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華醫院大堂。東華醫院於1870年3月26日宣布按“東華醫院法團條例”開始建設。東華醫院的興建有賴於當時英國殖民地註冊官的推動,他在太平山街附近的廣福祠看到大批感染了來自中國的鼠疫的華人死亡或在等死. 1872年政府津貼45,000港元,以及15,000港元土地出讓金, 醫院得以正式興建。 醫院在1872年2月14日隆重開幕,見證了有史以來最宏偉的殖民地惠民工程的落成。 醫院的運作在當時確實需要克服了不少文化偏見,如中國人不相信西藥及其治療法,如手術。許多中國人寧死也不願往醫院求醫。 政府隨後頒布了“1911年擴建東華醫院條例”, 於1911年興建廣華醫院以應付九龍及新界的人口增長

正在維修中的文武廟

跑馬地馬場內的觀眾看台

坐落在東角的糖廠 2

坐落在東角的糖廠 1. 東角即今天的銅鑼灣一帶, 糖廠屬於怡和洋行

香港黃埔船塢 2

香港黃埔船塢 1. 香港黃埔船塢曾是亞洲最大的船塢。黃埔船塢於1863年由Douglas Lapraik 和 Thomas Sutherland成立. 香港黃埔船塢公司(全稱香港九龍及黃埔船塢公司)於1865年被稱為九龍碼頭(Kowloon Docks) , 位於西九龍紅磡和大環之間的海傍,面向維多利亞港的紅磡灣。 “黃埔”的名字來自廣州黃埔區, 其時公司在該區擁有另一間船廠

從九龍半山向西望

從九龍半山向東望

遠眺馬己仙峽

位於太平山山頂的信號站

位於柯士甸山的山頂酒店

港督堅尼地的銅像

1890年代的兵頭花園 2

1890年代的兵頭花園 1

1897年中環海傍正在進行大規模填海

1890年代的中央街市

1890年代的香港會

1890年代政府合署

1890年香港政府在奧卑利街成立了全港第一間女子書院。 1893年, 猶太富商庇理羅士概捐港幣25000元,在荷李活道和歌賦街交界處,中央書院舊址興建一幢三層高的女子學校, 學校更名為庇理羅士女子學校, 以紀念在庇理羅士的貢獻。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庇理羅士女子學校搬到醫院道。 1965年4月,學校搬往其天后廟道的現址

19世紀末位於高街和第二街交界的柏林棄兒園(The Berlin Foundling House). 柏林棄兒園由德國基督教新教傳教士興建. 棄兒園被拆卸後改建為差館,千禧年後因為西港島線工程,現已成為戴麟趾康復中心

60年代的香港木球會

60年代的三角碼頭. 苦力從卸貨艇揹運大米到倉庫

60年代中環海旁. 從左到右依次為:皇后碼頭,第二代香港會,中銀大廈, 正在興建中的大會堂,匯豐銀行大廈, 太子大廈和皇后行 ( 後來重建為文華酒店)

60年代位於沙田的第20獨立偵察飛行陸軍航空兵團營地

60年代位於沙田的第20獨立偵察飛行陸軍航空兵團營地. 其飛機跑道設於在城門河流入海的匯合點; 二戰前這里被用作學校和辦公室. 現已改建為沙田馬場

60年代的沙田. 右邊的商店屬於沙田墟. 沙田墟於80年被拆卸, 並重建為新城市廣場

60年代初的黃大仙. 黃大仙徙置區前面的空地後來成為摩士公園。 圖片中心地區則發展成為今天的樂富橫頭磡村。背景可以看到獅子山

60年代初位於尖沙咀碼頭的人力車站。左邊的倉庫始建於1923年,並於1963年被拆卸, 1964年重建為星光行

70年代末位於旺角彌敦道628號的瓊華酒樓。瓊華酒樓現已改建為瓊華中心

60年代的黃大仙廟入口處,左邊可以看到黃大仙徙置區, 背景是獅子山

油麻地佐敦道碼頭. 佐敦道碼頭始建於1933年,並於1996年因西九龍填海被拆毀, 現已改建為柯士甸地鐵站. 還有人記得那條防波堤嗎?直至80年代初,我坐油麻地小輪過海時還看到很多人在那裡釣魚,有時也可以看到戀人坐在那裡看日落

一張非常漂亮的中環皇后大道中區舊照. 右邊的皇后戲院位於陸海通大廈,始建於1961年,並於2007年被拆卸

一幀非常清晰的淺水灣舊照. 左邊遠處是淺水灣酒店. 淺水灣酒店始建於1920年, 1982年被拆毀,並於1986年重建完成重新開業 ( 只有餐飲業務 ,並無酒店服務) 。左邊近處是余東旋的淺水灣別墅"Eucliffe". 右邊可以看到淺水灣泳灘

70年代從金鐘鳥瞰中環. 從左至右是希爾頓酒店 (今天的長江集團中心),舊中銀大廈和高等法院

從加列山道下望香港仔石排灣. 中間的小島是鴨脷洲, 圖中四艘白色船隻是著名的海鮮舫,而最右邊則可以看到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香港仔太白海鮮舫

從中環政府合署下望維多利亞港和九龍半島. 前左為聖約翰大教堂。遠處可以看到舊香港會所及香港木球會

50年代大坑虎豹別墅. 虎豹別墅,亦被稱為虎豹花園,始建於1935年,由已故的南洋富翁胡文虎興建,胡文虎以製造“萬金油”起家。虎豹別墅面積廣闊,攀著陡峭的山坡向上伸展。它的顯著特點是一幢七層樓高的白塔. 此白塔亦是香港島唯一的中國式寶塔。虎豹別墅最引人入勝的特色是其以中國傳統神話為題材的壁畫,雕塑和雕像, 誡勉人們做好事,以免死後受苦

虎豹別墅內的七層白塔

好漂亮和很獨特的角度!聖約翰教堂,中銀,木球會,添馬!正👍
回覆刪除那虎豹別墅,曾留下我不少足跡。可惜那些假石山林內,異味難頂。
回覆刪除圖一,想當年,香港恬靜自然,風和日麗,祥雲渺渺,碧海悠悠,一片淡然平和!
回覆刪除雖貧富一樣縣殊(其實比現在更甚,富者傭僕成群,貧者鐵皮木板,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𥘉,普通人走進銀行,每遭門衛刁難,職員十問九不答,官府更甚),生活艱難,可是各人皆默默耕耘,學子拚命挑燈夜讀,希望小學會考一登龍門,進入名校,則前途坦然,名校門檻,不論貧富,只看會考成績,不若如今,幼稚園已定終身,貧者難逾天階,此拜死去之某大老,好心做懷事,鬦爭於港英,言會考不人道,要各區中學顧回各區小學,不讓小孩有"會考壓力",,,,撫今追昔,有良好意願,妄固現實,結果如何?
看圖視今,唯有搖首,,,,如今香江現象,一片紛亂,替兩個孫女兒前途擔心!
以前係唔係好啲???
Very lovely old Hong Kong, but not now!
回覆刪除60年代的沙田~~~70年代𥘉曾居沙田頭新村,周末(在英資洋行工作,已經是每周工作五天!)及周日一定會出墟飲茶,西環大佬呢張係新相,睇番真係"往事不能回味",周末及周日正式工作單位休息,但係同家人飲完茶,就要去做兼職,嘩,果陣時犀利咯,係"幾份兼職",最高峰係六份,犀利呢!
回覆刪除就係獅子山下嘅故事咯!
60年代的三角碼頭. 苦力從卸貨艇揹運大米到倉庫~~~西環大哥,唔知係唔係我記錯,果度應為屈地街同大道西咁上下,如果三角碼頭就係德輔道西,永樂街對出海皮!
回覆刪除圖中位置係五十年代末同六十年代𥘉發生了一件慘劇,一名教車師傳一家連同懷孕妻子晚上衝咗入海,有人見到走去差館報案(果時,唔係度度有電話,而且晚上舖頭多關門),當時差館差人"服務"態度同今時今日當然唔同,冇乜細查,竟然話佢報假案,仲話要"义處"佢,佢誓神劈願咁再三要求差人再去睇清楚,之之坐坐,至第二朝,先至叫消防去睇,攪咗一輪,係海底抄到架車,裡面啲人,梗係全部"往生",老鬼點解幾十年後仲記得咁清楚?因為報案果個係我,,,,,,,,,,,
前曾講過,果條海皮,係我童年,少年嘅走廊,西環大哥都係咯!
多謝所有珍貴照片, 60年代中環海岸照片好像左右調轉了 !
回覆刪除一張非常漂亮的中環皇后大道中區舊照. 右邊的皇后戲院位於陸海通大廈,始建於1961年~~呢幅相,又係好感觸,
回覆刪除再早期即係50年代𥘉,大慨係聖誕前後,老豆帶住我行經此處,即皇后戯院前,當時係幾歲大,老豆拖住,點知幾名水兵,英美都有,突然點啲炮仗掟過嚟我度,嚇到大喊,呢件事,困擾咗老鬼超過半個世紀,,,,又係果句,家陣睇見啲70,80,90後上親街,或者衝擊乜乜,梗係攞支"米字旗"係度揚下揚下,老鬼心中又係"痛下痛下",
雖然為咗搵食,老鬼都向"英女皇"宣誓"效忠"幾次,又係英國人公司做咗好多年,但係今時今日睇見啲後生(佢地都未受過乜乜的糟質,想當然),,,,,,咁,,,,,,都係有啲,,,,,唉!!!!
油麻地佐敦道碼頭. 佐敦道碼頭始建於1933年~~~那條防波堤,係60年代前,堤內係英海軍維修船塢九龍分塢,好多時有英軍船艇泊係度,泊得最多嘅係一艘中型補給艦,其他多是輔助艇,掃雷艇等,60年代英軍裁軍,交番俾港府,造咗海事處"基地",主要維修水警,海關,海事處同郵政署船隻,果陣時未有隧道,港九郵件係靠運輸艇運送。
回覆刪除60 年代嘅黃大仙竟然有菜田。
回覆刪除好可惜我未去過虎豹別墅。
60s Wong Tai Sin picture. My happy childhood in W.T.S. Including (射波孑,拍公仔紙,放紙鳶).
回覆刪除好請你努力我是很愛看旧事物的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