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位於大角咀晏架街的麗華戲院. 1966年12月29日 開幕, 現重建成為麗華閣
1988年銅鑼灣伊榮街
1980年代重建前的淺水灣酒店 3
1980年代重建前的淺水灣酒店 2
1980年代重建前的淺水灣酒店 1, 其下午茶是非常有名的
舊中環消防局
1980年位於德輔道中舊中環消防局,現在重建成為恆生銀行集團總部
灣仔莊士敦道,左邊是修頓球場
1980年莊士敦道與軒尼詩道交界處向東望。 圖片中的大型廣告牌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
1980年金鐘道向西望
1980年金鐘道向東望。 當時左右两旁仍是軍營,統一中心和太古廣場還沒有踪影
火車站周邊所有的建築物已被拆卸, 看起來非常孤單的尖沙咀鐘樓
80年代彌敦道凱聲戲院
80年代禮頓道加路連山道交界的保良局
1980年的石水渠街
1980年的英皇道
1980年鳥瞰彌敦道北海街普慶戲院全景
1980年代的荔園
荃灣梨木樹村的巴士總站
荃灣碼頭巴士總站
彩虹村巴士總站 2
彩虹村巴士總站 1
1986年位於油麻地彌敦道西貢街交界華戲院. 戲院於1928年12月8日開業. 戰後光藝何氏家族聯同張清火和黃壽齡成立「何黃張有限公司」,並取得富商何東璇出讓的天演大舞台,改名大華戲院. 70年代末, 在大華戲院的後面又建成新大華戲院 M2. 大華戲院和新大華戲院1988年11月30日結業, 重建後成為大華酒店,設有兩家迷你戲院,一院座位403位,二院座位434位. 重建的大華戲院於1992年4月開畫, 改為走比較小眾口味的藝術電影路線
1986年位於油麻地寶靈街官涌街交界的民樂戲院. 戲院於1967年1月1 日開幕,擁有1131個座位,於1993年停業, 現為德興大廈
1980年位於尖沙嘴彌敦道柯士甸道交界的倫敦戲院. 倫敦戲院於1962年2月5日(年初一)啟業, 並選映戲曲喜劇《探花夫婿狀元妻》. 倫敦戲院為當時紐約、大世界的院主投資興建,並加入紐約、大世界、高陞、國際等院組成粵語片線。戲院拆卸後重建成現在的莊士倫敦廣場
1984年位於油麻地佐敦道廟街交界的快樂戲院
80年代寧波街白加士街交界的華盛頓戲院 2
80年代位於油麻地白加士街92-98號的華盛頓戲院. 戲院於1971年5月21日開業,擁有1223個座位,開幕首映,由占士‧霍斯James Fox、德克‧鮑加德Dirk Bogarde領銜主演的英國電影《僕人》The Servant。
華盛頓戲院座落於橫街之中, 由於戲院本身長而窄的關係,銀幕亦顯狹窄了,雖然如此,卻無損它的票房。 它是華盛頓院線的龍頭戲院,主力放映西片,據1985年的統計,華盛頓戲院的上座率達到48.74%,接近一半,同區的普慶戲院,上座率亦不過44.85%,銅鑼灣的明珠戲院,更只得33.55%。華盛頓戲院於1990年1月1日,改名為嘉禾華盛頓戲院,之後變成嘉樂線的龍頭戲院,戲院於1993年6月28日結業
調景嶺士總站
中環遮打道
80年代的中環皇后大道中砵甸乍街交界
皇后大道西德泰當鋪
80年代的銅鑼灣海岸
80年代的灣仔李節街
80年代初未填海前的紅磡碼頭
80年代夏愨道
80年代紅磡碼頭巴士總站
80年代北角英皇道
80年代元朗東巴士總站
80年代屯門碼頭巴士總站
80年代沙田巴士總站
80年代中環海旁的卜公碼頭
80年代的皇后大道中文咸東街交界,可以看到得雲茶樓
80年代鳥瞰紅磡碼頭巴士總站
尖東紅磡海底隧道
皇后大道東與堅尼地道交界處, 可以看到合和中心
從到灣仔海旁回望灣仔,可以看到初建成的合和中心
干諾道中
干諾道中行人天橋 2
干諾道中行人天橋 1
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 6
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 5
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 4
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 3
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 2
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 1
大角咀巴士站
80年代一輛10號雙層巴士駛經大角咀
80年代初落馬洲,當時中國還沒有開放,人們會到落馬洲遠眺深圳,對大多數香港人來說中國仍然是個謎
1980年中環卑利街. 卑利街街市到現在改變不大, 只是最近—些藝術畫廊和餅店進駐在街道的上端
街角小販
摩羅街荷李活道交界處近文武廟,注意右邊的黃色垃圾桶
中環皇后大道中,左邊是匯豐銀行和中國銀行總行,右邊是郵政局及拱北行
灣仔駱克道,圖中的Pinky Tatoo仍在營業
非常安靜恬的和開楊的香港動植物公園
新落成的中環郵政總局,你能相信它曾經是臨海而建?
中環雪廠街,左邊是聖佐治大廈,右邊是文華酒店
非常雄姿英發的希爾頓酒店
80年代中環天星碼頭有蓋行人路,那時候仍有許多人力車在排隊等客
80年代淺水灣,那時候新的淺水灣酒店還沒有建成
1981年從尖沙咀望向香港,可見舊尖沙咀火車站剛被拆卸
加連威老道望向漆咸道
80年代的香港夜景
1980年代筲箕灣,鳥瞰柴灣道
山頂景色,左側是山頂餐廳,前方是舊凌霄閣
山頂纜車及維多利亞港
1980年代的衙前圍, 右側是啟德明渠. 衙前圍村位於香港九龍新蒲崗東頭村東光道,是香港市區唯一仍然保留的原居民圍村,正面臨清拆重建。 衙前圍是九龍半島歷史最悠久的村落,它的「圍」與新界一般的圍村不同。新界的圍村是在村外建成一道獨立的防禦外牆,但衙前圍的「圍」卻是由村屋的外牆相連而成. 衙前圍村以陳、吳、李三姓為主,村民自南宋後遷入圍村現址一帶居住. 今日村莊面向的新蒲崗,昔日仍未填海,村民常受海盜滋擾,因而在村莊加建圍牆,故有「衙前圍村」之稱. 全盛時期,衙前圍村與沙埔村、衙前塱村、隔坑村、石鼓壟村、打鼓嶺村、大磡村,聯成一線,合稱「衙前圍七約」,但都市重建壓力下,目前只餘下衙前圍村得以保留
80年代的大圍單車公園. 70至90年代、一直為每個家庭的"週末假日"消閒地方、由於完善單車徑及設施、地利及交通的方便、而成為香港市民租借單車玩樂的熱門地點、園內於80至90年代為最高峰時期、曾多達20間租借單車店合共單車數不少於2000架、而園外附近一帶亦開設多間租借單車店、2000年因要興建馬鞍山綫、故政府收回大圍單車公園用地、在該址興建港鐵車廠、而園內所有租借單車店、被迫搬遷至馬鞍山臨時單車公園及沙田中央公園一帶、隨著大圍的單車公園關閉、園外附近的租借單車店也隨之減少、一班被迫搬遷至新臨時單車場的單車店東主曾在電台節目說、新單車場位置偏僻、宣傳又不足、交通又不便、導致客量大幅減少、搬遷後很多已經結業
80年代的利舞臺
80年代末大圍巴士總站方向望向"大圍歡樂城"正門
入口
1982年告士打道盧押道東望
1987年開發不久的馬鞍山新市鎮
1984年快將建成的交易廣場。兩年後,「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開業,香港證券業即進入一個新階段
80年代油麻地小輪公司的汽車渡輪
1980年代,電車拖著卡車經過金鐘 2
1980年代,電車拖著卡車經過金鐘 1
80年代的雙層平頂巴士有很頗多不足之處、如窗口過高、避震太差等
1983年的大圍,大部份範圍仍是一片黃土。新田圍邨、新翠邨及美林邨率先落成。 秦石邨則正在興建中
1980年代初赤柱泳灘
1980年興建中的銅鑼灣興利中心,建成後三越百貨於1981年開店, 直至 2006年拆卸重建. 現址為希慎廣場,是香港拆卸重建大廈的最高記錄
1980年代初的尖沙咀海旁,只有太空館。 而對岸港島山脊線亦清晰可見
我最懷念利舞台.
回覆刪除我記得"歡樂城"
回覆刪除(時代變遷.......)
我課室既窗就係對住"歡樂城"...當時係望住摩天輪消失﹗
回覆刪除起馬鐡其實係令到我失去左好多童年回憶, 我既家要拆...
"歡樂城"無左...單車公園無左....但係偏偏我就係要搬去馬鞍山!!!
Thank you so much for bringing back the memories. My eyes are filled with tears.
回覆刪除謝謝你呀
回覆刪除八十年代同六十年代好唔同了
回覆刪除大角咀碼頭消失了 愛華的維修部在碼頭附近 曾經拿過WALKMAN到此檢查
回覆刪除正吖,終於都80年代啦
回覆刪除西環兄,
回覆刪除>>>1980年代初的尖沙咀海旁,...港島山脊線亦清晰可見
個時未有咁多不人道玻璃幕牆屏風樓,亦無水乾枯萎式粟米芯篤眼篤鼻。
>>>1980年代初赤柱泳灘
'70/'80年代不單赤柱灘或街市好有風味,從巴士總站向聖士堤反灣方嚮行,舊洋樓歐式地舖,向海那段路充滿南歐風情,
>>>目前只餘下衙前圍村得以保留
No啦!衙前圍村八成多業權已落入佢講你信既"視錢財如糞土、富貴如泛雲"超人手中,保留係絕對無可能,況且特衰正苦講到明有乜*要保留?全係爛屋爛地,超人睇得起,眾村民要𦧲飯應,三跪九叩,涕泣淚流。
>>>加連威老道望向漆咸道
車如流水馬如龍,不單有各類商店,outlet舖成行成市,招牌雖橫七掂八,但亂中有緻,可惜如今近漆咸道個邊大多吉舖等因租。
>>>非常安靜恬的和開楊的香港動植物公園
都係喜歡叫佢做兵頭花園;動植物公園一詞簡直多餘。公園唔係有植物就係有動物,唔通會係麻雀耍樂,淨得檯同凳?
>>>干諾道中
>>>>>>從到灣仔海旁回望灣仔,可以看到初建成的合和中心
個時可以望出海或由海旁望返轉頭,家下被天橋大廈全阻擋。
>>>油麻地白加士街92-98號的華盛頓戲院...德克‧鮑加德Dirk Bogarde領銜主演的英國電影《僕人》The Servant。
德克‧鮑加德Dirk Bogarde一般港譯為"狄保加第"。
如果《僕人》The Servant真係華盛頓戲院開幕首映,咁可能第二套上演既就係西部片"藍戰士-Soldier Blue", 由甘蒂絲寶瑾,彼德史特勞斯領銜主演,此片頗引起話題,題材震撼,內容充滿暴力厮殺、寫實逼真,華盛頓個時因新開,音響、放映機同螢幕設備可能較先進,幾配合呢齣戲,所以華盛頓戲院從此一炮而紅。
>>>1980年鳥瞰彌敦道北海街普慶戲院全景
那間中興酒店內有茶飲,我同家人亦曾去過不少次。
那張衙前圍村的照片,如果將那些村屋當作人的頭頂看,現在她是"疥癬頭"了。不同位置,變了光禿。
回覆刪除晌麗華戲院睇「醉拳」,約齊波友晌保良局門口集合入大球場睇「愉園對精工」,都是十分美妙的記憶.....
回覆刪除大圍歡樂城原址是青龍水上樂園。
回覆刪除佳節快樂。
回覆刪除月滿西環。
我1989年才入住馬鞍山,見到馬鞍山第一個公共屋 - 恆安孤伶伶在這遍爛地上,誰會想到25年後今天馬鞍山的熱鬧。
回覆刪除有誰知道相中遠處的白色矮小建築物是現在的甚麼地方?
很珍貴的八十年代 , 很了這輯照片更覺60-80 年代的可愛處....90年代以後, 一切變得太快了 ! ....... 中秋節快樂! 人月兩團圓 !
回覆刪除HI 西環兄, 多謝你的分享, 一口氣看了你很多篇的古老相片, 帶回很多兒時回憶, 也借用了你幾張有關中秋的照片在我新一篇的中秋節懷舊篇中... 希望你不介意 !
回覆刪除Enjoy the long weekend holiday!
中秋節快樂”,”國慶快樂”,團團圓圓
回覆刪除Happy Midautumn Festival!!~^0^~
回覆刪除(流產所友),有冇見到興建中的合和城??記得每次行去中環,路過軍營都好怕!我和家人從大佛口行去!
回覆刪除在我的Bloc放了原子筆畫,這張是影比你睇,最尾個張,
學弟把酉環的餐廳、教堂、大學,舊樓,
睇完你就明,(流產所友)一定喜歡!!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回覆刪除"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 4"看見該巴士外的"愛克發"菲林(軟片)廣告,不禁神傷,一種產品經過百年過一點時間,帶給人類可以用很方便的方法記錄"人間"一切活動,帶來不少幫助世界發展的工具,竟然可以在短短不到十來年,可以完全被取代,被消失,不知應喜還是悲.
回覆刪除生產菲林不簡單,還養活以十萬計人士,柯達,愛克發,依爾福,瞬間消失!
以香港來說,沖印業,印刷業,數以萬計人失去工作,失去事業!
世事無常也!
而今還有誰人還會用"菲林"?(有的也很少很少了,生產的也很少佷少了!)
華盛頓戲院開幕首映.........記憶中好像是 ( 藍衣戰士 )嗎?
回覆刪除肥龍博友,
回覆刪除>>>華盛頓戲院開幕首映.........記憶中好像是 ( 藍衣戰士 )嗎?
我記憶中都好似係,因在下先祖父酷愛西部片,故此新戲院新西片,他一定先睹為快,並且回家後多會講戲文,所以我係Sep 26, 2012 8:50 AM回應都有提到,家下兄台都係咁講,我相信成數甚高,唔該哂!
肥龍博友,
回覆刪除>>>還有一間名字忘記了,位置大約在廟街、新填地街很舊的
難道會係1919年度落成但於1968年7月被拆卸既「廣智戲院」?「廣智戲院」即位在現今「油麻地圖書館」後之停車場處,即廟街與甘肅街之交界。
黃金戲院去得最多.記得在彩虹村巴士總站等巴士
回覆刪除最懷念卜公碼頭及渡海小輪
回覆刪除凱聲戲院肯定是我看得最多西片的戲院,是 虎虎虎 年代,好似係 $3.5 至 $5 後座!保良局是上大球場必經之路,有幾年我在大球場做過閘口收票員(兼職),免費睇波,精工對南華,上半場南華勝 4:0,下半場 5:4 精工勝!大頭仔胡國雄好波!haha....
回覆刪除很多戲院都被遺忘了 ! 紅磡碼頭那一張, 左下角是工展會場地嗎?
回覆刪除these photo refresh my younger days as a little boy and as a college student,cos some of those places I have been there before....I still remember,I still remember though I am sixty four......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