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 路經一些舊建築物如立法局大樓, 舊中銀總行大廈, 終審法院時, 請佇足凝想一下它們五十年前的風貌, 以及隔隣己拆卸建築物的前世今生
讓人感覺很悠閒適意的灣仔海軍俱樂部
1980年代初的中環統一碼頭
1972年的中環愛丁堡廣場
1978年的中環干諾道中近美利大廈
1977年的中環街景
1967年的畢打街
1970年代的干諾道中, 巴士後面的是舊萬宜大厦, 那裡曾經安裝了全港第一部手扶行人電梯. 還有人記得山打皮鞋嗎?那可是香港的名牌啊, 唯有德榮大押仍然苦守在域多利皇后街口, 冷眼地見證了多少盛衰
中環雪廠街與德輔道中交界舊景
1960年代的銅鑼灣
1970年代夏愨道/軍器廠街交界的海軍俱樂部
1977年中環近花園道, 花園道落山的天橋仍在興建中
1974年屯門
1974年旺角道砵蘭街。相中礸一石酒樓地下位置乃現今燈飾店及帝朗潔具店舖
1975年屯門公路工程
1972年彌敦道
1972年亞皆老街
1974年佐敦道
1970年代的新界巴士
1972年九龍城碼頭
1968年石硤尾
1970年代的德輔道中
1970年代的灣仔酒吧街
1961年油塘
1940年代末把原來高士威道以北的避風塘塡平, 以增加可用地積
第一代大會堂, 1869年落成, 原址現為匯豐銀行和中國銀行總行大廈
1960年代的黃大仙龍翔道
香港會大廈, 早期是最有財勢英國人的聚集地
銅鑼灣舊紐約戲院
1966年觀塘輔仁街銀都戲院
石塘咀皇后大道西上望山道, 聯陞酒店傍的是3間妓寨
瓊華賣煎堆
1920年代灣仔春園街大軲巴妓寨
東莞學校, 原址現為千色廣場
博愛醫院舊照
早年吉慶圍及其護城河
從尖沙咀火車總站開出的火車
1961年彩虹道和沙田坳道交界處, 其時啓德遊樂場仍未興建
尚未建有電車軌的天樂里
尖沙咀加建連威老道舊照
1970年代的容龍別墅
1950年代的娛樂戲院, 現已改建為娛樂行
1960年代位於皇后大道中的高陞酒樓
塘西的璀璨夜景
大馬路同樂戲院, 即今日開心廣場
1960年代的干諾道中, 左邊是舊歷山大廈, 左上角是中建行, 右上角是舊郵政總局
建於1810年的九龍城寨炮臺
1960年代的佐敦道
1960年代還沒有輕鐵的元朗大馬路
1950年代的調景嶺(2)
1950年代的調景嶺. 調景嶺一地的最早名稱叫「照鏡環山」(或作「照鏡嶺」);因為當時該地的海灣規圓如鏡、平靜無波, 故被漁民稱作照鏡環, 陸上山崗叫照鏡嶺.
1905年, 一個名叫倫尼(Albert Herbert Rennie)的加籍退休公務員在照鏡環附近興建麵粉廠. 不過卻因為成本過高及質素欠佳而於1908年4月宣佈倒閉, 由於傳聞指他在麵粉廠上吊自盡而死,因此亦產生了「吊頸嶺」這個別名。
1948年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戰. 大部份國民黨黨員都逃到台灣, 但亦有小部份逃到香港. 其實國民黨敗兵最初都不是住在調景嶺的, 當年港英政府把他們安置到香港島堅尼地城以南的摩星嶺公民村, 然而在1950年6月18日, 一群約八十餘的左派學生前往摩星嶺難民區向老兵們挑釁, 最後更演變成流血衝突.
1950年4月18日, 香港政府行政局的會議本擬將摩星嶺難民營搬遷到大嶼山的梅窩, 後來因當地村民強烈反對, 才決定把這群老兵和家眷約7,800人遷往調景嶺. 其後香港政府社會局救濟署署長李孑農取「吊頸嶺」的諧音, 改稱為「調景嶺」.
早年調景嶺的位置十分偏僻, 比摩星嶺荒蕪得多. 山上沒有水沒有電, 又沒有道路通往外面, 對外的交通工具只能依賴前往筲箕灣的渡輪. 直至1956年寶琳路建成後調景嶺居民才有一條道路通往九龍市區.
政府初時在調景嶺興建超過一千個只以油紙塔建簡陋A字屋棚, 每個A字棚可住4個人. 其後陸續有更多人從外面搬入, 1950年12月調景嶺的人口已逾一萬. 居民以難民自居, 由當時的社會局(社會福利署前身)派發糧食, 後期由港九救委會開展救濟工作, 另外教會亦提供就業, 教育等協助, 並設立慕德中學等和基督教靈實醫院等設施.
隨著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 政府於1995年4月宣佈清拆調景嶺寮屋區, 寮屋區在1996年4月至7月期間清拆. 居民被遷徙至其他地區, 當中大部份都遷進了將軍澳的厚德邨. 調景嶺原址現為健明邨. 區內原設有的調景嶺中學遷往康盛花園改名為景嶺書院, 而天主教鳴遠中學及慕德中學則遷往厚德邨.
1950年代的石硖尾邨
1950年代的石硖尾邨
1950年代的宋皇臺. 宋皇臺本來座落在香港的舊啟德機場之客運大樓原來的位置上, 原來有一座高度35米的山峰, 名叫「聖山」. 它的周邊約606米, 三面環陸地,東臨九龍灣.
宋皇臺是紀念南宋最後一位皇帝在港蒙難的歷史. 1276年, 中國宋朝皇帝宋端宗趙昰和趙昺被元朝軍隊追逼南逃避難, 途經香港九龍半島, 並曾在山上休息. 最後趙昰病死在香港, 而趙昺則在崖山海戰戰敗後隨陸秀夫跳海自盡. 後來附近的民眾在那塊可以容納50多人的巨岩上刻上「宋王臺」三個漢字.
19世紀末期, 有人在宋王臺聖山採石作建築材料, 對宋王臺古蹟做成威脅. 立法局華人議員何啟支持九龍城居民發起的保存宋王臺運動, 1898年8月在立法局提出動議要求政府立法保存宋王臺古蹟. 1899年, 立法局通過<保存宋王臺條例>, 禁止在宋王臺聖山採石. 在20世紀初期, 政府接受中國籍商人的捐款, 環山築成石基建成一個花園. 這塊巨岩下面平滑, 一半枕在山頂生成的大石上;其餘一半懸空.
在香港日治時期, 啟德機場需要被擴建成兩條交叉跑道. 在1943年1月宋皇臺的炸毀了巨岩被炸毀. 惟工程尚未完成前日本已宣布投降,香港隨即重光.
然而當時的港英政府沒有終止擴建啟德機場的計劃, 最終把聖山夷平. 後來在九龍街坊福利會的請求, 由港英政府把岩石殘骸整修, 重刻宋王臺三字, 移到新建的宋王臺花園展覽, 在1960年開放. 現在所見到的宋皇臺岩石是原來的3分之1. 隨著機場已經遷往赤鱲角, 近年有消息傳出說香港政府計劃把宋王臺遷移回原址, 並建造假石,回復原貌.
1950年代的皇上皇餐廳, 那時候一碟飯要$1.8, 以平均月薪$200-$300來說已不算便宜了
尖沙咀疏利士巴利道天文臺, 約1940年代, 山下仍是一片荒煙漫草的, 和今日車水馬龍的情况真有天淵之別
1950年代的海軍俱樂部
海軍俱樂部 (CHINA FLEET CLUB)
建于1933年﹐提供海軍人員及水手住宿以及娛樂措施. 海軍俱樂部與海軍船塢及分域碼頭相距甚近, 三者有互補作用. 天台上的生力啤酒招牌亦有很長的歷史﹐應該是灣仔當年最巨大的霓虹招牌. 海軍俱樂部在1985年拆卸, 改名為 FLEET HOUSE, 九七年後俱樂部亦遷往英國, FLEET HOUSE亦隨而改名
1938年的中環英雄紀念碑
1950年代從高處鳥瞰灣仔軒尼詩道
1953年的灣仔街市. 灣仔街市位於皇后大道東, 與石水渠街對望. 街市是戰前典型德國包浩斯風格, 建於1937年, 由英國建築師組成的工務局設計, 現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物. 灣仔街市樓高兩層, 主要的造型元素是橫向長窗和雨蓬所組成的橫線條. 入口位於流線型的角上, 加上屋頂上的欄杆設計, 使它更像船形. 1996年 政府將灣仔街市納入發展計劃範圍之後, 灣仔街市便一直面臨被清拆的命運. 近年有保育團體反對清拆灣仔街市, 而在街市內經營多年的商販也反對調遷至新的灣仔街市. 該地的發展商華人置業表示會為各方面作出平衡而會決定是否興建尚翹峰第二期.
1950年代初由匯豐銀行總行大廈俯視皇后像廣場
1950年代由半山俯視灣仔和維多利亞港
1950年代的上環碼頭渡輪
早於18世紀, 廟街的中段建有一座天后廟, 即油麻地天后廟, 廟街因而得名. 另外由於廟街的性質與旺的女人街相似, 而到訪的人則以男性為主, 故亦有男人街的稱號, 而香港年輕一輩多以「老廟」作為廟街的俗稱. 廟街早於1887年的九龍地圖上已有紀錄. 當時廟街分為兩段, 以油麻地天后廟為界;以北一段被稱為「廟北街」, 以南一段則稱為「廟南街」. 由1920代開始, 天后廟對出的廣場(俗稱「榕樹頭」), 開始發展成大笪地式的休憩場地,帶動了廟街附近不少販賣雜物及小食攤檔的存在.
1968年, 香港政府擬在天后廟的廣場的附近興建梁顯利社區服務中心, 引起該處經營的200多個流動小販對搬遷安排的不滿. 在油麻街坊會及香港警方協調後, 政府決定在廟街及上海街近榕樹頭一帶劃出面積3呎乘4呎的攤位作安置小販之用.
1975年, 當時的香港市政局在廟街劃出「小販認可區」, 使廟街原有的小販得到有系統的管理。廟街的小販認可區包括文明里至眾坊街一段, 以及甘肅街至南京街一段, 共有近600多個劃定位置供小販擺賣. 攤位主要在傍晚開始營業.
廟街的攤檔售賣的物品相當多元化, 包括男性服裝、手工藝品、茶具、玉器、古董甚至廉價電子產品, 而在天后廟附近亦有不少算命和睇相的攤檔, 更會有粵劇表演. 早年曾有一些武師在此表演賣藝及賣藥。廟街亦開設有一些麻雀館, 部份已有數十年歷史, 甚有傳統文化特色, 光顧多屬老一輩人士.
1960年代的廟街舊貌, 其時美都茶餐廳己然開業
跑馬地大坑鳥瞰圖, 約1950年代初
各行各業的賣煙女小販. 由於上世紀4 ,50年代一般人的經濟情况都不很好, 所以你可一支,二支的散買, 再窮一點的甚至可以買[百鳥歸巢]的香煙
1950年代的昂船洲. 由於要興建西九龍隧道以及發展葵涌8號碼頭進行塡海的關係, 昂船洲現己與九龍接合起來
1970年代中從干諾道中眺望中銀, 匯豐銀行總行大廈以及高等法院
1950年代末的皇后像廣場, 留意左下角的皇后行正進行拆卸工程
1960年代初的香港天星碼頭
九龍太子道聖德勒撒教堂. 1932年4月奠基, 1949年1月升格為堂區
灣仔舊樓透視
上環舊影留痕(6), 梁國英藥房現遷往灣仔
上環舊影留痕(5), 此處應為皇后大道西
上環舊影留痕(4)
上環舊影留痕(3)
上環舊影留痕(2)
上環舊影留痕(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