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我與邵氏電影

 

記得我在唸小學高班,大概五六年級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袋裏面的零用錢逐漸增多,慢慢地不甘於只在西環打轉,於是每逢星期六日,便好像「有蟻咬欏柚」(老媽子的罵語)般往西營盤甚至中環遊玩,除了到處逛逛外,最重要的目的還是看場電影,其時西環已經有三間戲院;金陵,真光,太平(福星則是到70年代初我升上中學後才開張,故此與我小學生涯緣慳一面),但說到戲院數量之多,以及電影的質素(主要是上映首輪電影)仍然不得不往中環,灣仔跑。60年代中後期開始,粵語片因為故事題材越來越貧乏,片種亦比較單調,女主角來來去去不是陳寶珠便是蕭芳芳,有點讓人看到膩的感覺(請芳迷珠迷見諒),而且濫拍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以至質素每況愈下,反觀邵氏因為財雄勢大,所選用的菲林以及器材在當時的香港來說均為第一流,加上邵氏是同片廠製作,其流水作業方法使其出品不論在質和量方面都比粵語片優勝得多,故此當時觀眾都捨棄粵語片而就邵氏出品的國語片(當然這中間還有西片的選擇,但當時的人英文程度普遍都不高,雖然有字幕可看,但觀眾們都寧可選擇看中文片,除了沒有語言障礙的問題外,看國語片明星也比較看外國明星有歸屬感得多了)。我在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可謂是邵氏片的擁躉,這個期間內看了不下數十齣邵氏電影,以下我列舉幾齣印象深刻的邵氏電影,這個名單與電影的質素無關,純粹是由於看電影時因為某個獨特的環境或因素,讓這套電影在我腦海裏烙下深刻的印記而已。


(1)不了情


不了情應該是我生平看的第一套電影,那時候我們全家剛來香港不久,為了申請宣誓紙和身分證,老爸特意請了一天假帶我們去入境事務處(那時候設在今日信德中心附近,當時是港澳碼頭範圍)辦理證件,之後為了慶祝申請成功,另外也算是作為難得的一家出外娛樂,便在外邊吃了一頓飯,亦順便看場電影,我已不記得在那家戲院看,電影情節的亦不甚了了,但片中的插曲非常入腦,電影裏面最深刻的片段當然是林黛「演唱」主題曲不了情,我很小的時候都已經懂得吟唱「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你的錯 忘不了你的好,忘不了雨中的散步 也忘不了那風裏的擁抱」。林黛應該是我第一個明星偶像,由此之故,當年林黛的死訊曾對我幼少的心靈造成一個不大不小的衝擊


不了情電影海報 


不了情劇照 1


不了情劇照 2


不了情劇照 3


(2)獨臂刀,獨臂刀王,金燕子,大刺客


67年左右,張徹橫空出世,在獨臂刀一片中將王羽打造成為一個滿面鬍鬚,倨傲不群的獨臂大俠,這個形象當然抄襲自日本武士電影,但放諸在當時香港的武俠片來說仍然讓人驚艷,王羽不負張徹所托,將方剛這個大俠形象塑造得活靈活現,也讓人看得人如痴如醉,(其實獨臂刀不是王羽的第一套武俠片,之前他在邊城三俠,斷腸劍等已然讓人眼前一亮,只不過獨臂刀讓他正式一炮而紅而已)。獨臂刀後他又拍了金燕子,獨臂刀王,大剌客等經典大灑豬血電影,亦甚為收得,我記得我在我是在太平第一次看獨臂刀,然後又陸陸續續在其他戲院翻看過三幾次,王羽的獨臂刀可説是我童年的圖騰,那會兒看完電影回家,便會紥扎住一隻手,拿起藤條扮獨臂刀和我弟弟大戰300回合,其扮嘢興奮指數和披著毛巾扮獨行俠不相伯仲。之後我又追看了王羽其他經典電影如金燕子,獨臂刀王,大刺客等,張徹將王羽倨傲不群的形象發揮到淋漓盡致,當然每套電影都不忘大灑血漿,盡顯張徹的暴力美學,亦看得人血脈沸騰,但久而久之,卻覺得沒什麼新意,其後隨著王羽離開邵氏,張王二人的黃金組合到此亦畫上句號



斷腸劍電影海報


斷腸劍劇照 1


斷腸劍劇照 2


斷腸劍劇照 3


獨臂刀劇照 1


獨臂刀劇照 2


獨臂刀王劇照


大刺客劇照


金燕子劇照 1


金燕子劇照 2



(3)寒煙翠


60年代中張徹仍未統治邵氏以前,邵氏擁有很多俊男美女,要拍青春愛情片絕不成問題,寒煙翠是邵氏第一次改編瓊瑤的小說,以當時新進小生喬莊和青春玉女方盈擔綱演出,且全片在台灣拍攝,讓人耳目一新。那時候看慣陳寶珠蕭芳芳的青春歌舞片,忽然來一齣全片在台灣鄉郊勝地拍攝的愛情電影,頓覺耳目一新,老實說即使以當年的水準來說,寒煙翠的拍攝手法亦說不上新穎,但因為人靚景美,加上邵氏出名落本在器材和菲林上,所以拍出來的效果很是優美,玲瓏有緻,我至今仍記得其中一場男主角喬莊帶方盈到所謂的夢湖邊,先拿起口琴吹奏主題曲,然後邊吹奏口琴邊唱主題曲,方盈含情脈脈的看着他,歌聲在湖邊林間蕩漾,那段影像我至今仍歷歷在目,覺得美得不可方物


寒煙翠劇照 1


寒煙翠劇照 2


寒煙翠劇照 3


寒煙翠劇照 4


(4)遊俠兒 ,報仇,剌馬


60年代尾有段時間因為我大哥住在中環港中醫院,每逢週末奉老媽子命送湯送飯上醫院,那時候年紀仍少,不覺得情況嚴重,心想去中環,便可順道往娛樂戲院看場電影,也不是事件太壞的事情。那時候是王羽反出邵氏,張徹力捧姜大衛狄龍的年代,遊俠兒應該是我是我第一次看姜大衛的電影,其實很難為姜大衛和狄龍平章,兩人氣質各有千秋,姜大衛玩世不恭,嘴角經常帶着一抹不屑的冷傲,狄龍則英挺俊朗,但兩者比較之下,我比較喜歡姜大衛那種萬事漠不關心,睥視一切的目光。遊俠兒的故事很簡單,說的是一個俠士受奸人所蠱惑,錯為盜賊出力,事後為矯正錯誤奮身殺敵,最終亦死於敵人劍下,最後的一場盤腸大戰,雖然都是張徹不可或缺的豬血四濺,但我總覺得鏡頭把姜大衛拍得很美。 大衛和王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外型和風格的打星,壬羽是十足十的陽剛,姜大衛則有一種小子般陰柔的狠勁(小子戲的戲路,後來被傅聲和汪禹發揚光大)。姜大衛當時剛出茅廬不久,每次展露那純真的笑容,都很俘虜影迷的心,也讓人看得很淋漓暢快。片中的李麗麗亦青春可愛,和她無線後期的演出相比,讓人不得不慨嘆歲月是張殺豬刀。遊俠兒之後我迷了姜大衛好一陣子,之後我又陸續看了姜大衛其他電影,譬如新獨臂刀,報仇,年青人等,但我最深印象的仍是剌馬,那時候已不僅只看姜大衛,反而是狄龍半忠半奸的造型更讓我心儀,電影最後凝固在井莉哀傷的臉龐上,為刺馬的悲劇結局灑下一抹無可奈何


遊俠兒劇照 1


遊俠兒劇照 2


報仇劇照 1


報仇劇照 2 


剌馬劇照 1


剌馬劇照 2


(5)香江花月夜


說60年代中後期邵氏是張徹的天下也有點不公平,其實邵氏一向有拍歌舞片的傳統,相信這是受到荷里活三四十年代大型歌舞片的影響,雖說武俠片一直是票房的保證,然而為了片種多元化,加上卲氏資源充足,多開幾個片種絕對不成問題。(五,六十年代邵氏曾拍過好多歌舞電影,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然是陳厚和林黛主演的「花團錦蔟」);為了增加噱頭和吸引觀眾入場,邵老板特別邀請日本導演井上梅次跨海執導歌舞片,香港花月夜則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電影以三位當時得令的花旦,何莉莉,鄭佩佩,秦萍主演,說的是三姊妹各自悲歡離合的故事,配以陳厚,凌雲等俊男,相得益彰。邵氏素以財雄勢大見稱,故此拍歌舞片不惜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佈景絢麗,場面豪華,其歌曲水準(以創作和幕後代唱水平而言),以至歌舞場面,比諸同期的粵語青春片真可謂不可同日而語,以我當時作為一個小學生的水平來說,可說是看得心曠神怡,身心舒暢,主題曲香港花月(靜婷唱道:香港,美麗的晚上,霓虹燈的光芒,給霧夜添上濃妝)至今仍在我腦海中縈繞不去


香江花月夜劇照 1 


香江花月夜劇照 2


香江花月夜劇照 3


香江花月夜劇照 4



其實那年頭看過的邵氏電影又豈止那麼多,然而因為年代久遠,大部份的記憶已甚模糊,除了看電影外,有幾件關於看電影的事其實也值得一記,我記得67年往真光看凌波楊帆主演的明日之歌,到達戲院時才知道全院滿座,正感氣餒之際,忽有一黃牛說有即場電影戲票出售,但要先錢後票,當時年少無知,不慮有詐,便依言先付錢,不想黃牛收錢之後即發足狂奔,我愣了一下人已不見蹤影,那懊悔的心情至今仍記憶猶新。另外有次往娛樂戲院看十四女英豪,那場凌波剛好隨片登台,答謝觀眾,我圍觀之餘,不想被人推擠到凌波面前,凌波看見我便隨口問道;小朋友是否想攞簽名?其時我毫無準備,當然沒紙筆或相片來索取簽名,她見我沒反應便笑着搖搖頭轉向另一位影迷,此後我每次看到凌波的消息,都會憶起那次尷尬的場面。


70年代中我上中學,開始跟風看西片,加上當時邵氏出品的電影已無雄霸天下的氣勢,七十年代邵氏出品多是以偷呃鬼片為主題的小品或者艷情片,另外便是張徹的第三代弟子如戚冠軍等主演的武打片充撐場面,說得難聽一點便是有點像迴光返照,後來李小龍真材實料的武打片以及許冠文港式笑片的崛起,邵氏便慢慢歿入歷史洪流,但不管如何,邵氏片是我童年不可或缺的一個很重要的板塊,至今我偶爾在懷舊電影台看到邵氏電影,心裏內心所湧現的不單止是電影的情節,更多的是當年看電影時候圍繞着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電影仍在,但當年美好時光已一去不復返



6 則留言:

  1. 西湾兄,久違了!
    我是郭大路,未知老兄記得否?
    我有一事相求,一直找到不木匠兄妹來港訪問的一些事蹟,新闻印像中2兄妹用綱琴划渡维多利亞港失敗,未知我是否記錯?老兄有印像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然記得啦,郭sir你好,好耐冇聽見你嘅消息,最近一切都好嗎?最緊要身體健康,餘者都係其次, Carpenter 來香港演唱曾經嘗試以鋼琴渡海?呢樣野又幾新穎喎,小弟慚愧,未聽過呢段新聞,請容小弟搜索一下,睇吓有冇相關嘅新聞可以奉上~~

      刪除
  2. 邵氏道具部長期趕製道具血漿,點趕都唔夠張徹用。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呢個講法有啲誇張,不過又真係好能夠形象到當年張徹所拍嘅武俠片嘅特色~~

      刪除
  3. 狄龍當年很型……

    回覆刪除
  4. 咁以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嚟計,狄龍嘅英偉挺拔可謂橫掃當年嘅影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