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德輔道中, 右邊的建築物是舊郵政總局,
左邊的建築物則為怡和大廈. 怡和集團以此處為香
港總部已有超逾百年的歷史(1841至1970年?).
1840年代怡和集團成功購得此中環的地段並興建第
一代的怡和大廈, 1908年興建第二怡和大廈. 並在
1956年大肆改建, 1970年代初將此地皮售予會德豐
集團 (並建成會德豐大廈), 而怡和集團則在干諾道
中當年的新填海區興建新總部, 並命名為康樂中心,
現改名為怡和大廈
從皇后像廣場眺望大會堂高座
從皇后像廣場眺望舊香港會會所2
從皇后像廣場眺望舊香港會會所1
1960年代中期正在慶祝國慶的中國銀行總行3
1960年代中期正在慶祝國慶的中國銀行總行2
1960年代中期正在慶祝國慶的中國銀行總行1
1966年的文華酒店, 其前面的建築物是舊香港會會所
汽車正準備從昃臣道右轉入遮打道. 右邊的建築物是
舊香港會會所
中環昃臣道.圖右舊香港木球會俱樂部(今遮打花園) ,
左邊是舊高等法院(今日立法會). 前方是大會堂高座
圖右是舊香港木球會俱樂部, 左邊是舊高等法院 (今日
立法會). 前方是大會堂高座
位於遮打道的舊香港會會所. 道聽塗說它之所以被拆卸,
是因為興建設中環遮打道地鐵站時其地基遭到破壞, 不得
不拆卸重建
非常靜謐的皇后像廣場2
非常靜謐的皇后像廣場1
中國銀行大廈左邊的建築物是拱北行, 於1996年拆卸,
拆卸前曾經是香港政府新聞處的辦事處
1960年代從德輔道中中國銀行拐角處望向舊高等法院
(現立法會)和太子大厦
1960年代從皇后像廣場望向文華酒店
圖左的大樓是位於昃臣道的舊香港木球會俱樂部, 已於
1975年遷往馬己仙峽, 右邊是舊高等法院, 現在是立法會.
前方是希爾頓酒店, 已拆卸改建為長江集團中心
1960年代從皇后像廣場望向匯豐銀行總行, 右邊為渣打
銀行總行, 雙雙於1980年代拆卸重建
1960年代中環近統一碼頭處新填海地上的臨時停車場,
左邊消防總局(已改建成今天恒生銀行總行), 黑色有白直
線的是國際大廈(後改名中保集團大廈)
當美利樓仍是差餉物業估價署, 聳立在金鐘的雄姿
從干諾道中望向海事處大樓, 右邊可看到恒星戲院的招牌
中環半山般咸道44 至46號的堡壘式建築物「 Euston」,
建於 1913 年, 是「余仁生」老板余東璇的物業, 現己重
建為私人屋苑「豫苑」
1970年代的中環半山堅道鴨巴甸街交界處的「百事樓」,
原為波斯富商麼地所擁有, 現重建為 「豐樂閣 」, 入口處
的石碑被保存下來
1970年代的上環普慶坊與堅巷交界處. 舊樓的大露臺
看上去甚為有型, 住下來肯定非常通爽
1964年半山律打街
1970年代的羅便臣道 60 號
1920年代的般咸道與卑利士道交界處
1970年代的上環樓梯街與弓絃巷交界處
1970年代的上環荷李活道與差館上街交界處,
建築物看起來有點像開平的碉樓
當年尚未填海的海事署碼頭, 晚上已有人講古賣藝,
後來人群轉移到新填海地去, 成為盛極一時的「平民
夜總會」 , 照片中的主角是海事署
從皇后大道中望向第一代的中央市場
1950年代的中環皇后大道中與域多利皇后街交界處,
右邊是中央街市
1960年代的中環皇后大道中與租庇利街交界處
干諾道中舊照
1868年的中環雲咸街與德己立街交界處, 照片中的
主角是德國會所
1970年代的中環皇后大道中與畢打街交界處
香港酒店在1866年落成, 是香港的著名酒店, 酒店在1926年
元旦被燒毀, 1932年重建為告羅士打行
1926 年代初香港酒店被燒毀, 告羅士打行在原址
重建(1932年完工), 它的主要部分是告羅士打酒店 ,
為當時香港最高級酒店之一
1970年代的中環德輔道中中國銀行拐角處
1972年矗立在皇后像廣場的垃圾蟲, 背景是仍在興建
中的康樂大廈
告羅士打行
上環鴨巴甸街
1970年代的上環士丹頓街與鴨巴甸街交界處
上環鴨巴甸街與荷李活道交界處
1950年代上環皇后大道西與水坑口街交界處
1936年的中環皇后像廣場, 中間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已
被遷往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
1934年的中環, 左側的大樓在1950年代初改建為中國銀行
坐落在德輔道的舊萬宜大廈 (1957至1999年). 萬宜大廈
擁有全港第一部自動扶梯, 也有人說舊萬宜大廈擁有全港
最後一部人手操作手電梯. 萬宜大廈我有很多童年的回憶,
還記得通利琴行嗎?
回覆刪除我估計律打街即樓梯街(ladder street)的譯名,紅磚的青年會現今仍健在,我的母校青年會中學還未興建哩....
舊萬宜大廈地下仲有山打鞋 , 蘭香室 . 上面的天道書樓及 33&1/3 CD 鋪 , 留下我不少腳踪 .
回覆刪除It's very precious to see so many photos of Bank of China celebrating the National Day of Communist China, especially those prominent photos of Chairman Mao at the entrance. It was so political in those years of the 50s/60s. In the photo of Mandarin Hotel in Connaught Road Central, there's Mercury House where Radio HK was (before they moved to Broadcast Drive). I remember Uncle Ray Cordeiro of Radio HK had the following memory when he was once asked about his DJ years during the 1967 RIOT: "One day I was told by my boss to go to the roof of our building to do my pop music show and play the music loud. There had been many loudspeakers installed on the roof. At first I didn't know what's the reason for this. Later I realized that the whole purpose was to drown out the loud Communist propaganda songs that the Bank of China nearby was playing day in and day out. ..... . Looking back, it was really funny ..."
回覆刪除
回覆刪除Sansui once a high ended Hi-Fi. Still remember the TV advertisement where a boy wearing a headphone dancing around. My first Hi-Fi was Sansui. Still remember the long long queue buying the egg-yolk tart in 萬宜大廈. There was also a famous optical shop called 精益. Tom Lee Piano Co has lot of musical instructments. Students used to buy recorders in the Central Tom Lee.
"1930年代的中環遮打道. 左邊是聖佐治行, 中間是渣甸行, 左邊是歷山大廈及告羅士打行"
回覆刪除應該是:
1930年代的中環遮打道. 右 邊是聖佐治行 及 依 仁行 , 中間是渣甸行, 左邊是歷山大廈及告羅士打行
"1950年代的中環皇后大道中與域多利皇后街交界處, 左邊是中央街市"
回覆刪除應該是:
1950年代的中環皇后大道中與域多利皇后街交界處, 右 邊是中央街市
"1960 年代從皇后像廣場望向太子大厦"
回覆刪除應該是:
1960 年代從皇后像廣場望向 文華酒店
回覆刪除后面的是荷李活道警察宿舍; 曾特首的童年,青少年期舊居. 我舅夫和家人以前也是住在此; 所以我好有印象.
1960 年代中環近統一碼頭處
回覆刪除1960 年代中環近統一碼頭處新填海地上的臨時停車場,左邊消防總局(已改建成今天恒生銀行總行), 黑色有白直線的是國際大廈(後改名中保集團大廈).
圖左是舊香港木球會俱樂部 , 右邊是舊高等法院 ( 今日立法會 ). 前方是大會堂高座 2
回覆刪除應該是:
中環昃臣道. 圖 右 舊香港木球會俱樂部 (今遮打花園) , 右邊是舊高等法院 ( 今日立法會 ). 前方是大會堂高座 .
Sorry! 應該是:
回覆刪除中環昃臣道. 圖 右 舊香港木球會俱樂部 (今遮打花園) , 左 邊是舊高等法院 ( 今日立法會 ). 前方是大會堂高座 .
看見那隻巨型的垃圾蟲,就令我回想起仙杜拉唱的清潔運動宣傳歌:「垃圾最可怕,垃圾最討厭,人人都憎佢,哩個垃圾蟲。垃圾蟲,垃圾蟲,製造垃圾損市容;垃圾蟲,垃圾蟲,竭力消除垃圾蟲。」
回覆刪除西環的黃金歲月你好:
回覆刪除1970 年代的上環普 慶坊與堅巷交界處, 有型 舊樓的大露臺. 我曾經看過一些舊日香港的照片, 以前有很多這種大露臺的 舊樓. 聽老人家所說, 這種叫走馬露臺, 是大戶人家的屋才有. 她更對我說, 這種走馬大露臺, 曾經救過她多次. 話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 日本皇軍佔據香港, 見到男人就用刺刀刺穿他的身體. 而見到女人, 就會捉她去做慰安婦, 連未成年的小女孩也不會放過~! 據她所說, 當時是小女孩的她, 與幾個梳起不嫁的馬姐, 一見到皇軍來到, 就會由那種走馬露臺逃走, 因為多座樓房相連, 所以日本皇軍就捉不到她們~!
荷李活道警察宿舍外的, 玩具小販攤檔上, 掛上了一個哈哈笑波波, 覺得好得意.
WOW!垃圾蟲 i'm loving it!
回覆刪除beautiful old bldgs
thx!
I certainly remember the solgan of '買山水遊山玩水' where my 1st working salary gone! You described the tv commercial so vivid. Agreed with you that Union Building should read 於仁行.
回覆刪除thz, mind borrowing ur responds as illustration?
回覆刪除請隨便用.多謝厚愛.
「兩個就夠晒數」和有個男人豎起兩隻手指的宣傳片段都是港人的集體回憶。此外在大概七十年代末期的那次水荒時,政府又創作了一隻「嘥水鬼」和一首由童聲合唱的宣傳歌,最後的兩句歌詞是:「大家都憎啲嘥水鬼,我地應打倒佢。」
回覆刪除山打鞋廣告歌,被我們一班頑童改作:「山打鞋,山打著,出到門口打赤腳!」意謂一出到門口對鞋就爛。我們還圍在店門口不停地唱,直至有店員出來趕才逃跑。李寶椿大廈還有一爿「山打鞋」店。
回覆刪除I think Rutter street is leading from Hospital road go through Pound Lane down to the Po Yan street, you could seen a red colour building just beside the top of Rutter street is the staff quarters of the Urban Services Department.one block behind there is Ladder street from "Cain" road down to the Queen's road central. "Cain" misspelling? correct, please!
回覆刪除約是70年代,萬宜大廈內有紅寶石酒樓,凡員工因病就醫,一律每次獲發十元醫療津貼。
回覆刪除在大會堂仍是「試業」期間,有人從高層廁所穿窗跳下自殺,當時適值有兩個女學生途經,其一竟遭壓死,而另一女學生和跳樓者祗是受傷。
回覆刪除我兒時住鴨巴甸街下段,學校則在堅道與樓梯街交界處,故每上、下課,必定行經百事樓。那裡花園內種有多種果樹,司閽老伯很友善,經常送水果給我和同行同學。
回覆刪除康樂大廈尚在建築期間,曾經發生一件嚴重工業意外:一天,兩名工人在外牆乘著吊船工作,突然,吊船一邊纜索折斷,吊船迅速地往下跌,一名較年輕的工人反應頗快,立刻施展一招燕子穿簾,從就近的窗口飛身往內猋,雖受輕傷但檢回性命,尚算大幸。但是,另一名年紀較大的工人,便沒有如此幸運,他可能驚慌過度,不懂反應,竟隨著吊船直跌下地面,就此一命嗚呼。這件事故告訴我們:唔戴安全帶,有事「走」得快。
回覆刪除理髮津貼盛行於南北行一類的欄口行業
回覆刪除1964年半山律打街?
回覆刪除這照片,肯定唔係64年,因為在對下的地盤,是前鐘聲學校,拆卸後,改建普慶大廈,在1958年建成入伙.紅磚的,是舊市政員工宿舍,現還在.石級另一邊,現已是天主教總堂學校.
逢周末萬宜大厦紅寶石餐廳,陳浩才主持嘅紅寶石之夜嘅古典音樂欣賞茶點套餐有冇去過?
回覆刪除文化嚟㗎!!!
"1950年代上環皇后大道西與水坑口街交界處"
回覆刪除水坑口係民族恥辱嘅悲痛地標,點解冇人去"紀念"設碑呢?吓?家陣仲係叫Possession Street,幾咁羞恥!!!嘻嘻,我係五毛!係唔係?
Photo No. 47 "1936年的中環皇后像廣場....." :
回覆刪除The statue on the right should be that of Queen Alexandra, QV's daughter-in-law, wife of her son King Edward VII.
I learnt my electronic organ lessons there! Thanks for the nice memorie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