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樓價是出了名的高,新樓的實用呎價可以"閒閒地"超逾兩萬港元,因此,近年來地產界有個新名詞“ 豪宅”, 指的是那些價值超過千萬港元的住宅,而那些售價逾億的則被稱為超級豪宅 ; 但是,仔細想來,那些過億的住宅其實只是一間位於5,60層高摩天大樓頂樓的覆式"單位",而那幢摩天大樓可能只是一個屋苑內許多幢樓宇中的其中一幢而已,讀到這里,是否感到有點氣餒 ?十九以至上世紀初期,真正的有錢人都擁有自己的私人大宅,這些私人大宅不但全是單幢式的建築物, 它們更擁有寬裕的周圍空間,如私家花園以供活動。 最讓我著迷的是,這些私人大宅都是有名有姓, 擁有自己的名字的 (如何東位於半山西摩道8號的住宅即名為"Idlewild"), 恍惚各有其獨特的性格. 它們的地址是X路X號, 一幢建築物便已"霸佔"了那條道路的一個, 甚至幾個"冧巴",不是 XX大廈XX樓X座, 這就是我所謂的氣派和格調。 時至今日,大部分老牌的世家已然凋落 (又或者刻意低調),加上地皮有價, 至使許多私人大宅被拆卸,改建為多層高的住宅. 然而, 私人大宅的隱歿使研究他們的歷史與發展更具趣味性,他們優雅的外觀不僅讓人著迷,在某個程度上他們的興衰與香港的歷史發展緊密相連. 探討他們的歷史,彷彿是從另一種角度看香港的發展過程.
(1) 余東旋古堡
要談余東旋古堡, 不得不談余仁生, 要談余仁生, 便不得不談這百餘年的華僑發展史.
余仁生不是一個人名,而是店名。以中藥店聞名香江的余仁生,第一桶金以至巔峰時期都沒有依靠中藥這一個業務,它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馬來亞地區經濟發展史的縮影。從最初的採礦到後來種植橡膠業,再到後來的地產、銀行,余東旋在巔峰時期成為東南亞與陳嘉庚齊名的富豪,低谷時期家業分散,如今藥業這一片業務已傳至第四代接班人, 不管風雲變幻,中藥始終貫穿其中,這便是余仁生的傳奇.
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局勢動盪, 當時太平軍興起,廣東福建等東南沿海一帶很多人下南洋謀生。1876年, 余東旋父親余培年當時年僅24歲, 攜妻和弟弟余廣進來到馬來亞闖天下。 當時他隨身帶了一批中草藥和世代積累的中藥知識,沒想到這竟成了余仁生的傳奇故事. 其時去南洋的人很多,但大部分都是被"賣豬仔"去做苦工,余培年一家則不同, 他本身有些家底, 是自付旅費去馬來亞的,所以他們在馬來亞可以以自由身發展事業。 1882年之後他取得當地的包稅權; 所謂包稅就是代某地區先向政府繳付某一階段應付的稅,然後再向該區收取比稅款更多的款項。 這是余家的第一桶金. 由於馬來亞當地又是錫礦產地,余廣培又涉足錫礦開採業。 然而余廣培的生意不限於礦業和包稅,他於1879年又開設了一家雜貨店,同時經營中草藥。 他眼見當地礦工經常吸鴉片以緩解疲勞,就想以中藥抵銷鴉片毒害,因此店名取“仁生”二字,意為“仁澤眾生”。 在余廣培所有生意中,包稅的利潤佔最大,錫礦次之, 中藥則更低。 余廣培38歲逝世,其獨子余東旋當時才13歲。 余廣培過世前把家族生意託付友人和兄弟照料,直至余東旋21歲接管家族生意時, 余家的產業可謂家道中落. 余東旋有感於英國對包稅權的限制越來越多,租金越來越高,同時已開采的錫礦接近枯竭,決定自行找錫礦重整家業。 十年內他共開發了11座錫礦,新錫礦為他帶來豐厚的收入,自此余家產業重納升軌。
余東旋的發跡其實與父蔭關系不大, 他不但適應性力強,兼且商業嗅覺靈敏,決策果斷。余東旋靠錫礦狠狠的賺了大錢後, 他很快感到來自歐洲同業的競爭,余東旋立即改變投資策略, 一面自行生產錫製用品,行銷中國及東南亞各地,一面進軍橡膠業。 1908年美國福特汽車實行流水線生產,急需大量橡膠製造輪胎、剎車系統等,令橡膠需求大增, 加上馬來亞政府大力支持發展橡膠業,降低稅額,廉價出租橡膠園,余東旋抓住時機幾乎控制了當地主要橡膠生產。 另外余東旋亦趁機進軍金融業; 那時余仁生在南洋及香港一帶都設有分店, 新馬一帶的礦工及僑胞把賺來的錢存放在當地的余仁生,再以掛號形式將提款單寄至香港廣東一帶的收款人,對方憑提款單提錢, 余仁生從中收取服務費. 匯款業務利潤豐厚使余東旋決心沾手銀行生意,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勢力( 包括銀行界) 逐漸退出了東南亞,華商乘機而入。 1920年余東旋與另一位華商吳勝鵬合作創辦利華銀行,余家為大股東,這家銀行尋且成為東南亞規模最大的華資銀行之一。
余東旋同時將家族生意中的藥店業務進行了一番改革。 他首先在店名前加上自己的姓氏,改名為“余仁生”,以此建立家族品牌,繼而拓展余仁生的業務,從賣中草藥到後來的自制藥丸。 1910年,余東旋與全家搬到新加坡居住。 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 沉重地打擊了新馬兩地的橡膠業,他隨即將家族生意轉移到銀行業務,並與家人遷往香港定居。 抵港後余東旋專注發展地產業,乘著世界經濟蕭條,他買了近300塊地,大部分集中在中區、跑馬地、淺水灣等黃金地段。 余東旋於1941年因心臟病去世,他可謂死得及時,這樣他就避過親眼目睹日本在1941年聖誕日佔領香港後,日軍在他淺水灣的余園Eucliffe殘殺幾十名英兵,並將他們的屍體拋下懸崖的慘劇.
余東旋與香港兩位大亨的緣分也很深。 維他奶的創始人羅桂祥早年因家貧而輟學,惟羅桂祥甚得余東旋的賞識,並資助他入讀香港大學. 而影視大亨邵逸夫則因余東旋的大度成就一段美好姻緣; 年輕時的邵逸夫與余東旋的女友黃美珍一見鍾情,余東旋知道後表示退出。 日軍佔領香港期間,邵氏兄弟為逃避追捕,曾在香港的余家大宅住過一段時間。
余仁生位於皇后大道中的舊總店,現已搬到對面街繼續營業
余東旋在香港定居之後,曾興建了三座氣勢恢宏的余園別墅,分別在般咸道、淺水灣和大埔. 別墅均帶有濃厚的歐洲風格,恍如夢幻童話裡的城堡般。 嗣後余氏家族家業分拆,三座余園也被陸續拆卸重建,成為香港記憶中無法再現的經典。
般咸道的余園位於半山警署對面,名為Euston,是余家的主宅,佔地38633平方呎。城堡外牆花崗石興建,總共用了七年才建成,是香港首間裝有電動升降機的私人住宅。
余東旋位於般咸道 44 至46 號的堡壘式建築物「 Euston」2
余東旋位於般咸道 44 至46 號的堡壘式建築物「 Euston」1
淺水灣畔的余園命名為Eucliffe,化了五年時間才建成,佔地105007平方呎,城堡由一座主樓、三座高塔,一座游泳池和網球場組成。大廳收藏眾多貴重古董,歐洲水晶及玉器裝飾。
余東旋在淺水灣畔的別墅 Eucliffe 2
余東旋在淺水灣畔的別墅 Eucliffe 1
位於大埔的余園英文名叫Sirmio,是意大利北部湖畔的古老村落名字。這是三座余園中面積最大的一座,佔地693025平方呎。城堡是歌德式建築物,城外山丘下建有防空洞,足以儲存全家人和所有僕人及數月食用的糧食。
余東旋在大埔的別墅 Sirmio 2
余東旋在大埔的別墅 Sirmio 1
(2) 雲石堂
雲石堂(Marble Hall)位於香港半山區干德道1號,大宅以歐洲進口的雲石為建材而得名. 雲石堂建於1901年,是商人遮打爵士 ( Sir Paul Catchrick Chater) 的私人大宅. 香港有兩條街道以他命名,他在那個時候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遮打在海拔500尺的半山興建大宅,由李柯倫治建築師事務所(Leigh & Orange)設計, 大宅由義大利及希臘進口雲石,並在比利時進行打磨,以建造大宅內的樓梯,故此極具氣派,而佔地兩畝的花園內,更可眺望維多利亞港。 雲石堂曾被譽為香港最優秀的建築物之一。 遮打在1926年5月27日去世,終年79歲,他把大宅及私人珍藏的瓷器、名畫悉數捐給當時的香港政府,一直住在雲石堂的遮打爵士夫人也於1935年去世,雲石堂業權正式轉讓給港府,港府遂把大樓改為駐港英軍海軍總司令官邸,易名為Admiralty House. 雲石堂在香港日佔時期被日軍佔用。 香港重光後,雲石堂於1946年5月被大火焚毀,其後一直空置,直至1953年拆卸重建為政府宿舍,命名為遮打堂。 雲石堂原建築物中僅剩下的守衛室,在2010年11月10日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外型巍峨的雲石堂
雲石堂室內的雲石樓梯
雲石堂的守衛室
已改建成政府宿舍的渣打堂
(3) 譚雅士大宅
譚雅士大宅(Jessville,又稱薄扶林道128號)位於香港薄扶林薄扶林道128號,大宅連花園佔地逾32,000多平方呎,由香港前首席大法官楊鐵樑爵士的岳父譚雅士於1929年購入地皮,於1931年建成,大宅名稱「Jessville」取自譚雅士愛妻名字杜佩珍(Jessie Tam),而ville 在英文有村莊的意思 。譚雅士一直居住在大宅直到1970年左右為止。 譚雅士是執業大律師,二戰前曾任立法局和市政局非官守議員、東華醫院首總理、保良局主席等職,戰後曾任中央裁判司署裁判司和香港大學終身校董.
Jessville為一座兩層高建築,外觀呈灰色,建築具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色彩,亦同時揉合了裝飾派( Art Deco) 的藝術特色,包括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特色的圓拱頂,又有新古典主義的門廊、欄桿、裝飾用扶手、三角牆、挑檐、基座,同時糅合裝飾藝術風格的線條,在香港已相當少見。平面為柏拉蒂奧式設計,極為對稱。大宅建有寬闊的柱廊;屋頂上建有一座中式涼亭,風格中西合璧。大宅前的花園;旁邊則有一座L形的工人宿舍附屬建築。從大宅的閘口向南可遠眺東博寮海峽以及南丫島。建築反映了戰前香港的建築風格和技術,及殖民地時代上流社會品味
大宅現時由譚雅士身為建築師的兒子譚正擔任董事的一家私人公司擁有,先後兩次申請清拆,古物古蹟辦事處於2007年4月宣佈列為暫定古蹟,暫緩拆卸一年以便與業權擁有人共同協商未來用途。 2008年1月,當時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經諮詢後認為Jessville大宅的歷史價值未足以成為法定古蹟,將會撤銷該大宅暫定古蹟的地位,改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業主亦同意保留歷史建築物,重新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出發展方案,包括在原本土地發展住宅及保留大宅。同年10月,行政會議通過Jessville保育方案,業主可以在該地界內興建的兩幢分別為17層及21層樓高住宅樓宇,。發展條件是Jessville必須保留下來,並會活化作私人住宅的住客會所,當局規定業主日後要至少每周免費向公眾開放一次,讓市民可以入內觀賞這座大宅。
遠眺譚雅士大宅
近觀譚雅士大宅
(4) 龍圃花園
龍圃花園位於新界深井青龍頭,建於1940年代,佔地約8.5公頃。 大宅由有「西餅皇后」之稱的李曾超群的已故家翁李耀祥所建造,為慶祝李耀祥夫婦結婚50週年紀念,特意遞請首名於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留學的華人建築師朱彬設計。建築糅合中西文化的特色,並有依山而建的亭台樓閣,構成一個獨特的園景。
196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龍圃曾長期向公眾和遊客開放。而1974年占士邦電影《鐵金剛大戰金槍客》,以及李小龍電影《龍爭虎鬥》都曾在此取景。2006年,李耀祥部份後人打算將大宅售予地產發展商重建,猶幸他最後放棄這個計劃。
龍圃花園
龍圃花園內的龍頭噴泉
(5) 景賢里
景賢里(King Yin Lei)是一幢中式私人大宅, 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司徒拔道45號,整座大宅其實是迄立在一塊由石砌築護坡而成的平地上。上世紀三十年代, 殖民地傳統仍然甚為濃厚, 能夠在半山區中一個如此上佳的位置上興建一座充滿中國建築特色的華人大宅,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反映了華商在三十年代已然倔起, 在香港的經濟佔據著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
景賢里的獨特之處在於建築採取中國文藝復興風格,紅磚碧瓦,古色古香。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在近代一百多年的香港建築史中,英國殖民地建築佔主流,絕大部份建築物的建築風格為英國本土格調糅合適應東南亞地區防風雨功能的外廊式折中主義風格。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香港建築業在世界性經濟和政治危機的影響下,開始受國際式建築風格影響。 ,中國大陸的民國政府倡導『中國固有式之建築』風格,大量中國宮殿建築樣式與西方先進的建築結構技術相結合的教育建築、宗教建築、政府建築相繼出現,惟獨私人住宅採用大規模中國宮殿建築樣式極為少見,而且出現在英國西式建築滿布的半山區的顯著位置上,更顯得與眾不同. 半山上,景賢里是唯一能留存到今天的二十世紀初建造的『中西結合,以中為主』的中國宮殿式建築,在香港其他地區,在建築設計水平的高超、施工技術的精湛、建築材料的多樣等方面,能夠與景賢里比美的同類型建築並不多見。
大宅以中國文藝復興風格建造,糅合了中國與西方的建築特式。主樓採用了嶺南傳統的三合院式的布局,正屋加上兩側翼,開口朝南。主樓正屋及兩翼的屋頂採用了歇山頂,為中國古代規模較大建築的屋頂特色。主樓後面的涼亭,屋頂採用中國古代的重簷六角攢尖頂。
1937年,景賢里興建落成, 初名禧廬,業主是岑日初及其太太李寶麟。英國殖民地時期,香港島半山區至山頂一帶只准許歐美人居住。而岑日初及擁有顏成坤大宅的顏成坤就是早期極少數被批准於灣仔半山居住的華人。1977年,「話梅大王」邱子文以2,400萬港元購買禧廬,並且將其更改成為景賢里。不少電影都曾經借用景賢里大宅拍攝,例如1955年由奇勒·基寶主演的《江湖客》及由汪明荃和劉松仁主演的無線電視劇《京華春夢》等.
2004年6月,業主邱木城有意清拆及於該處進行重建。2004年2月,邱子文病逝。同年6月,業主有意將景賢里拍賣,長春社發起了「一人一元」運動,希望集體投資購買景賢里用作保育用途,結果業主取消拍賣。 2007年春季,邱子文之子邱木城在與香港政府接觸不果後,在同年夏季將景賢里賣予一位中國大陸富商。 同年9月11日,長春社發現有挖泥車在景賢里進行工程,建築物中富有東方特色之綠色三層大屋瓦頂與及其相關角位中式藝術品、涼亭之瓦頂及水磨工藝等重要建築和裝飾被破壞及移去,引起了輿論的嘩然。其後古物古蹟辦事處經過緊急專業評估後,認為景賢里有重要香港歷史價值,宣布景賢里為暫定古蹟,於9月15日以號外形式緊急刊憲,並且生效。同年10月,香港政府與景賢里業主達成協議,以就近之一幅約4,700平方米面積無樹木人工斜坡向業主進行「以地換地」方式補償,業主計劃於獲得補償的土地上興建5間獨立屋宇. 2008年1月25日,香港政府宣佈將其列為法定古蹟,於同年7月11日刊憲。景賢里已復修完畢並開放給公眾參觀,目前政府仍在招標以決定其未來用途。
景賢里全貌
景賢里大門牌坊
景賢里內部份房間保留了當年的傢俬擺設
富麗堂皇的景賢里內部裝飾
King Yin Lei 是否已經重修好呢 ?
回覆刪除King Yin Lei 及山頂一帶道路景點已被同胞遊客佔領,
較早前我在半山工作,無法搭15号巴士落去金鐘,要等侯多2-3班車.
Yes, it has been fully renovated and is now open for visitation, at least I have visited it some 6 months ago when it just completed its redecoration work, however the long term use of the building is still under discussion, I sure hope it should be confined to just a tourist attraction and not to be used for other non relating public use, such as a teaching spot or restaurant of any kind~~
刪除1978年,中一,上學都會步行經過般咸道的古堡,當時不覺它吸引,只有灰色,沒有人,沒有燈光,可能那時巳丟空了,不知那年更被拆了,建成現在的豫苑.
回覆刪除I didnt realise that Euston was only demolished some 30 + years ago?
刪除I am quite sure it was still there during the early 80s. I lived further down Bonham Road, and passed by on a bus almost everyday.
回覆刪除我剛從網上查到以下信息:豫苑(Euston Court)在1989年1月入伙,其正式地址是半山區柏道6-8號,由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發展~~
刪除wei-wei 見證了般咸道堡壘的新舊面貌。堡壘時代的入口在般含道, 改建成豫苑後正門在柏道, 般咸道成了豫苑的後門。
刪除Btw I didn't realize you are back to writing until yesterday; and have read through all new posts by now. Cheers!
回覆刪除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support, I sure hope you will come and visit me as often as you can, and please dont forget to leave comments~~
刪除小學時,住係中環卅間,但係返學同老豆返工都係西營盤同石塘咀,當時為咗慳車錢,父母竟然是帶住我"行路"返工,返學....如今係冇人會相信嘅,好似天方夜談,因為路途真係好遠,般咸道余家大宅係必經之路,好多時見到佢地嘅"媽姐出出入入,又見到砵砵車進出,當時父母同我心中係完全冇一啲"嫉妒"嘅睇法同感想,因為肯定十世都唔會有咁嘅機會好似佢地!
回覆刪除係般咸道仲有一位大富豪叫何世華,佢架"轆死老鼠"車牌係四條七,不過如今佢地嘅家族好似唔多覺噃!
得閒睇番嘅懷舊相,好有感觸耶!
當時為咗慳車錢,父母竟然是帶住我"行路"返工,返學. When we were living in Central, my father already was working in the Kennedy Town fishing market. The fishing market starts its routine very early in the morning (around 5 am), and as there was no public transportation available so early in the morning, he would have to wake up before 4 am and walked all the way from Central ( we were living by the Pottinger Street) to Kennedy Town fishing market to work, a good 1 hour journey when the sky was still completely dark and street lights were dim. This situation maintained for about a few months until we moved to Kennedy town, by which time he can afford to wake up "much later"( 4 30 am) , I presume~~
刪除50/60年代多數學生都是行路返學的! wei-wei家在上環海傍, 天天和兄弟行到必列者士街(近卅間)的東華三院第一校, wei-wei讀小六時更要行遠D, 行到近鴨巴甸街的荷李活道官校, 哥哥則天天由上環行到般成道的英皇去讀中學。
刪除If you ask me, I would say the "upper Central" ( Bridges Street, Tai Ping Shan Street etc) are the only arena nowadays that you can still pick up some odors and flavors of Hong Kong in its hay days~~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