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老照片共享







1950年代英皇道, 左邊是太古船塢









1950年代位於窩打老道四海酒店








1979年香港仔東盛路街市









1953年尖沙咀天星碼頭









1940年代大坑道








1930年代尖沙咀麼地道








1938年的紅磡中電的鶴園發電廠入口處









1960年代沙田火車路軌







1960年代的中環遮打道.  左邊是於仁行, 現為太古大


廈.  左後方是告羅士打大廈, 現為置地廣場







1960年代荔枝角海灘.  一水之隔可以看到填海區.  它



最初是美孚油庫, 幾年後填海區將建成美孚新村(美



孚新村於1965年至1978年分期建成)









灣仔熟食檔









1959年從樓梯街俯視中環









1959年香港仔海上皇宮海鮮舫









1959年從港澳碼頭開出的大來輪









1959年從佐敦道碼頭開出的汽車渡輪









1959年從灣仔碼頭到佐敦道碼頭渡輪








1930年代的佐敦道碼頭








1940年代的佐敦道碼頭








1950年代的佐敦道汽車渡輪碼頭








1954年佐敦道碼頭








1950年代的亞皆老街自由道交界處








1960年代的尖沙咀彌敦道總統大酒店, 酒店於2003年



被拆毀






1960年代的灣仔道與莊士敦道交界處








1940年代德輔道中的繁華街景







1970年代初的油麻地段彌敦道









1920年代的尖沙咀信號山











1930年代尖沙咀街景.  這張照片攝於在彌敦道及中間



道的交界處.  前方可以看到信號山






1940年代位於灣仔的皇家海軍醫院











1920年代位於灣仔的皇家海軍醫院.  從左至右:海軍



醫院, 醫生的宿舍及員工宿舍







1950年代長沙灣魚市場








1920年代從半山俯視舊香港會








1920年代紅磡庇利街








1970年代人力車夫.  這張照片攝於在皇后碼頭, 中環




大會堂外, 可以清楚地看到背景的皇后碼頭










1948年灣仔告士打道舊海傍







破舊的寮房與政府新建的徙置大廈(後右)形成鮮明




的對比.  自1949年以後, 急促變化的中國政治環境使




上百萬中國大陸難民湧入香港, 加劇本已嚴重的人口




問題, 政府被迫大量興建徙置大廈, 解決住房問題.  這




張照片攝於1964年








1955年油麻地上海街、西貢街交界,  德生大押至今仍健在









1945年的德忌笠街









1945年的皇后大道中.  注意其時的招牌多是直竪的










1937年位於大澳河涌的大澳棚屋








1940新光酒店.  新光酒店位於干諾道中159號, 現為啟




德商業大廈(建於 1973年), 鄰近西港城








1950年代軒尼詩道










1920年代西營盤海旁.  可以看到聖彼得教堂, 海員家




和永安碼頭.   仰望山頂可以看到盧吉道









1957年調景嶺








1960年代在尖沙咀金馬倫道的婚禮








1950年代告士打道, 左邊建築物為前伊利莎伯大廈









1940年代銅鑼灣從高空看銅鑼灣, 沿著海邊的道路是



告士打道, 右邊明渠處則是堅拿道








1930年代灣仔利東街









1910年代半山區寶雲道.  可以看到建造於 1889年的位



於不同水平線的過濾池.   這些設施其實是大潭水塘


(建於 1883年)大型供水工程的一部分, 其中還包括


隧道和水管, 用以輸水到市中心.  左邊可以看到寶雲


道軍人醫院







1930年代尖沙咀中間道








1930年代的尖沙咀鐘樓.  尖沙咀碼頭是繁忙的貨物裝卸區








1960年代灣仔填海工程剛剛開始









九龍木球會 2











九龍木球會 1.  後方的道路應為覺士道









堅拿道舊照,  照片的右邊可以看到英男大酒樓.  "堅

拿"是英文Canal的粵語譯音, 意思為運河.  堅拿道的


前身是從跑馬地流向維多利亞港的黃泥涌的河口,


1860年代末擴建為寶靈頓運河.  堅拿道東及堅拿道西


其實運河兩旁的道路.  由於這條運河又長又窄, 彎曲


成鵝頸的形狀, 因此被當時的人稱為「鵝頸澗」, 橫


過這段河道的橋便稱為「鵝頸橋」, 而該區附近一帶


更以「鵝頸區」命名.  1922年至1929年, 香港政府於


灣仔進行填海工程, 寶靈頓運河亦變成暗渠, 鵝頸橋


隨即被拆卸







1949年由舊寧養台向外望向般咸道









1950年代的般咸道, 右側為舊寧養台







1950年代單層巴士在新界某處行走










1950年代彌敦道南行, 左邊是加連威老道, 前方可看



到半島酒店







1939年銅鑼灣避風塘










1939年中環急庇利街及蘇杭街交界處.  急庇利街其實
是以香港第二任測量總監急庇利命名







1930年代的中環海濱和碼頭.  右前方是中環消防局,



現為恆生銀行總部大樓








1920年代一條滿佈貨倉的街










1954年的名符其實的獅子山下










觀塘道近彩虹村/坪石村, 今日的啟業村對面.  柵欄右




側為舊啟德機場








1950年代戰後的啟德機場, 控制塔在照片的中間












1954年啟德機場, 可以看到九龍灣/牛池灣/觀塘道.  面



向觀塘道的舊建築物屬於皇家空軍, 雙天線桅杆則是




馬路對面軍事建築物的接收站







1950年代的天后油站 2









1950年代的天后油站1.  油站位於高士威道, 英皇道,



天后廟道及銅鑼灣道的交界處







1940年代的太子道 3.  攝影師從瑪利諾修院學校向外



望, 前方可看到九龍醫院






1940年代的太子道 2








1940年代的太子道 1







1940年代中電位於窩打老道,界限街街角的職員宿舍.  宿舍在1970年改建為12層高宿舍









1930年代的土瓜灣








1966年油麻地彌敦道








1961年尖沙咀加連威老道


43 則留言:

  1. 聽說利東街從前叫利希慎街。

    回覆刪除
  2. 右上角有皇仁書院。我猜這圖是在以前的政府合署上(好像不是這個叫法)拍的。有入境事務處、法院等。還有5號巴士總站。銅兄,大概你會記得。

    回覆刪除
  3. 這一張好經典。一眼看到鵝頸區及銅鑼灣一帶。就是家父家母小弟出生的地方。

    回覆刪除
  4. 西環兄:
    我是從長輩口中聽聞利東街前名,從以下連結中(#1765)亦可證實從前的確有一條利希慎街: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9783513&extra=page%3D1&page=118

    回覆刪除

  5. 這個不似尖咀的加連威老道,似油麻地果欄附近。

    回覆刪除
  6. 維烈修士:

    銅纙灣裁判署及其前面的巴士總站我記得。裁判署雖然已拆,但今天有些長輩說到那個位置時,不稱它天后巴士總站,仍叫「裁判署」。

    我很欣賞那幅從高空拍攝的銅鑼灣鵝頸區照片。圖中可清楚地看見那條鵝頸涌明渠。我一直很想知道鵝頸涌到底是在那一年完全遮蓋成為暗渠的。依稀記得年幼時的一個早上,家父帶我飲早茶時,好像經過一條明渠旁邊。我若沒有記錯,而這條明渠又的確是鵝頸涌的話,大概到了1964年,鵝頸涌仍未完全被遮蓋。

    回覆刪除
    回覆
    1. It was not fully covered, only at the completion of the Cross Harbour Tunnel by end of 1972 or mid-1973.
      I believe the Wikipedia has an error citing that it was covered during 1922-1929 reclamation.
      I recall seeing little sampan or boats after heavy rain storms, despite the stench and smell.
      I used to hang around there on Canal East during '60, I left soon after the the X-Harbor Tunnel was completed.

      刪除
  7. 小時候聽同屋一位長者講:利希慎街在灣仔,他曾經見到有人在街名下寫上:『利己損人、欺世盜名、神憎鬼厭、街 ??? 』這位長者已逝世多年,我亦不知這街在何處,只從他的話說知道在灣仔區

    回覆刪除
  8. 天后油站即現在的港鐵站和柏景台? 獅子山下是?今天的九龍城?黃大仙?
    銅兄, 何以沒有甚麼書/資料提起利先生的"大街"?連今年亞視節目香港百人及香港望族介紹他也沒有提及.只是提利園山.

    回覆刪除
  9. "這個不似尖咀的加連威老道,似油麻地果欄附近。"

    回應 gigigo 及西環兄:
    將圖片放大, 見招牌 "冷織機", "Luggage" 等雜類行業, 應不是油麻地果欄.這些景象,很多地方都相似.關鍵在確定附近大樓名稱.

    回覆刪除
  10. 如果日後雅虎升級不能再看到您的網誌就太慘了 我有點擔心

    回覆刪除
  11. Very impressive photos ... I lived very near to the Jordan Road Pier when I was young, but I did not have any photos of the pier now. The pier was in my memory. Now it's great to see the photos again. Really thankful!

    回覆刪除
  12. 西環兄, >>>1961年尖沙咀加連威老道 但那些私家車款式,又似乎較'60年代老式,兼且由彌敦道向漆咸道算起,加連威老道兩邊係'60年代應已蓋成不少四五層的西式唐樓。 >>>1966年油麻地彌敦道 永安隔壁向尖沙嘴方向那類石屎墩柱舊樓,'80年代尾還有座存在,應近彌敦道333號,對出是巴士站,又有棵古老大樹,現在樹都斬埋。 >>>1940年代中電位於太子道的職員宿舍 嘩,靚過現今啲所謂豪宅多多聲,係咪高級職員宿舍來呀? >>>1940年代的太子道 1 圖中那一系列黑色金字塔頂殖民地式洋房好靚,'70年代初還有一座存在,就係現在窩打老道及太子道口嘅碧廬(The Homestead)前身。 >>>1950年代的天后油站1. 油站斜對面那座四五層唐樓,似是百樂戲院前身,它隔壁那兩座中西合璧樓好靚,戲院未拆前好似還在。 >>>1950年代的天后油站 2 左上角那棟樓宇亦好靚,是甚麼建築物? >>>1954年啟德機場,...舊建築物屬於皇家空軍 可惜那些建築物只拆剩一棟。 >>>1939年中環急庇利街及蘇杭街交界處. '30年代(80多年前)都已經好旺噃,似乎重旺過現在。 >>>1950年代的般咸道, 右側為舊寧養台 1950年代的般咸道好此英倫啲terrace,非常有taste。 >>>1970年代初的油麻地段彌敦道 可樂廣告那座舊樓存在頗長時期,好似'70年代後才拆去,記得啲地舖好深,有一間賣殺蟲劑農藥。 >>>1950年代的亞皆老街自由道交界處 上網check地圖,似乎自由道連接不上亞皆老街,它應該是夾於太平道與勝利道之間一條短路,反而太平道與勝利道北接亞皆老街,南接窩打老道。 我依稀印象中,勝利道接窩打老道街角,多年前曾有一棟西式舊樓房,但又不似圖片中那座。 >>>灣仔熟食檔 香港特衰正苦早而將熟食檔大排檔趕盡殺絕。話時話,從來未有機會坐過板凳上既凳仔位,唔知係點既呢!

    回覆刪除
  13. 1937年位於大澳河湧的大澳棚屋

    應是:1937年位於大澳河 涌 的大澳棚屋

    回覆刪除
  14. 物換星移,60年跟20年之庇利街完全不同,兒時記得那一帶己是六層高唐樓,

    回覆刪除

  15. 它被拆時,應該已命名為凱悅酒店。現時 I-SQUARE的位置。新的凱悅酒店在尖沙咀河內道。

    回覆刪除
    回覆
    1. 總統大酒店於1969年,由美國凱悅酒店集團接手管理,並正式易名為Hyatt凱悅酒店。

      刪除
  16. 好奇一問,這全都是你自己的珍藏作品? 謝謝分享....^_^

    回覆刪除
  17. 1930年代的土瓜灣

    這不是土瓜灣! 從 土瓜灣應該看到港島東部的山脈例如柏架山,畢拿山,寶馬山....之類. 但這圖片所見全不是.
    我對這幅圖片的了解如下:

    因此我說這是 昂船洲軍營 ,遠望九龍西北部山脈.
    當年它是九龍西北岸以西的 海島 ,是軍用禁區, 火藥庫. 英軍撤走後,成為水警基地. 後來填海造地,與荔枝角連成一起.現在該地東部有政府船塢(從佐敦/廣東道遷移過來),污水處理廠,南部為回歸後 駐港部隊基地,西部為貨物裝卸區,北部則是8號貨櫃碼頭. 青沙公路及昂船洲大橋橫過此地. 今天昂船洲已集軍,政,商,交通等功能,己非本圖所見的昔日軍事孤島.

    回覆刪除
  18. 1940年代德輔道中的繁華街景
    安樂園梳打餅很著名. 圖中它隔鄰的便是應該最值得保留的郵政總局,可惜當年政府及香港人對古建築並不會珍惜,其它可以拆卸,舊郵政總局 實不應拆卸.今天是環球大廈所在地.

    回覆刪除
  19. 1970年代初的油麻地段彌敦道

    左方是九龍政府合署, 左中屋頂橙色低矮建築是油蔴地官立小學,拆卸後改建成商住大廈,敦煌酒樓在該處開業,後來結束,新酒樓已易名.右下斜向是加士居道.

    回覆刪除
  20. 莊士敦道門庭依舊,只係少咗一個警察。

    回覆刪除
  21. 懷念-羅素街,克街,登龍街,渣甸坊的大排檔。

    回覆刪除
  22. 安樂園食雪糕。

    回覆刪除
  23. 請問閣下,有冇筲箕灣-東大街漁市場的照片? 小時候,未填海前,我跟隨長輩去天后古廟拜神後,過對面漁市場買鮮魚。 現在填海填到亞公岩-譚公廟,避風塘都遷移了。

    回覆刪除
  24. 他曾經見到有人在街名下寫上:『利己損人、欺世盜名、神憎鬼厭、街 ??? 』
    ----------------------------------------------------------------------------------------
    近日向家父提起,他隨口便說出:「利己損人,欺貧重富,神憎鬼厭,街知巷聞。」可見這四句話何等深入民心!不過,他和我都是從先祖母口中聽聞利東街從前名為利希慎街。

    綜合網友及家父的口述資料並本人的記憶,可肯定很久以前在灣仔有一條利希慎街,且很可能就是今天的利東街。

    回覆刪除
  25. 西環兄, >>>Wow! I must say I feel so excited that...and came up with so many comments. 唔好意思,請原諒我篇回應鬼咁長氣。 >>>From what I see, you really have had ample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old HK, ...in your head? 生於斯,長於斯,香港好懷俱有,但講到市容,似乎舊貌勝新且有人情味。 >>>The questions/comments that you have posted warrant a retrospective of the photos, ...and give you a more specific reply in the futire? Don't worry & no need to be hurry, I'll wait patiently.

    回覆刪除

  26. 1960年代的中環遮打道. 左邊是於仁行, 現為太古大廈 . 左後方是告羅士打大廈, 現為置地廣場

    不是遮打道.這是 畢打街 ,警察站崗正是畢打街與干諾道中交界處.
    圖中的一座於仁行 ( 於仁大廈 )於1962年建成,大約80年代易名 太古大廈 , 1998年10 月拆卸重建,2003年3月建成,改名 遮打大廈 直至現在 .

    回覆刪除
  27. 老兄......你的老照片真是年青人覺得非常驚奇,上了年紀的被鈎起無限的回憶. 兄台可否知道油蔴地上海街尾,即(佐敦道),有數個大油井.我們叫火井,如有照片找到就好了,我現在講起都無人識.

    回覆刪除
  28. 老兄說得對...淪陷時期,,盟軍真的多次想轟炸那裏,

    回覆刪除
  29. 一個空想 --- 時間旅遊,選擇圖片中某些地方享受那時,那個空間的寧靜。

    回覆刪除
  30. 我對港島的相片比較深刻.......令我諗起童年的片段, 謝謝你

    回覆刪除
  31. 1940年大坑道: 大坑道左面有一條支路, 應是當今的勵德邨道.不過那時候未有屋邨.是否有第二個街名?

    回覆刪除
  32. 1930年土瓜灣: 好似是軍營

    回覆刪除
  33. 多謝你的努力,為我等提供点滴回憶!

    回覆刪除
  34. 很珍貴的圖片,謝謝!

    回覆刪除
  35. 香港仔東盛路街市果張相 - 這是我小時候剛搬入香港仔的模樣哩, 當中有些招牌及老字號, e + 仲存在哩

    回覆刪除
  36. 灣仔熟食檔, 我都見過哩 (近以前東方戲院, obrien road)

    灣仔道與莊士敦道交界處, 龍記餐廳, 我都去過食嘢哩

    回覆刪除
  37. 總統大酒店於1969年,由美國凱悅酒店集團接手管理,並正式易名為 Hyatt 凱悅酒店。

    回覆刪除
  38. 1940年代中電位於太子道的職員宿舍,應該是在窩打老道,界限街角,在1970年改建為12層高宿舍。

    回覆刪除
  39. 感謝您的指正,已按照您的信息修改~~

    回覆刪除
  40. 你好,我叫Fanny, 我們看到你的舊照片,覺得很有感覺和回憶,並希望能放在我們的影片中。 請問你可以和我聯絡嗎? 我的電郵是:fannysiu111@gmail.com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