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可算是香港廣播業的黃金年代,那會兒經濟逐漸起飛,香港人對娛樂需求遂越來越殷切,惟其時電視仍未普及,普羅大眾的娛樂都是以看電影和聽收音機為主。看電影所費不菲,加上不可能每天都上戲院,而聽收音機則是免費的(麗的呼聲除外),故此聽收音機成為香港人最普遍, 亦是最受歡迎的娛樂;聽說五十年代圍著收音機追聽李我天空小說的瘋狂程度,不下於七,八十年代追看無線電視劇,或者前幾年迷看甄嬛傳,延禧攻略的熱潮. 我想今天要起碼年過六十的港人,才會記得那個年代的盛況。說到聽收音機, 我可算是掹車邊,在收音機的黃金年代恭逢其盛; 記得當年老媽子甚是捨得,裝了個麗的呼聲收音機 (說她捨得是因為聽麗的呼聲是要收費的,每個月月費盛惠三大洋),但正因如此,我才可以聽到很多精彩紛呈的廣播節目,眾多電台節目中最入腦的當然是廣播劇,然後還有兒童節目(還有誰記得盧雯珊姐姐,鄭少萍姐姐所主持的星期日兒童節目?). 此外六十年代西風東漸,電台遂安排一些追上潮流的年青人主持/播放歐西流行歌曲 (相信這是DJ的濫觴,我亦因此迷上聽歐西流行歌曲)。 還是不要扯得太遠,那年頭廣播節目的開場都有既定的開場曲;電台節目製作費有限,不可能像電視劇般邀人創作電視劇主題曲,只會從各類型音樂中選取其認為適合的,用作節目的開場或甚至結尾曲,這個做法當然是讓聽眾有種歸屬和熟悉感,每當開場曲響起,聽眾便知道節目快要開始。然而久而久之,這些開場曲便成了洗腦神曲,即使節目結束很久,偶然聽到這些音樂,便會記得當年聽過的節目,從而回想起當時的人和事,是不是一種很奇妙的經驗和感覺? 以下是幾套我最有印象的電台節目以及它們的開場曲,看看是否能夠幫你喚起童年的點滴。
(1) 鄧寄塵諧趣劇場,其開場曲是廣東小調 "聞雞起舞"。 各位可按以下連結收聽音樂 :https://youtu.be/QXoWRjj6tZQ . 鄧寄塵諧趣劇場的播出時間是中午12點,剛好是我中午放學回家的時候,所以我對這個節目很熟悉。鄧寄塵一人聲演五六個角色,全盛時期甚至可以扮八把聲,舉凡老婦,少婦,老人,小孩子,無不維肖維妙,香港廣播界中唯他一人而已,不知這首聞雞起舞有沒有勾起你對他的記憶.
(2) 李我和瀟湘天空廣播小說劇,其開場主題曲是"Jamaican Rumba" 各位可按以下連結收聽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fe4fW0PCc . 另外,兩位後期也經常選用廣東小調 "一帆風順". 各位可按以下連結收聽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7ufYrlRi5k , 以及抒情音樂 "The song from Moulin Rouge", 各位可以按以下連結收聽音樂 : https://youtu.be/aKhrRgadxhc 作為過場插曲以及收場曲。 余生也晚,沒有趕及聽到李我和瀟湘前輩的天空倫理小說,惟偶爾間仍可在一些碩果僅存的錄音帶中聽到兩位的演出,感受他們的風範, 其聲音,其風格,可謂獨步廣播界,今天聽來容或會覺得有些老土,過時,但放諸五十年代,那可是瘋魔聽眾的節目。李我先生現住老人院,由瀟湘照顧,但願他老人家身心康健.
(3)麗的呼聲廣播劇西遊記,其開場曲是 "Elefantes Color De Rosa ( De Dumbo)", 各位可按以下連結收聽音樂 :https://youtu.be/J-6mzApYu1Q . 西遊記是麗的呼聲眾多廣播劇中,我最深印象的一套,一是主題曲夠特別,古靈精怪,二是幾位主角都很生鬼,我記憶中幾名主角是鍾樸飾演孫悟空,李平富飾演豬八戒,令正飾演沙僧,恭敬飾演唐僧,經常參演的還有佩雲飾演的妖精,以及曾永強等。
(4)林彬聲演的大丈夫日記,其開場主題曲是 " Happy Trumpeter",這首音樂後來也成為由大丈夫日記改編為電影(由丁瑩、南紅、張英才、林彬、姜中平、羅蘭等主演)的電視來的電影主題曲 , 各位可按以下連結收聽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PPP1hvrpk
(5)六十年代商業電台有一由個黃志恆主持, 介紹歐西流行歌曲的節目(實際節目名稱我忘記了),此節目後來由詹小屏代替,其開場主題曲是"I’m in the mood for love". 各位可按以下連結收聽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cJQxZSw60
(6) 講起電台節目,又怎可能不談兒童節目? 六十年代何詠琴姐姐所主持的兒童節目,是小朋友的恩物,而這個節目的開場曲便是 "Swedish Rhapsody" . 各位可按以下連結收聽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S4s-bWGk8
(7) 六十年代中,無線剛開台,甚少自製節目, 惟在六十年代末推出一個半小時名為 "太平山下" 的處境喜劇,未幾即改名為 "得其利是劇場",演員有沈殿霞,司馬華龍,上官筠慧,其主題曲是 " I was Kaiser bill's batman", 音樂調子輕快 ,以口哨形式吹出來, 讓人甚是愉悅舒暢 . 各位可按以下連結收聽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uoqomKJM1E
一句題外話,六,七十年代很多戲院在散場之際會播音樂送客,我記得太平戲院在散場時一定會播放此首進行曲 " Under the Double Eager",不知網友諸君有無印象? 各位可按以下連結收聽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AwIWi6r0p4
其實我對多個電台節目的開場曲都有很深的印象,但苦無法找到其真身,不知各位高手可否提供一二?我記得麗的呼聲星期日下午有個由盧雯珊,鄭少萍姐姐主持的兒童節目,其主題曲悠掦悅耳,很是入腦。另外麗的呼聲有個偵探冒險廣播劇,名為"千面金剛唐龍",由湛森主演(我相信和18樓C座的陳森應該沒有關係),其開場曲甚有氣勢,曲末馬蹄聲響起,(似乎是有人跳上馬車), 配角驚問,"你係邊個?", 湛森便很cool的回答說,"我係千年金剛唐龍",不知各位曾記否?收音機的舊人往事著實太多,有機會再和各位一起再緬懷一番.
我並非文青,但從小卻養成喜歡看書的習慣,全盛時期家中藏書曾超逾兩千冊,但近年來幾經搬遷,著實無力一而再,再而三的遷徙如此數量龐大的書籍,唯有忍痛悉數贈予二手書店。其實近年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已經減少了看實體書,更遑論買書。 十幾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跑國內,那時候國內的物價尚算低廉,遂經常趁工餘之便跑書店買書,每次回港的時候行李箱都是滿滿的一篋戰利品,但我也有着很多愛書人的毛病,那便是只買不看,有時候偶然間檢視書架,發覺不少買了多年的書,連書皮但也未翻過,喟然嘆惜之餘,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過了看書的高峰期。坦白說近年來各種媒體崛起,佔據了自己不少餘暇時間,即使看書,手握一部iPad,kindle,即可從海量書目中揀選自己想看的書藉,也着實太方便, 那還會巴巴的逛書局買書? 幾年前我仍很抗拒看電子書,但無可否認時代進步,有時候也不得不向潮流低頭,難道你會告訴我說,今天你還聽卡式帶,或者看錄影帶嗎?
如上所述,因為閱讀習慣的隨着科技發展的改變,實體書店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也逐漸被時代淘汰。以前繁忙的街道上,還可以隔三差五的看到書店,現在走在彌敦道上,只剩下零零星星的那三幾間書店。 記憶中書店始終是個很美好的地方,我們這一代,和書店的最初接觸應該是從買教科書開始. 小學的時候,學期伊始,老師便會派發書單,着我們去自行買書. 那時候年紀還小,一般都是老媽子拿着書單去書店買 ,但我們是窮等人家,老媽子本着應慳得慳的精神,會先向親戚朋友打聽,看看人家有沒有二手書相贈。那時候學校都很體諒家長們的經濟環境,書商也比較厚道,不會年年改版,所以用二手書一般沒有太大的問題。話說回頭,那時候的人甚是珍惜書本,我記得老媽子會把我們的書以線裝書手法釘裝,再以雞皮紙包書面,這樣雙重保護,書本直至學期尾仍然十分新淨,如此一來兄姊們用過的舊書便可以傳給弟妹,或者轉贈予其他人,這便是那時候的人的消費哲學,現在看來是環保,而那時候卻是個理所當然的做法。
升上中學後,因為英文課本多,老媽子無法代勞為我們去買書,所以在開學前便要自行撲書。我相信七,八十年代唸中學的朋友,都有買舊書的經驗。我唸中學的時候,旺角舊書攤仍沒有那末盛行,二手書㰙多數集中在上環和西營盤,開學前手執書單,先往荷李活道幾間露天舊書攤踫運氣,待買不到合版的舊書時,才往書局買新書。那會兒買新教科書,港島首推齡記,九龍應該是漢文吧? 那年頭舊書商仍算有良心,執書時很細心的對版,不會魚目混珠,明知用不了的舊版書仍然硬塞給你; 惟自九十年代以降,因為二手書的市場競爭激烈,我便看過當時的新聞報道,說很多小朋友拿着書單往旺角買二手書,被押上樓上貨倉,給他們隨手塞了些過期或者錯版的教科書,讓他們得物無所用。二手書商固然無良,這也跟當時書商經常改版有關;書商年年改版,讓學生們無法用哥哥姐姐們剩下來的舊書,買二手書又經常被騙,因此被逼買新書, 而家長們每年開課的時候經濟便百上加斤, 總之教育當局和學校都有難辭其咎之嫌。
我喜歡逛書局的習慣應該是從中學時代養成,不記得是那位老師說過,你們現在已經是中學生了,應該多看點課外書,而課外書不單止應該去圖書館看,也可以去逛逛書局。那時候沒有什麼打書釘的概念,其實那年代的書局的經營模式和設計,並不十分歡迎顧客們在那裏流連,你最好在步入書局之前便知道自己要買什麼書,這樣便不會霸佔書局裏面十分矜貴的空間。書架的擺設固然並不就手,讀者們若在書局裏逛太長,只看書不幫襯,時間一久,便會惹來店員們不耐煩甚至疑惑的眼光;以至𣎴得不落荒而逃(我相信打書釘的風氣應該是大概八十年代後期從台灣傳入香港,在此之前香港根本沒有所謂打書釘的概念)。中學有一段時間我逛得最多的書局之一是中環的商務印書館,那間商務位於皇后大道中的萬邦行內,門面不是很大,但勝在位置優越,有時候去娛樂或者皇后戲院看完戲後都會入去逛逛。我平生第一本自己掏腰包的課外書便是在那裏購買,但我相信你怎樣也估不到那本竟是簡體字版的狹義相對論說,為什麼買如此佶屈贅牙的書?起因在於當年偶爾在報紙上看到篇文章,說世界上只有12個半人看得懂相對論,於是便想挑戰一下自己,看看是否自己會否成為第13個人,結果越看越似懂非懂,越看越覺得自己如墮五里霧中,理論深奧固然是個問題,更麻煩的是因為書是國內簡體字版, 十個字中總有一兩個看不懂,最後只能頽然而癈。另外那會兒經常乘往尖沙咀看電影之便,趁潮流去逛辰衝書局。 辰衝書局是我們這些所謂番書仔的聖地,很早便聽人說那裏賣高檔英文書,所以每次走過,都會進去膜拜一番. 書當然是不怎麼樣看得懂,但喜歡翻翻那些外文雜誌,已不記得看過那些雜誌了,只是隱約覺得那些進口雜誌印刷精美,圖片拍得很漂亮,和本地雜誌的質素相差很遠,故所以我閑着的時候,也會在哪裏流連一整個下午。更重要的是,書局內的職員沒有中文書局那種晚娘面口,你喜歡逛多久都成,這也是我喜歡逛辰衝的主要原因。
隨着逛書店的經驗日漸增長,識途老馬們便指點我去找一些比較特色和另類的舊書店,其中最深印象的便是位於軒尼詩道的三益書店。三益書店最早的時候是位於軒尼詩道近今日灣仔街市那一邊,後來搬往對面街. 走進三益書店,有一點逛北京琉璃廠的味道,甫進門,一陣書霉味(對不起,書其實一點也不香)便撲鼻而來. 三益書店的舊舖其實佔地頗廣,藏書亦甚豐. 我若果沒有記錯,老闆姓蕭,一副舊式文人的派頭,但我跟他其實沒怎麼互動過,聽聞他十幾廿年前已移民美國,並好像在彼邦重建三益書局。 說回舊舖,我依稀記得其樓底甚高, 兩邊都堆滿了舊書,冷僻的有,流行的也不少,地下鋪滿了雜誌, 後面擺放了很多古藉線裝書以及書畫,你若有暇,可以在那裏流連上半天也不會覺得悶。 三益書局當然已結業很久了,每次行過舊址,都有種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的感嘆。
說到舊書店,不得不提那年代 (八十年代及以前) 的樓上書店. 樓上書店的規模比普通書店小,但好處是很有特色,其賣點是賣一些與主流書店不怎麼樣賣的書. 樓上書店的老闆一般都很性格,也各有所好,因此你若喜歡看一些較為冷僻或者特殊口味的書,總有一間樓上書店適合你。那會兒香港的樓上書店集中在灣仔銅鑼灣,而九龍的樓上書店則集中於西洋菜街. 千禧年前未有自由行,九龍西洋菜街是二手書店的集中地,計有田園, 樂文, 學生等等, 當然不要忘記文明里的實用和旺角的序言書局等等. 舊式樓上書局之中,我最有印象的是香港的波文和九龍的文藝書局。波文書局的老闆名叫黃炳炎,為人頗健談,我每次上去都經常見他坐在收銀處與人閑聊。波文書局最初位於皇后大道東,地方不大且舖面狹長,主打文史哲書籍,那時候版權意識不強,波文賣的大多是翻版書,甚至是影印書. 七十年代末,大陸開始開放,很多人想了解內地情況,從而掀起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熱潮,波文所出版的文史哲書籍提供了很好的渠道,故此不僅其出版的書藉不僅經常個滿堂紅,書局亦經常擠滿了顧客. 波文書局於八十年代初搬去天樂里,鋪面大了,賣的書卻比較紛雜,沒有皇后大道東時期的精準,加上國內開放,讀者也可從其他渠道如三中商集團買得到各式各樣與中國有關的書籍,波文遂逐漸式微,並於九十年代結業。
八十年代中開始上班,經濟獨立,眼界遂濶, 逛書店便不限於那三幾間。那年頭大型書局主要是的中資書店以及三幾間規模具規模的書店如天地書局 (今日這個寡頭狀況彷彿沒有怎麼樣的改變, 誠品書店於2012年開始進駐香港, 她的出現令本來處於超穩定結構的香港書局市場出現了一種良性活動的競爭,某方面來說也算是注入了一股生氣,有段時間一些書店改變了其經營和推廣策略,譬如多舉辧一些小型展覽,文學座談會等,這對讀者來說當然算是功德無量, 但坦白說,對於一潭死水的書店發展沒有很實質的幫助 ),惟我更喜歡逛一些新型的樓上書店,這些樓上書店各有特色,或者應該說有自己的個性, 好處是環境改善了, 某方面來說可謂更接地氣, 更能迎合大眾讀者 (主要是年輕人) 的需要。 說到新型的樓上書局,當然不能不提洪葉書店;洪葉書店由葉桂好創辦,開業於1997年,於2008年全線結業. 洪葉書店開創了香港書局的一個新格局,佈置舒服清新,免費咖啡,並提供沙發以供書蟲們打書釘,開創了二樓書店的新經營格局. 書店全盛時期擁有四間分店,捱得過03年的沙士打擊,但最終仍然因為資金周轉的問題而不得不全線結業,當時讓很多愛書人感到十分唏噓。我主要逛位於銅鑼灣利舞台廣場隔鄰的洪葉書店,推開書局大門¸即時有種窗明几淨,歲月靜好的感覺. 書的佈置也有既定的洪葉邏輯,新書,暢銷書固於放在當眼處,但要找小眾的書亦不難,總之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讀者總有辦法找到自己喜愛的書籍. 愛書人經營書店便有這個好處,書店的銷售模式並不以利潤為唯一的目標,我更願意相信將好書介紹/送到讀者的手上是洪葉的內涵宗旨. 洪葉雖然已結業經了十多個年頭,但她在讀者的心目中的形象仍牢不可破. 我在洪葉銅鑼灣分店結業前曾上過去憑弔,看著零星落索的紙皮箱,散落在書架上三三兩兩的畫冊,傳記或者詩選,都彷彿像讓一隻隻眼含淚水盼著我帶回家的小貓和小狗. 我隨手買了一堆書回去,除了是真的需要外,也是對洪葉的一種尊敬和支持。
洪葉結業以後,各類型的新型書店如雨後春筍的成立,各有各經營的模式和故事,有較大型的連鎖店如大眾書局,也有獨立經營的大規模書店如位於新寧道1號的新華書城,和九龍塘的葉壹堂,但近這幾年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陸續黯然退出市場. 正如我文首所說,傳統書籍一如報紙般,正受着新型多媒體的衝擊,不管你喜歡接受與否,紙媒正逐漸步入夕陽。當然書籍和人已有幾百年的相知相識,逝去總是讓人傷感的。 這讓我想起一套講述舊書店的電影,84 Charring Cross Road, 香港上映的時候名叫 "書箋情緣",由安東尼鶴健士,安賓哥羅馥,茱迪但丹芝主演,故事描述安賓哥羅馥所飾演的美國作家海倫,偶因着姻緣際遇的關係,向英國84號查寧十字街馬克書店訂書,從而和書店眾人,包括由安東尼鶴健士所飾演的經理法蘭產生種種友情的窩心暖意的故事. 海倫本來只是純粹向馬克書店訂書,但隨着訂書的頻率逐漸增加,和書店的書信往來亦隨之而越來越頻繁,並因為英國戰後物資貧乏,海倫尋且在聖誕節給書店員們寄貼心禮物,使她和書店各人建立了超越書店和顧客間的友誼,而她給書店寫的信,也從最初只是買書, 聊書,慢慢擴大至涉及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最終將書店內每個人都當為知己. 可惜的是因種種巧合,海倫未能及時往訪倫敦,到她最後抵達倫敦時,書店已結業,書店各人亦各散東西,而安東尼鶴健士所飾演的法蘭則早已逝去. 故事固然十分感人,而結尾的唏噓更令人低徊不已. 最重要的是,這套電影給愛書人一種歸屬感,我相信每個愛書人心中,都有一間84號查寧十字街. 我的84號查寧十字街是位於租庇利街的上海印書館, 你的呢?
我是生於斯長於斯的西環人,看着西環這十多廿年的變化,只可說是感到頗為無奈和唏噓,我當然明白時代巨輪不住的向前滾動,舊事物都留不住. 以前西環都有三幾間書店,今天只剩下位於吉席街口的求知書店,當然書店已經不賣書,而是主打各類型的文具以及民生用品. 求知書店在西環少說都有廿年以上的歷史,搬到現址都起碼有十年之久,老闆已經耄耄老矣,去年起將書店交託予女婿打理,有陣子關了門,我那時還以為西環唯一碩果僅存的書店都要沉滅於歷史之中,還好不久便重新開業. 早前我幫襯求知買了張花紙,盛惠五大元,付款的時候老闆看見花紙缺了一角,即執意要減收一元 ,我笑着跟他說,你這樣做生意怎麼成?他回答謂街坊街里無所謂啦. 大連鎖店的收銀員如何可以自作主張為你減價? 可嘆的是,街坊店的人情味,始終仍會被發展的洪流所淹沒.
書箋情緣電影海報
書箋情緣劇照 1
書箋情緣劇照 2
書箋情緣劇照 3
書箋情緣劇照 4
書箋情緣劇照 5
查寧十字街馬克書店實景
田園書屋 1
田園書屋 2
田園書屋 3
田園書屋 4
學生書屋 1
學生書屋 2
學生書屋 3
學生書屋 4
樂文書店 1
樂文書店 2
樂文書店 3
樂文書店 4
樂文書店 5
三益書店
辰衝書局 1
辰衝書局 2
辰衝書局 3
辰衝書局 4
辰衝書局 5
洪葉書店 1
洪葉書店 2
洪葉書店 3
齡記書店 1
齡記書店2
齡記書店 3
齡記書店 4
上海印書館 1
上海印書館 2
上海印書館 3
上海印書館 4
上海印書館 5
求知書局 1
求知書局 2
求知書局 3
燈火通明嘅英京酒家酒家同埋東方戲院,真係好夢幻嘅感覺。英京酒家曾經係一家非常著名嘅酒家,皇夫60年代訪港曾經喺度嘆過茶,而英京酒家亦都係第一聘用女招待嘅酒家,聽啲叔父講,當年上英京飲茶,女侍應會先遞上一塊熱毛巾比你抹面,貼心如此,點到你唔服 1
燈火通明嘅英京酒家酒家同埋東方戲院,真係好夢幻嘅感覺。英京酒家曾經係一家非常著名嘅酒家,皇夫60年代訪港曾經喺度嘆過茶,而英京酒家亦都係第一聘用女招待嘅酒家,聽啲叔父講,當年上英京飲茶,女侍應會先遞上一塊熱毛巾比你抹面,貼心如此,點到你唔服 2
石硤尾嘅七層徙置區,徙置區係好多香港人嘅集體回憶,唔少而家5,60歲,踏入收成期嘅香港人嘅童年都曾經係徙置區渡過,對徙置區有著不可磨滅嘅緬懷同埋依戀
家姐揹著小弟弟,踩著三輪車載着另一個弟弟在七層徙置區嘅空地轉,絕對是很美好的童年回憶。講起三輪車,我記得小學二三年班嘅時候,老爸不知從哪裏拿了架三輪車回家,讓我們幾兄弟興奮不已。問題是,那時候我們只是在老爸的蝦欄寫字樓租住個板間房,不能隨意走動,要等星期六,日所有人下班後,才可以把單車推出去大廳玩,但儘管如此,這已經是我童年最歡樂的回憶之一
估計係六十年代兵頭花園嘅噴水池,當年香港冇乜主題公園,星期日放假帶啲細路仔去兵頭花園玩,都係一個好熱門嘅放假節目,我記得當年有好多影相佬喺附近兜生意,同一家大小合照,即場沖張相出嚟俾你,相信唔少家庭嘅相簿裏面都有喺兵頭花園影嘅舊照
五十年代皇后大道中,威靈頓街和文咸東街交界處,正中是出名的半邊樓,街頭盡是人力車,手推車,儼然是當年民生的寫照
名副其實嘅皇后像廣場,正中安坐亭中嘅係維多利女王嘅銅像,日軍佔領香港嘅時候將銅像運去日本,差啲溶咗嚟做炮彈,之後幾經辛苦先至尋回運返香港,後來因為銅鑼灣新填海地開闢為公園,命名為維多利亞公園,故此將女王銅像搬往維多利亞公園入口處擺放,直至今天
六十年代初嘅中環德己笠街,當時左邊嘅娛樂戲院剛被拆卸重建,另一邊係興瑋大廈,再往上望去係有排都仲未發展成為酒吧街嘅蘭桂坊
五十年代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向東望,石牆上一格格的商品名稱,是當年非常流行的廣告手法,我真的很喜歡這種古樸純質嘅街道風情
兩位濶太喺淺水灣酒店露台咖啡前面嘅草地嘆下午茶,絕對係人上人嘅休閒生活. 此情此景,不期然讓我諗起沉香屑第一爐香嘅薇龍,同埋傾城之戀裏面嘅范柳原和白流蘇
五十年代從西邊街和干諾道西交界處往上望向皇后大道西,右邊是七號差館,而香港僅存的蒸籠公司德昌森記則位於左邊的舊樓叢中(拍此照片應仍未搬至此處)
車仔刨冰檔,簡直是夢幻的童年記憶。我記得以前西營盤近水街處有個刨冰佬,推車賣菠蘿冰,雜果冰,紅豆冰,和涼粉。你告訴刨冰佬要什麼冰後,他會先把所有材料放進高身杯,再在從身邊那個放在面盆上的雪塊刨下冰花然後放到杯裏面去,接過來大口喝下去,那種泌心涼的感覺我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當然那個時候大人會告誡說,那些刨冰很污糟,但小孩子嘛,大菌食細菌,細菌當補品,一點也不怕,一幌眼那竟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五十年代由皇后大道中和威靈頓街交界處向西望, 其時呢段皇后大道中係雙線雙程行車,所以先至會有巴士向東行. 照片嘅後右邊係得雲茶樓,拆卸後改建成為中環廣場同埋遠洋廣場,而左邊嘅張麗珍金行係原址經營左一段好長嘅時間,可以話係金行中嘅老行尊
六十年代由皇后大道中和租庇利街交界處向西望,右邊可以見到陳春蘭茶嘅招牌,後些少應該係余仁生,左邊九龍醬園處便是嘉咸街口,再前些少可以見到仲未搬上威靈頓街嘅蓮香茶樓
電車緩緩駛過還沒有填海的西環海旁,如夢似幻嘅景象, 永遠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一間名為光興嘅代理梅花嘜手錶嘅錶行,唔知點解佢嘅招牌用呢個鏢字,唔係正統嘅錶字。各位仲記唔記得梅花嘜錶嘅廣告?梅花嘜錶, 梅係梅花個梅,花係梅花個花,咁阿媽係女人嘅廣告口號,虧佢諗得出
五十年代一家人喺街邊坐埋食飯,兩碟餸一家六口食得津津有味,一副樂也融融嘅場面,所以話,當年嘅香港係窮,但係香港人窮得快樂
氣派堂皇嘅舊喇沙校園, 儼然成尊古堡. 1917年,港島聖若瑟書院神父在漆咸道成立分校,學位很快便供不應求,有見及此, 艾瑪撒隆修士遂於界限街購地建校,以12萬港元投得10英畝土地。1932年1月喇沙書院正式成立,至1939年,學生人數已高達1,060人。二戰期間校舍曾被日軍徵用為監獄、醫院。1956年喇沙取回校舍,並在翌年開設喇沙小學。1978年校方計劃重建,為了籌集資金,遂忍痛將部分土地售予長江實業,並建成碧華花園
七十年代嘅山頂的peak tower,當時嘅人叫佢做老襯亭,其實真正嘅老襯亭係另有其亭,真正嘅老襯亭係山頂嘅另外一邊,係一個供遊客俯瞰中環嘅瞭望處。我對呢個年代嘅Peak tower好有感情,中五周圍搵地方溫書準備會考,有人話山頂的Peak Tower 風涼水冷,係溫書嘅勝地,所以偶然都會帶齊notes,去Peak tower嘅Cafe飲一邊飲咖啡一邊溫書,但其實咁此情此景,點可能集中精神溫書,到最後都係同幾個同學吹水打鬧,然後各自打道回府
舊中環郵政總局,我夠膽話,舊中環郵政總局可以話係香港最宏偉同埋巍峨嘅建築物,拆咗呢幢建築物可以話係絕對暴殄天物
七十年代嘅中環海旁,我對呢條海濱走廊好有感情,當年讀緊中四中五,放學後好鍾意同班同學由學校行去中環,一邊行一邊天南地北咁吹水,感覺好無憂無慮,前景一片光明,開開心心咁燃燒青春。嗰日個袋如果有十元八塊,會上去卜公碼頭天台嘅露天茶座飲杯凍檸茶,吹下海風,青春就如此渡過
大約四十年代由弼街望向洗衣街,右邊是一間名為熾昌士多的商店,奇怪士多兼營冰室,不知道他們如何經營?是否以茶檔方式待客?
哈哈,你有你飛髮,我有我埋首睇公仔書。當年去飛髪,有公仔書睇,有椰子糖食,其實都算係一個幾好嘅假日節目
五十年代干諾道中近永樂街處向東望,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老朋友,右邊可以見到梁蘇記,左邊見到鶴鳴公司,安樂園,遠處可以見到舊中環消防總局
六十年旺角段嘅彌敦道,右邊嘅旺角廣場已經改建為創興廣場,前些少嘅玉鳯時裝公司,係第一代玉女明星林鳯所創立嘅品牌,左邊可以見到中國國貨公司,前些少係ABC餐廳,中文有個好特別嘅名字,叫愛皮西餐廳
以前外國遊客嚟香港,坐人力車差唔多係必然嘅指定動作,照片嘅背景係凱悅酒店,現在已拆卸並改建為iSquare
七十年代初,天星小輪渡海費係每位2毫半子,那時候還沒有八達通,支付過海費還是人手收費同埋找續。這張照片肯定攝於1967年後,當年因為天星小輪加價斗零,導致九龍暴動,甚至引起死傷, 而1966年暴動亦成為六七年大暴動嘅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