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油麻地憶往(1)




油麻地,與旺角, 深水埗等地域都是充滿地道香港風情和文化特色的傳統社區;其箇中歷史讓人們神往。  要了解一個社區,最好從她的地名傳說的由來尋索。



油麻地在百多年前是片淺灘, 也是個漁村和天然避風港.  根據口耳相傳,油麻地有一個更古老名稱,叫大石剌(剌讀肋),大石剌意思是一排大石, 故此又稱為「麻地」。1875年(光緒元年),「麻地」改為「油麻地」,  原因是當時天后廟前的空地是漁民曬麻纜的地方, 而不少經營桐油及麻纜商店在那裡開設,故此又被稱為「油麻地」。 1860年,英國租借九龍半島,英軍在尖沙咀建立軍營,將大部份的華人趕往油麻地。  居民以天后廟為油麻地的中心區,(其時油麻地仍未填海, 天后廟門朝大海,香火鼎盛, 天后娘是保佑漁民作業與附近居民福祉神靈, 此地遂順理成章地成為居民聚集之處)。  1870年代,英國人在今日梁顯利社區中心興建警署,與天后廟相對,中西文化相對並存,中間的空地則成為居民的公共空間,小販們擺檔買賣、雜耍、戲曲,叫賣聲不絕,適逢節慶神誕,更是熱鬧。這一切活脫便是一幅充滿草根風情的香港萬花筒。


1870年代以降,政府在油麻地陸續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填海,拉直了原先彎曲的海岸線,開闢了新的街道,並擴大了社區的面積,大幅改善了擠擁不堪和混亂的情況,  從此以後,油麻地才正式踏進社區發展的模階。















1955年的油麻地上海街,西貢街交界處,德生大押至今仍健在













1966年的油麻地避風塘, 圖中的貨艇水上人叫大尾艇












1961年的油麻地避風塘















1968年北海街望往彌敦道方向












1964年油麻地廟街一帶的大排檔










1974年油麻地廣東道和南京街交界處。 南京街左邊為人人茶樓,右邊路旁可見楊財發牛什粉麵檔。  廣東道的大牌檔鄰近佐敦道至西貢街一帶的玉器攤檔,其中以買賣玉器為業的西裝客,是楊財發記的重要客源













1974年北海街與廟街交界處















1974年從寧波街望向彌敦道,中間橫向的是新填地街











1976年的油麻地避風塘,左邊是大角咀,右邊是佐敦道八文樓。  山東街盡頭處曾是旺角碼頭,乘客可坐油麻地小輪前往中環。 近碼頭一段的山東街人流暢旺,店舖林立,以售賣成衣、故衣、藥材等居多。戰後初年故衣是重要行業,當年社會普遍較貧窮,一般人無力添購新衣,改為選購故衣











80年代油麻地渡船街及往加士居道天橋.  舊樓所在之處即為油麻地六街(東莞街、澄平街、眾坊街、廣東道、利達街、祥瑞街).  此批唐樓由霍英東於1950年代興建,以當年創新的「分層出售」方式發售.  圖中唐樓已清拆重建為今日駿發花園



14 則留言:

  1. 龜苓膏的誕生,其實跟廟街好有關係!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否因為廟街是傳統的草根紅燈區, 而龜苓膏有清熱解毒的功能,坊間傳聞食龜苓膏可治如花柳等性病的緣故?

      刪除
  2. 廟街故事多, 綠窗滿奈何, 貧女墮惡夢, 淒涼一籮蘿。
    往昔此街乃基層慾海地,如今還有舊時痕。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啊, 我曾聽過很多6,70年代紅遍灣仔的吧女, 因為年老色衰, 淪落到在廟街做企街的故事~~

      刪除
    2. 其實,再早些時, 是蜑家小姑娘, 因為蜑家重男輕女比陸民農民更為嚴重, 所以那個時代, (其實不遠,百數十年而已), 生為蜑家女孩, 命運很多都是難過的。
      中華人, 在文字上, 在典籍上是禮義廉恥, 其實在活生生的生活中, 郤背道而馳, 尤其性, 更為荒謬, 纒足是其中表表者, 廟街及其他中華地方, 對蜑民的歧視侮蔑, 欺凌壓制, 奴役是罄竹難書的。
      那個荒謬時代, 淫蟲們喜好漁家女, 是認為她們艇上生活, 搖艇習慣, 形成她們的臀部特別發達, 這樣, 這些淫蟲便...........(跟紥腳的道理一樣, 其實是錯的!)。
      中華人的最虛偽者是宋代的朱熹, 此人亦是中華人落後迂腐的藥引! 西環大佬, 對唔住, 講到唔記得收口, 馬上收聲, 請諒嘮叨!

      刪除
  3. 西環大佬講中了, 當年是廟街一涼茶店發明的, 主要是對付那時廟街流行的某種病。
    很多年前有老友兼老同學在廟街開了一書店, 其人人緣甚佳, 很多街坊係佢度吹水, 亦告之不少廟街的故事。

    回覆刪除
  4. 油麻地單眼佬涼茶鋪還存在!

    回覆刪除
  5. 應是大牌檔臨時區對面,北海街口什麼堂是也。

    回覆刪除
  6. 70年代油麻地有4大美人風摩一時,不過是性工作者。

    回覆刪除
  7. 您好!
    本人欲採用您的照片作教材插圖,麻煩您見字回覆:chengshunga@edb.gov.hk
    謝謝!
    Sheila CHENG

    回覆刪除
  8. 我細個就係住係最後果幅圖嘅唐樓~住到呢啲唐樓拆就搬咗去上海街,望住個避風塘。十分懷念。

    回覆刪除
  9. 舊居永遠都讓人緬懷同埋追憶~~

    回覆刪除
  10. 請問有沒有東莞街至警署的廣東道照片,我已找了二十多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