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那些貧窮的日子


 


現在香港人呻窮, 大多是因為自己住在擠逼的公屋, 身處於偏遠的衛星城市, 日常生活中負擔不起日漸普及的奢侈品而巳.  反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很多人是真正在赤貧中掙扎求存; 他們的米缸可以無隔宿之糧, 口袋裏的錢不夠買包煙, 而子女的學費, 這個月的租金仍未有著落, 這才叫真正的窮.


 


然而, 那時候的窮人在某個角度來看可說是較幸運的, 起碼社會上的人情味較濃郁, 開口賒借也容易得多 (雖然借錢給你的人也不見得怎樣富貴).  此外貧窮在那個年代來說是個甚為普遍的社會現象, 因此不存在歧視的問題, 也不怕別人看不起你.  再有的是窮家出孝子;  那年頭青少年問題可說是鳳毛麟角, 甚麼青少年吸毒, 打架, 早戀等差不多是聞所未聞.  小孩子大多數都很生性, 年紀輕輕便知道父母[揾食艱難], 所以除了努力讀書外 (在沒有九年免費教育的年代, 供子女讀書對窮苦大眾來說可算是個頗沉重的負擔), 還很自發的做些外發工賺錢幫補家計.  我記得唸小學時很多同學放學後便匆匆忙忙的趕往開工; 有賣報紙的, 有為父母看檔的, 也有去工廠當散工的, 這便是他們的課外活動了.


 


貧窮的社會還有個現在看來很正面的現象, 那便是家家戶戶都身體力行地環保.  家庭主婦上街買餸必備餸籃, 小販包紥的材料不外乎鹹水草, 報紙等, 而一般人買外賣(如咖啡, 魚蛋粉等) 都自備容器.  當然這不是因為那個年代聞所未聞的環保, 而是由於物價低亷, 商販們不會也不想派膠袋增加成本, 不像今日物價飛漲, 商家們不介意多送一兩膠袋以方便 (某方面來說是[縱壞]) 消費者.


 


記憶中, 童年時代曾目睹過以下這些因為社會貧困而出現, 現在看來匪夷所思的現象.  這當中, 你又經歷/目睹過多少:


 


·      麵包舖賣麵包皮現今餅店所的賣方飽都是[去邊], 6,70年代的麵包舖把麵包[飛邊], 往往會用膠袋袋起一大把麵包皮, 然後以低價出售.  發展至後期, 有些麵包舖將麵包皮炸脆後才入膠袋, 以零食的形式出售


 


·      曬飯焦童年時走過橫街窄巷, 經常會看到有人會在地上曬飯焦, 一餅一餅的舖滿半條行人路.  聽說曬乾了的飯焦是運回國內作為乾糧出售的


 


·      賣餸尾有些酒樓會將前一晚擺酒剩下的餸尾以[龍虎鳳大雜會]的形式翌日出售, 所得則撥充作厨房的下欄.  道聽塗說有人曾在買回來的大雜會中找到原隻大鮑魚.  經此一役後酒樓在出售[龍虎鳳大雜會]前會先檢查一番, 把貴價的食品撈起


 


·      背心/睡褲通街走由於社會普遍較為貧乏, 對衣著當然不能也不需太講究, 所以那個年代你可看到男人穿著背心/睡褲通街走, 尤其在晚上, 很多人以此[超街坊]裝束上街吃夜宵


 


·      童工泛濫- 那年頭既沒有保護兒童法例, 亦沒有九年免費教育, 加上大部份家庭的經濟都不好, 父母逼不得已的將子女送進工廠當童工/學徒.  站在工廠老板的立場來說, 童工的工資比成年人低, 又聽教聽話, 因此都很樂於僱用未成年的童工.  最誇張的情况是有些低技術的工廠, 童工佔工人的總數竟超逾一半.  70年代保護兒童法例生效後, 有些工廠仍然非法僱用童工, 勞工署督察巡查時則安排童工們走鬼逃避檢控.  這個情况直至80年代工廠北移後才消失


 


·      煙檔散賣香煙 – 5,60年代一包煙的售價該在一至兩元之間, 但即使如此也不是人人可以負擔得起.  有見及此, 有些煙檔索性將整包香煙拆開, 逐支出售, 如此則可收[一家便宜兩家著]之利; 煙民既可買得起煙, 而煙檔亦可藉此促銷香煙.  此外, 某些煙癮甚大, 而身旁無分文的煙民會自制 [百鳥歸巢] 煙仔來吸, 其做法是在街頭巷尾執拾一些人家掉棄的煙屁股, 把它們撕開, 收集所餘下的煙絲, 再用卷煙紙卷好便成為一支可供吸食的 [百鳥歸巢] 煙仔


 


·      拍拖報報紙檔在下午3, 4點鐘左右 (晚報出版前) 便會將兩份報紙摺疊在一起, 以一份報紙的價錢出售, 以達至盡快清貨的目的(因為很多報紙是不能回紙的).  此外, 我記得70年代以前熟客是可以換報紙的, 其做法是顧客上茶樓前先買一份報紙, [飲完茶]後以手上的報紙免費換取另一份報紙.  我小時候很是好奇, 那份已被人看過的報紙報販是否會當嶄新的報紙出售?


 


·      問公司借糧那年頭世界艱難, 一般人若有急需, 銀行是門禁森嚴得使人望而卻步, 所以除了找親朋好友和大耳窿外,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回公司借糧.  這個看上去最合理的做法, 卻往往是最少人採用, 我想是大部份公司都沒有這規舉, 另外當事人也怕被公司同事知道自己的困境, 所外寧願往外求諸朋友甚至大耳窿, 都不肯/敢問公司借糧


 


·      賣血粵語長片經常有這樣的場面, 兒子病倒, 父親往醫院賣血籌醫藥費.  我想現今社會應該再也沒有賣血的渠道罷


 


·      三至四個人憑兩張電影院戲票進場有時候小孩子想看免費電影, 便扯著別人衫尾[扮熟]混入電影院, 入場後再找個無人的座位坐下來便成.  電影院為了打擊這些情况, 會在電影播放中途查票, 把那些沒票的人趕走


 


·      小販上門逐家逐户叫賣從前的房屋大部份是開放式的 (以公屋尤甚), 因此做就了小販上門逐家逐户叫賣的環境和機會.  上門小販種類之繁多, 著實叫人瞠目咋舌;  有從事服務行業的如理髮, 收賣爛銅廢鐵, 剷刀磨較剪, 修理破漏的煮食用具, 賣食品的有賣臭豆腐, 豆腐花, 麵包, 飛機欖, 賣日用品的衣裳竹和毛巾等.  其實5,60年代還有一種[皮喼經紀], 他們較上門小販高級一點, 其經營手法是提著內藏上至手錶, 下至梳,牙刷和指甲鉗的皮喼, 穿梭酒樓, 餐廳, 逐枱逐枱的推銷自己的商品


 


·      在的士站為剛下車的乘客開門然後强行乞討賞錢我印象最深, [災情]最嚴重的地方是尖沙咀碼頭的的士站


 


·      雜貨舖散賣米,,酒等日用品在那個[揾朝唔得晚]的年代, 很多人往雜貨舖 (相等於今日的超市)買米,油等日用品時, 都是按當日荷包的重量量力而為, 如先買三幾斤米, 或者拿玻璃瓶打斤生油等


 


·      圍在電器鋪舖前看電視在電視還未普及至家家戶戶每人一個的年代, 要看電視除了去涼茶舖外, 還有一個免費的方法, 那便是站在電器舖前看.  當然站得久會累, 但電視節目如此吸引, 又怎會介意辛苦一點? 涼茶舖可說是[前電視年代]市民大衆的聚腳點.  在涼茶舖最盛行的時候 (40-60年代), 喝涼茶是一種生活情趣.  由於舊日的社會並沒有太多娛樂,一般市民只靠聽收音機及有線廣播排遣時光, 而涼茶舖內多設有收音機與有線廣播[麗的呼聲],市民只需花費一角幾毫[幫襯]一碗涼茶, 以此極低廉的消費, 便可以坐在店內慢慢享受, 聆聽天空小說以及特備的粵曲節目、足球賽事等, 足可消磨一個晚上.  此外部份涼茶舖還供應當天報紙, 任由閱讀. 這給予街坊們一個歇腳攀談、消閒的好地方, 因此, 到涼茶舖喝涼茶便成為了一種生活情趣, 而涼茶舖亦被認為是勞苦大眾工餘的好去處.  60年代伊始, 收音機逐漸普及, [聽收音機招攬生意]的賣點已然式微, 有些涼茶舖遂添設點唱機, 內藏幾十隻受歡迎的流行曲細碟, 如此便可以吸引一批愛聽歌的青少年到來光顧, 成為他們的[蒲點].  發展至1962, 麗的電視中文台啟播, 不少涼茶舖都裝置電影機, 吸引街坊入內觀看, 涼茶舖一時變身成為迷你戲院, 這個情況一直維持到1967, 免收費的無線電視開臺後, 電視機入屋, 涼茶舖作為[社區中心]的歷史任務遂告終結.  可見涼茶為上一輩的市民大眾留下不少甜美的回憶, 到涼茶舖亦為當年艱苦的歲月帶來舒緩的機會


 


·      街頭非法賭檔林立所謂生意淡薄, 不如賭博; 5,60年代的環頭環尾都設有各式各樣的賭檔, 提供字花, 外圍狗,馬等[娛樂]任君選擇, 當然這與當時廉政公署分仍未成立, 貪汚風氣橫行有著密切的關係


 


·      有當有贖上等人那個年代你若有[江湖救急]之需, 除了開口問朋友借外, 也可以找[二叔公]求救, 至於典當的物品一般都不是甚麼貴重物品, 只是如西裝, 手錶等普通貨式.  發展至後期, 有些人喜歡夏天當棉被,冬天贖回, 原因並不是因為等錢使, 而是因為家裏地方淺窄, 沒有地方放棉被, 惟有在夏天時將棉被以典當方式暫存[二叔公], 待冬天才贖回來


 


·      買二手衫 /鞋穿鄭君綿歌仔都有得唱摩囉街舊鞋唔係曳 美國製’, 說明當年買二手衫 /鞋穿是最普通不過的事.  我記得皇后大道西最多賣二手衫 /鞋的舖頭, 全盛時期真可謂是每隔幾個舖位便有一間, 直至今日仍有幾間倖存者屹立在雀仔橋對面苦撑著.  說起穿二手衫, 我小時候便穿過不少, 不要誤會, 我母親沒有買二手衫, 我之所以要穿二手衫, 完全是因為[兄穿弟及]的緣故.  我在三兄弟中排行弟第二, 順理成章地我大哥穿過, 因為長高了而穿不下的衣服便傳了給我, 而我則[再傳]予我弟弟, 我妹因為是女孩子, 不能穿我們的剩餘物資, 加上她出生後家庭環境轉好, 因此不用穿二手衫, 真是[算你好彩]


 


·      自制玩具在那個一分一毫都要算過度過的年代, 家長們那有餘錢給小孩子買玩具? 所以小孩子的玩具大多數是自制的, 如紙制的球員和龍門, 波子滾落板, 以香雞做士兵, 以及磨平/利汽水蓋互片等


 


·      去教會聽講道, 其實志在講道會後所派發的救濟品如米,奶粉和衣服等


 


·      舖保 – 一般人若想申請在某些具規模的公司做一些性質較敏感的工作如會計, 財務等, 必需向新僱主提交舖保; 所謂舖保即是說你需要得到一間[殷實]的商舖出具書面上的證明, 背書你的人格, 擔保你不會做出對公司不利的事情.  那時候我在想, 萬一那人真的[穿公司柜桶], 那末為他/她作舖保的商舖是否需要負上具體的責任?


 


·      在家中做衫由於現成衣物的價錢昂貴, 加上二大部份家庭都有幾個孩子, 所以很多家庭主婦都懂車衫’’以慳回買衫錢.  我母親便很喜歡逛花布街, 買布回家自已做衫, 尤其每當要[去飲]的時候, 她會自制一些漂亮的[飲衫]赴宴(長衫除外).  此外, 她又喜歡為人家的小孩子做衫, 方法是用做成人衫剩下的布碎拼凑而成, 她所做的小孩子衫在那年頭甚受親朋戚友的歡迎, 我記得她甚至為人家的初生嬰完做[口水肩]


 


·      騙吃騙喝由於經濟環境差, 所以一般人平日很難在有餐好食, 由此生出去喜宴騙吃騙喝的人.  他們專吼一些聯婚的場合(因為守門口的迎賓不可能完全認識男女家兩邊所有的賓客), 其做法是以白紙放入禮券封內,交給守在門口的迎賓, 趁著人頭湧湧之際混入場內大吃大喝.  這個情况後來發展至一些老千以此方法混入喜宴場內以出千的手法騙財


 


·      喜宴場所特別多閒人在那個年頭, 擺得起酒的主人家家境不會太差, 所以特別多閒人想盡辦法希望混入喜宴中[揾食].  不要誤會, 他們不是想騙吃騙喝, 也不是老千, 只是想藉此賺些賞錢; 我依稀記得童年時家裏曾在西環西豪酒樓擺入伙酒, 那天晚上不斷有人想入來獻唱助興, 最終父親讓一對父女進場唱了幾段南音, 然後給了他們一封利是才打發了他們離去


 

51 則留言:

  1. 就是現在所謂新移民,那班社區關註組織×××

    回覆刪除
  2. 曬飯焦~
    小時候見一些亞婆將曬好的飯焦用冷或熱茶塗進碗裡便吃,通常是在中午家人出外揾食,亞婆一個人隨便填飽肚。記得歌仔也有唱過:塗茶茶又凍、、、
    麵包皮~
    我曾多次買過來吃,食法兩種:一、五仙一袋麵包皮眾小孩同享,猜包剪包決定先後,從袋裡 那一jar 就咁食,二、煲糖水,係呀!就係沙糖、麵包皮加水。

    回覆刪除
  3. 梁兄:小弟補充一點點 60年代一包煙的售價該在五毫至一元之間,因為我常幫老豆買煙及後我自已抽煙時,也只是1.1元的總督。
    童工~要向親友借年滿16歲借兒童証,因為兒童証上沒有照片、只有姓氏,巡查亦馬虎。
    百鳥歸巢~是可以在煙檔買得到的。
    有些睇相老白天在酒楼茶室掜生意,穿起唐裝攤開把扇。

    回覆刪除
  4. 真正是集體回憶
    和昔日的感覺重逢
    又是喜悅又是辛酸
    跟著媽媽去街市買二手餸的情景
    猶歷歷在目

    回覆刪除



  5. 經典香港片段 ~ 香港木屋區 (電影-蘇絲黃的世界1959)

    回覆刪除
  6. 自制玩具~
    哈哈,用習字簿加香雞拈上漿糊,便做成一隻不用錢的紙鳶。

    回覆刪除
  7. 可以留下這麼珍貴的影像,實屬難能可貴,十分感動!那時的貧窮生活,雖苦亦樂,比起現在的人追求名牌豪奢的生活,只是物質上的擁有,實在空虛非常!謝謝貼上!

    回覆刪除
  8. 我當年也是童工之一.做足八小時,
    四塊半一日,
    年中無休.

    回覆刪除
  9. 我記得幼稚園時住葵芳村,係有雪糕叔叔上門賣甜筒的,謝謝閣下的分享

    回覆刪除
  10. 睇到呢d相呀, 我會覺得似而家大陸山區囉, 好多地方而家都仲係咁, 行慢30年...

    回覆刪除
  11. 現在與如日中天的內地相比,香港在不少方面的優勢,都已經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可同日而語了。如果再發展下去,我們會否要重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貧苦日子呢?

    回覆刪除
  12. 感覺上還是以前好

    回覆刪除
  13. 嘩...你唔講真係唔知 多謝分享

    回覆刪除
  14. 謝謝你!
    這可提醒當下年青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褔。

    回覆刪除
  15. 若可能的話將blog分類,大家也易於看每一篇。

    回覆刪除
  16. 謝謝分享!上一代的人捱過苦,會學識珍惜一切....!
    現今的Y世代應好好學習...!

    回覆刪除
  17. But I think in those days, people respect their life more....

    回覆刪除
  18.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物質貧乏的年代,生活反而更充實

    回覆刪除
  19. 由出生到現在, 我住過七層安置區(樂富), 木屋區(摩星嶺), 唐樓, 公共屋邨, 居屋, 私人屋苑等,我跟著爸媽一起捱而長大, 沒有玩具, 只會跟隔離鄰舍"玩伊人", "伏離離" 等遊戲, 最怕他們不侵我玩, 我們的零食便是每星期小販喊賣的白糖糕
    我們當年的家境也是窮, 我們兄弟都很聽話, 沒半點抱怨, 我們相信讀好書便有好日子過, 所以都很發奮, 不敢去幹半點壞事, 回頭想起, 人有所刻苦才會懂事, 並非虛言
    以前的生活是艱苦, 但就是這種簡單和人情味, 是現今日趨複雜的社會已經消失了, 物質豐裕了, 但急促的步伐和競爭實在令人透不過氣, 忽略了身邊的一切, 人際關係便越來越疏離, 現今的社會問題, 茅盾為何比以前那麼多, 是否應該停下來冷靜去想一想呢?

    回覆刪除
  20. 雖然我小時候沒算得上捱過窮, 但始終唔明宜家d地方小小舊就要翻新, 就以荃灣為例, 新落成的大型商場霸道地要附近街道圍著他轉, 舊式的街市似被嘲笑不合時宜, 建商場不特只, 還在上面起新式屋苑, 講到有幾好得幾好, 樓價長炒長有, 無日無之, 附近的舊樓慘被屏風永遠保護; 明明有三餐溫飽, 卻到處呻窮, 其實是奢侈地shopping買名牌, 還要參加幾千大元的纖體美容療程; 不合時宜的便沒半點留戀地改頭換面, 打造成潮流消閒集中地, 另一邊箱卻無理地加鋪租, 將獨立商戶趕盡殺絕; 那些囍帖街、天星碼頭、灣仔街市、皇后碼頭不在話下, 相反, 不公開地斥資多建港鐵一個站, 冠冕堂皇地包裝那站怎樣環保怎樣綠色, 誰知附近正是一個全天侯大型垃圾堆填區, 還要為東亞運動好手打打氣; 旺角銅鑼灣的招牌由下午5時多一直照亮至早上5點多...那十二小時, 就被吹捧成為購物天堂, 東方之珠, 那些什麼保護星空呀、附近居民長期失眠呀、浪費能源呀諸如此類的, 不到有什麼天文現象出現的一日都沒政府任何一部門所關注及跟進....
    以上是小女有感而發, 得罪的多多包涵, 雖然本人仍住在香港, 仍想喜歡這城市...

    回覆刪除
  21. [大蕃薯]分享閱覽您的31/7網誌,甘拜下風,
    50年代的珍貴圖片,能夠詳盡介紹,很精彩,
    我在香港居住七十餘年,曾嘗盡苦難,
    日治時代,我的網誌,已寫下36篇,最近再寫
    由和平後的生活開始,剛剛登出兩篇,1/8.3/8,
    現在發現您的歷史記載,圖文並芪,佩服!!
    今日開始[大蕃薯]就此收筆,不再寫下去,
    (註 : 如有回覆, 請用中文, 我祗有小三學歷, 敬盼體諒!!)

    回覆刪除

  22. 多 謝 分 享 !

    回覆刪除
  23. 昨晚打風, 可以一口氣睇晒 ekwleung 兄(西環的黄金歲月)的網頁, 很精彩, 谢谢. 特别推介给各位網友及朋友. 在未得你同意前我己引用你網址的link, 希望你多多原諒.
    我希望出版界或一些有心人可以將相片及文字整理後编輯成書或電子書, 我以前買過甚麽上海老照相簿等的書,出版一本香港或西環老照相簿等也可能有得"諗"的.
    我與西營盤的淵源很深厚, 在山道出世, 住過第三街, 高街及西邊街, 直至婚後才遷離該區, 年輕時也在該區就讀小學及中學, 前者己结束而後者則仍在. 我外婆及父母在第二次大戰前己來香港定居, 所以我年輕時, 常常聽到他們講的囗述歷史.
    據我所知,有一環保團體現時在西區社區中心有一辦事處, 他们應该在地铁通車及西區大規模重建前, 做些文物搜集及囗述歷史等工作.

    回覆刪除
  24. 以前有一套電影---一家八口一張床. 以前有D較有錢的人,養埋親人&他的子女,當擺多雙筷子,將子姪供書教學,好有人情味, 現在,唔留宿,唔留食. 舊時,去糧油雜貨舖,可以記數,有錢才還. 政府話要清拆??區木屋,即時有人通風報信,買一間木屋,幾家人入住. 調查時,話係親戚,輪班返工,打地舖. 咁就分到幾間公屋啦!

    回覆刪除
  25. <西環的黃金歲月> 梁先生: 您好!!
    我要寫的"晚年喜歡講往事",經過拜讀您的文章,
    非常欽佩,寫作清楚,是身歷其境一樣,圖文並茂,
    [大蕃薯]三思之後,應該繼續執筆,供諸後輩,但是
    未知能否借用..."歷史珍貴圖片",給我加一點旁白,
    有多幅圖片,是[大蕃薯]的見證, 盼望 兄台允許如願,

    回覆刪除
  26. 好多謝你分享,雖然知道香港曾經好窮,不過有好多唔睇你呢篇文章都唔知~
    而家D新一代都太幸福,唔會珍惜!
    物質上太富有未必係好事,脆弱的一代....

    回覆刪除
  27. 你講個啲,有啲亦親眼見過,有一部份我自己都經歷過,依家啲新一代,你講佢哋都唔會信呀!

    回覆刪除
  28. 鈎起我的回憶!

    回覆刪除
  29. 是落後跟貧窮讓人向前~

    回覆刪除
  30. 回應郭大路31/7, 我丈夫說他小時候也是煲麵包皮糖水, 不過, 是用片糖加一小片薑. 還有, 豬油渣加少量豬油及豉油撈飯吃, 很好味. 現在卻變了只有在元朗榮華酒樓才可以吃到的高檔而不健康的食品.
    另外,餸頭餸尾我倒沒吃過,但我丈夫小時候家裡環境不好時,就經常要買餸頭餸尾吃.他說,可以嚐到不少貴價美味的餸菜.至於童工,丈夫說他也試過穿膠花和剪牛仔褲線頭.他現在也不時穿背心短褲出街,改不掉一些舊生活方式.....
    我也是在西環渡過童年歲月的, 感謝你的照片, 讓我丈夫也可以分享到我的童年往事. Those were the days, our good old days! Thank you!

    回覆刪除
  31. 70年代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808&sec_id=462&subsec_id=830&art_id=13075177

    回覆刪除
  32. 四十多年前我也曾住在獅子山的肚下—仁義新村,在這裡住了很多年, 經歷過狂風暴雨,馬仔坑火災,四日供水,當時住半山,供水日一早就 大桶細桶在山下的村口街喉排長龍輪水,那時候最慘的就是那老弱人士 。 輪水的長龍,由山上排到落山下的街喉,又老又嫩,全家出動。

    回覆刪除
  33. 非常好的文章, 一個字「正」, 多謝分享. 自己是六十后的人, 七十年代初還住在九龍城寨, 你說的很多我也經歷過. 很多身邊的現代人活得不開心, 是因為喜歡「跟別人比較」, 更甚是「慾望無休止」吧! 若懂得知足常樂, 應該「開心死了」.

    回覆刪除
  34. 雖然我未住過木屋,但細個時屋企附近都有唔少木屋區,你這篇文章勾起我好多童年回憶。

    回覆刪除
  35. 賣餸尾的,通常是用報紙包開一份份,攤在地上賣。乾身有肉的例如燒肉,鴨頭鴨頸等,叫「上雜」,濕的菜餚就叫「下雜」。「上」的比「下」的貴。
    煙檔賣散裝煙,就叫做「求簽」,我小時常替師父去「求簽」。
    黃昏的時候,還有很多「泥工」(即地盤工人),收工時順便從地盤內執一些夾住倒石屎的木板,破開扎住一扎扎,攤在地下當「柴」賣,多賺一個幾毫外快。
    每晚五、六點鐘,灣仔修頓球場外,常常坐著幾百人,他們都是在等一些「判頭」來招散工的,有幸被選中,明日的兩餐就有著落了。
    一言以敝之,窮則變!

    回覆刪除
  36. 我都會自製用功課簿的簿皮剪成公仔人形、衫、家具等,和鄰居的小孩,一齊玩「煮飯仔」,我最喜歡是跳「大繩」,一條扎蘿用的麻繩,駁長條麻繩,初時,幾個孩子跳,再加入多幾個,十幾個小孩子,好熱鬧,好好玩。玩的時間好短,工作的時間較多,日間上學,晚間要穿膠花、穿珠仔,幫補家用。當時的女孩子,如果排行最大,就要出外賺錢,幫補家計﹗

    回覆刪除
  37. 我想問第五幅個架係咩車呢o架?

    回覆刪除
  38. 西環兄, 您有否計劃一個口述歷史聚會, 我相信支持者一定大不乏人, 也很有意思 !! 請考慮考慮 !!!

    回覆刪除
  39. 我媽媽也買過餸尾給我們吃,那個時代我們有得吃已算了,根本不可要求什麼。

    回覆刪除



  40. david111 2009-08-16 20:04
    西環兄, 您有否計劃一個口述歷史聚會, 我相信支持者一定大不乏人, 也很有意思 !! 請考慮考慮 !!!

    檢舉
    西環的黃金歲月 11分鐘前
    that would be wonderful,, let me see about it,, may be, u can also consider the format and schedule???

    我建議一個週末的下午 or 黃昏 (下午茶 or 晚飯聚會), AA制, 相信你的 fans 中, 應有一些專長組織者, 有人和應嗎 ?




    回覆刪除





  41. david111 2009-08-16 20:04
    西環兄, 您有否計劃一個口述歷史聚會, 我相信支持者一定大不乏人, 也很有意思 !! 請考慮考慮 !!!

    檢舉
    西環的黃金歲月 11分鐘前
    that would be wonderful,, let me see about it,, may be, u can also consider the format and schedule???

    我建議一個週末的下午 or 黃昏 (下午茶 or 晚飯聚會), AA制, 相信你的 fans 中, 應有一些專長組織者, 有人和應嗎 ?





    西環的黃金歲月 2009-08-18 13:23
    Good idea,, may be I should post a blog to access the feedback~~~~


    YES, AGREED. I HOPE THERE WILL BE SOME ENCOURAGING RESP




    ONSE ! LET'S SEE.


    回覆刪除
  42. david111 2009-08-19 09:02






    david111 2009-08-16 20:04
    西環兄, 您有否計劃一個口述歷史聚會, 我相信支持者一定大不乏人, 也很有意思 !! 請考慮考慮 !!!

    檢舉
    西環的黃金歲月 11分鐘前
    that would be wonderful,, let me see about it,, may be, u can also consider the format and schedule???

    我建議一個週末的下午 or 黃昏 (下午茶 or 晚飯聚會), AA制, 相信你的 fans 中, 應有一些專長組織者, 有人和應嗎 ?





    西環的黃金歲月 2009-08-18 13:23
    Good idea,, may be I should post a blog to access the feedback~~~~


    YES, AGREED, 西 環兄 . I DO HOPE THERE WILL BE SOME ENCOURAGING RESPONSE WITH YOUR APPEAL TO THOSE WHO LOVE AND ARE INTERESTED IN OLD HONG KONG ! LET'S SEE.

    回覆刪除
  43. I used to wear pajamas to the Urban Council Library and hanging around in the streets with the same uniform. Apart from TST, Jordan Ferry Pier was also a serious place gathered with begging children opened the taxi door to earn odd cents. A few serious tragic traffic accidients were happened. In the junction of 水街and Third Street there was once a 小孩字花檔 which so called 「潛嘢亅.

    回覆刪除
  44. I like your blog and photos so much! How did you find so many photos for the old HK? I need to gather these kinds of photos for my assignment. Appreciate if you could share the sources! Thanks!!

    回覆刪除
  45. 最記得童年住流浮山, 家人不時向一些士多賒米、罐頭.. 現在的人唯有找社處..
    想問幾多年開始有'社署' ??

    回覆刪除
  46. 很有共嗚 , 只覺得新一代都是無病呻吟

    回覆刪除
  47. 有否記得【故衣舖】?【包租婆】?

    回覆刪除
  48. 博主描述的,是‘真正’的香港人精神,的一小部份 連篇讀來,感慨良多,不作過份恭維了,惟讚嘆一聲,是對閣下起碼的尊重。你好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