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

西環舊相







石塘咀山道近屈地街總站, 時為1930年代











1915年石塘咀山逍道與德輔道西交界的金陵酒家,





此酒家於1920年代遷往皇后大道西, 原址改為廣州





酒家












石塘咀山道, 由聯陞酒店門前向海望, 最遠處是


屈地街電車站









從皇后大道西山道向南望









堅尼地城海傍, 約1940年代









1950年代, 西環觀龍樓仍在興建中









西環海旁先施公司, 約1930年代









西環海旁1970年代









皇后大道西約1930年代









士美非路工廠大廈火警,約1960年代









文咸街約1920年代









摩星嶺平房區









皇后大道西1910年代(1)









皇后大道西1910年代(2)







堅尼地城吉席街與加多近街交界1920年代









堅尼地城吉席街與加多近街交界2007年對照








干諾道西近三角碼頭1920年代









薄扶林村1960年代(1)









薄扶林村1960年代(2)









1950年代香港仔(1)









1950年代香港仔(2)









1950年代香港仔(3)









1950年代香港仔(4)









1920年代文咸街









1920年代西環碼頭









1960年代皇后大道西









1980年代山道天橋









1970年代皇后大道西









1920年代上環海旁





2008年2月18日 星期一

零食與我

 


 















































 





我絕對可以說是出身於草根階層.  父親憑著一雙手



把我們幾兄弟姊妹養育成人, 尋且每個子女都接受



到頗為完善的教育, 這在那個年代來說可謂很不簡



單, 當然這中間也有賴母親的持家有道才成, 而持



家有道的潛在效果是, 我們的童年時代是没有甚麼



零用錢的.  雖然如此, 我們仍可以通過各式各樣的



渠道來攢錢, 從而購買自己心愛的零食; 譬如新年



的利是錢, 譬如母親會因為我們在暑假期間幫手剝



蝦和穿膠花, 發放一些額外的[勤工獎金], 另外父



親偶爾使我們去為他買煙, 買雲吞麵時, 都會讓我



們留下找續的零用錢.  如此這般地把這些外快湊合



起來, 也足夠吃喝玩樂了.






六,七十年代零食的種類當然没有今天這末多, 包裝



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零食之為物對小朋友的吸



引力是天生的, 可以說小朋友和零食有著與生俱來



又不可分割的關係, 亦因為這個原因, 我口袋裏的



零用錢大部份都向士多老板進貢了.  雖說卻那個年



代零食的品種不多, 但要一一道來也很費周張.  



這裏我只能揀選幾款有代表性 (對我而言) 的來緬



懷一下:






· 朱古力煙仔條: 朱古力煙仔條



其實是用朱古力包著香煙狀的餅乾.  較高級的朱古



力煙仔條是模仿著真正的香煙盒包裝, 驟眼看來幾



可亂真.  吃的時候模仿著大人的動作撕開[煙盒],



把煙仔條含在手口裏, 想像著自己在食煙, 享受一



下片刻的放肆.






· 王母蟠桃: 小時候每次去澳



門,  母親都會買幾十包王母蟠桃, 混合在杏仁餅,



豬油糕等食品中送給親朋戚友做手信, 估計這是因



為價錢較廉宜的緣故罷.  我對這些其實是由甘草,



香料精製的杏脯肉興趣不太, 倒是對盒子的設計包



裝印象很深;  那紙盒上畫著一個飄在雲端的仙女,



雙手捧著蟠桃, 盒側兩面還印有 ’此果祇應天上



有, 人間那得幾回嘗’ 和 ’三千年開花, 三千年



結果’ 的詩句.  當時感覺十分神奇, 天真地以為



多吃可以長命, 以至長生不老, 所以盡管不喜歡吃,



也湊興分著吃幾盒, 直至神話被大人戳破為止.  我



想王母蟠桃是極少數伴著我們成長而又千載不變的零



食.  現在往澳門或途經香港的零售店, 偶然發現有



王母蟠桃賣, 都會買一,兩盒, 扭在手中不期然有種



暖在心頭的感覺.


  





· 齋燒鵝: 前身是50年代相當流



行的街頭小吃齋鴨腎, 材料是麵筋, 混和醬料和味



精後滷合而成, 但因為齋鴨腎的本質甚為潮濕, 很



易發霉和變酸, 食品生產商於是便想到把它炸脆,



使它變得乾身, 一則口感更好, 二則可以放入小膠



袋, 易於出售.  我唸小學時最喜歡在小息時往小賣



部買包齋燒鵝吃, 主要是貪它夠質感 (吃的時候咯



咯有聲, 很有滿足感), 加上味道濃冽, 香脆可口,



絕對是小息零食的首選.






· 糖蔥餅: 糖蔥餅之所以得名,



是因為它以一塊薄薄的粉皮, 包著一大片勝似白雪



的脆糖蕊, 而這塊脆糖蕊有點像大蔥的緣故.  糖蔥



餅是否可口的關鍵在於那塊糖蕊, 其做法是將麥芽



糖加熱融化, 然後用棍持續拉扯, 使糖由金黃色逐



漸變為白色.  當糖被拉至條狀後便會用剪刀剪成一



段段, 冷卻後的糖便會變得既乾身又鬆脆.  吃的時



候拿一截糖蔥, 加上椰絲, 芝蔴和花生粒, 通通包



在粉皮裏;  一口咬下去, 既卜卜脆又甜絲絲, 最重



要的是不黐牙, 一流.






· 砂糖夾餅: 砂糖夾餅的做法其



實跟格仔餅很相似, 先把預先調好的蛋漿倒入平底



鑊煎熟, 然後將整底夾餅從鑊裏鏟出來, 吃的時候



先切成三角塊, 再撒上花生碎, 砂糖, 熱乎乎的時



候入口的感覺是外脆內軟, 有點兒像鬆糕般煙韌. 



砂糖夾餅近十多年來已在市面上銷聲匿跡, 聽說現



在只有一位不定時在維多利亞公園附近擺檔的老伯在



賣, 能不能買得到要看你的彩數了.






· 麥芽糖夾餅: 這可算是最簡單



的街頭零食, 做法最容易不過,  小販從瓦缸中挑一



圈麥芽糖出來, 用兩塊梳打餅夾著來吃.  梳打餅的



鹹混和著麥芽糖的甜, 鬆脆的餅乾配上黐牙的糖漿,



竟成為絕配的FUSION. 






· 煨魷魚:  煨魷魚是看戲不可



或缺的法寶, 小時候只要走近戲院, 一定可以嗅到



煨魷魚的香味.  從前的煨魷魚是用炭爐的, 小販用



鐵絲網夾著魷魚在炭爐上燒, 熟透後會為你塗上豉



油 (辣或不辣任君選擇), 所以吃的時候還帶著原始



的炭燒味.  現在的煨魷魚用電爐來烘, 好處是熱力



均勻, 但心理上總是覺得失去原始的風味, 不僅口



感差了這麽一點點, 魷魚味都好像没那末濃郁, 煙



韌.






· 棉花糖: 棉花糖從前只有在戲



院或者遊樂場才可以找得到, 所以每次看到售賣棉



花糖的攤檔時心底都像棉花糖般感到甜絲絲的.  早



期的棉花糖機要像衣車般要用腳踏發動摩打, 令火



水發熱及使銀鑊急促轉動, 將砂糖溶掉, 並以離心



力的力量讓糖發出糖絲, 再以木棒捲成棉花糖.  現



在的棉花糖機當然是電動的了.  老實說我其實不太



喜歡吃棉花糖的, 一來嫌它太甜, 二來棉花糖的體



形過於龐大, 吃起來很不方便.  買棉花糖我純綷是



為了享受捧著棉花糖那種美滿和幸福的感覺.






· 大菜糕: 大菜糕是小數家裏都



會制作的甜品, 原因可能是大菜糕有益健康罷.  大



菜糕的做法其實很簡單, 往雜貨舖買包大菜條, 以



開水溶解後加入冰糖和蛋, 分成若干小杯後再放入



雪櫃, 等大概一個小時後凝固成糕便成.  60年代很



多屋邨士多都有大菜糕賣, 但不知為甚麼都是雞蛋



形的, 相信做的時候是以雙手拿著雞蛋殼形的膠杯



往仍未凝固的大菜糕湯鍬入去, 再雪凍成糕, 其衛



生程度可想而知.  現在坊間賣的大菜糕味道五花八



門, 甚麼蜜桃味, 杧果味等, 我偶爾發發懷舊幽情,



要吃上一兩杯大菜糕, 都寧可叫個原味, 最多是來



個蛋花味, 其他的嘛, 好像是翻唱別人的歌的歌星,



失了真.






· 肚臍餅/花占餅: 圓圓的餅乾



底, 上面是七彩繽紛的奶油糖粒, 還未放入口, 先



被這誘人的色彩俘虜了味覺, 吃的時候一般是先把



糖粒幹掉, 才再吃餅乾, 我想這是咱們小孩子喜歡



[先甜後苦]的習性罷.  順帶一提, 中藥舖會把一些



治兒童[生積]的藥混在肚臍餅內出售, 相信這樣小



朋友吃起來便不會有抗拒感.  這類帶有藥性的肚臍



餅有另外一個更美帶麗的名字 - 花塔餅.






· 孖條: 孖條可說是我兒時最具



特色的零食之一.  那時候一條雪條要賣到三幾毛



錢, 不是隨便可以買得起的零食.  雪條的品種其實



不算多, 常見的有橙汁, 紅豆, 綠豆, 牛奶等.  當



時的雪條都是一整條的, 除非是兄弟姊妹, 否則很



難你一口我一口的與人分享.  然而不知道打從甚麼



時候開始, 終於有雪條生產商體諒我們這些窮家子



弟, 又或者是想賺取我們口袋裏的最後一分錢, 於



是設計並生產了新品種的雪條 - ”孖條”了. 






顧名思義, 孖條是將雪條的左右兩端做成圓柱形,



中間連接部份則刻意做得較薄, 這樣小朋友可以合



資購買一條孖條, 再將它一分為二, 各吃各的半條



雪條.  雖然以立體體積計算來說, 一條孖條的體積



比一條普通雪條畧小 (這是我在小時候經過精心計



算得出來的結論), 但勝在兩個股東各自都有獨立的



雪條”歎”, 這點小小的虧仍是吃得過 (發展到後



期甚至有雙式孖條面世, 即兩邊不同味的雪條). 



順帶一提, 我們那個年代因為物資匱乏, 所以人人



都是很自覺地環保的;  吃完雪條後那條雪條棍一般



都會儲起來做玩具.  除了用來做射橡皮圈的[丫差]



的發射臺外, 我也曾以大量(實際數目我早已忘記



了) 做了個前後有欄杆的小屋模型, 看來不用LEGO



也可以砌得出模型.






 當然經典零食還有很多, 隨手說來有




· 砵仔糕




· 酸子薑




· 咖哩魷魚




· 雞蛋仔




· 芝麻卷




· 豬皮蘿白




· 蛋散




· 煨番薯




· 皮蛋酥




·   老婆餅




·    炒栗子




·   炸大腸 




·    炒蜆/田螺




·    啜啜冰(食法多元化, 可咬



開頂端當果汁慢慢歎, 又或者雪藏後使它變成美味



冰條, 再拗開兩截與愛侶分享.  無聊時將剩下的冰



條套洗淨後裝水, 可變成水槍讓你一顯身手)




· 甘大支




·    爆炸糖




· 皮禮士糖 (可自己親手將糖放



進公仔內, 再按公仔頭彈出糖果來吃, 集吃/玩兩種



滿足感於一身.  皮禮士糖以80年代在香港大受歡迎



的動畫[機動戰士]的機械人作賣點, 教動畫迷和皮



禮士迷愛不釋手)




·   太空糖 (它當然不是以外太



空食料製成, 而是一種迷你果汁糖, 細細粒入口即



溶, 不怕骾到, 可謂”食得好味又安心”, 加上價



錢廉宜, 當零用錢不足時, 這款零食實屬首選)




· 乖乖(以歷久常新來形容[乖



乖]最為貼切,乖乖有五香味(咸)和奶油 味(甜)兩



種, 甜味款式很接近現在可在超市買偶到的[圖蝦



多].  每包乖乖都附送不同迷你玩具, 印象中有一



按即會彈起的蜻蜓)




· 三粒糖




·   汽水餅




·    大白兔糖




·    甄沾記椰子糖




·   吹 BB 糖 (以玻璃紙包裝,



一排二粒, 糖中間有個窿,  放入口中一吹便發出



BB 聲, 是  愛製造噪音的小孩子的至愛, 不過味道



一般,  估計是因為內含人造糖的緣故)




·    嘉 頓波板糖 ( 波板糖是經



典的糖果界的代表, 有 紅 、 綠 、 紫 、 黃, 



但因體積太大, 加上味道人工化, 所以從未試過完



整地把整塊吃完,  現在的小孩子該不會”吼” 波



板糖了,  但感覺上如此經典的零食是值得保留)




· 山喳餅





這個名單當然並不齊備, 然而我敢大膽的說一句,



這當中肯定有你喜歡的零食, 回想這些零食也該為



你帶來温馨甜蜜的回憶.






同場加映: 在此向愛好粤語舊片的同道中人通報一



個好消息, 無線電視翡翠臺從上個月起每逢周一至



周五凌晨三點十五分左右恢復播映粤語舊片, 這比



重播舊劇集或者趣劇SHOW好多了.   從前當兩間免



費電視臺每晚都播映粤語舊片的時候, 我打開報紙



看電視節目表時總是先看看當天晚上會播映那幾套粤



語舊片, 看看值不值得錄下來.  不知道亞現視甚麼



時候會從善如流, 也恢復播映粤語舊片?









 

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

三角碼頭話滄桑




 





 





 





 





 





 





 









三角碼頭現在已經湮没在歷史的洪流裏; 相信新一



代的年青人對這個[地名]該感到很陌生.  然而在



五,六十以至七十年代, 當葵涌貨櫃碼頭還未正式興



建或者全速營運前, 三角碼頭可說是掌握著香港人



的命脈.  難道不是嗎? 那時候整個香港所需的白米



以及副食品, 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由躉船運到三角



碼頭, 再由苦力搬到對面的倉庫裏面去. 






我小時候從西環坐電車往中環,  三角碼頭是必經之



地.  斯時電車司機都是戰戰兢兢的, 惟恐一個不小



心會踫撞到腰插鐵鈎的苦力, 其後果是輕則惹來一



頓夾雜著粗口的漫罵, 嚴重的很可能被拉下車痛打



一頓.   我便曾親身目睹過一個電車司機因為撞倒



了一個被米包遮蔽著視線的苦力, 而被幾名苦力圍



毆的場面.  最諷刺的是, 其實當時有個警員站在不



遠處,  但可能是基於勢孤力弱甚而是[事不關己]的



考慮,  没有出面阻止.  而那位倒霉的電車司機在



被修理完一頓後, 仍不得不負傷繼續開車.   我現



在回想起來,  也不得不佩服那個年代的人的生命



力, 和對工作絕對認真的態度.






三角碼頭不是單一個碼頭, 它其實是一個統稱,  全



盛時期它包括了十個八個碼頭, 如同安,泰興, 永樂



等.  三角碼頭的正確位置是沿著西營盤的海邊, 



從上環街市(即今日的西港城)向西轉彎開始, 一直



伸延至屈地街.  三角碼頭的名稱由來我估計是因為



它由上環和西營盤的腹地突出, 形成一個琦角之勢,



因而得名.  三角碼頭最少是香港兩個望族的發迹之



地,  創辦廖創興銀行的廖氏家庭沿著德輔道西一帶



擁有很多貨倉, 這些貨倉在七十年代被拆卸重建為



住宅, 即為今日西營盤的最大私人屋苑- 均益一至



三期大厦.  至於東亞銀行的李氏家族, 則因為取得



白米的入口經營權而致富.






說到三角碼頭,  怎能不提它的最大特色, 苦力搬白



米?  小時候窮極無聊, 會跟隨一些大哥哥往三角碼



頭附近的海邊釣泥鯭.  我是一個没甚麼耐性的人,



對釣魚的興趣不大,  倒是對苦力從躉船上搬白米上



岸的絕技看得著迷.  每個苦力都是清一色的赤裸著



上身, 最多是肩上搭塊白布, 口咬著木籤, 腰插鐵



鈎, 肩上托著一包(有時甚至是兩至三包)重達百多



二百磅的白米.  這還不算, 最使人歎為觀止的是他



們要扛負著那包比他們的體重還要重得多的白米,



走過一條寬不足兩呎的木板上岸. 






說實話我到現在仍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樣走過來的.  



即使是不需肩負任何東西, 我也没有信心可以平穩



地走過這條木橋, 何况扛抬著一袋近百磅重的白米?



童年時看著苦力們過橋時身體隨著木板上下躍動,



毫不費力的走上岸上來, 我真有點懷疑他們是否身



懷絕技的武林人仕.  遇上那天風高浪急, 躉船摇晃



得特別厲害, 苦力們過橋便有如馬戲團的雜技表演,



那份技巧, 膽色使人佩服不已. 






我後來有機會請教一位資深的苦力頭,  才知道其中



的竅門,  那就是過橋時動作要一氣呵成, 千萬不可



以中途停步, 而且要順著木板上下擺動的節奏來平



衡身體才成.  至於隨身的法寶, 白布除了用來抹汗



以外, 還可以發揮咕的作用, 舖在肩胛上有助減



輕勞損, 鐵鈎則用來鈎起麻包袋, 是一件很重要的



借力工具(另一個更重要的潛在功能是在打架時作為



武器之用); 而木籤則是工作量的憑記 (因為苦力的



工資是以件工計算的),  每搬一袋米管倉員便會收



下一支木籤, 待收工時便可按搬了多少袋米(即收了



多少枝木籤)來發工資.






三角碼頭既然是香港經濟命脈之所在,  自然會惹來



風雨雷電(不要忘記三角碼頭的黃金時代是上世紀的



五,六十年代, 而那時候社會制度, 法治還不是很健



全, 自然衍生各式各樣的問題/情况), 其中最核心



的問題是搬米是一盤大生意, 誰能控制到這行業,



中間的[油水]可謂十分豐厚.  由此之故, 三角碼頭



的風起雲湧都是源自一個中心問題 – 黑幫爭地盤; 



而苦力們的互相廝殺, 都是黑幫背地裏操控, 指揮. 



此外, 鄉派的因素也加深了箇中的矛盾.  在三角碼



頭裏以潮州幫最人強馬壯, 其次是東莞幫, 福建幫



等.  在那個絕對是弱肉強食的世界, 你若不拉幫結



派根本生存不了,   這也解釋了為甚麼三角碼頭鄉



里, 鄉音, 鄉情的凝聚力如此強烈 的緣故. 






三角碼頭苦力的運作系統其實跟建築差不多; 每一



個鄉里幫都有一個大包工頭, 向米商把搬運工作



包下來, 然後把工作一層一層的分判下去.  由於



包商利潤高, 自然會惹來 局內/外人的垂涎以至爭



奪.  既得利益者要保著自己的地盆, 外來者(包括



五,六十年代從國內湧入的新移民的散兵遊勇都跑來



三角碼頭找口飯吃) 要分杯, 其結果是動不動以



拳頭, 扁擔和鐵鈎解決. 






我沒機會躬逢拳頭共腳脖一色, 扁擔與鐵鈎齊飛的



盛會, 但我唸小學時有個同學的父親是個苦力的包



工頭, 我偶爾會跑上他的家玩和吃飯, 在酒酣耳熱



後(不知道為甚麼, 那個年代從事體力勞動的長輩在



吃飯時都會喝上一兩杯孖蒸, 也許這是因為他們相



信力氣來自喝酒罷) 會拉起上衣, 讓我們看看他身



上的疤痕, 然後便滔滔不絕的大談自己在毆鬥時的



英勇事蹟.  我得承認那時候我是頗為崇拜他, 並認



定他是大英雄.  現在想起來, 彷彿感受到當時厮殺



的惨烈.  多年後我在街碰上他爸, 見他只有一條



腿,  扶著拐杖蹒跚而行, 心裏不禁一陣酸楚, 竟不



敢上前跟他打招呼.






相信是隣近三角碼頭的緣故罷, 西營盤一帶在六,七



十年代可說是頗為汚煙瘴氣的.  在正街至水街一帶



麻雀館, 小舞廳, 咖啡座之類的色情場所林立(諷刺



的是, 七號差館剛好夾在中間).  整個社區可謂複



雜不堪, 小至士多舖都在兼營字花, 外圍狗,馬投注



站和地下賭檔的生意, 而後巷更是白粉檔的温床. 



這些[娛樂場所]的顧主便是來自三角碼頭的苦力. 



當然操縱著三角碼頭的黑幫因利成便在附近多做幾門



生意, 把[業務]多元化也是使這區黃賭毒蓬勃的主



因之一. 






三角碼頭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濫殤, 那便是規模宏



大的盂蘭節.  有一段很長的時間, 三角碼頭所攪的



盂蘭節活動即使不是全香港規模最大的, 起碼該是



全香港島最大的盂蘭盛會.  這無他, 三角碼頭是潮



州人的勢力範圍之所在, 而潮州人是出名著重盂蘭



節的.  另外, 在香港淪陷之時, 日本人在三角碼頭



殺死了不少香港人, 附近的居民蒙上心理陰影, 所



以趁盂蘭節攪祭祀活動祈求心之所安.  






據粗畧統計從上環至西營盤有不少於五個盂蘭勝會的



社會團體正式註册, 其中包括規模最大的三角碼頭



盂蘭勝會.   直至今天他們在每年的盂蘭節都會按



傳統在西營盤新填海區(即孫中山記念公園側)搭建



戲棚做大戲.  幾年前的盂蘭節我路過正街, 還躬逢



三角碼頭盂蘭勝會燒街衣的盛况,  那些衣紙從高街



一直擺放到德輔道西,  横跨了四五條街.   衣紙燃



著後火龍從上直撲而下, 火舌把幾條街都捲了進去,



那種壯觀的氣勢我相信現在很難再見得到的了.






三角碼頭對香港的飲食文化其實也曾作出過重大的貢



獻.  正如上面所述, 三角碼頭是潮州人的聚居地,



很自然地將潮州人的飲食文化帶進來, 並在本地落



地生根.  然而由於潮州人以刻苦耐勞和節儉見稱,



潮州菜予人的印象都是簡樸粗糙, 不能登上大雅之



堂.   故此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潮州菜只能龜縮在三



角碼頭至堅尼地城一帶, 那有像今天這般的風光.  



潮州菜其實很早就隨着移居香港的潮州人而進入香港



飲食業, 但是當時的潮菜經營者都是小攤販.   他



們如星羅棋布般散落在西營盤三角碼頭附近的小巷



内, 被廣東人戲稱為“打冷”檔口, 對象主要是那



些潮州籍的勞工階層, 菜式簡單, 烹調也不講究,



潮菜的優美之處亦因此未能得到充份的發揮(這也實



在難怪, 一個月入僅堪鍸口的苦力, 那有餘錢和閒



情逸致去講究口腹之慾?), 所以當時除了從事出賣



勞力的潮州人仕以外, 知道潮菜的人少之又少.  



許多經營飲食業的潮州人, 為了生存和業務發展,



都以主流的粤菜為號召.  直至1929年, 才有一家潮



州人經營, 名為“天發”的餐廳, 打出正宗潮菜的



招牌, 而且經過數年的奮鬥不懈, 生意有了起色,



遂於1935年轉為稍具規模的酒家.  至於二次世界大



戰前繼天發酒家之後而開張的新太海、妙香、鎭海樓



等潮州酒樓, 都未能站穩陣腳, 相繼歇業. 20世紀



50年代, 旅港的潮州人已不下30萬, 在商場上以長



袖善舞見稱的的潮州人當然不會放過在飲食業領域發



展的商機.  據旅港潮州商會的估計, 1951年全港潮



州人所開的酒樓茶室約有200餘家, 其中大多數是小



本經營的小型茶樓, 至1970年這個數目已激增至接



近800家, 增長速度不可謂不驚人.  現存香港最出



名/老牌的潮州酒家是西營盤的兩興和尚興, 然而最



負盛名的潮州酒家並不是這兩家, 而是隨著潮州巷



被拆卸時一併結業的斗記(網友諸君不知道對這間潮



州酒家有没有印象?).






斗記是當年香港四記之一,  與賣燒鹅的鏞記, 賣牛



腩的九記, 和賣雲吞麵的麥奀記齊名.  我有幸在斗



記結業前幫襯過它幾次, 菜式雖然没有甚麼特別,



但勝在夠鑊氣, 味道也很濃洌, 正宗的潮菜風味. 



我到現在仍不明白為甚麼斗記結業後至今仍不重新開



業?  我在想像,  是不是老板因為找不到正宗的大



廚, 因此寧可不再開業, 也不想做壞自己的金漆招



牌, 又或者他有其他難言之隱?  想到這裏, 我忽然



想起梁蘇記遮廠, 斗記會不會是另一個人間有情的



故事?






說起三角碼頭, 我腦海中不期然地浮現出一個頗為



驚心動魄的場面.  不要誤會, 我没有參加過甚麼黑



幫或者是鄉里幫的大厮殺.  事緣於我上了中學之



後, 家裏對我的管制逐漸寬鬆, 日常生活的自由度



亦隨之而增加.  那時候我很喜歡在吃過晚飯後約同



學從堅尼地城徒步往新填地, 一則玩樂購物, 二則



吹水解悶,  誠為一舉兩得之樂事. 






有一次和兩個同學沿著西環海皮走往新填地, 當中



三角碼頭是必經之地.  我們走的是現今德輔道西向



海的行人道, 當時天已全黑, 街燈是隔很遠才有一



根, 正在邊走邊談得興高彩烈之際, 忽然覺得腳下



好像有很多東西在蠕動, 但四周委實在十分漆黑,



根本看不見是甚麼東西, 於是惟有加快腳步, 走往



最近的街燈去看清楚, 怎知道一看之下差點兒嚇得



暈過去.  原來整條行人路, 以及右側的車路, 黑黑



壓壓的鋪滿了成千上萬只蟑螂, 而我們是一直踏著



蟑螂走過來的.






我真的没有誇大其詞, 那個情景便好像我們正身陷



一片蟑螂海, 隨時會被蟑螂淹没的感覺.   站在街



燈下, 我們三個人都有點嚇儍了眼;  我從小便不怕



蟑螂, 但那是一只,兩只的小兒科, 現在是被數以萬



計, 甚而是十萬計的蟑螂包圍, 那種毛骨悚然的感



覺是怎麼樣說你也無法明白的.  我已忘記了我們後



來是怎樣衝出重圍, 那晚我們有没有繼續行程往新



填地, 我只記得每次這個場面在我腦海內重現時我



都會頭皮發麻;  而在這件事發生之後的幾年內, 我



都會偶爾夢到與大小蟑螂博鬥的情景, 由此可見這



件事對我影響的深遠.  我後來才知道, 那天晚上三



角碼頭幾個倉庫同時進行清潔和滅蟲的工作, 以致



卜居在裏面的蟑螂要作勝利大逃亡, 而我們三人又



剛好躬逢其盛, 如此這般的巧合便做就了我們親歷



這個 [奇景] 的機緣.






三角碼頭現在己經被拆卸殆盡, 原址在進行了幾輪



填海工程後, 已建有港島的西區走廊, 漁/菜市場,



電車廠, 西區貨物起卸碼頭, 以及西區康樂及文娛



中心等設施.  在短短十多二十年間改變如此巨大,



不得不說句不堪回首話當年的老套話.  我最近曾特



意往訪西區貨物起卸碼頭, 看看它跟三角碼頭有甚



麽不同.  望眼處只見海邊冷冷清清的泊了幾條內河



船, 而貨物是用小型起重機從船吊上來再放到貨車



上即時運走.   這裏不需要苦力, 也不需要貨倉;



不變的也許只有蹲在遠處的釣魚郎,  他們是否也像



我一樣, 見證了三角碼頭的興衰?


2008年2月2日 星期六

薄扶林,薄扶林

 


 


 



堅尼地城的幾個芳鄰如摩星嶺,西營盤等都已一一描



述過, 似乎該是時候談談剩下的最後一個,南鄰薄扶



林了.


 


 


 



薄扶林位於香港島的西部, 在土地用途上大致上被



規劃為郊區.  狹義來說薄扶林指北至摩星嶺以南、



南至香港仔的南區地域.   而廣義來說薄扶林包括



石塘咀以南的半山區的中西區地域.


 


 


 


 


從地理範圍來劃分, 薄扶林的北面為摩星嶺道,  與



中西區接壤.  其範圍沿著薄扶林道及香港島西岸一



直向南延伸, 直到華富邨一帶為止; 所覆蓋的範圍



包括沙灣(大口環)及鋼綫灣等地區.


 


 


 


 


事實上要明確界定薄扶林的界址是很困難的, 與西



環的情况相同, 薄扶林所涵蓋的地域頗為眾說紛紜. 



薄扶林本來僅指薄扶林村附近一帶, 後來逐漸發展



包括薄扶林道沿線地區 ( 但不包括般咸道以北的沿



線地區,  原因是該地區屬於西營盤範圍, 並非薄扶



林的一部分).  雖然薄扶林村附近一帶在行政上屬



於南區, 但大部份薄扶林的居民(主要集中在香港



大學附近)都被劃入中西區,  因此外間的人一般都



會誤以為它完全屬於中西區.  事實上過去不少原屬



廣義上的薄扶林的選民, 現在都被劃入了中西區



(如山頂選區及大學選區), 這更增加了薄扶林妾身



誰屬的爭拗.


 


 


 


 


薄扶林古稱百步林.  由於該處一帶以前是茂密的森



林, 有很多叫薄鳧的雀鳥棲息, 因此又被稱為薄鳧



林,  但薄鳧林的寫法太冷僻, 地名遂被簡寫成薄扶



林, 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有記載謂第二次世界



大戰前薄扶林亦曾被稱成樸湖林.  而在壯語中,



[林]和 [薄]的古壯語字分為[淰] 和 [咟], 解作水



和口的意思,  因此有一種說法是[薄扶林]的意思即



是瀑布(水的出口),  所以薄扶林這個地名其實是源



自華富邨後山那條瀑布.


 


 


 


 


歷史記載薄扶林最早有人卜居的地方是薄扶林村,



在清朝康熙年間三藩之亂時, 約有二千餘人從其他



地區避難到此, 成為香港島的最早的原居民之一.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編纂的[新安縣志]曾經



提及香港島有兩條村落, 薄扶林村即是其中之一



(另一條則為黃竹坑的香港圍).  當香港仍是英國



殖民地期間,  當地居民曾多次要求港英政府給予跟



新界原居民等同等的權益, 但被拒絕之餘,還面臨被



清拆的命運. 


 


 


 


 


1860年左右, 薄扶林又被稱為 [博胡林], 由於地處



山崗之上, 加上面臨大海, 所以順理成章地成為英



國商人的避暑聖地.  山腰、山頂別墅林立, 並設有



守望樓, 戶外有旗桿屋.  每逢有輪船到港, 守望者



便會升旗為號.  博胡林附近有跑馬場(其地址即為



今日之薄扶林騎術學校), 每至賽馬日, 只見衣香



鬢影, 仕女如雲, 頗有點祖家打吡賽的况味.  此外



港英政府還在附近創建了一所佔地百頃的博胡林公



園, 而舊香港八景中的[扶林曲徑], 便是指薄扶林



道一帶的景色.


 


 


 


 


談薄扶林,當然要說香港第一個水塘 - 薄扶林水塘. 



薄扶林水塘位於薄扶林近置富花園的 一個山谷底 ,



現今薄扶林郊野公園之內.  它分 為上下兩塘,總儲



水量約為26萬立方米(約6800萬加侖).  為甚麼要



建做薄扶林水塘?  原來在開埠的初期,  香港市民



食水來源主要是來自附近的山澗溪流或自行開鑿的地



下水井.  隨著城市發展, 人口急劇膨脹, 這些原始



的供水方法開始不敷應用, 加上井水易受污染,  經



常引致痢疾等傳染病,  因此開拓水源遂成為當時港



英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香港缺乏天然水源,而且可供開發的土地又有限. 



在無計可施之下, 政府在1859年懸賞1000英鎊尋求



解決食水問題的方案, 並打算撥款25000英鎊作為該



項水務計劃的經費.  翌年, 當時任職英國皇家工程



部的羅寧(S.B. Rawling)建議利用薄扶林谷的天



然地勢蓋建水壩攔截薄扶林谷地的雨水以供民飲用. 



最初的建議為興建一個3000萬加侖的儲水庫,  整個



設計的擬價格為23000英鎊.  政府雖然接納建議,



但為了節省開支,  在建做期間多次削減經費, 以致



水塘的容量從原先擬建的3000萬加侖大減至只得200



萬加侖.


 


 


 


 


第一個薄扶林水塘於1863年竣工, 成為香港首座儲



水庫.  雖然水塘落成, 但由於水塘的容量太小, 根



本不能解決食水問題 (根據當時的估計, 全港每天



的用水量為50萬加侖, 200萬加侖僅夠4天之用), 因



此水塘在建成後, 便馬上要進行水壩加高及擴建水



塘的計劃.  有位名叫威爾遜的工程師提出可在原址



上游興建第二個水塘以提升儲水量.  政府採納這建



議,  擴建薄扶林水塘工程於1877年竣工, 儲水量增



加至6800萬加侖, 而集水區則擴展至416英畝, 水塘



輸出的流量每天可達200萬加侖.  值得一提的是



1866年至1871年的擴建工程僅耗資22萬港元, 可說



是物超所值.


 


 


 


 


薄扶林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歷史文物點是香港牛奶公司



(DAIRY FARM)所建立和經營的的薄扶林牧場.  牛奶



公司是由一名蘇格蘭藉的醫生(PATRICK MANSON)與



五位香港商人在1886年創立, 他們看準旅居香港的



外國人 (主要是英國人) 對新鮮牛奶需求甚殷的商



機,  因此集資成立牛奶公司, 業務範圍主要是提供



價格相宜, 衛生可靠及富營養的鮮牛奶給普羅大眾,



並深信可藉此賺取可觀的利潤.


 


 


 


 


開業初期他們以三萬元在薄扶林 (即現在薄扶林職



訓局舊址) 興建牧場及飼養了80隻專人從英國購入



的乳牛, 以作生產本地鮮牛奶.   1892年, 牛奶公



司為了應付生產日益增加的需求, 和有效地改善運



送鮮奶的效率, 在下亞里畢道增建倉庫 (即現在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舊址).   1898年牛



奶公司的鮮奶因為當時外國人的大量遷入, 和外地



輸入的牛奶發現致命病毒以致本地牛奶大受歡迎,



進一步鞏固了牛奶公司在本地的地位.  牛奶公司在



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怡和集團收購, 而薄扶林牧場則



在八十年代改建為大型私人屋苑置富花園.


 


 


 


 


薄扶林還有間讓香港人感到驕傲的醫院 – 瑪麗醫



院,  因為她當時曾被號稱為[遠東規模最大的醫



院].  瑪麗醫院的興建與港督金文泰有著莫大的關



係.  1925年港督金文泰上任, 致力改善香港的公營



醫療服務, 並於1929年宣佈於香港島興建一所規模



龐大的醫院.  新醫院選址薄扶林道與沙宣道對上的



山麓, 背靠太平山, 面對西博寮海峽.  醫院於1933



年開始興建, 因資金不足, 延至1937年4月才正式落



成啟用, 由繼任港督郝德傑主持開幕儀式, 並以當



時英王佐治五世的皇后瑪麗的名稱, 命名為瑪麗醫



院.


 


 


 


 


瑪麗醫院為當時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醫院,  啟用同



年起亦成為香港大學的醫科生臨床實習及教授的地



方.  在日治時期, 醫院曾被日軍佔領和徵用. 



1945年10月香港重光後, 瑪麗醫院隨即重新投入運



作.  由1955年開始醫院經歷多次擴建,  其中以60



及80年代的規模最大.  1980年落成的K座高達137米



(樓高28層), 至今仍是全亞洲最高的醫院建築物.


 


 


 


 


談薄扶林怎能不講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的前身是創



立於1887年的香港西醫書院, 孫中山先生曾在此習



醫.  當時西方列強爭相在中國成立大學, 以至於當



時任港督的盧押認為英國也應該在香港設立一所大



學, 一來與其他列強競爭,二來亦可讓香港華人通



過接受英式高等教育認同英國的價值觀, 讓英國便



於鞏固在香港的管治.  與此同時印度商人麽地爵士



(Hormusjee Naorojee Mody)得知港督盧押有意興



辦大學, 親自前往港督府表示支持興辦計劃, 並提



為出捐款十五萬元作為建築費用及三萬元作為經常費



用, 而當時兩廣總督張人駿亦捐款二十萬元.


 


 


 


 


由於兩人的牽頭, 省港華洋工商界亦紛紛出錢支持



興建香港大學. 另一方面, 當時太古公司轄下的一



艘貨船發生工業意外導致多名中國船員傷亡,  太古



為急欲修補公司形象而出錢支持成立港大.  在英國



政府和香港商界支持下, 盧押終於籌得足夠資金興



建大學, 更於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學的動工儀式,



表面動機是提升香港的國際及學術地位, 實際目的



是鞏固英國政府在香港殖民地的根基.


 


 


 


 


港大成立於1911年, 1912年舉行了正式的創校典禮. 



盧押認為當時中國社會不適宜接觸西方的人文價值觀



(如共產主義理念), 因此大學創校初期模仿利物



浦大學的制度, 重理工而輕人文, 故只設三個學



院:醫學院、工程學院及文學院, 當中沒有開設社



會學和哲學等人文課程.  1916年12月舉行第一屆畢



業禮時, 只有23個畢業生及5個榮譽畢業生.  1925-



26年省港大罷土後, 政府為了安撫民心, 增設中文



學系, 讓唸中文的中學畢業生也能入讀.  港大中文



系於1927年成立, 邀得前清翰林賴際熙、區大典等



執教, 加上其時又有富商鄧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學



院、馮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圖書館等, 由此掀起了一



股重視中文教育的潮流.


 


 


 


 


1941年因香港淪陷, 本部大樓遭炸毀而停辦,至



1945年復辦.  戰後隨社會需要陸續加設理學院、法



學院、社會科學院等.  1961年學生人數為2000人,



是1941年的四倍.  1989年後政府推行大專教育本地



化, 使多數香港人不用遠赴英國讀大學, 也為主權



移交中國作準備.


 


 


 


 


香港大學本部的所在地位於一條繞著山腰蜿蜒曲折的



窄路, 少有地保存了香港殖民地時代的學術氣氛. 



港大的不同學系, 部門星散的散落在薄扶林道的兩



旁,由東往西是馮平山博物館, 徐展堂展覽館, 藝



術系, 中文系, 陸佑堂, 聖約翰堂, 任白樓, 何東



女子宿舍, 利馬竇堂, 醫學院, 然後便是高級教職



員宿舍.   古色古香的名字和建築,標記着百年的



中西文化, 彷彿在訴說著大英帝國在南端彼岸的傳



奇.


 


 


 


 


在回歸前,  每逢四,五月, 當杜鵑花盛放的季節,



亦是港大的考試季節, 緊隨著的是殖民地政府和跨



國洋行考拔文官/管理見習生的時期.  斯時也, 男



女同學一身筆挺西服,揚着油光公文包, 趕赴山下



的中環面試.  七月, 小數幸運兒摇身變成為中產菁



英,等着他們的是私人辦公室, 遊艇豪宅的現代狀元



夢.


  


 


 


 


雖說薄扶林是被規劃為郊區,  其實她還是個住宅



區,  區内有好些大型的屋苑, 計有華富邨,華貴邨



等公屋 , 私人置富花園, 薄扶林花園, 碧瑤灣, 貝



沙灣等私人屋苑, 以及歷史悠久的薄扶林村.  說到



歷史,  除了上面所提及的瑪麗醫院, 香港大學外,



值得一提的還有心光盲人學校和剛修茸過的百大利修



道院, 只是這一篇的篇幅太長了, 還是留待日後有



機會才另作介紹罷.


 


 


 


 


童年時代我和薄扶林的關係並不怎樣深,  主要是因



為薄扶林地處半山, 平日沒什麼特別原因很少攀上



蒲菲路這條特長的斜路.  我只記得父親好不容易在



晚上有些空檔的時候, 會偶爾帶我們幾兄弟往薄扶



林道/蒲菲路口交界的那塊空地場踢波.  記憶中這



個情况可說是鳳毛麟角,  因為父親的工作需要早睡



早起,  他一般吃過晚飯後便要上床睡覺,  所以類



似這樣的親子活動可說是絕無僅有, 這段記憶亦特



別顯得彌足珍貴. 


 


 


 


 


那塊空地現在當然不會掉空,  香港大學在大概廿年



前已在空地上蓋建何世光夫人體育館, 最近更在隔



鄰加建宿舍, 回想起來真有點滄海桑田的感覺.  從



何世光夫人體育館再往上走便是兩個墳場, 近一點



的是何東家族的昭遠墳場, 再遠一點位於瑪麗醫院



院對面的是啓明寺,  六,七年代在入口處有個永別



亭, 相信是方便家屬進行儀式的地方.  小時候童年



無忌, 很喜歡在這裏休憩納涼, 俯看著山處下連綿



的墳墓, 朦朧的想著生死和人生意義等渺無答案的



問題. 


 


 


 


 


上了中學後,  很喜歡往裕仁大厦附屬的裕仁球場踢



波,  原因是來這裏踢波的人比較斯文,  相對上較



安全的緣故.  此外我也很喜歡在秋凉時節沿著薄扶



林道從西環走到華富邨找同學玩(唸中學時我有很多



同學住在香港仔, 因此我們習慣約定往華富邨圖書



館温書, 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 放下書本後都呼嘯



引類的往附近的華富酒樓飲茶吹水).  那時候薄扶



林道還沒有那末車來車往, 沿路還可以看到火紅的



洋紫荆和盛放的紅棉在微風中摇曳, 縱使臨近考試



或者有甚麼不順意的事縈繞在心頭, 人處其中心情



仍是會豁然開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