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香港老照片(14)


上世紀初的中環天星小輪碼頭新舊貌對照(2)



上世紀初的中環天星小輪碼頭新舊貌對照(1)



1950年代動植物公園的新舊貌對照



1920年代德輔道西與西邊街交界的新舊貌對照



(三大銀行)轟立的雄姿




1933年皇后大道中與閣麟街交叉口




1951年皇后大道中的新舊貌對照



位於上水古洞松柏塱的客家圍



粉嶺龍躍頭老圍



1972年獅子山腳的向陽村




1980年代的衙前圍村, 它是市區內僅存的圍村, 其歴史可追溯至明代




1940年代圍村女慶祝七姐誕



1970年代吉慶圍舊貌



1960年代吉慶圍舊貌(2)



1960年代吉慶圍舊貌(1)



在流動圖書館排隊等借書的小朋友



101路綫巴士駛經灣仔



5B巴士駛經灣仔



 80年代的軒尼詩道



蓮花宮後山木屋區(4)



蓮花宮後山木屋區(3)



蓮花宮後山木屋區(2)



蓮花宮後山木屋區



當年木屋區無自來水供應, 只能往山下的公共水喉擔水, 擔水又怕弄濕對鞋, 唯有赤腳



60年代大坑後山谷木屋區



50年代位於宏豐台對落的大坑道再對落的山坡木屋區內的兒童, 這個木屋區位於今天上山往大寶閣之前的山坡下, 位處一個非常斜的危險山坡



 1960年從大坑道下望, 下方是第二區, 是第二大區
下走可至大球場後面, 行出東院道仍頗遠
上走是大坑道, 11號巴士服務差.  左邊遠方是第三區
因上走無車搭, 居民只會下走出東院道



1970年代初期公理書院在虎塔旁



1967年初快將完工的公理書院



1960年代前期渣甸山.  1961, 政府撥地興建公理書院, 原址是個梯田區



60年代從渣甸山腰下望銅鑼灣



從維多利亞公園上望渣甸山衛斯理村. 衛斯理村於1955年建成,共有80個石屋單位, 能容納500人居住, 共有97個家庭搬入,都是石硤尾大火災民. 衛斯理村由衛理公會管理, 每户每月收取十元租金.  村內建有教會大樓名衛斯理. 綠色圈是衛斯理村在渣甸山位置



美豔絕倫的虎豹別墅(3)



昔日渣甸山的荒廢梯田



美豔絕倫的虎豹別墅(2)



美豔絕倫的虎豹別墅



80年代11號綫中巴駛經灣仔



80年代11號綫中巴駛經金鐘.  1980 - 1984年間, 中巴購入206 DMS Fleetline 二手巴士, 綽號 「 倫敦寶 」, 跟珍寶巴士是相同車系, 編入中巴 XF 車隊.  1980年代前期, 倫敦寶被派進11號行走



80年代11號綫中巴駛經金鐘



11號淺藍色珍寶新巴士, 大窗內坐著新法藍色水手裝女生及淺藍色真光女生.  1977年底1978年初, 中巴11號全綫改派珍寶巴士行走.  獲派行走11號的珍寶巴士包括約兩年車齡的大窗圓頂寶, 也有簇新的山寨寶, LF106特別寶很快亦行走11



1977年勵德邨.  三部巴士由左至右; 81號往興華邨, 行大窗圓頂 LF 珍寶巴士; 11A 往灣仔碼頭, 行平頭怪獸 PD 巴士; 23A 往羅便臣道, 行大窗圓頂寶



197611, 中巴開闢第41號往來北角至華富邨.  主要派車是紅番頭六個半窗, 途經炮台山道、怡景道、勵德邨道、大坑道、黃泥涌峽道.  班次頗疏, 對真光及公理學生是一個小幫忙



1976年銅鑼灣軒尼詩道近今日崇光處



一輛11號綫巴士剛駛維離中環總站



1970年代中期一輛下行11號綫巴士於下午三時在真光中學車站, 這是一輛特別派車, 屬紅番頭LX型.  197410, 中巴11號大坑道總站遷往畢拉山道.  從此瑪利諾女生絕跡於11號巴士



1974年銅鑼灣行人天橋下望



70年代中期的下行11號巴士到了灣仔



70年代中期的銅鑼灣近維多利亞公園



1970年代前期公理書院及校車



1975年的25(前車)11(後車)巴士駛經中環郵政總局



1974年中環巴士總站, 左邊打開門的是11PD型巴士



1974年中環總站, 右邊是11.  若在7am, 灣仔及銅鑼灣每個站都能輕易上到車.. 7:30am 起乘客在分站便很難上到車
.巴士照例停銅鑼灣道國泰酒店分站, 稽查會呼喝 : 「企入D ,做乜無人企車尾呀, 驚車尾有鬼?. 巴士由銅鑼灣道駛上大坑道是先轉右再轉左的孖急斜彎.  上一款老爺MW型巴士常在第二彎死火. 此款PD型巴士右轉第一彎車身傾側, 車尾車底則會刮地.  我之所以知道如此詳細, 原因是我曾在新法唸過幾年



1973年一輛11號綫巴士駛經灣仔.  19739, 11號綫伸延至中環總站, 方便了很多轉車的人.  隨即改用 Leyland Titan PD 3/4 型舊巴士行走, 取消售票員制度.  那時香港是5060年代高出生率的中學生適齡期, 共有四間中學學生乘搭11號巴士上學. 公理 每天近1,500師生需乘車上學.  真光有中學及小學. 新法較少規模, 分上下午校.  瑪利諾位於藍塘道, 有其他巴士綫選擇, 11號的不太多.  再加上開工的地盤佬及其他乘客, 每星期一至五每天 7am - 8am 有大批人需乘車上渣甸山.  那時渣甸山唯一的巴士服務只有第11, 於那時段約開出十班車, 每班超載也只能應付共約1,000乘客



1970年一輛11號綫巴士駛經銅鑼灣.  1971年底, 11號改用雙層巴士, 是剛從英國購入的二手 Guy Arab 4 型雙層舊巴士.  1970年代中巴全部是 Guy 牌巴士, 那時正值海底隧道及海旁大道通車前夕, 中巴正急需大量新巴士, 偏是 Guy 牌車廠被丹拿車廠收購, 中巴只好大量購買二手舊巴士應急.  1971年底, 中巴六成以上巴士已改為一人控制, 取消售票員制度



1966年雨災後的大坑道.  11號巴士分成兩段服務, 下段由灣仔碼頭開上大坑道斑馬線, 巴士在福群道下路口掉頭, 乘客需下車, 從路陷旁邊走過, 再在虎豹別墅停車場搭上段巴士上山.  同時間, 白建時道口下行巴士站出現白牌泥鯭車, 接載掃桿埔二區及皇家廠後山木屋區居民, 經福群道下山


1966年雨災後的大坑道新法, 可見新法旁邊有山泥傾瀉.  圖中下方新法旁的樓宇



60年代居住在蓮花宮村木屋區的兒童



60年代大坑及蓮花宮村木屋區



1966年雨災, 浣紗街水浸



從大坑道樓梯下望大坑浣紗街, 可見街內的去水明渠, 這條明渠過了銅鑼灣道後, 便在皇仁書院旁邊再伸展至高士威道出海



銅鑼灣樂聲/豪華戲院廻旋處



1950年從渣甸山下望, 左方可見宏豐台下仍有梯田, 右下方可見真光中學仍然未曾建築.  右中遠處可見1950年啟用的皇仁書院新校舍, 那時維園尚未填海



1940年代從大坑道下段U 型位上望虎豹別墅, 前方可見昔曰梯田遺跡, 這處空地有四萬平方呎, 1950年政府撥了此空地給香港真光中學興建女子中學及男女小學



1940年代從維港遠望渣甸山, 可見白塔下的虎豹別墅區, 那時的渣甸山社區集中在白塔近距離右下方的福群道區及白塔右方半山的宏豐台區



1946年從渣甸山下段向下望, 兩邊可串連成U 型山路是大坑道, 白塔左邊背後可見福群道一帶數層高的高尚住宅區, 昔日粵劇名伶薜覺先定居於這裏的 「 覺蘆」, 已故粵劇名編劇家唐滌生也曾居於此。 原日覺蘆已於1970年代拆卸重見。右邊可見大坑半山仍是梯田遺跡, 那時連花宮村木屋區仍未形成.



1946年渣甸山上段的梯田, 山頭可見四十年代初日軍攻打黃泥涌峽時的炮火燒山遺跡, 山谷下可見跑馬地



1935年虎豹別墅建成初期, 大坑道仍是很原始, 未劃上分界路標, 未有行人路



1960年代初期的虎豹別墅及梯田



1970年代後期, 從虎豹別墅望向真光中學、麗星樓及1976年完成的勵德邨



1960年代後期, 左方白塔後可見建成了的大坑徑公理書院, 右下方可見黄泥平台用作大坑道改道及開闢真光廣場



1935年建成的虎豹別墅



1940年代渣甸山的梯田、開發中的福群道及宏豐台高尚住宅區



20 則留言:

  1. 快樂天使 Angel2008年9月1日 清晨6:04

    原來市區以前都有梯田的~~~

    回覆刪除
  2. 現在虎豹別墅還在嗎?我己有多年沒有過香港那邊了.

    回覆刪除
  3. 我好鐘意睇以前嘅香港嫁!

    回覆刪除
  4. 虎豹別墅無了,我住係勵德村的,其實最後沒有去影,真係好遺憾

    回覆刪除
  5. 小時候很怕到虎豹別墅
    又一次更恐怖 , 就是極速跑一條長樓梯去公理書院考試 , 遲到




    回覆刪除
  6. 今次所有相片簡直好似帶我時光倒流一樣,我在港島長大,住過銅鑼灣,又住過虎豹別墅附近,70-80年代的照片真好看,如果有多一點就好.

    回覆刪除
  7. 經典! 我真係估唔到渣甸山有梯田架!

    回覆刪除
  8. 同你講聲 : 我會引用你一張照片 ---> 50 年代位於宏豐台對落的大坑道再對落的山坡木屋區內的兒童 , 這個木屋區位於今天上山往大寶閣之前的山坡下 , 位處一個非常斜的危險山坡

    回覆刪除
  9. 太精彩了!期待下一輯。

    回覆刪除
  10. 很精彩!thank you~

    回覆刪除
  11. 我是九龍人,當年會考在公理書院考ORAL,路經虎豹別墅順道一遊,簡直是驚艷!很懷念那兒的層層地獄景觀,色彩鮮艷又立體,香港現在好似已無類似的景點了,真是遺憾!

    回覆刪除
  12. 現在出現這情景,可是會被控虐兒的。 是時代進步的悲哀嗎?!

    回覆刪除
  13. 我想我會一口氣看晒你的香港老照片

    回覆刪除
  14. 謝謝分享這些老照片捏 ^^

    回覆刪除
  15. 另我想起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現在的香港可以話係無舊回憶拆得就拆而家先講保留!!!!!太遲 太遲

    回覆刪除
  16. 借用了你衛斯理村的位置相補充番我個朋友個bolg 做對比
    http://hk.myblog.yahoo.com/oogod042/article?mid=1376&suc=1

    回覆刪除
  17. 非常珍貴的歷史相片, 多謝拍照者及搜集及整理資料者!

    回覆刪除
  18. 謝謝你!
    全靠你, 我先可以看到咁多珍貴照片! 原來60年代或之前, 真的很落後!
    請問照片, 你是從網上看的, 還是有些自己家人拍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