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0年代新界菜農

1950年代新界農民用木桶澆水灌溉農田

客家婦女以勤勞著稱

用木桶作運輸工作,慳水慳力

1965年粉嶺下萊洞,後改名為大塘湖. 粉嶺早年稱為「粉壁嶺」

1950年代九廣鐵路羅湖站

1970年代新界的湖光山色

1970年代新界的荔枝窩農村景色

葵涌邨小販攤檔

新界農民在晒谷

1960年代沙田墟墟市雞販 2

1960年代沙田墟墟市雞販 1

積存圍圍門 . 相傳積存圍建於明朝萬曆二年, 即 1574年,
距今已超逾400年

積存圍圍門前的熱鬧情况 , 積存圍即為今天大圍

新界鴨塘

新界魚塘

新界農民在晒谷

新界上水出會遊行慶典

1960年屯門勝景鹿苑

背靠山,前有稻田的新界田園風光 3

新界一座祠堂, 大樹下好乘涼

1905年新界土地業權的執照

1936年新界居民籍貫證存根

1950年代的新界的公路車流稀疏,兩旁的樹木是澳洲的白千層

1973年的沙田墟

新界菜農給番茄田翻土

新界的客家婦女 3

新界的客家婦女 3

香港薄扶林谷農園

1977年的粉錦公路

1950年代的荃灣街市

典型的新界風景光, 陡峭山坡下的一個海灣,岸邊有些農田

1960年代的馬料水火車站(今大學站)

農民在堆稻草

典型的新界風景光, 山邊寺院或庵堂

1950年代的吐露港和沙田海,後為馬鞍山

香港的水塘很多原為農谷,城門谷就是一例

香港第一個機場不在啟德,而在沙田。 圖中央處為機場跑道,
左側的火車軌則依稀可辨

新界的客家婦女 2

新界的客家婦女 1

菜農要每日兩次澆水和糞肥

1980年代的沙頭角鹿頸村屋風貌

1970年代的昔日天水圍的魚塘

1970年代的天水圍的濕地

1977年的松柏朗的客家圍, 此圍村毗鄰華界

1960年代的青山酒店, 酒店設計典雅,又有露天茶座,
可飽覽青山灣風光

1960年代的青山酒店. 青山酒店位於青山公路十七咪半,
酒店依山面海而建, 擁有迷人的風景

1960年代的青山酒店,是當年拍拖勝地、渡假的好去處

田心圍舊貌

1965年吐露港

元朗吉慶圍,1920年代。可見高牆圍繞,外有護圍河

早年的吉慶圍及其護圍河

背靠山,前有稻田的新界田園風光 2

背靠山,前有稻田的新界田園風光 1

1987年的道風山

沙田田心村內的蔡氏宗祠

1965年沙田海畔

1965年沙田晨霧

1960年代大埔道近蘇屋村處

1980年代屯門公路深井段 2

1980年代屯門公路深井段 1

屯門新墟露天街市,今新青街位置

1961年屯門舊墟

1970年代屯門藍地大街墟市

牛奶公司的牛欄和擠奶棚

1970年代北區馬草壟磚場

1955年大埔舊墟

已消失的鐵路「和合石支線」,圖為1960年代的「洪嶺站」

1973年港督別墅 , 今行政長官粉嶺別墅

1960年代元朗南生圍

1970年代元朗泰園漁村

1970年代元朗街市 2

1970年代元朗街市 1

1966年大埔仁興街街市

1974年的大埔

1976年的沙田, 仍有養鴨人家

大埔昔日著名的天然泳池──摩囉潭

1976年的大埔

1977年荃灣三棟屋

下萊洞, 後改名為大塘湖

1956年上水石湖墟

上世紀初的大圍村

1953年沙田,鐵路背後為田心、顯徑邨及紅莓谷。左方山頂
為獅子山。紅莓谷為早年郊遊勝地

1955年石湖墟

1955年石湖墟火災後在原地重建

1960年代大埔元洲仔

1960年代雍雅山房

1960的沙田是古樸農村, 戴着客家涼帽的村婦
趕着下田工作

1969年上水鄉圍內村圍門

1970年代的青山灣

1950年代上水石湖墟新豐路

1951年的元朗舊壚

60年代的沙田,當時這裡還是農村未被開發

80年代的沙田,當時差不多完成了填海工程, 而一些的新樓宇亦
已落成

1911年費文雙翼機在沙田機場衝上雲霄的一刻。圖下方可見仍留
着辮子的港人

1927年的沙田火車站

1960年代大埔元洲仔

1950年代的新界甚為荒蕪, 很多地方仍是人煙稀疏 2

1950年代的新界甚為荒蕪, 很多地方仍是人煙稀疏 1

1950年代錦田吉慶圍村

20世紀初的沙田

1930年代的沙田
你好!本人為屯門天主教中學,現製作專題研習一書,研究屯門的鄉城變遷及街市的變化。
回覆刪除在搜集資料期間,本人發現李先生的網站收錄了不少新界昔日照片,對本專題研習甚有幫助。
因此,本人希望得到李先生的允許,同意讓本人於刊物中刊登李先生的《新界老照片》一文中的「屯門新墟露天街市,今新青街位置」及「1961年屯門舊墟」兩張照片。
聯絡電郵:maggiekm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