吃完晚飯後繼續打鬧,大家都沒有睡意,喧鬧過後都坐在一起,談感受,談生活,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放榜後的計劃。直至天色微亮,幾個人撐着睡意,打着電手筒往海邊走去準備看日出,我已經不記得是否真的有看到日出,但反而很記得有個同學托着部卡式機隨行,一路沿着蜿蜒的小徑行出沙灘,一路播Carpenters的歌曲, Superstar, Rainy days and Monday, Close To You,我走在最後,耳畔盡是Karen Carpenter如泣如訴,委婉柔美的歌聲,我默默望着前面的同學,忽然覺得十分不捨,內心告訴自己說;畢業後大家便會各散東西,以後再會無期,我應該要好好地珍惜這一刻,此後每當我再聽到Carpenters的歌曲,腦海中便不期然的浮現這一幕,所以我很相信,音樂真的能牽動感情,讓人聯想起段段悲歡離合的情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