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

三角碼頭話滄桑




 





 





 





 





 





 





 









三角碼頭現在已經湮没在歷史的洪流裏; 相信新一



代的年青人對這個[地名]該感到很陌生.  然而在



五,六十以至七十年代, 當葵涌貨櫃碼頭還未正式興



建或者全速營運前, 三角碼頭可說是掌握著香港人



的命脈.  難道不是嗎? 那時候整個香港所需的白米



以及副食品, 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由躉船運到三角



碼頭, 再由苦力搬到對面的倉庫裏面去. 






我小時候從西環坐電車往中環,  三角碼頭是必經之



地.  斯時電車司機都是戰戰兢兢的, 惟恐一個不小



心會踫撞到腰插鐵鈎的苦力, 其後果是輕則惹來一



頓夾雜著粗口的漫罵, 嚴重的很可能被拉下車痛打



一頓.   我便曾親身目睹過一個電車司機因為撞倒



了一個被米包遮蔽著視線的苦力, 而被幾名苦力圍



毆的場面.  最諷刺的是, 其實當時有個警員站在不



遠處,  但可能是基於勢孤力弱甚而是[事不關己]的



考慮,  没有出面阻止.  而那位倒霉的電車司機在



被修理完一頓後, 仍不得不負傷繼續開車.   我現



在回想起來,  也不得不佩服那個年代的人的生命



力, 和對工作絕對認真的態度.






三角碼頭不是單一個碼頭, 它其實是一個統稱,  全



盛時期它包括了十個八個碼頭, 如同安,泰興, 永樂



等.  三角碼頭的正確位置是沿著西營盤的海邊, 



從上環街市(即今日的西港城)向西轉彎開始, 一直



伸延至屈地街.  三角碼頭的名稱由來我估計是因為



它由上環和西營盤的腹地突出, 形成一個琦角之勢,



因而得名.  三角碼頭最少是香港兩個望族的發迹之



地,  創辦廖創興銀行的廖氏家庭沿著德輔道西一帶



擁有很多貨倉, 這些貨倉在七十年代被拆卸重建為



住宅, 即為今日西營盤的最大私人屋苑- 均益一至



三期大厦.  至於東亞銀行的李氏家族, 則因為取得



白米的入口經營權而致富.






說到三角碼頭,  怎能不提它的最大特色, 苦力搬白



米?  小時候窮極無聊, 會跟隨一些大哥哥往三角碼



頭附近的海邊釣泥鯭.  我是一個没甚麼耐性的人,



對釣魚的興趣不大,  倒是對苦力從躉船上搬白米上



岸的絕技看得著迷.  每個苦力都是清一色的赤裸著



上身, 最多是肩上搭塊白布, 口咬著木籤, 腰插鐵



鈎, 肩上托著一包(有時甚至是兩至三包)重達百多



二百磅的白米.  這還不算, 最使人歎為觀止的是他



們要扛負著那包比他們的體重還要重得多的白米,



走過一條寬不足兩呎的木板上岸. 






說實話我到現在仍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樣走過來的.  



即使是不需肩負任何東西, 我也没有信心可以平穩



地走過這條木橋, 何况扛抬著一袋近百磅重的白米?



童年時看著苦力們過橋時身體隨著木板上下躍動,



毫不費力的走上岸上來, 我真有點懷疑他們是否身



懷絕技的武林人仕.  遇上那天風高浪急, 躉船摇晃



得特別厲害, 苦力們過橋便有如馬戲團的雜技表演,



那份技巧, 膽色使人佩服不已. 






我後來有機會請教一位資深的苦力頭,  才知道其中



的竅門,  那就是過橋時動作要一氣呵成, 千萬不可



以中途停步, 而且要順著木板上下擺動的節奏來平



衡身體才成.  至於隨身的法寶, 白布除了用來抹汗



以外, 還可以發揮咕的作用, 舖在肩胛上有助減



輕勞損, 鐵鈎則用來鈎起麻包袋, 是一件很重要的



借力工具(另一個更重要的潛在功能是在打架時作為



武器之用); 而木籤則是工作量的憑記 (因為苦力的



工資是以件工計算的),  每搬一袋米管倉員便會收



下一支木籤, 待收工時便可按搬了多少袋米(即收了



多少枝木籤)來發工資.






三角碼頭既然是香港經濟命脈之所在,  自然會惹來



風雨雷電(不要忘記三角碼頭的黃金時代是上世紀的



五,六十年代, 而那時候社會制度, 法治還不是很健



全, 自然衍生各式各樣的問題/情况), 其中最核心



的問題是搬米是一盤大生意, 誰能控制到這行業,



中間的[油水]可謂十分豐厚.  由此之故, 三角碼頭



的風起雲湧都是源自一個中心問題 – 黑幫爭地盤; 



而苦力們的互相廝殺, 都是黑幫背地裏操控, 指揮. 



此外, 鄉派的因素也加深了箇中的矛盾.  在三角碼



頭裏以潮州幫最人強馬壯, 其次是東莞幫, 福建幫



等.  在那個絕對是弱肉強食的世界, 你若不拉幫結



派根本生存不了,   這也解釋了為甚麼三角碼頭鄉



里, 鄉音, 鄉情的凝聚力如此強烈 的緣故. 






三角碼頭苦力的運作系統其實跟建築差不多; 每一



個鄉里幫都有一個大包工頭, 向米商把搬運工作



包下來, 然後把工作一層一層的分判下去.  由於



包商利潤高, 自然會惹來 局內/外人的垂涎以至爭



奪.  既得利益者要保著自己的地盆, 外來者(包括



五,六十年代從國內湧入的新移民的散兵遊勇都跑來



三角碼頭找口飯吃) 要分杯, 其結果是動不動以



拳頭, 扁擔和鐵鈎解決. 






我沒機會躬逢拳頭共腳脖一色, 扁擔與鐵鈎齊飛的



盛會, 但我唸小學時有個同學的父親是個苦力的包



工頭, 我偶爾會跑上他的家玩和吃飯, 在酒酣耳熱



後(不知道為甚麼, 那個年代從事體力勞動的長輩在



吃飯時都會喝上一兩杯孖蒸, 也許這是因為他們相



信力氣來自喝酒罷) 會拉起上衣, 讓我們看看他身



上的疤痕, 然後便滔滔不絕的大談自己在毆鬥時的



英勇事蹟.  我得承認那時候我是頗為崇拜他, 並認



定他是大英雄.  現在想起來, 彷彿感受到當時厮殺



的惨烈.  多年後我在街碰上他爸, 見他只有一條



腿,  扶著拐杖蹒跚而行, 心裏不禁一陣酸楚, 竟不



敢上前跟他打招呼.






相信是隣近三角碼頭的緣故罷, 西營盤一帶在六,七



十年代可說是頗為汚煙瘴氣的.  在正街至水街一帶



麻雀館, 小舞廳, 咖啡座之類的色情場所林立(諷刺



的是, 七號差館剛好夾在中間).  整個社區可謂複



雜不堪, 小至士多舖都在兼營字花, 外圍狗,馬投注



站和地下賭檔的生意, 而後巷更是白粉檔的温床. 



這些[娛樂場所]的顧主便是來自三角碼頭的苦力. 



當然操縱著三角碼頭的黑幫因利成便在附近多做幾門



生意, 把[業務]多元化也是使這區黃賭毒蓬勃的主



因之一. 






三角碼頭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濫殤, 那便是規模宏



大的盂蘭節.  有一段很長的時間, 三角碼頭所攪的



盂蘭節活動即使不是全香港規模最大的, 起碼該是



全香港島最大的盂蘭盛會.  這無他, 三角碼頭是潮



州人的勢力範圍之所在, 而潮州人是出名著重盂蘭



節的.  另外, 在香港淪陷之時, 日本人在三角碼頭



殺死了不少香港人, 附近的居民蒙上心理陰影, 所



以趁盂蘭節攪祭祀活動祈求心之所安.  






據粗畧統計從上環至西營盤有不少於五個盂蘭勝會的



社會團體正式註册, 其中包括規模最大的三角碼頭



盂蘭勝會.   直至今天他們在每年的盂蘭節都會按



傳統在西營盤新填海區(即孫中山記念公園側)搭建



戲棚做大戲.  幾年前的盂蘭節我路過正街, 還躬逢



三角碼頭盂蘭勝會燒街衣的盛况,  那些衣紙從高街



一直擺放到德輔道西,  横跨了四五條街.   衣紙燃



著後火龍從上直撲而下, 火舌把幾條街都捲了進去,



那種壯觀的氣勢我相信現在很難再見得到的了.






三角碼頭對香港的飲食文化其實也曾作出過重大的貢



獻.  正如上面所述, 三角碼頭是潮州人的聚居地,



很自然地將潮州人的飲食文化帶進來, 並在本地落



地生根.  然而由於潮州人以刻苦耐勞和節儉見稱,



潮州菜予人的印象都是簡樸粗糙, 不能登上大雅之



堂.   故此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潮州菜只能龜縮在三



角碼頭至堅尼地城一帶, 那有像今天這般的風光.  



潮州菜其實很早就隨着移居香港的潮州人而進入香港



飲食業, 但是當時的潮菜經營者都是小攤販.   他



們如星羅棋布般散落在西營盤三角碼頭附近的小巷



内, 被廣東人戲稱為“打冷”檔口, 對象主要是那



些潮州籍的勞工階層, 菜式簡單, 烹調也不講究,



潮菜的優美之處亦因此未能得到充份的發揮(這也實



在難怪, 一個月入僅堪鍸口的苦力, 那有餘錢和閒



情逸致去講究口腹之慾?), 所以當時除了從事出賣



勞力的潮州人仕以外, 知道潮菜的人少之又少.  



許多經營飲食業的潮州人, 為了生存和業務發展,



都以主流的粤菜為號召.  直至1929年, 才有一家潮



州人經營, 名為“天發”的餐廳, 打出正宗潮菜的



招牌, 而且經過數年的奮鬥不懈, 生意有了起色,



遂於1935年轉為稍具規模的酒家.  至於二次世界大



戰前繼天發酒家之後而開張的新太海、妙香、鎭海樓



等潮州酒樓, 都未能站穩陣腳, 相繼歇業. 20世紀



50年代, 旅港的潮州人已不下30萬, 在商場上以長



袖善舞見稱的的潮州人當然不會放過在飲食業領域發



展的商機.  據旅港潮州商會的估計, 1951年全港潮



州人所開的酒樓茶室約有200餘家, 其中大多數是小



本經營的小型茶樓, 至1970年這個數目已激增至接



近800家, 增長速度不可謂不驚人.  現存香港最出



名/老牌的潮州酒家是西營盤的兩興和尚興, 然而最



負盛名的潮州酒家並不是這兩家, 而是隨著潮州巷



被拆卸時一併結業的斗記(網友諸君不知道對這間潮



州酒家有没有印象?).






斗記是當年香港四記之一,  與賣燒鹅的鏞記, 賣牛



腩的九記, 和賣雲吞麵的麥奀記齊名.  我有幸在斗



記結業前幫襯過它幾次, 菜式雖然没有甚麼特別,



但勝在夠鑊氣, 味道也很濃洌, 正宗的潮菜風味. 



我到現在仍不明白為甚麼斗記結業後至今仍不重新開



業?  我在想像,  是不是老板因為找不到正宗的大



廚, 因此寧可不再開業, 也不想做壞自己的金漆招



牌, 又或者他有其他難言之隱?  想到這裏, 我忽然



想起梁蘇記遮廠, 斗記會不會是另一個人間有情的



故事?






說起三角碼頭, 我腦海中不期然地浮現出一個頗為



驚心動魄的場面.  不要誤會, 我没有參加過甚麼黑



幫或者是鄉里幫的大厮殺.  事緣於我上了中學之



後, 家裏對我的管制逐漸寬鬆, 日常生活的自由度



亦隨之而增加.  那時候我很喜歡在吃過晚飯後約同



學從堅尼地城徒步往新填地, 一則玩樂購物, 二則



吹水解悶,  誠為一舉兩得之樂事. 






有一次和兩個同學沿著西環海皮走往新填地, 當中



三角碼頭是必經之地.  我們走的是現今德輔道西向



海的行人道, 當時天已全黑, 街燈是隔很遠才有一



根, 正在邊走邊談得興高彩烈之際, 忽然覺得腳下



好像有很多東西在蠕動, 但四周委實在十分漆黑,



根本看不見是甚麼東西, 於是惟有加快腳步, 走往



最近的街燈去看清楚, 怎知道一看之下差點兒嚇得



暈過去.  原來整條行人路, 以及右側的車路, 黑黑



壓壓的鋪滿了成千上萬只蟑螂, 而我們是一直踏著



蟑螂走過來的.






我真的没有誇大其詞, 那個情景便好像我們正身陷



一片蟑螂海, 隨時會被蟑螂淹没的感覺.   站在街



燈下, 我們三個人都有點嚇儍了眼;  我從小便不怕



蟑螂, 但那是一只,兩只的小兒科, 現在是被數以萬



計, 甚而是十萬計的蟑螂包圍, 那種毛骨悚然的感



覺是怎麼樣說你也無法明白的.  我已忘記了我們後



來是怎樣衝出重圍, 那晚我們有没有繼續行程往新



填地, 我只記得每次這個場面在我腦海內重現時我



都會頭皮發麻;  而在這件事發生之後的幾年內, 我



都會偶爾夢到與大小蟑螂博鬥的情景, 由此可見這



件事對我影響的深遠.  我後來才知道, 那天晚上三



角碼頭幾個倉庫同時進行清潔和滅蟲的工作, 以致



卜居在裏面的蟑螂要作勝利大逃亡, 而我們三人又



剛好躬逢其盛, 如此這般的巧合便做就了我們親歷



這個 [奇景] 的機緣.






三角碼頭現在己經被拆卸殆盡, 原址在進行了幾輪



填海工程後, 已建有港島的西區走廊, 漁/菜市場,



電車廠, 西區貨物起卸碼頭, 以及西區康樂及文娛



中心等設施.  在短短十多二十年間改變如此巨大,



不得不說句不堪回首話當年的老套話.  我最近曾特



意往訪西區貨物起卸碼頭, 看看它跟三角碼頭有甚



麽不同.  望眼處只見海邊冷冷清清的泊了幾條內河



船, 而貨物是用小型起重機從船吊上來再放到貨車



上即時運走.   這裏不需要苦力, 也不需要貨倉;



不變的也許只有蹲在遠處的釣魚郎,  他們是否也像



我一樣, 見證了三角碼頭的興衰?


31 則留言:

  1. 新年好! 身體健康, 心想事成!
    我以前都在「崇慶里」住過2年, 『得記酒家』對面, 正街隔離那條巷, 整條巷都有很多人在晒魚翅海味, 非常之腥味。
    以前非常之討厭那股味道,但現在竟然是回憶中不可缺少的餘韻,希望那股味道永不消散,繼續伴隨在我的思憶裏面豐富它,強化它。

    回覆刪除
  2. 我媽是在崇慶里出生(195x)的, 她說那時的崇慶里什麼都有賣, 她奇怪當時為什麼自己沒有大病, 她家附咸魚(係食得o個d)又有, 海味又有, 做木材的又有, 就連.....壽板都有, 總之就污煙帳氣, 細菌易滋生o既環下長大.
    圖二有巴士o個由應該係均益3期對出,我仲記得以前搭車呢, 可以見到d躉船入面d人食緊飯, 打緊麻雀, d叔叔仲可以"咩"d重野過o個條一個人企都唔夠位o既木版來往岸同船, 而家填到咁出, 睇唔到lu~.
    另外西隊都係填返黎, 1985-87年我左右我伯父住均益2期, 我有印象o個陣已經填左海, 只不過仲係沙地一塊, 咩野都未搬出去, 十年後1997年我會考完之後幾日, 爸爸同我同公公婆婆, 媽媽去大嶼山玩左一日, 就係o個陣時起好西隧架喇. 我唔記得過左海點搭車入去lantau, 只係記得數住2分鐘過左隧道.

    回覆刪除
  3. 鼠年黎啦!祝新的一年事事順利。恭喜 恭喜 ……

    鼠年第一次進來看,這篇三角碼頭話滄桑寫得很棒,在接近那個年代的大人小孩都仍然會有深深的回憶,尤其是你所提到在 躉船上搬白米或貨物上岸的絕技,隔著一塊木板行,每次站在碼頭看都有驚心動魄兼腳仔軟的感覺,未見過此情此景的年青一代很難想像得出的。

    回覆刪除
  4. 第一張照片裡的應該是舊上環街市吧!即現今的「西港城」。照片下第三段文章中提到的 "西寶城" 應該係現址寶翠園的商場。

    回覆刪除

  5. Sorry, use a bit of your space to help find a recently lost corgi at Yuen Long. Please help:
    http://hk.myblog.yahoo.com/deideibb/article?mid=1611
    親愛的朋友們:
    我們的寶貝囡囡 - 嗲嗲於今日 (2月11號)中午12點至1點係元朗黃屋村附近走失! 她沒有着衫.....只帶住一條紅色的狗頸帶! 如有朋友見到她.....請通知嗲媽 (徐小姐) @ 63020215 or 嗲爸 (吳生) @ 95226105! 有重賞!~

    請大家幫手找.....因為她對我地一家好重要! 多謝!
    最新消息: 有朋友見到嗲嗲係夜晚7:00左右係蔡屋村 & 東頭村中間出現過.....麻煩住係附近的朋友留意下! THANK YOU!~

    回覆刪除
  6. 上了一堂歷史課

    回覆刪除
  7. 最喜歡第二張相片因我小時候就住在西邊街。幼稚園就讀於英皇書院對面的禮賢會。小學是救恩書院。三角碼頭我印象深刻,特別是那羣苦力。

    回覆刪除
  8. 有冇印象皇后大道西很久之前有間老飯店叫庸記?這是我爺爺的物業。

    回覆刪除
  9. wah..i miss the blue china mobile bus...

    missing the old days n collective memory recall is a gd thing
    but if refresh out mind..if always missing the old days...our society won't go forward..and economic won't grow..sigh

    回覆刪除
  10. 斗記结業前,老的老闆曾经己说過不再做下去.结業後,在堅尼地城見到了那太子爺,少東,也再问及有否打算再開舖.他表示,旧員工已老,再開皮費不轻,相信不再重做了. 斗記要進入歷史了.可惜! 忘不了有人情味的老細!

    回覆刪除
  11. 我 鐘意周圍去 搵 野 食, 人 地 話 好, 如果唔 係 太 貴, 我都 會去試 下.
    雖然 我 唔 係 住港島, 不過都有 幸 去過 晒 你所 講 啲 香港四記, 斗記, 鏞記, 九記和麥奀記. 不過 好 似 無 提 到 夜 晚 街邊 啲 碳爐打邊爐 既. 我地 特登 搭 隧 巴 去 食 架.
    雖然 現 已 移 居 加國 , 但仍 然 心念 香 江. 真係 感謝 你提 供 寶 貴 的 回憶 .

    回覆刪除
  12. 如果是會飛的蟑螂,就更加可怕了。

    回覆刪除
  13. 九日山人黃躍榮2008年2月18日 下午5:59

    警員常欺弱怕惡的

    回覆刪除
  14. 九日山人黃躍榮2008年2月18日 下午6:01

    我也在三角碼頭落過貨, 釣過魚

    回覆刪除
  15. 有時人生.........有好有壞,所以就算馬死也要落地行,就算再苦,也要硬著頭皮上呀,這是一種歷練,好因賞您所講的司機呀^^

    回覆刪除
  16. 小時候經常跟BABA去睇落貨。見苦力踎係度”蓆妹”,食欖角,鹹池魚。

    回覆刪除
  17. 小白雪:
    很驚喜發現到那些照片,勾起不少童年及成長時的回憶,斜斜的路,家面對教堂,喜到教堂內走。要不往上香港大學荷花池玩,或到太平戲院看大戲,大馬路(皇后大道西)有好幾間茶樓,多男,得記,茗芳,還有和同學去花園仔,還記起高街那鬼屋本是精神病院,某天晚上在街上看見一人發足狂奔在面前經過,後面一班人在追,原來前面那人是精神病患者。正是往事只能回味,只能留下美好的回憶。

    回覆刪除
  18. 請問大家記唔記得當年皇后街係咪有間"銀號"叫陳萬發?有無當年條街既相片? thanks

    回覆刪除
  19. 我也聽父親說過以前海尾店附近的三角碼頭, D工人行跳板好叻!

    回覆刪除
  20. Thanks for your very information about 三角碼頭 and 西區貨物起卸區. I'm a landscape student at HKU and is now working on a project to develop the 西區貨物起卸區 into a waterfront area for people to use. Really want to let people know the history of this place through the design. Would be great if you have more information.

    回覆刪除
  21. 斗記,又係老鬼嘅"五味"回憶,果陣時斗記同其他幾間後來成為名店嘅潮州菜館其實都係瑟縮係文咸西街"屎坑巷"嘅大牌檔,位置係家陣藥材公園位置,講起都流口水,蒸鵝固然冇得頂,獅蚶,要灼得嚟帶血,一字曰"鮮",最絕係沙茶(音爹)炒牛河,又係已經絕咗種,河粉香滑,牛片嫩鬆,沙茶香濃,芥蘭爽甜,幾十年後,冇咗呢啲享受!食唔番果啲"沙爹牛河",斗記乜興,物興一上咗舖頭,已經做唔番果陣時嘅水準,獅蚶更加因為今時今日水質污染,唔敢食咯!永樂街,老鬼到死不能忘,老鬼好對唔住嘅"紅顏知己"就係住係果度,更對唔住佢嘅家人,後悔無用....俱往矣!

    回覆刪除
  22. 老鬼做學師仔時擔貨行過果啲跳板唔少,係深水埗,要有技巧嘅!

    回覆刪除
  23. 原來過跳板係要有技巧,老鬼第一次擔貨過時,差啲跌落海,好彩個老雜工好嘢,用條担挑攞番平衡,跟住過兩招,,,係要"韌"住嚟行,用柔功,跟跳板抖動而起舞,十三四歲要擔成百磅大摩打,果時科技冇咁先進,的摩打用生鐵造外壳,個電綫芯又係矽鋼同銅綫,幾攞命㗎.
    我學師果間電氣鋪,係果陣時係行上出晒名,係荔枝角道,老細個大仔好啱同我同名,但係唔同命...

    回覆刪除
  24. "三角碼頭"是俱有香港曆史背景,裡面的發生的事情很有"江湖"味道,以前潮州人很齊心,不能得罪,"苦力們過橋時身體隨著木板上下躍動, 毫不費力的走上岸上來"我也看過,他們的平衡力超利害!以前香港人每天食的米糧靠他們一包一包搬上岸,佩服呀!盂蘭節是潮州人重視的節日,在西環士美菲路每年在盂蘭節前都有一個捐款攤檔,

    回覆刪除
  25. 今天公司FC給了我看在過去12個月的MPF AL report(公司部份),我大吃一驚!!在過去12個月的MPF ,total loss 85%?我問FC Why??她說大部份員工選擇了"高風險 plan",導致loss那麼多,Fund plan全是員工自己定,"公司部份"只按月幫員工供款,現我們准备全面review,希望助員工一点!嘆

    回覆刪除
  26. 雖然西區/西環包括堅尼地城、石塘咀與西營盤,但是我們在西區/西環出生超過40年以上的街坊都是分開叫的。好像我在堅尼地城出生,求學時期就分別在石塘咀及西營盤上學。

    回覆刪除
  27. 雖然西區/西環包括堅尼地城、石塘咀與西營盤,但是我們在西區/西環出生超過40年以上的街坊都是分開叫的。好像我在堅尼地城出生,求學時期就分別在石塘咀及西營盤上學。

    回覆刪除
  28. 以西環九約來算, 西環應包括堅尼地城, 石塘咀以及部份西營盤~~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