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零用錢



 我不大清楚現今的小朋友的每月大概有多少零用錢。 在我當小孩子的年代,我們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零用錢的(起碼在中學以前的情況便是如此),然而在那個事事講求自強自存和靈活變通的日子,只要動點腦筋,收入”仍是不成問題的。







 童年時代家庭經濟不怎麼樣好,父親一份人工要養活一家6口,情況雖然不算捉襟見肘,但絕對算不上寬裕,末流所及零用錢此等“可慳則慳”的開支便上不了母親家庭預算之內;當然偶然興之所至的“私人醒”則不在此列但卻遠遠不夠用。  尤其是年紀逐漸長大,各式各樣的引誘接踵而來,面對各種娛樂和玩意除了偶爾咬緊牙根“豪一次”外,絕大部分情况都只能望之而興歎。  幸好那時候的社會仍較純樸簡單,引誘不算大若放諸今日,到處都是消費誘惑,拿著少得可憐的零用錢,真不知道“何以為生”了。







 說“零用錢”的來源我記得自三年級開始,父親
便會每個月給我們五至六元的零用錢,這是基本“月薪”,但已包括我們整個月的所有開支(如:出街睇電視,看電影,以及買零食等)在我們來說這個金額當然不夠,我記得我們還為爭取零用錢起過革命我弟比較鬼靈精,在我們私下商議過後,他拿了張白紙,上書 ”百物騰貴,要求加零用錢,然後貼在雞毛撣上在房內“遊行”(我估計那是受了67年暴動的啟示罷)。  父親看到被惹得大笑了一頓,最終還是加了我們的零用錢。






除了基本“月薪”外,我們還有其他途徑賺取外快.小時候每隔三幾個星期母親便會帶我們去探親戚,而每當我們起身告辭時長輩們都會塞一些錢給我們,在一番推讓後母親都會勉為其難地准許我們收下。 說也奇怪回家後母親很少會向我們索回這些“賞錢”,如此我們的口袋便平白多十元八塊。  此外在有來有往的原則下,父輩的親戚朋友也會來訪(這類活動在大時大節如中秋,端午更趨頻繁,因為舊式家庭喜歡在大節時送禮), 如此我們即多了個額外收入的機會。  當然你要 ”恰好“ 在親戚到訪時在家才成;因為“俾錢細路買嘢食”是建基在“見者才有份”的不成文的規矩上。







另外我們還有以“下欄”的方式賺取額外的零用錢。父親的工作性質是早出晚歸,晚上偶爾會晚一點睡,興之所至他會差遣我們落街為他買煙仔,或者雲吞面之類的東西。  一般來說買東西找贖下來的零頭都會順理成章地成為我們的“下欄”,可以袋袋平安,因此每當有此等優差,我和弟弟會“義不容辭”的搶著去做,只是我反應較慢,每次都讓弟弟佔了先機。







若問我零用錢都花到哪里去了,這便要分階段,看年紀來說。  三、四年級以前,零用錢大都用來去涼茶鋪看電視,買零食,偶然往金陵,太平看場電影.  升上五、六年級之後,年紀漸長,活動的範圍亦隨之而廣闊起來.  除了上述的開支外,我還需要為課餘活動的額外費用而煩惱(請勿誤會這些課餘活動與今天的“指定學習課程”不同,對升中學也毫無裨助);譬如說我喜歡打乒乓球,那球拍,球網,乒乓球都得自置.  另外有一段時間我迷上了踏單車,那時候西環和西營盤都滿佈單車鋪,租金大概是一至兩塊錢一個鐘(視單車的款式而定)。  每逢假日我都會租上一、兩個鐘,來回西營盤和香港仔(我的最高記錄是一小時來回西營盤、華富邨).  雖說一、兩塊錢在那時候已
不算是大數目,但“小數怕長計”,每個星期都要負擔如此固定的支出,不可謂不吃力。







我已忘記自己是如何渡過這段資金緊絀的日子,但依稀記得除了父親和親戚的贈外,我也有做點散工賺錢的。  對,你沒有看錯,我在小學時已懂得打工掙外快事緣我有個同學,其家庭生意是在摩星嶺生產蝦片和豬腸粉,放學後我偶爾會跟他回家玩,也順道幫他曬蝦片,蒸腸粉。  腸粉和蝦片製成後便要按客戶的需求(即訂單)送貨,最初我是自告奮勇幫他們送貨,久而久之同學的家裏覺得不好意思,便按送貨的次數和距離酌量給我一點報酬。  這在我來說是 ”既有得玩,又有錢收“,何樂而不為?  這個情況持續了差不多大半個學期,至六年級下學期因為要準備考試才結束。






我相信每個年代的小朋友都需要零用錢,老實說那個小朋友沒有心頭好,或者不想可以隨心所欲的買玩具。 我想每個家長都有其一套按家庭環境,個人意見的零用錢哲學.  我個人則傾向小朋友應作某種程度的付出才可以得到零用錢。  外國很多小朋友要派報紙,剪草或者做保姆之類的工作賺取零用錢,他們的父母當然不是缺這丁點的錢,他們的想法是希望小朋友通過工作,瞭解賺錢辛苦,從而珍惜零用錢,不會亂加揮霍.  我雖然主張小朋友應 ”工作” 才可以得到零用錢但這個做法在香港卻未必行得通,主要的原因是小朋友們大都太忙了,忙於上學,下課後又忙於做功課,補習以及各項指定的課外學習,哪來時間去賺零用錢?   另外我也明白以香港目前的經濟狀況,小朋友要找份散工卻是談何容易,然而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以自己一雙手賺回來零用錢,那種自豪和滿足感,父輩平白給予的零用錢是怎樣都及不上的。

  







21 則留言:

  1. 现在小朋友咪幸福 以前真正無零用錢

    回覆刪除
  2. 聽你說每月基本會有五至六元的零用錢,而間中還可有額外的下欄收入,
    真的很羨慕你,其實在看你的日誌後,我覚得你的年紀或比我大,
    而今看到你童年的收入是如斯豐厚,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你的家底厚又或
    你父親收入頗高,一家六口不是少負擔啊!另一種可能你的年紀大概在五十多些,
    我的童年簡直是沒有零用錢,如母親沒弄早餐便會放下斗零或一角錢,這就是我的零用錢,
    其他的任何消費都不能自主,除父輩親友間中帶我們到啟德遊戲樂塲或看戲外,任何其他活動,都要靠自己去想辦法,所以若能找到三兩毫子的額外收入,便高興不已,辦法有多種,
    除很多人都試過穿膠花外,我還有一些點子賺錢,拾破爛便是其中一種,教同學功課來換取在
    士多店內看電視,打乒乓球,康樂棋,捉象棋,打籃球,去山溪水塘游免費水…… 總之大多都是免費的,很多時候如要付錢的玩意,大多是靠拍膊頭,做矮仔才得到,那時的環境就是這樣,而我又比很多人好得多,所以我覺得你真的很幸福。

    回覆刪除
  3. 菜心仔 新生活2011年10月12日 下午5:51

    早晨西環的黃金歲月:你地年代都很去做童工來換取零用錢,現左90後叫佢打工仲慘過叫佢讀書!

    回覆刪除
  4. 基本上在三年級之前並沒有零用錢,至轉到田灣的天台學校後,早上趕時間而要在樓下先吃過早餐才有力上爬上七層^^,所以才有每日零用錢出現!還記得最初要交五蚊學費,後來就變成免費。

    回覆刪除
  5. 零用錢是出外送外賣,補習儲回來.........

    回覆刪除
  6. 想起正版車仔麵,一毫子一個麵餅的年代!^^

    回覆刪除
  7. 零用錢是穿膠花, 油公仔, 剪牛仔褲線頭, 執街邊的爛銅爛鐵及膠製品, 到回收場賣, 換來的.
    雖然幸苦但一班小朋友們一起做, 很開心快樂.

    回覆刪除
  8. 而家太多物質誘惑 , 多多零用都唔覺夠 !

    回覆刪除
  9. 我記得我三年級是每天$1.5零用(My mom gave me $0.5 and my grand father gave me $1), 那時vita soy/Watsons Cola$0.3一枝, 通常用$0.7-$0.8, 所以仲有錢儲起入錢箱!

    回覆刪除
  10. 記得小學時,要幫忙做家務才有零用錢,或者幫父親買香煙,就有零頭打賞.真無奈!
    現在最鬼憎做家務!
    西還兄,你就幸福啦!

    回覆刪除
  11. i don't have 零用錢. I went home for lunch, not even have a penny for fish balls!

    回覆刪除
  12. 我以前都專吼住老竇使唔使買啤酒同煙仔

    回覆刪除
  13. 小時候 拿"手作仔"一家人一同在家做 又有額外零用錢 挻開心

    回覆刪除
  14. 講真, 從小到大都喺日日從母手上取得車費、午餐錢, 並沒有什麼零用, 媽常說家裡什麼都有, 乜嘢零用錢呀? 真的冇我就去買俾你, 就喺咁! 直到出去做事才有自己的財富啊!

    回覆刪除
  15. 以前細個時, 一毫子買倒好多嘢的了. 小孩子有一蚊就能歡天喜地了

    回覆刪除
  16. 很懷念小時候生活中有趣的時光。

    回覆刪除
  17. 你的賺零用錢經驗很有趣呢! 我的小學時代是九十年代,一個月大約一百元,每個月剩用錢可以從家裡賺取5%利息,藉以鼓勵儲蓄,但你小時候賺錢好玩多了!

    回覆刪除
  18. 以前中學問阿媽攞,每次俾100蚊...

    回覆刪除
  19. 好珍惜小時候啲零用錢, 上中學 F.3 之後,
    好多時打麻雀贏錢增加收入.

    回覆刪除
  20. Did you join the St. Bosco Club in St. Louis School that organise lot of activities for the youngsters in Sunday?

    回覆刪除
  21. 零用錢這話題的確勾起我不少童年的回憶, 開心, 快樂和有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