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急促發展,不僅改變了她的面貌(舊樓被拆卸迨盡)以及人文風貌(小商販逐漸絕跡於社區),其實也靜悄悄的影響了我們的家居生活以及小朋友的活動範圍和空間,其中我最懷念的竟是 - 床下底。
香港房價之貴可謂冠絕全球,很多家庭都要花上畢生積蓄才能買到一個火柴盒般大小的“安樂窩”, 其可用樓面”的面積既小,港人遂不得不花盡心思,千方百計的增大居室的空間; 如把露臺密封,使之搖身變成睡房,或者將廚房改建為開放式來增加空間感等等, 但有一個空間卻肯定早已消失,那便是舊家庭必備的床下底。
床下底其實是個頗為奇特的地方。 香港寸金尺土的畸形情況不自今日始, 五、六十年代港人居住環境之擠逼較諸今日可謂過之而無不及, 一家五、六口租住一個房間的情況比比皆是. 然而即便如此,很多家庭都有留下床下底的傳統。 那時候流行兩三層的 “碌架床”,其好處當然是“慳地方”,一張三層的碌架床隨時可睡四、五個孩子,但說也奇怪,家長們寧可把雜物堆放在上床,也不願意放在床下底,興許是因為易於存放和收拾的緣故罷。 由此之故,床下底便騰出一個可容小孩子藏身的空間。 老實說床下底絕非一個明淨的地方,小時候我最痛恨的家務是拖地, 因為除了一般地方外, 母親特別交待要拖乾淨“床下底”, 以其陰暗潮濕容易惹塵. 但清潔床下底捐出捐入,這項工作比清潔一般廳房吃力和辛苦得多。
童年時,床下底除了是個遊樂場外,亦是個庇護所。小時候我們沒有那麼多機會出街(父母都太忙,况且當年亦沒有什麼親子活動的概念), 小朋友放假都只能躲在家裏玩,而最“就手”的遊戲肯定是“捉迷藏”, 捉伊人的最佳匿藏點則莫過於床下底了。 躲在床下底可以監察著別人如何到處找尋自己,那種沾沾自喜的心情,我至今仍歷歷在目。 此外,床下底也是個天然的“避難所”,每當老媽拿起藤條時,我的第一反應便是躲進床下底,如此她打得再狠,只要我匿在床下底, 身上承受的力度亦會大大的減弱(藤條從高處掃下來的力度比平向掃過來的力度大得多,我是這方面的力學專家)。 由此之故,我對床下底有著無限依戀。
如今你若走進香港的家居,便會發覺現今香港人的床都沒有床下底的,絕大部分床的設計是床下面都連著拉櫃,方便擺放衣服雜物。 這是香港的現實情況,我們不可以浪費一分一寸的空間。 床下底是奢侈的空間,當然不可以空置, 而小朋友則失去了個活動的小天地。
現在,我凝望著自己家裏的床下底(當然已成了櫃桶),腦海中竟泛起童年時身在床下底的片段, 那是一種既溫馨且安全的感覺。 局促而漆黑的小空間,成為我個人的小斗室,偶然我會躲在床下底胡思亂想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如我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又或者這個宇宙是否還有另一個我之類的“胡思亂想”。 成年後為學業、事業等奔波,早已把這些遐想拋諸腦後。 然後,我忽發奇想,現在的香港人,包括你和我,是否都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 ”床下底”?
在床下底躲避打到身的滕條,我也時有發生,也是一個難忘的童年往事‧
回覆刪除^^ 真係呀,你一話床下底,我即時都諗起避滕條;哈哈哈!
回覆刪除床下底!久違而深藏腦海中的地方!我租住頭房,我的床下底是雜物房,洗太平地的日子,媽咪從這裡搬出來的雜物,可以擺滿十平方尺的地方,但我的床下底只是六乘四?我媽咪就是這麼醒,變出來的使包租婆和全層同住的人,個個都看呆了!中間房的床下底:有一天的下午,我養的貓兒在床邊胡個不停,我爹喝一聲,全屋三個大男人一齊拆開床板,兩個大女人接手移走床板,一個大女人手持粗竹警戒,虎視著這床位,所有能幫手的小孩子都幫忙移板或持棍守著門口,緊傍在貓貓後面,震顫著釘緊床位,隨著床板的移走,缺口越來越大,最外圍的小孩立即堵著整個房門,真是滴水難滲,二線的三個女人,三棍齊施大掃三個大男人的屁股後面的雜物,連聲巨響,震耳欲聾!三個大男人,六隻手三把刀一齊狂插,卒之慘號數聲,擾攘多月,攪到神憎人厭的鼠后就這樣被了結了,我爹秤一秤這鼠,重一斤十三兩,十三隻未開眼的白色乳鼠,被中間房的嬸嬸拿去浸酒!這一役報了我家貓貓被咬傷的仇恨!
回覆刪除籐條避難所就係必然啦!每年大掃除,都會搵到唔少寶藏架 ,年中碌咗落去搵唔番嘅大銀,紙幣等!哈哈哈!
回覆刪除Not just for children, my parents' 床下底 was my cat's sanctuary when he got chased by my brothers or we had guests visiting us at home!
回覆刪除小時候喜歡躲在床下底玩 還有一塊布遮蓋 感到有安全感 現在家裡的床下底只是用來放滿雜物
回覆刪除現代設計的床底給櫃桶佔用 除非是訂造DIY才有床下底的出現
床下底, 我爸以前是收藏他的保管箱 ---- 儲起的錢放在鐵盒內, 還有他浸的老鼠仔酒!
回覆刪除以前既床下底,主要功能係放置樟木箱,鐵皮箱,大水桶(非制水時期,改為收藏雜物在內),如果重有空間,就會比老鼠做竇呀。
回覆刪除哈哈 ! 想有 <床下底> , 可以換番張舊式 o既 <碌架床> 嚟瞓 !
回覆刪除力學專家------哈哈............
回覆刪除床下底對我来説是尋寶地方. 那時候跟阿嬤同住, 她嗜好是每天除外打麻雀, 而出外前她例必拿荷包出来數銭, 左數右數, 又些時候一個不小心又些散银便碌落床下底, 因她是扎腳三寸金蓮, 彎身拾銭在她来説很不方便也麻烦. 通常她都不理. 于是哥哥便捐入床底尋寶. 那些零銭便成了我和哥哥的外快. 可以够一人買支汽水或杯雪糕. 如果阿嬷手氣好, 她回家後我們還另有"花红"分.
回覆刪除您好!
回覆刪除我是中文大學新聞系二年級學生,現正就西環發展進行專題報導。
在網上搜集資料時看見您的blog,知道您在西環居住,希望能向您了解更多有關西環的故事。
假如您有時間,請問可以告訴我有關西環現時及將來的發展嗎?
例如有什麼特色店鋪因地鐵開始發展、地價上升而被逼放棄、拆掉或搬遷?有無可能跟相關東主進行訪問?您對該區的發展有何感受?
在西環現在與過去的生活有何重大分別?
您估計將來地鐵建成後,西環會是怎樣的一片景象?
期待您的回覆,謝謝!
大學線記者
伍詠欣 啟
Email: vivivann_0801@hotmail.com
床下底其實好好用 ^^
回覆刪除小時候我都瞓過床下底架..
回覆刪除說得太好了. 床下底可以放很多雜物. 我總留下買裝電器的紙盒分類放置雜物, 加上標籤, 然後塞進床下底, 需要時拖出便可取用. 哈哈, 還記得看過一則笑話: 一婦人去買睡床, 走了多間店舖仍找不到合心水的. 後來終於找到一張, 原來愛它床下底夠寬夠高, 跟情人偷情時假如丈夫突然回家, 情人可以馬上躲到床下底去. -^o^-
回覆刪除大家有沒有拿着手電筒在床下底玩尋寶遊戲呢?童年時的探險遊戲…
回覆刪除碌架床有三層的嗎?看粵語長片也不覺有啊?不過好像在笑片中見過!!!!!!!!!!!!
回覆刪除希望今晚2:55可看到粵語長片~猛鬼橋 (因明天不用上班)
回覆刪除好像在喜劇中見過主角一想起身就撞到上層床板的三層碌架床.說起碌架床我便想起鄧記塵做孤寒包租公果套粵語長片,都唔見佢有放三層碌架床來賺多D.前幾天tvb早上六點半才播完粵語長片,因明天不用上班便立即看電視節目表,但播放時間已經不同了,不過見到猛鬼橋三個字已經好想睇都唔理同唔知係邊個做,哈(希望睇到啦)
回覆刪除床下底好少冇嘢o架! 我就未入過去喇! 謝謝分享! Happy Hallloween!
回覆刪除唉,今日睇蘋果,知道卓記都執埋,西環三寶得番祥香。
回覆刪除經你一提, 我才明白為什麼我總討厭床下有櫃. 這十多年裡, 我情願把東西放在旁邊, 也不願床下有櫃, 所以我一直都有床下底的! :) 我很喜愛可以容易清潔的感覺.
回覆刪除新樓可能唔夠高加角仔吧
回覆刪除兒時,家中用2寸厚雞鵝板床,好大張,用6張四腳高凳架起,祖母與幾個孫大床同眠。
回覆刪除床下底放雜物,廚房在樓下屋尾,米缸(用皮蛋缸)一定放在祖母床下底,經常要裝滿。 如果母親揸住枝籐條追打我地,幾個百厭星匿入床下底,祖母提供食物,等到爸爸返家後打救。
"床下底” 的確增添了不少那個年代長大的人的童年色彩與回憶.
回覆刪除"現在的香港人,包括你和我,是否都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 ”床下底”?" 是的, 需要有個靜思的空間. 現在的都市人, 有名種各樣的理由和借口令自己忙碌起來, 就算有點空閒的時間, 可能也被電子產品霸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