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一生一世的 Beatles













早期的 Beatles 1











早期的 Beatles 2











後期的 Beatles













Beatles在1969年1月30日在 Savile Row屋頂作最後一次的公開表演



早前看了 Ron Howard 所剪輯的Beatles記錄片 "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走過披頭的歲月),竟掀起了我對這隊經典樂隊的無限睱念。Beatles成立於五十年代末, 1970年正式解散,其活躍年期不足十年,惟其音樂,哲學以及為歐美流行樂壇所建立的典範可謂歷久不衰,即使在紛亂混沌的今日,聽不同年代的Beatles的音樂仍甚有啟發性.    紀錄片所見, Beatles到處少女們瘋狂吶喊,有些甚至興奮至昏厥,這在民風依然頗為淳樸而保守的六十年代來說可說是讓人甚為側目,但這亦說明,Beatles受歡迎的瘋狂程度,以及Beatles的音樂如何使流行樂壇, 流行文化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一句題外話,我八十年代初在英國看過一則漫畫, 裏面一個小孩對另外一個小孩說," Do you want to make your mom mad?  ask her who Beatles were.".   意即謂"你想不想讓你的媽媽發飆?問她誰是Beatles便可以了".   這個漫畫其實反映了八十年代Beatlemania 的一代已然結婚生子的現實.




説起 Beatles的電影, 他們在六十年代曾經拍過兩套以他們歌曲命名的電影, "Help",和"A hard days night", 而 "走過披頭的歲月"則是以紀錄片形式將Beatles在演唱會路上的歲月以影像方式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前者("Help",和"A hard days night")有Beatles四子以第一人稱參演,內容的真實性(即各人在電影內的言行性格是否只是在飾演自已) 容或成疑,但在某個層面上那起碼是 Beatles在那個特定時刻親身向你說故事,故此彌足珍貴.




言歸正傳, 我記得第一次接觸Beatles的音樂,不是他們的原裝正版歌曲,而是星加坡口水歌王上官流雲改編自他們的 "I saw her standing there"(亞珍已經嫁咗人),和 "Can't buy me love" (行快啲啦喂)。  那時候我初接觸歐西流行歌曲,只覺得這兩首歌音律旋律輕快,歌詞又夠街坊,容易琅琅上口,後來有大哥哥跟我說那是改编歌,原曲來自一隊名為Beatles的英國樂隊,並介紹我聽他們的其他歌曲.  那已是1965, 66年, Beatles的樂風已變,不再是只識唱 I love you yeah yeah yeah的狂人樂隊, 而是改走更多元化,更探討人生哲理路線的音樂.  1967年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一碟橫空出世,完全顛覆了傳統流行音樂的秩序,大碟以概念形式灌錄和制作,全碟無統一風格,或者說根本以無風格爲風格. Sgt. Pepper's 一碟中我最喜歡的是歌曲是 "A day in the life", 此曲以音樂形式生動地描述一個平凡白領的無聊白日夢,取材大膽, 歌詞和配樂安排更是一絕,當然那時候我年紀還小,不懂欣賞和理解如此深奧的流行曲,然而驟聽之下,心底竟湧起一陣莫名其妙的興奮, 想不到流行曲可以這種風格編曲和唱出,感覺有如過山車般橫衝直撞, 甚是過癮,從此便與Beatles結下不解之緣。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 Beatles , 有些人鍾情青春可人和感情澎湃的 She loves you 和 All my loving,或者是中期較内斂的情歌如 Yesterday,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或 When I am sixty four.   你可能會更喜歡他們探討人生或者社會現象的Revolution, no where man,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 又甚而後期較深䆳的let it be , Don't let me down.    Beatles便好想好像一席很豐富的自助餐,有簡單的的情歌,有對社會嘅控訴的摇滚樂曲,有辛諷,有哲理,也有温情, 總之各取各需, 包你一聽難忘。



回頭說 "走過披頭的歲月",電影本身沒有什麼獨特的風格,只是以平舖直敘的手法,用記錄片的形式將Beatles 1962至1966年巡迴演唱期間的片段重新剪輯, 呈現在觀眾面.   片中當然加插了大量 Beatles現場演唱的錄影片段,但請不要被 Beatles 的表演蒙蔽了眼睛,電影其實呈現了他們生活和思想的另一面; 譬如說他們在美國巡迴演唱,便產生了一場不少的風波;  話說1964年夏季 Beatles在美國南部各州巡迴演唱時, 因為不滿主辦單位要將黑人和白人的座位隔離,威脅要取消演唱會,主辦單位最後只能讓步,讓黑人和白人坐在一起欣賞演唱會.  Paul McCartney 對這件事的回應是:"我覺得這很愚蠢,你不能像是用對待動物的方式去對待其他人,這就是我們的感覺,這是英國人的感覺,因為,在演唱會上,在英國都不曾有過隔離觀眾,如果真有隔離,我們就不會在哪兒演唱"。 那可是六十年代,美國的種族隔離歧視仍然十分猖獗,黑人少年入場後竟發覺鄰座坐著個白人,大家可以一起為自己的偶像吶喊狂呼,我想那種感覺甚是奇怪特, 甚而是震撼的.  Beatles 沒有正式為種族隔離正式發過甚麼聲,然而他們的行動比聲音更為響亮。



另一個片段是John Lennon 因為說過自己比耶穌更受歡迎,受到宗教人士及社會的猛烈攻擊.  事緣他在1966年3月接受 Evening Standard(標準晚報)記者Maureen Cleave採訪時説道: "基督教會走的。它會消失和萎縮……我們現在比耶穌要受歡迎——我不知道誰會先走,是搖滾樂還是基督教".  由於反 Beatles 之風越吹越烈, 最後他不能不開記者招待會道歉.  但 John 不愧是 Beatles 隊中最聰明, 看事情看得最透徹的一員, 他的道歉技巧甚是高超, 與其說是道歉, 倒不如說是機靈的申辯,其大意說: "我從來沒有正式說自己比耶穌更受歡迎,這中間可能有些誤會.   我是指說一個流行的現象,如果我說電視機比宗教更流行,那你們是不是要摔壞你們的電視機?".  所謂道歉,其實把把一個新世代的現象很技巧的放在世人的面前,也讓人不得不承認和接受這個現實.  John不愧是 Beatles的靈魂,他往後倡導的政治和思想改革,至今仍影響著很多人.  遺憾的是他在八十年代初以四十歲的英年死於"狂迷"的槍下.  我在想,他今天若然在生,將會帶領著一個怎樣的社會改革?




其實要認識 Beatles,本片不是最好的門檻, 九十年曾經有套很詳盡的Beatles記錄 片 "  The Beatles Anthology" , 一套三張碟,外加一張bonus DVD, 把Beatles從組成到解散的每個時期都很詳盡的記錄下來的, 是Beatles迷們不可或缺的聖經.  "走過披頭的歲月"著重記錄他們巡迴演唱年代的點滴,當然觀衆們也可從這個環節窺探 Beatles四子的內心世界,畢竟他們那時候只是二十來歲的年青人,幾年下來密集的巡迴演唱讓他們身心俱疲,最後決定不再作現場演唱,專心留在錄音室灌錄唱片,如此才可盡量發揮他們的才華.  電影以1969年他們的天台即興演唱會  "Don't let me down"作結. 畢竟天下無不散之筵席,Beatles的解散有很多人歸咎於小野洋子的介入,但我總覺得,大家都不都已不再年青,人生觀以及思想性格的分歧越來越大, 加上各人有各自的音樂路向,分道揚鑣是必然的. 有聚必有散,與其勉強栓在一起,倒不如各自發展.  觀乎 John Lennon與 Paul McCartney日後的音樂發途徑迴然不同,便很好的證明了這個事事實。




如今, Beatles只剩下 Paul McCartney和Ringo Starr兩人在世,Beatles永不可能重組了,然而即使 John Lennon和George Harrison仍然在生, Beatles都不可能復合,原因是John Lennon在生時曾再三強調不會重組 Beatles,在他心目中 Beatles已是過去式.  但不打緊,我們還有影帶,還有DVD  ,隨時可以重溫他們的風采和音樂.  經典不死,也永不老去。 試問,你會認為 Hey Jude和 Long and winding road只是六十年代的歌曲嗎?



其實一生一世的,何只英女皇?還有永恆的Beatles。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英女皇1953年加冕巡遊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8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7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6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5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4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3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2














英女皇1953年登基時香港舉行巡遊慶典 1
















事頭婆的官方照片 





網友安兄傳來幾張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1953年登基時香港各地舉行慶賀巡遊的照片,相中英女皇風華正茂,她是1926年出生, 登基時年方26歲,如今她已是滿頭華髮,髦髦老矣, 但每次在電視裏見到她,仍覺得她還是那末雍容華貴,望之使人產生可親可敬的感覺。



事頭婆 (香港人對英女皇的暱稱)對我來說可算是一生一世的圖騰.  她登基的時候我還未出生,童年是每次往訪政府機構 (主要是移民局,出生註冊處等),都會看到她的官方照片高高的掛在牆上.  小時候少不更事,問長輩那是誰,有一次一位長輩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 "那是英女皇,她的官階比港督還要高很多".  那時候我只知道香港的最高領導人是港督,她的官階竟比港督還要高很多? 那是乖乖不得了,從此對她更是肅然起敬。



瞬眼間,事頭婆已經做了64年的女皇,早已打破她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皇的紀錄,現在她每在世一天,便向新紀錄邁進多一天。紀不紀錄我不太在意,倒是看着這幾張照片,心中不免有些戚戚焉的感覺, 63年過去了,香港經歷幾度滄海桑田,相中的建築物早已拆卸重建,海岸線亦已塡了又塡,沿海早已聳立着一幢幢摩天大樓.  人呢?更不用說了, 1953年時任港督是葛量洪,跟着的柏立基,戴麟趾,麥理浩,尤德等均以作古,香港亦已回歸了19年,在這許多變化和紛亂中,唯有她,猶如定海神針般䇄立不倒.  她的形象彷如發展迅速的大都市中一幢巍峨的老建築物.  你走進中環,也許會認不出東南西北來,但只要看到終審法院 (即舊高等法院,前立法會),你便會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向東是金鐘,向西是中上環, 背靠太平山, 前朝維多利亞港, 準錯不了.



事頭婆,只要她一天還在,我便感到與舊日子仍有一種無法言喻的關聯,每次看到她在新聞中出現,出席一些官方場合,心中都有一份莫可名狀的溫煦,她彷彿像個看顧着自己成長的長輩(當然是"我識佢佢唔識我"). 今天我身邊的長輩均相繼離去,所以她的存在彌足珍貴,在此誠心祝願她健康,長壽,和快樂。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唉!工黨




早前覽閱報章,得悉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Jerry Corbyn)成功擊敗挑戰者,得保其工黨領袖的地位.  看罷此則新聞後不禁掩卷嘆息,工黨可謂氣數已盡矣.  我估量比科爾賓更高興的,當數保守黨的袞袞諸公,相信他們都會額手稱慶,因為只要科爾賓在位,保守黨下次大選幾乎勝算在握。



曾幾何時,英國由工黨和保守黨兩大政黨交替執政,老一輩的英國人還會記得工黨嬴最漂亮的一仗,是在二戰剛結束後的那埸大選; 工黨的艾德禮(Clement Attlee)在大選中擊敗民望如中方中的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一句題外話,大選落敗後, 邱吉爾不忘以金句自嘲, 以期"跌落地挪番吒沙" , 金句曰"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英文原文爲: " Ingratitude towards great men is the mark of a strong people", 此金句皮裏秋陽, 喻貶於褒, 端的是大家手筆 ).  那時候的工黨何等風光,即使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工黨與保守黨仍然分庭伉儷,選戰中各有勝負,然而政治評論者大多數都認為,工黨的政治理念比保守黨更有實質的內容及願景。




工黨在七十年代末因為不滿的冬天運動( Winter of Discontent )受挫甚深,直接間接造就了戴卓爾夫人(Mrs. Thatcher)的崛起,以至淪為反對黨超逾15年.  直至1997年,脫胎換骨的工黨終於在大選中重挫保守黨(保守黨之敗, 馬卓安(John Majors)優柔寡斷, 無力擺平黨內的紛爭要負上很大的責任),令保守黨從此在野13年.  工黨尋且着力推動各方面改革,包括向蘇格蘭,威爾殊以及北愛爾蘭放權,此外亦引入資訊自由法,人權法等保守黨長期拖延的法案,又增加注資入醫療系統,令病人的輪候時間大為縮短,此等德政,着實造福了不少英國人,英國近十多年來民生和經濟基調保持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改善,工黨的功勞不小, 此亦是工黨從1997年至2010年穩坐江山的主因, 惜乎貝理雅(Tony Blair)背逆民意, 跟隨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 以至流失大量中間選民的支持, 加上繼任人白高敦(Gordon Brown)不善辭令, 經常在關𨫡時刻失言, 遂在2010年大選中將執政黨寶座拱手讓予保守黨。




然而不知是否工黨命乖時蹇,竟然選了一個超級左傾且只活在自己世界内的科爾賓作為領導,使工黨快速分裂,其末流所及是大量流失中產選民,並把自己邊緣化.  如此自癈武功,在英國政治史上實屬罕見(記憶中惟有八十年代初的工黨領袖富特(Michael Foot) 差可比擬), 末流所及工黨不但無法發揮監察執政黨施政的責任,更重要的是無法取得多數選民的信任,只恐怕未來十年(約等於兩次大選)也無法翻身上台。





且看科爾賓上台一年來的表現,在國會的質詢時間,他完全無法"食得住"卡梅倫 (David Cameron),更遑論更"硬淨"的文翠珊(Theresa  May),我曾在電視中看他在質詢時間向卡梅倫發炮, 覺得他的表現頗為差勁,說話吞吞吐吐,更不要說有什麼動人心弦的演說.  看著看著我無法不懷念從前的工黨在野領袖,金諾克(Neil Kinnock)不用說了,即使與科爾賓在理念和氣質相近的富特,他生不逢時,對手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戴卓爾夫人,當然是難以比肩,但富特說到底當過記者,又曾是教授,理論基礎深厚,發言的時候往往有神來之筆.  他在福克蘭戰爭中發表支持政府的演說,便很能動人心弦. 老實說我在理性上是支持保守黨,但在感性上傾向工黨.  保守黨的領袖大多面目模糊,相反工黨的領袖普遍都辯才無礙,且多具有實幹的能力,貝理雅不用說了,  八, 九十年代的富特, 金諾克以至史勿夫(John Smith)都很能散發一種領袖的魅力,我偶像彭東尼(Tony Benn)更是出名的能言善辯,惟科爾賓橫看豎看都缺乏這種魅力,也許他有一種政治堅持感,個人操守也沒話可說,然而以領袖的感染力和領導能力來說,我總覺得他跟衆前輩卻差了一大截.  今年六月英國脫鈎公投, 工黨的立場是爭取留歐,但科爾賓的態度甚為曖昧,拉票也不積極,以致公投脫鈎陣營勝出後,很多工黨的議員都埋怨他沒有盡全力拉票,導致留歐陣營以少於2%飲恨。  最令人失望的是,工黨票倉包括英國中部,東北部如紐卡素,伯明翰,約克郡等地都支持脫鈎,也就是說,作為工黨領袖的科爾賓根本無法説服其傳統支持者投留歐一票,反而被英國獨立黨及其他脫歐派搶佔陣地,他的領導能力可想而知。



領袖有領袖的風範,科爾賓便缺少了作為一個領袖的應有大度.  我在英國的時候便發生了這樣的一段插曲,科爾賓在他的社交帳號中發訉息,埋怨英國的私營火車班次太少,以致他乘坐火車時沒有座位,只能蹲坐在廁所外邊,並在其信息中附上自已坐在地上的 selfie.  這條信息發表之後的第二天,維珍火車便迅速作出反擊,並刊登了火車内的監控鏡頭所拍下的照片,照片中科爾賓走過的車廂裏面其實甚多空位,只是他選擇不坐座位,寧可蹲坐廁所外面,扮委屈狀而已.  被人踢爆後的科爾賓甚為尷尬,只好再發信息勉強解釋,說誤以爲那些座位已被預訂,但不管如何,堂堂反對黨領袖如此睜大眼說謊,爲的又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題目,讓人覺得這位工黨領袖根本不是大將之材。



科爾賓的領導能力不佳箇不待言(否則也不會被黨友逼宮),但他的致命傷是政綱超級離地,例如他堅決反對英國保持獨立的核震懾能力,並主張單方面裁減核武,這對脫歐後仍然希望保持大國地位的英國朝野和民眾來說,𣎴啻是個"細路仔玩泥沙"的建議.  放棄獨立核威懾力量,無疑把軍力已不斷走下坡的英國(去年連唯一一只航空母艦退役後亦無力配置新艦)變成如葡萄牙,意大利等二, 三流國家,在全球的影響力遂大大減少.  近年來美國對英國軍事力量 逐漸減弱已甚為不滿,認為英國根本無法配合美國的全盤軍事規劃和部署,假若英國真的單方面裁減核武,那將會是不可想像的災難,長此下去,英國可能連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也不保.  英國自二戰後經濟逐漸衰落,政治影響力亦日漸萎縮,現在連軍事防禦力也自癈武功,怎麼還有資格位列全球五強,,維持國際政治秩序呢?




英國退出歐盟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我相信英國人還不想退出國際舞台.  沒有核威懾力和足夠的軍力,如何在全球有發言權? 缺乏軍事力量的阻嚇,俄羅斯可隨時派戰機,潛艇在外圍威嚇滋擾,令英國的國防大受威脅(近年來俄羅斯的戰機經常在北歐領空若隱若現的出沒, 讓北約頭痛不已).  顯而易見,科爾賓的國防政策完全跟英國的主流想法脫節,此外, 科爾賓主張公共企業回歸國營, 以及加税以應付日益繁重的福利開支, 在在都與主流民意背道而馳, 如此選民又怎敢支持工黨,讓工黨上台,讓科爾賓做首相呢?




撇開科爾賓的個人因素不說,工黨本身已經是四面楚歌,原來的票倉蘇格蘭已一去不復返,上次大選被蘇格蘭獨立黨打得抬不起頭來,在整個蘇格蘭只羸得一個議席,成績慘不忍睹,另外英格蘭東北部又被獨立黨蠶食,優勢不再,此情此景即使有如貝理雅, 金諾克等魅力型領袖坐鎭也不易翻身,以科爾賓之能想開拓新票源簡直是夢想天開,不要忘記英國脫歐後要面對非常嚴峻的經貿新環境; 根據最新的調查,76%的英國企業有意將業務遷往海外,在如此艱鉅的經濟前景下,英國人出名現實,又怎敢把首相之位交予一個想法離地,所想, 所主張與現實環境距離十萬八千里的科爾賓呢。



科爾賓容或因為工黨現行的選舉制度擊退了挑戰者,保住了工黨領袖的地位,但真正的工黨的支持者都心知肚明,這意味着工黨的前景將十分黯淡,未來在野的時間可能會比七九年敗給戴卓爾夫人的年期更長,而最大的得益者肯定是保守黨的現任及未來領袖,他(她)們的首相寶座將會因"科爾賓因素"而坐得更久,更䁔。




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我哋留學嗰陣時



日前與朋友談起他那個現正在英國唸書的兒子,我問他有否掛念兒子,擔心他在那邊吃不飽,穿不暖?  他哈哈大笑的說 : "你也甭太落後了吧,現今通訊那末方便,我隨時可以和他WhatsApp , FaceTime ,差不多日日都見面,那用得着掛念, 擔心?".




想想也是,今時今日通訊如此發達,交通也甚爲便利,每逢大事大節如聖誕,復活, (暑假更不消說了),那管只有五七天的假期,父母們都會買機票讓寶貝仔女返港渡假.  子女若沒空,廿四孝父母便自己飛過去探親,當然這亦拜網絡發達,機票越來越平所賜。




回想八十年代我在英國唸書的日子,不禁喟然輕嘆,先不說自己是個窮學生,不敢亂花錢,何况那時候的機票相對於當年的物價來說甚為昂貴(一張在唐人街旅行社買的從倫敦飛返香港的機票盛惠四, 五千港元),那敢年年回港?老實說我在英國時連去其他城市也"就住就住",返香港渡假?簡直是痴人說夢.  暑假是我賺錢補貼生活費的高峰期,(平日我都會在周末打工,只不過暑假更為"狼死"而已).  我記得唸 undergrad時所做過的暑期工可謂包羅萬有,包括在酒吧當酒保,在餐廳洗大餅,在中式外賣店做收銀,在中餐廳當侍應,在麵包工場托麵包,以及在超市做雜工,誇張點說來是七十二行,行行做過.  你若問我是否如此缺錢 ,其實又不然.  老爸老媽是帶鋼盔行騎樓底的人,給我準備的錢完全夠交學費和日常的用度,只是我自己覺得既然暑假不回港, 閑坐宿舍心理上有點過意不去,所以才拋個身出來做而已(一笑)。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如此自虐式的打工賺錢,其實浪費了千里迢迢往赴彼邦留學的原意,我應該好好的趁此大好機會瀏覽的風景和了解當地文化,以及融入此地的風土人情.  說起來真有些慚愧,我是這次赴英探親,才有這個餘暇和心情去領受英國較深層次的人文風景.



話說回來,冷眼旁觀這一代年輕人出國留學,更有些今時唔同往日的慨嘆; 那年頭我們在外面唸書,過年過節去郵政局排隊打長途電話回家,往往要等上一個鐘才輪到自己講那三幾分鐘的電話,如此珍貴的時段,不得不講得很急,什麼東西都要匆匆忙忙一口氣講完, 又不敢加時,因為電話費太貴了(記憶中好像要十五至二十港元一分鐘), 電話講完了, 才發覺還有很多事情還沒有交待.   那時候的留學生,是真正要逗留彼邦幾年, 讀完書才能回港,美其名是學成歸來.  現在的小朋友在唸書期間不斷回港,便少了一份山長水遠的牽掛和朦朧感。



我當然明白,時代不同,經濟也發達了,條件優越不少,留學生的日子亦越來越舒泰,作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們日子過得好一點,故此不可能以從前的心態和傳統去理解; 年輕人要受苦,才能成材.  孩子大了是否有出色,與是否吃苦沒有必然的關係。當然你是否贊成這個說法是另外一回事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不同的命運所致,我們那時候環境比較艱苦,難免要吃點苦,挨得辛苦一點,現在的父母受的教育既高,經濟條件也較寬裕,自然在力能所及的情况下, 爲子女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  我想當年我的老爸老媽何嘗不是胼手胝足, 死慳死抵地的供我和弟妹留學? 父母心古今皆同, 只不過七, 八十年代經濟不及今天富裕, 留學生的環境相對較差而已 (不知怎地, 忽然想起老媽子的口頭禪 "仔女係嚟攞債嘅").  今日孩子們的起步點當然較我們當年舒服得多了,至於他們將來是否能成材,則要看他們自己的個人資質以及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