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Reading 2

 


(乙) 中一至中三階段



(1)  Lorna Doone



Lorna Doone是我升上中一之後的第一本Reading,現在回看,Lorna Doone是頗為個冷門的選擇.  Lorna Doone當然也算是名著,但相對之下比起其他世界名著來說,知名度是低了一點,但卻無損我對Lorna Doone的鍾愛.  本書是 Richard Doddridge Blackmore 在1868年所著, 以英國南部Devon 和 Somerset (主要是Exmoor地區)為背景的愛情和冒險小說,主人公叫John Ridd,童年時父親被一幫名為  Doone族人(其實是有點像中國的山寨)所殺.  John曾經在年少時在 Doone族人地盤所在的山谷裏,與一個名為LornaDoone的少女相遇,並留下深刻的印象.  John長大後成為一個英武健壯的少年,為所愛再度潛入虎穴尋找Lorna,終於得嘗所願和她發展成為愛侶,尋且偷偷的將她帶離山谷,後來更發現Lorna原來並非Doone家族的成員,而是個貴族少女,只是年輕時被Doone人所拐帶,至令要在其家族中長大.  其後Lorna被送回倫敦老家,John鍥而不捨,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惟在兩人結婚當日,Doone人中的首領Carver Doone因妒成恨,潛入婚禮場所企圖刺殺John,不幸誤中Lorna,致使她身受重傷,John 與Carver 惡鬥,終於手刃仇人,而Lorna亦幸好從鬼門關被救了回來,兩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活的生活,我至今仍記得書中的最後一句,What more is there to tell? ( 後來我閱讀原著, 才知道原裝正版的結尾沒有這一句) 。雖然情節畧有不同, 但故事通篇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設計,如家族情仇, 情侶瀕死等, 都和羅密歐與朱麗葉驚人地酷似, 還好結局是大團圓的 Happily Ever After.  也許是少年心性,對書中所描述的情節,例如為父報仇,青澀而懵懂的感情,以及英國南部的風光,都很悠然嚮往 (嗣後我迷上以英國鄉郊背景的小說,尤其是 Thomas Hardy的兩本名著,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和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其感情源頭,都是來自這本 Lorna Doone),掩卷後竟有一種淡淡的愁思和不捨.  



我曾積極在網上尋找,看看有沒有由這本小說改編的電影.  資料顯示,歷來至少有七套由小說改編為電影/電視片集的影視作品,最早的是1912年,最新的是2000年版,由於版權關係, 我只看過最新的兩套電影版,即1990年由Clive Owen和Polly Walker主演,以及2000年由Amelia Warner和Richard Coyle主演的兩齣電影.  



先說1990年Clive Owen和Polly Walker版, 電影拍於30年前, 按照現代標準來銳,拍攝技術比較陳舊,菲林粗粒感較強, 以當今的高清標準要求觀之會有些失望。但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手法和動作設計都很好,沒有過時感.  兩個主角Polly Walker嬌俏可愛, Clive Owen則粗中有細, 這對配搭出奇地協調, 兩個戀人表現得既甜美且熱烈,  配上風光明媚的鄉郊環境, 令人看得心情愉悅.  其實電影本身的缺點也不少; 譬如服裝較為奇特,情節推進尚算暢順, 但結局卻有些突兀,然而只要主角能幸福快樂地活在一起, 這些瑕疵好像也算不了什麼.  香港上映時,這一版的 Lorna Doone被譯為 "綠林情緣",感覺上好像不太貼題,但似乎仍可接受.  



Lorna Doone (1990)劇照 1




Lorna Doone (1990)劇照 2


Lorna Doone (1990)劇照 3



然後是由Richard Coyle和Amanda Warner的版2000年.  Richard Coyle以其出色而獨特的風格扮演貴族農民John Ridd,導演把Richard Coyle拍得異常的俊朗,尤其是當他微笑時,散發著一股迷人的魅力,  而演Lorna的Amanda Warner也很稱職, 在小說中Lorna的角色有點像花瓶, 但Amanda Warner卻很搶戲, 在與Richard Coyle幾埸對手戲都很投入, 所制做出來的浪漫感讓觀眾看得很舒服.  其他配角也頗出色, 如飾演Jeremy Stickles 的 Martin Clunes以及 Judge Jeffreys 的 Michael Kitchen, 較失望的反而是飾演Carver Doone 的Aidan Gillen,我不知道該把責任歸咎於演員,編劇還是導演,Aidan Gillen的Carver有點過火,甚至帶些漫畫化, 唯一可稱道者是他那雙誘人的湛藍色眼睛讓人寒意迭生。我總覺得他從來沒有真正喜歡過Lorna,他只是將她視為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其情況一如Billy Zane在《泰坦尼號》中的角色.  總的來說,我對這部電影感到頗為滿意,你若喜歡原著我推薦你觀看此齣電影. 



Lorna Doone (2000)劇照 1


Lorna Doone (2000)劇照 2


Lorna Doone (2000)劇照 3


Lorna Doone (2000)劇照 4



(2)  Little Women (小婦人)



Little Women可說是中學時代 Reading的不二之選,相信很多成長於70年代的同輩當年都讀過這本由Louisa May Alcott所寫的名著,小說的內容耳熟能詳,你即使未看過,也應該看過由電影改編的電影吧.  故事內容是說March家有女初長成,大女Meg,二女 Joe,三女 Beth,細女 Amy,一家之主的父親正赴遠方打仗,全家由堅強慈愛的母親支撐,四姊妹互相扶持,又偶爾打鬥吵架,好不熱鬧.  此時隔壁剛好搬來年輕且活力充沛的小伙子Lawrence,這正好與活潑好動,性格開朗的Joe配成一對,從此兩個人越走越近。四姐妹加上 Lawrence經常糯在一起, 並在吵吵鬧鬧中成長,除了 三妹Amy因患猩紅熱病早逝外,最後各有所屬,並由少女成長為少婦。書稱為Little Women,很明顯的便是描寫四位少女在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但最終仍是愛把他們拴在一起 (有說本書是Louisa May Alcott的自傳)。我的感覺是Little Women和當時我所看的其他文學作品很是不同,書中充滿著濃濃愛意,包括父母之愛,姊妹之情,男女間的兩情相悅,甚至對其他貧苦家庭的關顧.  無可否認此書對我影響甚巨, 以至我的第一個英文名Lawrence,也是取自這本小說.  



由這本名著改編成的電影,歷來起碼有五六齣之多,但我最深印象的卻是30年代由Katherine Hepburn,90年代由 Winona Ryder,以及剛在去年上演,由Saoirse Ronan 主演的最新版本.  三套電影中我最喜歡的是Winona Ryder版,Katherine Hepburn演Joe我始終覺得是有點老,不管她如何努力,演技如何出色, 終究是感覺與角色有點出入.  至於Saoirse Ronan 版本,卻刻意地把女權和女性獨立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一部分,宣揚女權當然沒錯,但以此作為支點從而擴大化,感覺上有些以理害情, 把小說裡面原有的溫情和情節變得很有疏離感, 讓觀眾很難投入.  電影以Joe作為第一視角,而通篇發展如四個女孩子的生活變成只是她書中的情節,也刪減了他和教授的戀情,坦白說我看得有點不很舒服.  相對之下我卻很喜歡Winona Ryder的 Joe, 她在氣質和年紀方面(起碼表面看起來) 最接近Joe,所表現出來的性格也很相似,讓觀眾信服.  當然Winona Ryder當年年輕貌美,顏值甚高,也是取分的理由,另外本片還有一個殺著,便是Christian Bale 飾演的Laurie, 他帥氣十足,雖然有點傻楞楞,但無損箇中的英氣,起碼比2019年版的Timothée Chalamet 順眼得多.  另外電影整體選角也非常不錯,Susan Sarandon的母親,Trini Alvarado 的 Meg (個人覺得她的顏值不輸於Winona Ryder), Kirsten Dunst 的Amy 以及Gabriel Byrne 的教授,都非常貼近原著(起碼在我心目中).  故此我投票選這是歷來拍得最好的Little Women的電影版本。


小婦人 (1933)劇照 1


小婦人 (1933)劇照 2


小婦人 (1933)劇照 3


小婦人 (1994)劇照 1


小婦人 (1994)劇照 2


小婦人 (1994)劇照 3


小婦人 (1994)劇照 4


小婦人 (2019)劇照 1


小婦人 (2019)劇照 2


小婦人 (2019)劇照 3




(3) Tom Sawyer



Tom Sawyer估計亦是中學時代Reading必選小說之一,Mark Twain筆下兩大頑童,Tom Sawyer 和Huckleberry Finn, 在小說裡面活靈活現,兩人在密西西比河的歷險行動,讓人看得很爽很過癮.   故事敘述主人公Tom好奇心強,且喜歡冒險, 他對死板嚴格的生活和學校枯燥乏味的功課感到厭倦,於是和他的伙伴Huckleberry Finn離家出走, 不知不覺間兩人在墳地目睹了一起兇殺案,在無辜者受審判時,Tom勇敢地站出來了指證殺人真兇.  他們更飄流到密西西比河的荒島上,其間 Tom用智慧和膽識拯救了自己和Huckleberry Finn,最後還找到了寶藏。書中的情節很豐富,但我最記得的反而是其中的一小環節,Tom 被罸要將家中的圍欄漆成白色,他略輸小計,讓其他小朋友爭相送錢讓自己也刷上一把,看得讓人拍案叫絕,天下竟有如此鬼靈精的孩子。另外Tom 的夢中情人名叫 Becky Thatcher,多年後英國首相 Margaret Thatcher上埸,每當聽到她的名字,都會讓我聯想起Tom Sawyer這本小說.  



Tom Sawyer的改編電影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然後1930年和1973年2000年和2014年都分別翻拍過,1973年的是音樂劇,所以沒什麼興趣, 2000年是卡通版,也不太適合我的口味,所以我只看過2014年, 由Joel Courtney飾演Tom Sawyer, Jake Austin 飾演Huckleberry Finn的 "Tom Sawyer & Huckleberry Finn".  坦白說電影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兩人都太現代,太過整潔乾淨, 俊俏有餘,但鬼靈精的程度不足,和小說主角的氣質始終差一大截,看得出編劇兼導演Jo Kastner很努力地想將這本經典小說忠實地搬上銀幕, 他甚至邀請Val Kilmer飾演Mark Twain為故事旁述, 這個點子為電影增添了一些色彩, 但可惜拯救不了這齣先天不足的電影. 還好電影保留了原著很多標誌性的情節:如粉刷Aunt Polly的籬笆,Tom參加他自己的葬禮,與Becky Thatcher戀情的萌芽等等。電影以密西西比河作為拍攝場景, 讓情節的推進增加可信性, 但亦僅此而己, 除了Val Kilmer以外,大多數其他演員的演出都不很稱職, Mark Twain這本書值得上一部好電影, 可惜的是,這套電影並不及格。



Tom Sawyer (2014)劇照 1


Tom Sawyer (2014)劇照 2


Tom Sawyer (2014)劇照 3




(4)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80日環遊世界)



 80日環遊世界是由法國科幻作家Jules Vernex在1872所寫的一本關於旅遊歷險的小說. 要知道19世紀環球交通仍甚為不便,旅遊是富裕人家的特權,所以他這本小說一出便大受歡迎. 故事敘述一位名為Phileas Fogg 的英國紳士,因為要和人打賭能在80日繞世界一圈,故此從倫敦出發打算用80日回到倫敦. 為了增加故事的刺激性,作者安排同時間發生了一起劫案,一名警探懷疑Fogg是劫匪,犯下劫案後借機逃離倫敦,所以一直沿途追踪,並為他製做了很多麻煩,另外Fogg亦偶然在印度救了一名少女Aouda,互生情愫之下,兩人打算回倫敦結婚. 最後Fogg歷盡艱辛,以及在幾乎不可思議的情況下準時回到倫敦,贏了打賭,並贏得美人歸. 圓滿結局當然讓讀者很舒心, 惟小說最吸引的地方,便是Fogg在世界各地所經歷的種種困難以致多次陷入險境,都能憑他的冷靜和機智化險為夷,譬如最後一程由紐約橫渡大西洋回英國,他便不惜重金賄賂船員將整條船拆骨以增速行駛,以便他可在預計的時間返回英國,這段便讓讀者看得很眉飛色舞. 至於書末的轉折,即他回國後以為已經輸掉打賭,最後竟反敗為勝,更是讓人替他揑了一把汗. 由小說改編成電影當中,最出名的當然是1956年由David Niven 飾演Fogg,Shirley MacLaine飾演Aouda公主的版本最養眼悅目(2004年版的80日環遊世界有Steve Coogan 飾演Phileas Fogg, 成龍飾演Passepartout, ,但不知怎地總覺得有些格格不入, 可能是1956年版中的人物和實景,更接近原著) . 我看電影還有個新體驗,原來Shirley MacLaine除了歌舞了得和傻大姐的形像出色外,做一個楚楚可憐,美麗動人的少女也甚為稱職.



80日環遊世界 (1956)劇照 1


80日環遊世界 (1956)劇照 2


80日環遊世界 (1956)劇照 3



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Reading 1

 

不知道現在學校的課程還有沒有Reading這一科,所謂Reading,其實便是閱讀世界名著(主要是英文),當時大部份Reading的課本都是所謂的Abridged Version,亦即是並非原裝正版,而是把原著刪減和簡略,並以較為淺易的英文重寫一遍,以適合英文程度較低的學生。我當年所讀的當然大部份都是Abridged Version,雖然並非原汁原味,但閱讀這些文學作品,卻把我帶進一個另類的,甚至是奇幻的世界,書中所呈現的異國風情和我日常生活的世界可謂是截然不同。與大師們的思想共同飛馳,在當年童幼稚心靈上,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個我喜歡讀Reading的原因,是因為課本是文學名著,日後很多時候都會看到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如此便可以將小說內容和電影比較,看看自己讀書時憑印象去幻想書中主人公的樣貌風采以及情節,與銀幕上演員的演繹相比和導演的推進,有著怎樣的區別.   細味當中的落差,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心路歷程。 



我和Reading的接觸,大畧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小學五年至六年班是可以算是初級,然後中一至中三是中級,最後中四中五是高級。現在回想起來,每個階段所讀的課本其實沒有太大的分別,我也不知道學校是以何標準來揀選Reading課本,我想大概是由書商推薦,另外也按簡約程度以及口味來決定吧。以下是我憑記憶列出自己所讀過Reading的名單,而中文譯名則是按小說改編成為電影後的中文名字。



(甲) 小學階段


(1) The Prisoner of Zenda(古堡藏龍)


古堡藏龍是一部由Anthony Hope於1894年所創作的冒險奇情小說,  故事敍述英國人羅森岱往歐陸某國渡假,不料其相貌酷似即將加冕的國王, 而國王在加冕前夕被陰謀份子綁架,意圖使他無法如期接受加冕成為正式國王.    羅森岱被捲入此場奪位的政變, 無奈只得假冒國王接受加冕,其間羅森岱更與準皇后墮入愛河, 幾乎無法自拔.  與此同時攝政王(陰謀份子) 和肯撒伯爵(保皇份子)分別威逼利誘,他可以選擇攜帶重金離境,又或者繼續冒充國王迎娶皇后,江山美人兩者兼得.  不過主角總是生就一副俠義心腸,為了正義,羅森岱毅然抵著了金錢和愛情的誘惑,勇闖古堡與攝政王大戰一番,救出被困的國王,然後飄然離去,大有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與名的瀟灑。古堡藏龍應該是我人生第一本Reading,內容豐富,書中情節包括樣貌相似以致可以李代桃僵,宮廷政變,劍擊打鬥,愛情等情節,可謂枝繁葉茂,所以即使是個小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古堡藏龍這本小說被拍成電影不下五次, 最早的版本拍於1915年,而我最深印象, 亦被公認為最經典的是1952年, 由Stewart Granger, Deborah Kerr兩人主演的那一齣,當時兩人風華正茂 (同年Stewart Granger主演另一部劍擊片Scaramouche (美人如玉劍如虹), 奠定了他在古裝武俠片的地位),配上如此豐富的劇情,讓人看得很心曠神怡. 



古堡藏龍劇照 1


古堡藏龍劇照 2


古堡藏龍劇照 3



(2)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基度山恩仇記)



基度山恩仇記的作者是法國文豪大仲馬, 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即使沒看過原著或者由原著改編的電影,都應該聽過或者看過鄭少秋的大報復吧,這齣電視劇便是改編自基度山恩仇記。小說內容大致為一位年青有為的青年Edmond  Dantes, 因為奸人妒忌他成功,加上利益衝突,被人設計誣衊為革命反對黨,繼而被送往臭名昭著的監獄.   Dantes在獄中認識一位智力超凡的老人;  Faria神父,在他那裏學懂很多知識, Faria神父在死前將財寶藏在基督山小島的秘密告訴了他.  其後Dantes歷盡九死一生逃離監獄,立即前往藏寶處順利找到財寶.  回國後  Dantes以基度山伯爵的名義出現,對仇人們進行巧妙的大報復.  雖然大仇得報, 但他的報復行動卻為無辜的人帶來了無可挽回的傷害。基度山恩仇記原著的情節比古堡藏龍更為複雜,例如描述Dantes在監獄的情況,便有點像中式武俠小說中上山學藝的況味,而最後的報復則有點像偵探故事,總之很能觸動讀者的神經。



不查資料還真不知道, 原來總共有超逾四十套改編自基度山恩仇記的電影/電視片集, 箇中我看過四, 五齣¸但至今仍未看到真正令人滿意的改編版。我所看過的所有版本都對情節(特別是結尾)作出了重大更改,而電影/電視片集中人物性格和書中所描述的往往差異很大, 但這方面我倒可以理解,原著實在太長, 而且情節非常複雜,加上很多情節是通過對話, 而不是螢幕上的行動來表達, 因此對原處作大幅度的改動,以便劇情推進變得更緊湊是理所當然,亦在所難免。無論如何,我更喜歡聽作者講故事,多於我在銀幕上看到的任何版本。即便如此,我仍覺得以下三個版本值得一看.  



(A) 1934年由Robert Donat主演的電影版.  除了結尾外,這部迷人的黑白電影其實算是頗為忠於原著。Robert Donat扮演的Edmond  Dantes令人信服,但並非特別出色


基度山恩仇記(1934年版)劇照 1


基度山恩仇記(1934年版)劇照 2


基度山恩仇記(1934年版)劇照 3



(B) 1975年由Richard Chamberlain主演的基度山恩仇記的電影版.  一如1934年版本, 除了結尾外,這部電影也很好地講述了這個故事。這個版本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基度山恩仇記的經典影視之作,但我卻覺得它缺乏懸念, 而且劇情衝突性也不強, 觀眾較難全程投入.



基度山恩仇記(1975年版)劇照 1


基度山恩仇記(1975年版)劇照 2


基度山恩仇記(1975年版)劇照 3



(C) 2002年Jim Caviezel主演的電影版。與前兩個版本相比,這部電影與原著的差異更大。它加添了許多戲劇性元素, 但卻削弱了原著的深度和精緻。電影以華麗的服裝和場景包裝,對白也很精警。 Caviezel整體上表現不錯,但他無法演繹到Edmond  Dantes內心痛苦的複雜層次.



基度山恩仇記(2002年版)劇照 1


基度山恩仇記(2002年版)劇照 2


基度山恩仇記(2002年版)劇照 3



(3)  Treasure Island(金銀島)


小孩子,有那一個沒有幻想過尋找被藏在秘島上的寶藏,跟海盜鬥智鬥勇,最終奪得寶藏歸的奇情歷險? 而這些驚險故事的鼻祖,便是來自金銀島。 金銀島是十九世紀蘇格蘭作家 Robert Louis Stevenson 最暢銷的小說; 故事的主人翁Jim Howard是一個十歲大的小男孩, 他的父母在海傍經營一家名為「The Admiral Benbow」的旅館。有一天,旅館來了一名為Billy Bones的人, 此人臉帶刀疤、身材魁梧, 外貌頗為嚇人, 但Jim 卻很喜歡聽Billy 講述關於海盜的故事,那些聽起來挺嚇人的經歷,每次都讓Jim又愛又怕。 沒多久,Billy Bones因為飲酒過量而死在旅館中,Jim無意間發現他身上藏著一張海盜 Captain Flint所遺留下來的藏寶圖,在與朋友Trelawney先生和 Livesey醫生商量後 , Jim便決定出發前往金銀島尋寶。 其間心懷不軌的海盜們喬裝成一般的水手,由頭子獨腳漢Long John Silver率領並成功受聘為此次航程的船員, 大夥兒隨即浩浩蕩蕩啟程前往尋寶.  航海的過程中,充滿了千辛萬苦和千奇百怪的事, 如船員感染了足以令人喪命的瘧疾,以及海盜們發起叛亂的驚險事件。Jim一行人最終到達了傳聞中的金銀島, 並和那群心懷不軌的海盜們展開殊死搏鬥, 幸喜Jim 最終仍能完成金銀島探險之旅, 平安地帶著寶物歸來.  全書充滿冒險樂趣、驚心動魄.   Jim 與海盜們幾番交手, 雖然最終都能以智取勝, 但都不禁讓人為他捏一把冷汗, 可謂趣味盎然. 我想本書的成功元素不限於驚險的情節,還有作者對人物妙筆生花的刻畫。Stevenson對人物的描寫的獨特之處,是給讀者一個不一樣的視覺, 他不但生動的描寫人物的外型 (如Long John Silver的獨腳海盜造型已成經典,往後很多影視作品裏面的海盜,都是天殘地缺式的造型,譬如小飛俠裏面的鐵鈎船長,便斷了一只手, 鑲上鐡鈎,讓人望而生畏),也在不知不覺中驅使讀者進入人物的內心, 讓讀者對書中人物產生立體感,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Jim和 Long John Silver亦敵亦友的關係和出乎意料的友情, 便是神來之筆. 


歷來由金銀島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不下30齣,箇中包括電視片集,卡通,以及電影,除了卡通版本外,真人演出的我其實只看過1990年由Christian Bale, Charlton Heston主演的金銀島,(由Charlton Heston飾演獨腳漢Long John Silver, 僅此一點便吸引著我).  我看這套電影純粹是因為演員陣容龐大,除上述兩位外,還有Oliver Reed ,Christopher Lee ,Richard Johnson , Julian Glover等殿堂級人物坐鎮,不過成績卻不怎麼樣,我現在對這套電影已無甚印象,演員的演出好像有點無精打采,反而外景卻拍攝得很出色,估計是在西班牙和英國海岸取景,景色優美宜人, 讓觀眾悠然神往,但亦僅此而已



金銀島劇照 1


金銀島劇照 2


金銀島劇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