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歲月情懷 (7)































警察帶領學童過馬路,一張典型的60年代的宣傳樣版照片



彌敦道永星里



皇后大道中



幣兌換公司櫃檯



1960年代一個典型的香港小康之



灣仔莊士敦道



灣仔駱克道



1949年大量難民湧入香港 2




1949年大量難民湧入香港 1



1977年屯門公路建中



1954年近柯布連道、菲林明道的一段莊士敦道




1960年代的觀塘




1960年代的皇后大道中近中央街市




荔園大門口 3




荔園大門口 2




荔園大門口 1



1948年銅鑼灣山上木屋



木屋居民火災後等待救濟



廉租屋
木屋遙相呼應,可能是蘇屋村保安道長發街荷花樓.  蘇屋邨位於深水埗區長沙灣保安道,是屋宇建設委員會發展的第三個屋邨。  蘇屋邨的前身是一大片農地以及一處叫做「蘇屋」嘅寮屋區。  蘇屋邨範圍佔地十九英畝,為當時遠東大型的住宅發展計劃之一。  蘇屋邨於1957年初展開地盤平整工程  ,並於1958年4月完成。當中由徙置事務處先遷拆十九間木屋,安置共二百二十二名居民,並於稍後時間清拆另外六十間木屋及安置共八百名居民。 
整個蘇屋邨由曾經設計北角邨的甘洺建築師樓(Eric Cumine)負責整體規劃, 而四間建築公司負責不同期數的設計,所以每期的設計風格都截然不同,並順住山勢由南至北而建,使不同期數的樓宇錯落有序地分佈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




 前面是長沙灣青山道與興華街交界大牌檔, 最遠建築物是蘇屋村杜娟樓



徙置區風情




長沙灣興華街, 後面是蘇屋村




徙置區與相輝映




修頓球場, 明星排排



木屋區 3




木屋區 2




木屋區 1



凉茶檔



5,60年代學童穿白帆布鞋,穿黑皮鞋上學, 有些家庭環境較差的同學, 白飯魚鞋底即使"穿窿"都要照穿.   白帆布鞋洗乾淨後要用白油塗白



1979年4月中斷了30年後恢復通車的首班港穗直通車抵港



1960年代灣仔軒尼詩





1960年代北京道,右面百福找換店旁那紅色建築物,應該是街市 (也曾轉為郵政局),現在是 "北京道一號"; 街道最盡頭那棟應該是 "重慶大廈" 

 



70年代怡和街與紀利佐治街口, 左面因為香港大厦紅寶石酒樓



1953年灣仔軒尼詩道




1953年尖沙咀加拿芬道




1950年代彌敦道



1980年代銅鑼灣邊寧頓街



1968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976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960年代德輔道中




灣仔




山頂纜車站



1960年代德輔道中




1970年代德輔道中




上海街




1970年代鳥瞰尖沙咀



1969年一架飛機到扺達啟德機場乘客甫下機,燃料和餐飲車即就位補



1960年代的信大嶼山寶蓮寺




1960年代一個典型的香港家庭




1970年代尖沙咀夜景




1870年代中環德輔道中向東望




1880年代中環德輔道中向西



1880年代中環皇后大道中



車仔麵檔




1960年代尖沙咀的東英大厦.  東英大廈(Tung Ying Building)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加連威老道及加拿分道之間,建於1965年,樓高17層,是當時九龍半島最大的辦公大樓。東英大廈的三層商場以舊店鋪及餐廳為主,亦有很多醫生及牙醫診所。東英大廈由何東家族興建,並以何東及其元配麥秀英命名。東英大廈是1960年代的簡約主義典型建築,這類建築還包括已拆卸重建的香港凱悅酒店。東英大廈由彌敦道沿加連威老道到加拿分道,建築面積超過11,000平方米,由阮達祖設計興建,仿照萬宜大廈的設計,在底層安排三層購物廊,內有拆卸前香港最古老的電動扶梯。商場的地下大堂內放有何東銅像,而大廈入口的招牌則是由國民黨元老張群題字。購物廊上為12層的辦公室,在頂層海景住宅單位。由於大廈與國民黨關係密切,因此於香港主權移交前,每逢元旦及中華民國國慶,外牆都會掛上中華民國國旗。雖然何東的遺囑表明不能出售這座物業,但其後人最後於2003年樓市低潮時以11億港元將其出售給華人置業。華人置業擬斥資10億港元於2006年拆卸重建成一座29層銀座式商場,命名為The ONE, 落成後為全港最高純零售商場。商場於2010年7月對外開放




1970年代尖沙咀漢口道




1950年代諾道中繁忙時間,人們爭相過馬路




1950年代皇后大道中




1950年代灣仔莊士敦道




1950年代灣仔軒尼詩




1960年代銅鑼灣避風塘可以看到百德新街住宅樓




1950年代中環諾干道中環海濱

35 則留言:

  1. 1970 鳥瞰尖沙咀那照,廣東道那兒只有星光行和香港酒店....! 其餘地方還是沒改建。

    回覆刪除
  2. 當時既車仔麵檔,只靠那2桶水做 "補給湯水,清潔...",真是大菌吃細菌,細菌當補品。

    回覆刪除
  3. 你好, 我想問你會唔會有廟街的舊照ar???

    回覆刪除
  4. 灣仔藍屋還在呢.

    回覆刪除
  5. 第二張照片,我估計是北京道,右面百福找換店旁那紅色建築物,應該是街市 (也曾轉為郵政局),現在是 "北京道一號"那商廈; 街道最盡頭那棟應該是 "重慶大廈" 。

    回覆刪除
  6. 於花園道纜車站那兒的 "暗綠色車隊,是否以前的出租車?而且是同屬一家公司。

    回覆刪除
  7. 銅鑼灣邊寧頓街間中醫何方亮門外廣告好恐佈!

    回覆刪除
  8. "疑似是北角英皇道"其實係怡和街同紀利佐治街口,左面就係香港大厦紅寶石酒樓!應屬70年代末80年代頭時期.

    回覆刪除
  9. 老鬼對車仔麫都係冇乜興趣,寧願雲吞麫牛雜河,係元洲街工廠做時,係舊九巴車廠門口,晚上有啲檔口,其中一檔係用碎腩,分為兩種,一種柱候一種用㗎喱,用冇梘水嘅粗蛋麫,唔使一文,正!!!
    好奇怪,家陣有啲車仔麫唔再係七八十年代果種囉,家陣有啲車仔麫係"勞斯萊斯"級!!!好貴㗎!!!

    回覆刪除
  10. "疑似是尖沙咀內街"~~~北京道fendi的位置!?

    回覆刪除
  11. 大丸白花油 = 波斯富街

    回覆刪除

  12. 東英大厦是否在彌敦道 100 號 ?

    回覆刪除
  13. 藍屋在灣仔石水渠街,六十年代有間好出名流產所,現在是聖雅各福群會,
    我都是在這間流產所出世!!^一^

    回覆刪除
  14. "1950年代中環諾干道中環海濱"右手有支旗果度係海事處,隔離高果座叫李寶椿大厦頂樓有間好出名嘅酒樓叫月宫,我係果度差啲同人打交,,為咗搶生意,,
    右中著黑𥘎果個老友著嘅係五十同六十年初唐人好興嘅"黑膠綢",大熱天時好鬼涼快,家陣絕咗種咯,七十後嘅人應冇機會見過...死咯,,,原來我真係老!!!

    回覆刪除
  15. "凉茶檔"崩大碗,火蔴仁,葛菜水,三不賣,龜苓膏,龜苓茶,廿四味,都係香港"核心價值",好值得西環大佬寫下同攞啲相噃!尤其龜苓膏,好似係香港人發明嘅,,,廿四味都係香港佬發揚光大噃!!!

    回覆刪除
  16. "白帆布鞋洗乾淨後要用白油塗白", I did that too!

    回覆刪除
  17. 我昨天去看"獨特的香港縮影"微型藝術展,很值得看!在大會堂低座,10am to 6:00pm,逢星期二休館,today to21Sept完,看回童年的事物多回味,模型手工非凡!嘆為觀止,有個模型是摩星領木屋區模型,精細!!這木屋區現巳经不存在很久了,現再能看见真難得!

    回覆刪除
  18. "獨特的香港縮影"微型藝術展,請大家帶定相機,最好加偏光鏡來拍攝,因所有模型都有玻璃保護,所以會有反光!每次參觀時間只有二十分鐘!所以進塲參觀時便要快拍照.

    回覆刪除
  19. 忘告訴大家,在拍攝時把相機的"解析度"提到最高,這樣把照片放在電腦欣賞時,可放大照片看時,所有細小的物件都很清楚!昨天我忘了提高解析度,在放大欣賞時會有点迷糊!可能要去多一次!!

    回覆刪除
  20. 我剛把"獨特的香港縮影"微型藝術展的照片,上載到小弟的BLOG相簿里,給大家分享.

    回覆刪除
  21. 劉氏兄弟78年愛美高風扇厰,86年收編華人置業,至上月市值177億(欠債167億),Macao 28億如何終結?

    回覆刪除
  22. "一排大牌檔,後面是徙置區"那張是長沙灣興華街, 後面是蘇屋村.

    回覆刪除
  23. 圖"一排大牌檔","後面是徙置區" & "徙置區風情 1" & " 徙置區與舊樓相輝映":

    這幾張圖遠處應該是廉租屋, 不是徙置區. 而"一排大牌檔", 前面是青山道與興華街交界, 最遠建築物是so uk village, 牡娟樓.

    回覆刪除
  24. 圖"徙置區與木屋區遙相呼應" again, it is not徙置區. 而是廉租屋, it may be the "so uk village" at po on road and cheong fat street 交畀的荷花樓.

    回覆刪除
  25. 如無記錯,要用「白兔牌」鞋油刷白飯魚。

    回覆刪除
  26. "徙置區風情" 1徙置區與舊樓相輝映""一排大牌檔,後面是徙置區"埋邊都係蘇屋邨,蘇屋邨係當時60~70年代管理最好嘅廉租屋邨,係果度嘅總管理員" 大隻唐",有名你叫夠大隻,佢係果度"惡劣嘅環境,竟然可以"鎮"住啲"靚",唔容易㗎,有係蘇屋邨住過嘅老友,可以出嚟講吓古噃!
    "一排大牌檔,後面是徙置區"應係昌華街望埋去!

    回覆刪除
  27. "疑似是彌敦道"會喺彌敦道永星里個位置!

    回覆刪除
  28. >>>徙置區風情

    似應是黃大仙下邨。

    >>>修頓球場, 大明星排排坐

    從右開始,認得林蛟,羅艷卿,吳君麗,梁醒波,江雪,夏萍,何驚藩(?)。

    >>>左面因為香港大厦紅寶石酒樓

    個時係銅鑼環算得係出名酒樓,跟家人長輩都會久不久去此處飲茶,亦有不少明星及舞小姐出現。

    >>>1970年代德輔道中

    郵政總局確巍峨。

    >>>1960年代的信眾在大嶼山寶蓮寺

    個時坐大嶼山巴士去寶蓮寺,驚險萬分。

    >>>車仔麵檔

    我細個時多叫豬皮麵,亦係我至愛之一,此志不移。

    >>>1950年代中環皇后大道中

    睇唔出係邊一段。

    回覆刪除
  29. 找到一個「獨特的香港縮影」微型藝術展的 YouTube Video 給大家分享,http://www.youtube.com/watch?v=Zm3dQC0jj0c

    回覆刪除
  30. 我小學時也有用白油塗白洗乾淨的白帆布鞋...

    回覆刪除
  31. 茘園是我們的集體回憶.我小學時也有用白油塗白洗乾淨的白帆布鞋.

    回覆刪除
  32. ha ha, regarding to paint the white canvas 回力 shoes, sometimes i forget to paint that, when i went back to school, just use the white chalk to cover it quietly!

    回覆刪除
  33. 童年時, ykk常去邊寧頓街的九龍醬園買涼果吃!
    tin my memory and comparison, it tastes better than 優的良品,ha ha!

    回覆刪除
  34. 白飯魚,聽說以前有個香港牌子好出名,叫「馮強」膠鞋。

    兒時粵語戲曲片流行,舞台上小武行檔多要演出功架,所以不會穿上高底靴以免妨礙行動,改穿薄底靴,故此我同家人每戲稱此類白布鞋就係'薄底快靴',因要着白飯魚多係上體育堂或去旅行,重唔係要着'薄底快靴'先可行動快捷?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