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灣仔告士打道海旁,那時候告士打道還未填海,左邊仍是海旁,右邊遠處的建築物為六國飯店
老掌櫃在舊式米舖中看報紙,陣陣古意便從照片裏泌透出來
四五六上海菜館?印象中上海菜館中以三六九和老正興比較出名,有一段時間成行成市,現在即使不是全線結業,都已剩下寥寥無幾了
堅道西面盡頭的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左邊是高級警察宿舍,現已成為堅道花園
五十年代的金鐘道,當年仍叫做皇后大道東,電車後面的是中銀大廈,右邊可以看到高等法院和香港會
假若我沒有看錯,這裏應該是七十年代的香港仔海旁
七十年代的尖沙咀疏士巴利道,左邊可以看到半島酒店,而右邊是九龍郵政局
這張照片讓我感慨萬千,攝影師應站在卑路乍街和爹核士街交界向南望,右邊便是我童年經常幫襯的西豪酒樓,不看舊照片還不知道,西豪酒樓的招牌只是西豪樓. 我還記得每個星期天都會奉老媽子之命去西豪買逢星期天特價兩毫三個的麵包,再往斜對面香園大排檔買咖啡回家做早餐,一晃眼幾十年便過去了。西豪樓對面有間鐡皮士多檔,我便經常在那裏潛籌,偶然可以抽到如豆鎗的大獎,但多數都只是拿到如一粒果汁糖般的安慰奬
七十年代從科士街往東望向士美菲路,可以看到當年科士街雞鴨檔林立,左邊是聯邦新樓
七十年代從科士街往西望向加多近街,正中那間永德雞鴨欄現已成為地鐵站,照片正中遠處是西環邨,左邊則是觀龍樓
五十年代的灣仔告士打道,那會兒,你可以悠閒的捧着張報紙在街邊閱讀,可以想像當年的告士打道並不是一條十分繁忙的街道,甚至可以放得下公共長椅讓人閒坐休憩,真不可思議
這張相我真的很有感覺,這裏是修打蘭街深水埗碼頭,當年老媽每隔一兩個月便帶我乘坐油麻地小輪往深水埗探朋友,所以我對這個碼頭有很深厚的感情
六十年代從干諾道中望向舊中環郵政總局
相信是四十年代的皇后戲院,我着實很喜歡如此的巍峩的建築物,給人一種很莊嚴而肅然起敬的感覺
五十年代的中環石板街,留意圖片頂那盞大吊燈,相信是那個年代的獨有公共設施
我不說你一定估不到,這裏是五十年代的銅鑼灣糖街
六十年代初的卜公碼頭,這是古典版, 六十年代中改建為兩層碼頭,上層有設有茶座和休閒長椅,是情侶拍拖的勝地,卜公碼頭後面是舊中環郵政局
六十年代石硤尾巴域街與白田街交界,可以見到我們的老朋友嘉頓麵包廠,可惜這座陪伴了香港人幾十年的建築物將會在明年拆卸,香港又少了一座標誌性的建築物了
網友附上的注釋是五十年代的卑路乍街,但我怎麼看也沒有印象,當然當年的卑路乍街與今天的已有天淵之別,但那個在街幫人燙衫的女人我便很有感覺. 我們這些西環小朋友都記得當年在陳李濟門口的燙衫檔,那燙衫婦只會在黃昏才開始營業,為的是怕繁忙時間阻礙行人,當然我不敢肯定這個女人是否就是六十年代長駐陳李濟門口那一位,但滄海桑田,她也不知往何處去了
七十年代中的德輔道中,可見德輔道中雖然是年代中環商業中心,但店舖的種類仍然很是繁多,有辦館,蔘茸行,理髮室和鞋店,今天這些商店恐怕都很難在德輔道中立足了
五十年代位於皇后大道中的娛樂戲院,那時候娛樂和皇后戲院都是主力放映西片,直至六十年代邵氏買入娛樂戲院後,娛樂戲院才成為邵氏的龍頭戲院
六十年代的大埔道,界限街,彌敦道交界處
七十年代的堅尼地城新海旁電車路,可以看見其時左邊還未填海,今天這片海面已被填平並成為卑路乍彎公園,電車右邊的貨倉,現已折卸並改建為翡翠和南海大廈和商場
七十年代從海中心望向干諾道西,右邊的四記白米是當年一間甚為著名的米倉,四記白米好像支撐至九十年代初才結業,建築物亦隨之而被拆卸,相片後面可以看到高街精神病院
五十年代位於灣仔三角街的街坊飯店得名茶樓
六十年代皇后大道中向西望,左邊可以看到仁人大酒樓,再前一點的應該是襟江酒家
粵語片(主要是古裝片)裏面經常出現自殺的情節. 演員們,多數是片中的女主角,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自殺以明志(當然如果是女主角自殺,一般都會獲救死不去,否則怎可以在完場時大合唱齊歡唱,同慶賀?)。童年時看電影自然是照單全收,但年紀漸大,回想起來便覺得其中很多自殺的方式匪夷所思,說得坦白一點便是很騎呢,現實生活裏根本不可能以這樣的方式自行了斷。當年粵語片的編劇大多都是得過且過,沒有想過 這樣的劇情會犯駁; 我估計很多編劇只是人云亦云,反正這些橋段一直沿用,也沒有觀眾怎麼樣認真地質疑過, 俗語有云:睇戲唔好駁戲,相信便是這個意思。粵語片最常見的自殺方法有以下幾種不同的:
(1)咬舌自䀆
這是最方便和home made 的自殺方式,不需任何工具,只要狠下決心,大力咬斷舌頭即可魂歸天國,但舌頭該是塊十分堅軔的肌肉,牙齒怎能輕易咬斷? 即使當事人尋死意志堅決,真的能咬斷舌頭,最多也只是流血不止而已。舌頭不是重要的器官,斷了一截該不會致命吧。我便認識一個不知如何沒有了一截舌頭的人,他除了說話不靈光,其他了無異樣,故此我對此自殺方法的成效抱有極大的懷疑.
(2)吞金
吞金是粵語片中甚為常見的自尋短見的方法,通常是女人被冤枉不守婦道後覺得生無可戀,憤而吞金。 我小時候已有這樣的一個懷疑; 那女人也挺富貴,隨手也有些金器可以拿來吞。若片中女主角因為不堪貧困而吞金便更犯駁,既有金器在手,可隨時兌現銀両,何須自殺? 好了回頭說吞金這個自殺方法,金雖然是重金屬,但我想不含劇毒,吞下去該不會至死,否則日本料理中的金萡壽司便會食死人?當然女主角吞的不是金條而是有尖刺的金器如金釵,則可能會刺穿腸胃引致內部大量出血,後果也可能會很嚴重甚至致命. 但,最基本的問題是,一支金釵如此大,那能吞得下肚?你以為是馬戲班表演嗎?
(3) 撼頭埋牆/柱
這個方式一般應發生在金鑾大殿或者富貴大宅,否則普通人家的草寮茅舎,那來石牆木柱?其實撼頭埋牆的方法自殺甚是騎呢,按常理推測,以常人衝力撞向牆壁或者木柱,最多只能做成頭部創傷,達致頭破血流的後果,但要讓當事人當場身亡,相信其衝撞力應不下於車禍撞擊所導致的腦破裂或者震盪。 一個人普通人的幾步助跑,我很懷疑能不能做成如此重大的致命傷害。
當然,粵語片中亦有較為合理的自行了斷方式,如自刎,這是比較貴族的自殺方式,大前提是你必須是將軍或者元帥等高級將領的身份才備有配劍(虞姬例外). 另外也有以一匹白綾上吊的,這個也較可信,只是這種死法較為凄美。投環自盡與死刑中的問吊不同,後者其實是將受刑者的頸骨扯斷,而前者是名副其實的用外物勒緊氣管,導致上吊者窒息而死, 兩者其實有很大的分別. 忽然想起古裝粵語片中很少有人因墮樓而死,我想那是因為古裝片中的建築物最多只是兩層高,從二樓跳下來最多只是跌斷手腳,很難致死,所以編劇即使如何粗疏,也不會安排演員們從二樓跳下來跌死的情節吧。
藝術旦后余麗珍,我相信她該是粵語片中自殺/嘗試自殺最多的女主角
近年來去酒樓午饍或者晚飯,已很少見人激烈地爭俾錢的奇觀了。在我的童年,大人們飯後爭俾錢是必經的手續,彷彿不爭過俾錢,這頓飯便不夠正常,完美。
那會兒,跟老爸和親戚吃晚飯是件賞心樂事。窮等人家嘛,難得出街吃頓豐富的晚飯,然而飲飽食醉後,好戲還在後頭。隨著其中一人示意侍應埋單後,各人即嚴陣以待,各自從口袋掏出鈔票(那時候信用卡還未流行,埋單還是要用鈔票的),眼睛則緊緊盯著侍應的來向。那侍應甫一遞上賬單,各人即蜂擁而上,把自己的鈔票強行塞往侍應的手中,另一隻手則使出排雲掌,把將對方推開。然而對手也不是省油燈,眼見對方如此進逼,隨即使出絕招-周伯通的左右互搏; 只見他左手以太極雲手卸開對方的推手,而右手則施展落英掌法把鈔票送向侍應的跟前,如此你來我往幾個回合,口中亦閒不下來,你說"上次你已經付過鈔,今次一定該我請客"。我則答道 "今天你過海來我處探我,我當然應盡地主之誼"。如此周而復始的推來撥去,終於由在旁親友的勸阻下由一方付鈔,失敗者倖倖然頺坐下來,口中仍然唸唸有詞說"今次算啦,下次一定要我俾錢". 得勝者則面帶洋洋得意的微笑說道 "好呀好呀", 心中卻是另外一番肚腸, "下次睇下點"。
其實爭俾錢可以很暴力,我年輕的時候偶爾會在報紙上看到因為爭俾錢初生口角,繼而動武的新聞。 我記得童年時便曾親眼目睹過這樣的一樁"血案"; 話說當年屹立在西環卑路乍街尾的英豪茶樓是間頗受西環友歡迎的酒樓,經常高朋滿座,但酒樓規模不大,故此收銀處設於樓梯口,以騰出更多空間擺放枱櫈。 有次兩人在收銀處爭俾錢,在一輪你推我撞的混亂下,其中一人慘被推下樓梯,跌得頭破血流,可幸傷得不重,仍能自行爬起來. 推人者嚇得面青口唇白,最後還是讓給被推者埋單。 哈哈,真有體育精神。
畢業後出來社會工作後,與家人外出用膳一般都是我埋單,這個老爸沒有問題,但若請屋企以外的親戚吃飯,老爸總是先塞一筆錢給我,外加一句 "多除少補"。有次我忍不住說不用了,他卻厲言疾色的說道; "話咗咁就咁啦", 嚇得我以後不敢再多嘴。 老爸是那種很傳統的大男人,他相信男人便應該有男人的擔當,出街請外人食飯應該由他作為一家之主埋單,不容我們這些後輩置啄。 我在想,今天他若還在,哪怕已退了休那末久,生活靠積蓄和我們所給的家用支撐,他還是會爭俾錢的,這點我很肯定。
都說當年的人純樸,人情味濃,爭俾錢是真心真意,覺得自己應該請人吃飯,這是禮貌,理所當然。 近年不知道是社會進步抑或民情大不同,已經鮮有人在餐後爭俾錢了,反而偶然會聽到有些蠱惑的情節; 如爭俾錢時掏出八達通或優惠咭以混淆視線。 另外近年亦流行 Go Dutch,即AA制, 年輕人都作興飯後攤分賬單,好處是數目分明,互不拖欠,但我總感覺好像少了點什麼,也許所欠缺的便是那份真誠而憨厚的親戚/人情味吧。
(4) 《人細鬼大》 ( Friends) 的Sean Bury 和Anicée Alvina
《人細鬼大》拍於1971年,僅比《兩小無猜》遲一年,但《人細鬼大》比《兩小無猜》對年青人愛情的描寫來得大膽和直接得多,所以有人認為《人細鬼大》是成人版的《兩小無猜》. 《人細鬼大》的男女主角在15 ,6歲之譜, 比《兩小無猜》的 Mark Leister和 Tracy Hyde大起碼3至4歲, 故此可以拍得更開放和盡情一些. 另外英國片在在比美國片保守和含蓄得多, 又怎可能有親熱的鏡頭? 人細鬼大的導演Lewis Gilbert當年曾拍過占士邦系列的《鐵金剛勇破火箭網》(You Only Live Twice) , 《鐵金剛勇破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d Me) 和 《鐵金剛勇破太空城》(Moonraker) 等電影,可算是個知名的動作導演, 有傳言謂Lewis Gilbert之所以願意接拍此部青春愛情片, 是因為他有個野心,想把六十年代的嬉皮和反叛思想(包括性解放)融入電影,因此借兩個反叛青年離家出走,共建家園的歷程中表現他的反傳統, 反建制的想法。一句題外話, 2001年港產片《早熟》(房祖名和薛海琪主演)也是齣描述一對小情侶離家出走,共建家園的故事,當然拍出來的成績和評價則另作別論了。
《人細鬼大》的劇情在七十年代初可算是頗為大膽和離經叛道,故事講述女孩 Michele邂逅富二代男主角Paul,兩人家庭背景雖然迥異,但同樣都不滿意現狀,故此相約出走,到法國南部女主角的小屋暫住,期間兩人因而相戀,進而同居,女主角尋且生下女兒. 男主角雖然年輕,但不得不出外打工養家,兩人的生活生活雖然過得清苦,但仍自得其樂。後來男主角的父親所聘請的私家偵探追蹤而至把男主角帶走,拆散兩人的家庭。片中我最喜愛的一場戲,是兩人往教堂參加別人的婚禮,與其說是嘉賓,其實兩人是偷偷的按着牧師的證婚程序,私底下進行自己的結婚儀式,這一場讓人看得很舒心暖意。
《人細鬼大》的男女主角是Sean Bury 和Anicée Alvina ,兩人可算是標誌可人,能被選中拍青春愛情片,樣貌肯定差不到哪裏去. 全片在法國南部拍攝,電影有兩大賣點,一是風景秀麗; 導演把法國南部的美景盡收眼底,時而彩霞滿天,時而有白馬群騁馳於鹽田與海堤之間,讓人看得心曠神怡. 另外本片亦為Elton John首次為電影配樂之作,裏面的歌曲與音樂都非常優美動聽,我曾買過這張唱片,可惜幾度流轉已然遺失. 電影最吸引我們這些靚仔的當然是嬌俏可人的女主角,她穿斑點花裙讓人看得很舒服,而劇情一路發展下去,幾場熱辣辣的親熱鏡頭也讓我們我們這些懵懂少年看得血脈沸騰. 有評論認為導演不必要地灑鹽花,我卻另有看法; 誠然以七十年代的尺度來說,這套片拍得比較大膽,但試想想, 兩個年青人朝夕相處, 擦出愛情火花, 從而發生關係, 在現實生活該十分正常. 鏡頭所見, 導演沒有刻意賣弄女主角的身體, 幾場情慾戲都來得很自然,舒服,畢竟那是40多年前的社會,兩個十五六歲少年在銀幕上裸露身體當然會惹來非議,但那卻是劇情所需,何況男女主角都清純得讓人不忍心生邪念. 看着兩人因相識,而相戀,而纏綿,都是個賞心悅目的過程,於是乎銀幕上的裸露,只帶來感官上的愉悅,以及一種心靈上的滿足,兩個相戀的人終究融合在一起. 也許,更重要的是,電影建構了個夢想,不滿現實嗎?可以和相知相愛的人逃往世外桃源,遠離世俗是非,煩囂。電影以俊男美女示範,我等情竇初開的靚仔又如何不心馳神往?
人細鬼大電影海報
人細鬼大劇照 1
人細鬼大劇照 2
人細鬼大劇照 3
人細鬼大劇照 4
人細鬼大劇照 5
人細鬼大劇照 6
人細鬼大劇照 7
人細鬼大劇照 8
人細鬼大劇照 9
人細鬼大劇照 10
人細鬼大劇照 11
(5) 《留住最愛的一天 》( About Time) 的 Rachel McAdams 和 Domhnall Gleeson
Rachel McAdams不是荷里活的一線女星,她也沒有主演過一些很受人注目的電影,但感覺上她已成為近年來的愛情片女王,取代了九十年代的 Meg Ryan和千禧年代的 Drew Barrymore的地位. 我得承認自已頗喜歡她,喜歡她的自然,不矯揉造作,每次看Rachel McAdams的電影都總有很舒服和愜意的感覺。老實說我其實沒有看過很多Rachel McAdams的電影,最深印象的當然是改編自Nicholas Sparks的小說《忘了、忘不了》Notebook, 還有兩部以穿越時空為題材的《 時光旅的戀人》
(The Time Traveler's Wife)和《留住最愛的一天》 (About Time),其中我更喜歡的是About Time.
喜歡About Time有幾個原因,Rachel McAdams其一, Richard Curtis其二,Richard Curtis是導演,不太認識他是誰?《真的戀愛了》 ( Love Actually)總應聽過了吧,他有能本事將七, 八個愛情故事串連在一起而讓人看得很流暢舒服, 端的是個高手. 另外電影很大部份在英國南部的康和 (Cornwall)取景,當地一望無際的高崖和狂濤拍岸的海浪,以及陰晴不定的天氣,竟也成為片中的亮點,(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情意結而已)。
回頭說電影,《回到最愛的一天》以穿越時空為主題的愛情片,此類片當中最著名的當為《時光倒流七十年》( Somewhere in Time), 而以幽默手法為風格的穿越時空愛情喜劇的鼻祖,則要數《偷天換日》(Greyhound Day),我只可以說《回到最愛的一天》讓人看得很身心舒暢,借用劉鶚的言語便是 "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有點誇張了?當然是,但我真的很喜歡裏面的小節,這也是是Richard Curtis最拿手的地方,譬如男主角經歷了一個很平凡而沉悶的一天,他心有不甘,運用自己可以回到過去的能力,返回一天的開始,然後以樂觀幽默的心情和態度去重新過這一天,所得出來的效果截然不同,讓人看得很開心。老實說Domhnall Gleeson長相並不俊俏,說得難聽一點是我怎樣也想不到他為何可以做到男一; 他一頭紅發,滿面雀斑,加上堪富利保加式的長面,着實算不上是個帥哥,如此造型很難令影迷鍾情,不是說男俏女嬌是愛情片的要素嗎? 但正因如此,觀眾的目光便不需集中在男女主角的感情甚至愛情主線上,因為自從兩人相愛後,感情發展而甚為順利,電影的主題不在於兩人的感情,而是集中描寫他們中間的小互動,我最鍾愛的一場是兩人同居,女主角父母來訪,未來外母問了男主角很多個人問題,女主角唯恐男主角傻愣愣的答錯至令她在父母面前失分,不斷搶先為他回答,最後女主角的母親忍不住調侃了一句,"does he ever speak?". 哈哈,真的是個很是讓人會心微笑的場面. 導演刻意營造男主角爽朗陽光的性格, 樣子雖不甚討好, 但勝在形象親切可愛,潮語一點是個貼地的男孩. 他對父親,妹妹有情有義,對太太則是愛護有加,忠貞不貳; 有場戲説他重遇當年女神,男主角以驚人的定力不出軌,沒有做出對不住太太的事,以曲筆為這個不太俊俏的男主角加分。 我的感覺是,導演棄用英偉型的男星,起用鄰家男孩型的Domhnall Gleeson,是個很明智的選擇. 他和Rachel McAdams在一起,便起了很特殊的化學作用,你在兩人身上感染到一種理所當然又不失浪漫的愛(這種愛從拍拖到結婚後在在都在兩人的生活小環節中心泌透出來),片末鏡頭集中在兩人生兒育女後和子女們的生活片段,譬如為他們準備早餐,送他們上學等,這就是真正的愛情,因為愛,所以有下一代. ( 這中間有個轉折,女主角想要第三個孩子,但根據男主角時空穿越的家族規矩,假若下一代有三個孩子,便會喪失穿越時空的能力,男主角萬分不捨的最後穿越一次回到過去找他已經過世的父親,兩人享受最後一次的父子相處時光,這段看得令人很感動). 對下一代的憐愛和照顧,其實也是兩人愛的反射, 也讓人對這雙不算是太金童玉女的男女主角更喜歡, 寵愛.
都說成功的愛情片背後都有讓人難忘的音樂,《留住最愛的一天》的主題曲 How long will I love you,很喜歡電影選用的版本(Jon Boden, Sam Sweeney & Ben Coleman),中間那段小提琴的伴奏着實是神來之筆.
留住最愛的一天電影海報
留住最愛的一天劇照 1
留住最愛的一天劇照 2
留住最愛的一天劇照 3
留住最愛的一天劇照 4
留住最愛的一天劇照 5
留住最愛的一天劇照 6
留住最愛的一天劇照 7
其實電影中的金童玉女還有很多,這裏不勝枚舉,滄海遺珠的不勝枚舉, 隨手說來的有《遇見你之前》(Me Before you )的Emilia Clarke和 Sam Claflin,《愛誘罪》(Atonement)的James McAvoy和 Keira Knightley, 《人鬼情未了》(Ghost) 的Patrick Swayze和Demi Moore等等, 有機會容後向你介紹.
遇見你之前劇照 1
遇見你之前劇照 2
愛誘罪劇照 1
愛誘罪劇照 2
人鬼情未了劇照 1
人鬼情未了劇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