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Try To Remember - 五十至七十年代 (4)


一群人力車伕聚集在銅鑼灣京華戲院前面等客




彌敦道近樂宮戲院處,  樂宮戲院位於彌敦道與金巴利道交界處, 於 1952年12月開幕,現已改建為美麗華酒店



五十年代彌敦道旺角段,左邊可以見到域多利戲院和瓊華酒樓




五十年代的英皇道,你能想像到當年的英皇道是如此遼闊和渺無人煙嗎?





















1966年的中環德輔道中






















梅道纜車站
















1965年的雲咸街,右邊是今天的藝穗會(原牛奶公司冰窖)

















1963年九龍城東頭村東正道, 該處曾是無牌牙醫的集中地





七十年代公共屋村的風景, 挨得很辛苦, 但卻甘之如飴






















1964年一位女警於遮打道當值,一看便知道是宣傳照 






















這是1956年的灣仔軒尼詩道, 是不是很有古樸的味道?






















不說你還不知道,這裏是舊中環匯豐銀行總行的大堂






















1966年的彌敦道油麻地段






















六十年代的中環干諾道,正前方可以看到非常巍峨優雅的舊中環郵政總局






















五十年代的中環德輔道中, 那會兒,行走在中環的中環人都穿著得很體面




六十年代的皇后大道西,照片中的四, 五層舊樓今天絕大部份已被拆掉, 我真的很懷念那些水磨石柱和挺拔秀麗的招牌字體
















1959年的中環海傍
















1950年的中環卜公碼頭














1956年的九龍城




七十年代的金鐘添馬艦總部 






















七十年代初從高處俯瞰金鐘道,左邊可以看到循道衛理聯合教堂
















1971年的灣仔的告士打道




五十年代的威靈頓街和皇后大道中交界處



五十年代的彌敦道, 左邊隱約可以看到聖安德烈堂



咁樣踎喺櫈仔上面個度食先至夠正宗大排檔風味㗎嘛




五十年代從彌敦道和街和佐敦道交界處向西望
















1963年香港的制水期間的輪水人龍




水上人賣蛇? 真箇"估你唔到"



熟口熟面的場景; 皇后大道中與域多利皇后街交界處
















1966年的牛頭角巴士總站














1973年的啟德機場




從灣仔碼頭回望灣仔海徬



七十年代從高處俯瞰怡和街和高士威道交界處,左邊可以看到豪華戲院, 右邊是樂聲戲院


12 則留言:

  1. "不說你還不知道,這裏是舊中環匯豐銀行總行的大堂", 這個富麗堂皇的室內裝潢,原汁原味的還存在世界上, 就連在港舊行早已失去的真皮梳化還在,保存還好,起碼是在我尚在那地方的時候!
    如有機會,西環大佬應該去看一下!
    大英之人,其實私心甚重,就是不願留下像舊郵政總局及其他維多利亞式建築物,這些"文化"給"東亞病夫"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係咩,咁喺邊度啊?我都真係好想開下眼界,感受返下60年代匯豐總行嘅風情~~

      刪除
    2. 老鬼曾工作地方,上海,外灘舊匯豐銀行總行,現今是浦東開發銀行,當時偶入步入,吓了一跳,彷彿時光回轉,跟已經拆掉香港匯豐銀行的大堂一個模樣,(其實清末民初時,上海才是總行)
      據上海同事説,十年時期,被充公,矮仔回朝後,正苦主動歸還,當年匯豐大班唔敢要,試採"老公"用地賠償,匯豐執到咯,而家該地係天天天天價!
      上海真係好地方,發展得嚟又保存好多舊上海文化文物,好多地方都有故事,如果有閱讀民國至六十年代香港或國內文人小說等等,多嘢回首咯。
      不過,一般人去都係只看他繁華市儈五顏六色方面,對這些"古老""文化"毫不興趣!
      關於消費,好多地方吓死人,老鬼當時要顧家還債,加之主要工錢老伴揸紅部仔,得過恨字!除非公幹,否則都係食路邊雞,小店"面"。

      刪除
    3. 係?咁有機會就要去開眼界咧~~

      刪除
  2. "七十年代公共屋村的風景, 挨得很辛苦, 但卻甘之如飴"---六十年代,最不堪的時候,老鬼在深埗元洲街曾經推這種木頭車運貨搵食,啊呵,幾十年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木頭車我都推過,當年靚仔嘅時候幫朋友送蝦片同埋豬腸粉,由摩星嶺公民村送去卑路乍街,嗰陣時靚仔唔識死,喺域多利道沿住斜路滑行落去,覺得好刺激,另外暑假要剝蝦,剝完蝦後,將啲蝦肉由屋企推返漁市場,路程需要唔遠,但係都好吃力,另外我都用木頭車推過膠花返屋企穿,雖然係幾十年前嘅事,但係記憶仍然猶新~~

      刪除
    2. 想當年,不堪回首,看今天,只有搖頭,所寄居之地,年輕人一樣啤下啤下,不過有好有唔好,正字絕無佢地份,香江呢,係唔係都去做活士托,尼古華拉,完全不問現實,仲要死牛一邊頸!
      今年今屆省選,搞出大頭佛,一人一嫖嫖出死路一條,唔知邊個做莊家!家陣睇英女皇個馬仔…省督(完全無民主架,係聖上陰點出嚟,好多左膠學者同妓者,唔鬼識嘢,成日話女皇冇權得個神主牌,其實係大錯特錯,好多重要時刻,英女皇同代理人完全可以話事)點出柯打,
      有可能重新再選,(老鬼希望重來,因為如果任職工盟班友上台,十年浩刧(唔係講北風,係講楓葉九十年代果十年經濟政治大鑊,當時又係職工盟呃人上咗台,結果全省仆街,係工商界都走路,去咗隔離省,慘!)
      離咗題,兜返轉頭,成日話你我果輩比佢地多機會,我絕不認同!搵工做要舖保,已經玩死你啦,考巴士守閘都要磅水,你話多機會?

      刪除
    3. 總之一代人有一代人嘅困難同埋煩惱, 不過睇返轉頭, 就永遠有層朦朧美~~

      刪除
  3. 60年代除了制水,還有風雨橫禍,疫症,暴動等,一般生活很艱苦,但童年的我覺得很滿足。

    回覆刪除
  4. 你講得啱,我哋呢班成長於60年代嘅人,童年時代物質非常匵匱乏,但係唔知點解精神生活就好似好充實,我我哋一般喺課餘時間做兼職幫補家計,但係絕對唔會怨天尤人,又唔覺得生活好慘好困苦,反而係日常生活裏面會搵好多方法來滿足自己,自得其樂~~

    回覆刪除
    回覆
    1. Agree with you.Something like that!🍷

      刪除
    2. Its my personal sentiment, I suppose peers of my age share similiar feelings~~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