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解畫". 解畫有解釋, 說明的意思. 戰前香港戲院大多放映默片,戰後仍有三幾間播放默片,位於油麻地榕樹頭的廣智戲院即為其中一間,至六十年代方始改為播映粵語長片(廣智戲院於1968年7月結業並拆卸)。默片沒有聲音,當年的人文化水準低, 看不懂字幕,戲院惟有請人一邊放電影,一邊講述劇情 (行內稱之為 "解畫佬")。戲院會在銀幕旁設一長梯, 解畫佬坐在長梯上, 按照劇情再加鹽加醋描繪劇情。從此解畫即被借喻為解釋之意。
(22) "塘邊鶴" . 塘邊鶴指等待機會的旁觀者. 鶴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鳥綱鶴形目的一個科, 以青蛙、魚為食糧。鶴的腳與頸部都很細長,其覓食習慣是站水塘邊,耐心守候魚蝦等獵物游近然後一口啄食。塘邊鶴最生動的例子是形容那些喜歡站在賭枱旁,看準機會才賭一口的賭客, 其情況就好似鶴鳥守候在塘邊覓食一樣。今天塘邊鶴都解作為旁觀者,不一定指那些等機會者。
(23) "倒塔咁早". 倒塔咁早解作大清早. 戰前一般唐樓都沒有冀渠, 因此家居廁所都沒有裝抽水馬桶,住家都是用馬桶(糞桶)解決大小二便的問題, 故此需要夜香婦上門將馬桶取走,換上已清洗的馬桶的服務。不翻查資料還不知道, 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這行業是一門非常賺錢的生意,當中養活了不少家庭. 由於以前農民用天然肥料(即糞便),放此夜香婦收集糞便後賣予農民作肥田料用。馬桶又叫「屎塔」,夜香婦通常只會在夜間或天未亮進行清理屎塔的工作, 以免惹人討厭。所以"倒塔咁早" 一詞被用來形容十分早的意思。一句題外話, 倒夜香這種古老工作,在香港原來尚未絕跡. 據食環署資料顯示,全香港還有五個地點還需要倒夜香,一個在觀塘, 一個在香港仔,另外三個則集中在油麻地,其中果欄更是大戶。
(24) "篤數". 篤數是報大數,造假的意思. 五、六十年代香港盛行小舞廳,客人上舞廳可以叫舞小姐坐枱,陪你跳舞、飲酒、談心。舞廳會放隻杯在枱面,小姐坐枱時即將一張紀錄時間的小票(鐘飛)放入內以便埋單時作計費之用。媽媽生若見到生客上門,往往帶幾個舞小姐埋枱,把 "鐘飛"放(篤)入杯內,以增大埋單時的數目。此種報大數的方法行內叫做篤飛,再變為篤數,又解作為造數的意思。
(25) "上咗賊船". 上咗賊船指被人欺騙, 失去了好多金錢. 七, 八十年代澳門有個開設在畫舫上面的賭場, 名為皇宮娛樂場,由於上畫舫賭錢的人多數以輸錢收場,故此戲稱這艘畫舫做賊船,以其每次上去賭錢都好似被賊人打劫一樣。如今上咗賊船亦被解作為受人蒙騙, 做了一些會惹來嚴重後果的事情.
(26) "百鳥歸巢". 百鳥歸巢指劣質, 雜牌香煙. 戰後百業蕭條,生活困難,好多煙民負擔不起正式的香煙, 唯有在街上執人家掉棄的煙屁股,將還未燒完的煙絲收集,重新捲成一支香煙自用或賣錢(以前的香煙一般不設濾咀,吸完後一定留有少量煙絲在煙屁股內). 由於這些香煙的煙絲來自不同煙枝,煙民遂起了個很文藝的名字- "百鳥歸巢"。這些拼湊煙價錢廉宜, 當年的人又不太講究衛生,故此銷情不俗。今時今日應該沒人執煙頭罷,百鳥歸巢現在亦有 "乜都撈埋一齊"的意思.
(27) "黐線". 黐線一詞用作形那些發神經、精神有問題,有精神病的人. 舊時打電話要靠坐在電話機樓裏面的接線生接線。接線生把來線插入正確出線插座,接通兩條要對話的電話線。偶爾因為接線生駁錯線, 又或者電話線櫃內電線短路,黐上去另一條無關的電話線,打電話的人便會跟陌生人通話,由於雙方互不相識, 談話間即亂嗮大籠, 這個情況就好似亂噏的精神病人。故此罵人黐線即是說別人是儍的,腦神經錯亂,或者有精神病。
(28) "荷蘭水蓋" . 荷蘭水蓋即是勳章. 汽水最初由歐洲輸入中國,第一個進口商可能是荷蘭人,所以汽水又名荷蘭水。五、六十年代,香港人生活甚為艱苦,小朋友都要自製玩具, 汽水既然是小朋友恩物, 汽水蓋自然成為玩具材料。汽水蓋裡面有塊水松,小童們會將水松挖出,和鐵蓋分開,然後兩面夾在衫上,當作勳章威風一番. 後來荷蘭水蓋一詞引申至用來揶揄某些"社會賢達",以各種或明或暗的手段獲得頒授勳章, 為了表示這些勳章一錢不值,恍如爛鐵一塊,索性叫勳章做荷蘭水蓋.
(29) "北角過啲" . 北角過啲即是例遲的意思. 以前北角西面叫七姊妹,五十年代此處有間名叫“麗池” 的夜總會,第一屆香港小姐選舉即在麗池舉行,選出但珠迪為第一屆香港小姐。由於廣東話中“麗池” 與 "例遲" 同音,於是乎港人就以 "北角過啲" ; “例遲” 來形容那些每逢約會都會遲到的人。
(30) "一尺水". 一尺水等於港幣一百元. 五、六十年代貪污風氣十分盛行, 當年考車牌由交通幫辦負責當考官,要成功取得車牌, 不賄賂考官是不行的。考生若不事先"識做", 考官便會千方百計的留難考生. 聽說最經典的情況是考官命令考生泊位,不論考生泊得如何"四正", 考官都說"爭三尺",所謂爭三尺, 即暗示考生要奉上三百大元也。從此“一尺水” 便被解作港幣一百元.
現今最常用的是黐線,不過中間加多個(能)
回覆刪除哈哈,咁又係,我諗相信呢啲俚語大部份香港人都明點解,問題係從何而來,背後有乜故事,呢個先至係真正值得深究的原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