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粵語片明星小傳配角篇 (2)

















 











 



 











 







(3)  梁醒波




 



梁醒波(1908-1981年), 原名梁廣才, 廣東南海人,



人稱“波叔”, 粵劇文武生, 後改丑生. 梁醒波出生



於新加坡,  爲梨園世家, 父親梁悅是粵劇名伶, 藝名



聲架悅.  梁醒波醉心粵劇, 曾偷偷的離家出走跟隨



"大膽根" 學戲, (他後來憶述說處女演出時怕得要死,



本來打算翌日離去, 只是第二天睡過了頭錯過了車期,



才硬著頭皮留下來, 怎知第二晚的演出甚為順利, 增



強了他的信心, 使他決定以演戲為終生職業.  如此說



來我們真的要慶幸波叔錯過了那班車, 否則何來名震



粵劇界的丑生王?)





 


波叔十八歲時首次登台, 此後他在星馬各地演出, 並



在吉隆坡普長春粵劇團落班, 担任正印小武一職, 此



後聲譽日上, 成為南洋四大天王之一 ( 其餘3人是羅



劍非, 劉劍非和文少秋).  幾年後, 馬師曾率團赴怡



保上演, 認識了梁醒波.  1940年馬師曾在香港的太平



劇團缺人 (他本來想找黄鶴聲當副車, 奈何黃巳被安



排走埠), 特邀梁醒波來港担任劇團小武之位, 梁醒波



認爲是個大好機會, 便和太太與女兒來到香港, 從此



留港發展.  香港淪陷期間, 梁醒波逃往肇興, 與花旦



羅麗娟合組劇團, 在梧,柳州演出.




 



抗戰勝利後, 波叔身體日漸發胖, 惟有改演丑生, 先



在 [新世界劇團] 任丑生 (文武生新馬仔), 後在「仙



鳳鳴」、「雛鳳鳴」、「大龍鳳」等著名粵劇團演出,



大受歡迎, 成為香港粵劇界、電影界鼎鼎大名的「丑



生王」.




 



梁醒波天生有逗樂的本領, 插科打諢的功夫已臻化境.



 


他的首本名劇有與任劍輝、白雪仙等在   "仙鳳鳴劇



團" 演出的《牡丹亭》、《紫釵記》、《蝶影紅梨



記》、《再世紅梅記》等.  他的聲線特點在粗闊而略



帶 "沙聲", 不過相當雄壯, 字字清楚, 做丑生時則口



齒伶俐, 抵死恢諧.  他自39歲起共拍了300多部電影,



當中以”南北和”系列最有特色.




 



1967年6月香港無線電視台首播, 梁醒波即爲開臺功臣



之一.  他在《歡樂今宵》這個包羅歌舞、趣劇,遊戲



等長壽綜合電視節目歷任主持十數年. 梁醒波亦曾任



香港八和會館主席.  1977年港督麥理浩爵士代表英女



王向梁醒波頒受了MBE勳銜, 以表揚其藝術成就.




 



梁醒波的處世哲學, 恰如他在戲內的角色, 既隨和又



練達.  他認為和人相處不必過多計較, 因此他可以和



上流社會人仕交往, 也樂意和販夫走卒打交道.  他覺



得:“熟悉别人的生活, 和他們交朋友是一件快事,



對塑造角色也大有幫助”. 波叔受廣大觀衆歡迎, 充



份引證了這個道理.




 



1981年,梁醒波因腸癌病逝香港, 享年73歲.  梁醒波



的太太名顧文娟, 外号[沙展], 因其以嚴謹的手法來



管束波叔.  梁醒波的三名女兒均爲知名藝人, 計有:



電視藝員梁葆貞(以扮演處境喜劇《香港八一》的



「順嫂」聞名)、粵語片演員文蘭及粵劇演員梁寶珠



(與陳寶珠曾經合組「孖寶劇團」)




 



梁醒波也唱粵語流行曲, 惟當中粵曲小調味道較濃,



其經典金曲有 [光棍姻緣] , 「豔陽紅」 , [呆佬拜



壽] ,  [呆佬添丁] ,  [ 鬼馬姻緣] ,  [釣魚郎]和


「行快啲啦」等.


 






 





































































(4)    譚蘭卿


 


 


談過梁醒波, 怎可提他的最佳拍檔譚蘭卿? 梁醒波和



譚蘭卿這對肥拍檔, 與鄧寄塵和新馬仔一對廋拍檔, 可



謂雙雙雄霸香港5,60年代的喜劇.


 


 


譚蘭卿 (1908年 – 1981年) , 原名譚瑞芬, 原籍廣東順德,



於1921年加入粵劇界, 行當爲花旦及女丑生, 戲行中人尊



稱她爲「六姑」.  譚蘭卿的丈夫是陳寶琳 (1907年 - 1983



年), 她的徒弟有關海山及陳好逑.


 


 


譚蘭卿十三歲便開始跟隨胞姊粵劇花旦桂花甜學戲, 並



以「桂花鹹」爲藝名四出登台演出.  二十年代末, 她從



美國回國, 在廣州大新公司天台遊樂場及隸菱花影劇團



演出.  她於十六歲時便升任梨園影全女班的正印花旦,



其後與任劍輝等組織梅花影劇團.


 


 


這裏順帶談一下全女班的興衰史: 粵劇全女班興起於民



國初年, 全女班的出現是因為那時候社會風氣非常保守,



容許男女同臺做戲, 認為有傷風化.  全女班的全盛時



期是上世紀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 當時廣州市有沈大



姑, 吳兆榮, 鄭孝之, 謝叔如等四大女班負責人.  他/她們



專門招聘13-15歲的女孩子學戲, 組成班底, 又或者聘請



主要演員“加頂”, 賣班底給別人, 然後在廣州城內外



的幾間公司或下鄉演出.  這幾間公司分別是城裡大新公



司 (今中山五路新大新公司舊址) 天台, 西堤大新公



司(今南方大廈)天台, 先施公司(今人民戲院附近)



天台和西關安華公司(今十八甫)天台, 均為專門提供



全女班長期演出的場所.  一般來說在公司演出的女班是



陣容較大, 藝術水平較高, 屬第一流的全女班; 此外西關



寶華戲院, 城內東樂戲院, 河南戲院和機器工會劇場, 也



是全女班較為集中的演出場所.  另外還有一些人數少的



全女班, 每班約三四十人, 則多數在東堤澄江茶樓, 永漢



路(今北京路)涎香茶樓, 西關天南茶樓等地演出, 被



稱為“茶居班”.


 


 


當時粵劇行中以省港大班聲譽最高, 四鄉紅船班次之,



公司班常被本行藝人看不起.  可是這些全女班中, 卻湧



現出不少著名演員; 如白蓮子, 潘影芬, 潘少雄, 徐杏林,



陳皮梅, 黃侶俠, 張妙蘭, 任劍輝等, 都是出類拔萃的粵



劇一代名伶, 而其中“鏡花影”, “金釵鐸”, “群芳艷



影” 曾號稱全女班三大名班.


 


 



城裡大新公司天台由沈大姑承包.  這裡的舞台劇場能容



納千多觀眾, 沈大姑負責演職人員棚面, 公司負責場所,



水電等設施.  收入除稅金外沈大姑佔七成, 大新公司僅



佔三成.  城裡大新公司演出的女班不設班牌, 統稱大新



公司班, 戲行人稱沈大姑班.  該班聲譽最高的演員要數



譚蘭卿, 宋竹卿, 大口何三人.  她們都是沈大姑以重金聘



請來“加頂”的台柱.  正印花旦譚蘭卿比較胖, 但嗓音



極佳, 唱曲優美, 吐字清晰, 做工也很細緻; 文武生宋竹



卿的身材略高而瘦, 擅演文弱書生, 斯文細膩, 人稱“肥



蘭瘦竹” ; 丑生大口何男女醜生都能擔任, 表演十分諧



趣.  因此這個班甚受廣州觀眾的歡迎.   


 



這三人中以譚蘭卿享譽時間最長, 離開女班後曾與馬師



曾合作很長時間.  1935年她在香港與馬師曾合組太平劇



團, 繼續擔任正印花旦, 主演名劇有《刁蠻公主戆駙



馬》、《鍾無豔》等. 抗戰勝利後與廖俠懷,呂玉郎,



謝君蘇等組成“大利年”班, 被稱為“花旦王”和“小



曲王”.  開戲師爺還特意為她和廖俠懷撰寫一本“俠骨



蘭心”, 以二人的名字湊成戲軌, 她的知名度可想而知. 



至於她與廖俠懷開山主演的“花王之女”, 則為歷演不



衰的名劇, 該班後來由鄧碧雲接任正印花旦, 仍一路接



演該劇. 


 


 


譚蘭卿曾參與多個名粵劇團; 如女兒香劇團、龍鳳劇



團、花錦繡劇團等, 也曾與多位名伶如羅品超、文覺



非、麥炳榮等人合作, 主要劇目有《花顛嬌》、《孟麗



君》、等.  後期譚蘭卿因身體發胖轉爲女丑, 演出過大



龍鳳劇團的《金釵引鳳凰》, 《鳳閣恩仇未了情》等.


 


 


譚蘭卿其實是花旦界的大阿姐, 上海妹也曾在她下面當



過二幫花旦.  她這位大阿姐也確實給後進的姐妹們起了



很重要的示範作用; 當時粵劇流行唱“小曲”, 於是撰



曲者把“小曲”混合在粵曲裡唱.  “小曲”的來源很



雜, 有英文流行曲, 也有國語時代曲.  這種對粵劇的創新



受到一些行內人非議, 但這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確實得到



了觀眾的歡迎.  譚蘭卿對於這種潮流十分認同, 還把這



種“小曲”唱法發揮到了極致, 以至有老藝人把她稱為



“小曲王”.  有一次在澳門演出時, 她甚至連鋼琴也用



上 (因為用鋼琴比較容易伴和小曲). 


 



舊戲班中班規森嚴, 等級分明.  譚蘭卿無論是先前唱花



旦還是後來演丑角, 她作為的大阿姐地位一直沒有人去



挑戰, 但她也確實有做大阿姐的資本.  譚蘭卿的聲線很



圓滑, 聲底甚佳, 唱曲時節奏分寸把握很準.  她的曲唱起



來很露字, 氣息又充足, 聲音很清楚.  聽老一輩的戲迷



說, 舊時的戲院面積甚大, 但她演戲時, 在傳聲設備簡陋



的情況下, 她的聲音可以傳得很遠, 從第一二行位到最



後一行位都聽得清楚.  總括來說, 她的唱腔甚是有



“肉”, 也有力度, 聲音顯得很“溜滑”, 沒有半點“粗



澀”的雜質. 


 


 



譚蘭卿在1935年便開始加入電影界, 以演惡家姑馳名. 



她第一出主演的電影爲《野花香》.   她在三十至六十



年代期間參演多過二百齣電影, 古裝劇有《梁紅玉血戰



黃天蕩》、《百戰榮歸迎彩鳳》等.  除粵劇電影外. 她



還參演時裝劇, 較知名的有《扭紋新抱惡家姑》、《王



先生》片集、《烏龍王》片集等,


 


 


說起波叔和譚蘭卿, 他們中間便發生過這末一件軼事. 



1941年新加坡的邵氏遊樂場重金禮聘波叔夥拍譚蘭卿前



往演出, 由於衣錦還鄉, 波叔非常興奮.  那時譚蘭卿正在



演戲, 還有幾天才能完成, 她對南洋是人生路不熟, 便要



求波叔延遲幾天才一同起程.  她說:「橫豎你到了新加



坡後也要等到我來了才能開鑼, 何不在香港陪著我一齊



起程?」. 波叔人情難郤, 便答應下來.  料幾天後日軍



攻打香港, 海路完全斷絕, 波叔便被困在香港,  有次波叔



出門購物更被日軍拘捕, 被釋放後慌忙逃入內地, 過著



奔波流離的生活.  提起這件往事, 波叔感歎地說:「當



時幾乎被肥蘭累死了!」 雖然這樣說, 但他沒有和譚蘭



卿結怨, 還時常同台演出.  由於兩人後來越來越胖, 便都



改變戲路演丑生, 一個戲班不可能有兩個正印丑生, 於



是他們的合作便由大戲的舞臺轉為片場了. 


 


 


譚蘭卿於1975年退出藝壇, 其最後演出的電影為1969年



的《威風大少惡千金》. 譚蘭卿在1981年3月13日上午準



備到理髮店燙頭髮時在家門前突然因高血壓昏倒去世. 



3月15日以佛教儀式在北角的香港殯儀館出殯.  其喪禮



由香港的八和會館仝人主持, 並由黃炎、麥炳榮、袁耀



鴻、林家聲、劉月峰、何鴻略扶靈;骨灰安放在屯門



青松觀, 享年73歲.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粵語片明星小傳配角篇 (1)

 


 



相對於主角來說, 我其實對一眾粵語片配角的興趣和好奇更



大.  配角們的資料一向都比較少, 因此更難在如此吉光片



羽的零碎而雜亂的小傳中了解他們的生平, 這好比在只開一



線門縫中, 去窺他/她們的遭遇, 性格, 思想和身世等, 留



白處既多, 憑空臆想的幅度也更大. 





事實上大部份粵語片配角的遭遇都頗為悲慘, 這是另一個我



研究粵語片明星小傳時最感疑惑的地方, 他/她們大部份一



生中平均拍了2, 300部電影, 為甚麼晚景都如此坎坷? 他/



她們的片酬都那裏去了? 當然我明白這跟他/她們所身處的



年代和環境有關, 但, 難道人力可以勝天嗎? 是性格使



然, 還是時代的悲劇? 是學養足, 抑或是[電影界]這個



行業有點偏門, 注定他她們此生的悲愴? 又或者是, 香港



這個社會太現實, 也太殘酷了, 容不下老來的藝術家, 讓



他她們埋沒在芳草斜陽之間, 像一盞盞黑夜的孤燈, 徐徐



熄滅, 卻長留在你我的腦海內, 令人悲痛神傷.





像甘草演員楊業宏, 他擅長扮演教師及武林前輩等正派角



色.  楊在太平洋戰爭前開過辦莊, 也曾批發菲律賓芒果,



曾經是一線小生, 戰後才淪為配角, 晚年在麗的電視演電



視劇.   楊業宏在1972年7月2日晚上搭乘凌晨開行的『華



山號』輪船至澳門途中跳海自殺.  船務員在他的艙位床上



找到遺書, 上面寫道:『七十多年矣, 時間太長, 我已感



到毫無興趣, 因此決定提早收工, 實行海葬, 但無需一切



出殯儀式, 亦無需舉行葬禮。』, 下款:「自殺」, 享年



72歲.  「提早收工」 4個字盡顯心底內的悲愴和絕望, 對



此我只能無語.











































 


 




(1)    伊秋水


 



伊秋水(1904年 - 1955年), 原名伊景榮, 籍貫廣東番



禺, 香港三、四十年代喜劇演員.  伊秋水擅長以滑稽動作



在電影中插科打諢, 用「華南影壇味之素」來形容他最為貼



切不過. 他主演的影片數目超逾200部, 其中絕大多數為飾



演諧趣惹笑的角色.


 


 



伊秋水與那個年代的配角的同之處在於, 他的學歷和出身



較諸他/她高得多.  伊秋水畢業於香港皇仁書院, 曾於律



師事務所任英文秘書, 1930年代他加入「琳瑯幻景劇團」



演「文明戲」(話劇);後來以「伊笑儂」為藝名, 與馬師



曾、陳非儂、曾三多、林坤山等著名粵劇演員組成「大羅



天」劇團並當粵劇丑生.  他擅唱「龍舟」;其後索性轉型



為諧角, 由於他在多部電影中以差利的扮相出現, 因此享



有「東方差利」的美譽. 他在電影裏 [扮鬼扮馬] 引人發



笑, 自己卻一生坎坷.  伊秋水在喜劇界稱雄廿年, 甚至拍



過西片, 死時卻一貧如洗, 甚至差點兒無以為殮. 他去世



前兩天, 為了家人生計, 還掙扎在病榻上拍戲.


 


 



伊秋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戲'如其人, 他心地良善, 工



作盡責, 待人以誠, 特別是對窮朋友的'仗義疏財',可說是



情至義盡.他甚至典當了自己的衣箱(戲服), 只是為了幫



人.  他去世時, 老友高魯泉悼文稱他 '重義輕利, 和睦可



親'.  


 


 


 


他勞碌工作廿多年, 一點積蓄也沒有. 一方面由於'仗義疏



財', 另一方面是家庭的擔子特別重 -  他少時家境富裕,



共有六位母親, 父親死後給他遺下了一個食指浩繁的家族,



加上自己的妻兒, 其生活擔子之重可想而知, 但卻從來沒



有半句怨言.  即使是在香港淪陷後, 他無戲可拍, 日子過



得非常困難, 他只是自嘲說: “我家裏是老老少少一大堆



不動產”.


 


 



1953年伊秋水證實患上喉癌, 至1955年5月14日在香港島薄



扶林道寓所病逝, 享年51歲.  他所拍的第一部電影是1936



年的 [新青年] , 遺作是1955年的 [望夫山上望夫歸]. 



伊秋水最為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在1952年與何非凡、芳



艷芬、周坤玲、黃千歲合作的 [月媚花嬌] 中無厘頭的演



出.


 


 



伊秋水去世後,香港電影從業員聯合義務拍攝電影《後



窗》, 並同場放映「伊秋水出殯特輯」,為其遺屬籌款.


 


 



伊秋水以天馬行空, 不著邊際的喜劇表演形式去營造笑料,



過程甚至將劇情和劇本統統不理, 純以個人表演去惹人發



笑.  伊秋水可說是“無厘頭”的喜劇表演方式的祖師爺,



他言詞詼諧, 動作鬼馬, 加上本身的五短身材, 極富喜劇



感.  伊秋水的另一絕技, 是對喜劇節奏的準確掌握, 他演



戲大部分對白都是臨場爆肚, 但永無失手, 特別擅用很多



舊式俚語.  伊秋水的代表作有“細佬祥”,“笑星降地



球”和“經紀拉與飛天南”等.


 


 



伊秋水曾與著名粵劇花旦馬笑英結婚;離異後再娶李惠芳,



育有一子伊柏麟(即已離世的香港喜劇演員伊雷) 及一女李



坤儀(曾為歌手).




 



 


 



















 


(2)    鄧寄塵


 


 



鄧寄塵, (1912年-1991年), 廣東南海人.  中學畢業後



加入羊城音樂社任撰曲, 戰後在廣州新生電台及時代電台當



播音藝員, 1949年加盟香港麗的呼聲廣播電台,  以一個人



角色扮演八把不同的聲音演恢諧廣播劇, 因而獲得「諧劇大



王」之美譽.


 


 



鄧寄塵可算是香港播音界50/60年代代表人物之一, 他與李



我、鐘偉明和胡章釗等人均以單人唱獨腳戲的廣播方式大受



聽家歡迎, 而四人各有風格, 難分雌雄, 鄧寄塵也曾為電



臺編過很多廣播劇戲本.  說起鄧寄塵的諧趣劇, 得講



述一下以下這件趣事: 1955年11月尾, 鄧寄塵在麗的呼聲



電台播講諧趣劇《剃死人頭》, 其中某些對白得罪了理髮工



人, 結果美髮工會要求鄧公開登報道歉.  雖然鄧寄塵一直



堅持該諧趣劇純屬攪笑, 並無惡意針對任何人, 但最終他



仍是登報道歉了事, 由此可見鄧寄塵的諧趣劇影響力之廣



泛.


 


 



1950年鄧寄塵開始拍電影, 主力當然是諧趣喜劇,第一部戲



為《蛇王》, 而第一部擔正主角的電影為《烏龍夫妻》. 



從1951年到1981年間鄧寄塵總共演出超逾 150部電影, 其



中以伙拍新馬師曾的「兩傻」系列最為經典.  其他代表作



有《爛賭二當老婆》、《分期付款娶老婆》、《馬票女



郎》、《刮龍世界》等. 我對鄧寄塵最深印象的演出是他與



新馬仔合作的《因禍得福》, 兩人扮女人混入女子歌舞團,



引發連場笑料. 此片其實是抄瑪麗蓮夢露, 積林蒙, 東尼



寇蒂斯主演的荷李活電影 " 熱情如火 ”Some Like It



Hot" .


 


 



1975年鄧寄塵移民加拿大, 之後淡出藝壇, 惟間中亦會返



港在電影中作玩票演出.  他的最後遺作是1985年的《開心



鬼放暑假》.   1991年7月2號鄧寄塵在美國病逝, 享年79



歲.  聞說鄧寄塵家教嚴謹, 其子是腦神經外科專家, 可謂



有子成龍.


 


 



鄧寄塵是香港粵語流行曲的開山祖師爺之一, 出過甚多唱



片, 風格以諧趣為主, 代表作有《呆佬拜壽》, 《噯姑



乖》, 《十号風波》, 《詐肚痛》, 《麻雀王香江自刎》,



後期的《西班牙女郎》亦甚受歡迎.


 


 



鄧寄塵是精於爆肚的喜劇演員, 他與新馬師曾的拍檔可謂水



乳交融.  他們的特點是一個扮傻一個扮醒目, 互窒以制做



笑料; 二人的代表作有“兩傻”系列和“× ×世界”系



列. 另外兩人亦拍了少以一群窮苦大眾同甘共苦, 守望



相助的喜劇, 如“搶食世界”和“半張碌架床”等處境喜



劇.  片中最大的戲劇衝突, 不是被包租婆剝削, 便是被業


主逼遷. 不過憑著小市民齊心合力, 最後總是能度過難關.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現場看6,70年代 (4)






銅鑼灣華都飯店舊照










非常清晰的樂聲和豪華戲院舊照, 那里是


我童年和青年年代的蒲點









寶雲道舊英軍醫院,  現改建為Island School







60年代的夜景同樣醉人(2)







60年代的夜景同樣醉人(1)








徙置區遠眺圖







徙置區眾生相 (8)







徙置區眾生相 (7)








徙置區眾生相 (6)






徙置區眾生相 (5)






徙置區眾生相 (4)







徙置區眾生相 (3)







徙置區眾生相 (2)







徙置區眾生相
(1)







東興樓京菜曾雄霸銅銅鑼灣多年.  東興樓內設有中式夜總會,

張露是長駐歌星之一










甚為閒適的假日中環
(2)









甚為閒適的假日中環
(1)







1960年代初期的太子道







1960年代的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 背景可見到尖沙咀碼頭







旺角亞皆老街向東望. 右邊 "廣東信託商業銀行" 招牌內有細字


"旺角分行".  將圖片放大, 可見左下角遠處有一橫過馬路橋樑(藍


色底配黃色圖案廣告), 應是橫過亞皆老街的火車橋.  旺角這一帶


都有押店的經營, 圖中的志昌大押街口應是西洋菜街. 中間的金門


麵包當年很著名











1964的莊士敦道.  在電車對上可見到大三元酒樓的


 


 


招牌.  大三元酒樓是少數當時聘有女招待待客的酒


 


 


, 在同期就只有中環大同, 旺角金唐有女招待(女招


 


 


待即是女性茶博士).   女招待在那個民風甚為保守


 


 


的年代亦算拋頭露面的行業, 從業員會被人看不起的. 


 


 


其實女招待的職能等於現在的公關, 其位置比男茶博


 


 


士高一級, (因為當時附設女招待的茶樓, 同時也聘用


 


 


男性服務員), 但女招待比較貼心,  她們的工作一般


 


 


以套交情為主, 了解客人的品性, 飲什麼茶, 愛吃什


 


 


麼東西等等, 以期留住客人.  這些舊式茶樓的女招待


 


 


們穿長衫, 化淡妝, 與客人談笑風生, 好有氣派的








1977
年中環告羅士打行剛被拆卸後









1960
年代初期的中環告羅士打行






1960
年代初期從干諾道中望向舊郵政總局







1968
年軒尼詩道大三元酒樓








北角英皇道










1960
年代從維多利亞港遠眺香港中環天星碼頭




 





 


1950年代末/ 60年代初香港仔石排灣







1963
年香港仔


 





 


 九龍某處 (2), 可有高人見教?







5A
巴士沿漆咸道駛往尖沙咀碼頭方向,  經過摩地道


 


 


口的帝后酒店 (今帝后廣場).   巴士車頭前面有紅色


 


 


貨車車頭轉出處即摩地道口(被巴士遮著)








60
年代的獅子山下








仍未發展維多利亞公園的高士威道外圍







中環統一碼頭巴士總站行人走上架空 [中區行人天橋] (圖中


左邊) 的臨時鐵梯,  當時行人相當繁忙,  後來建立有扶手電梯


的三合土梯取代, 填海發展後已不復見







非常經典的三劃黃九巴.  背景是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








1970
年代的大角咀碼頭巴士總站.  大角咀碼頭前身


 


 


是旺角碼頭, 當時旺角碼頭位於渡船街近山東街處, 


 


 


後期因清拆旺角碼頭才搬至大角咀位於櫻桃街與角祥


 


 


街之處,  即時澳港中心及奧運站一帶.  當時大角咀


 


 


碼頭只得一條航線, 就是來往大角咀/中環, 其後因中


 


 


國大陸開放,  回鄉人士急增,  繼港穗直通火車之後, 


 


 


開辦多條往返國內航線,  如廣州黃埔港、洲頭咀、上


 



海、汕尾、廈門等航線
.  部份航線因使用大型客輪,


 


 


輪無法泊靠碼頭,  便利用了油麻地小輪作接駁旅客


 


 


到停在近昂船附近的客輪.  當時每天清早及黃昏時


 


 


, 大角咀碼頭都非常熱鬧



 





非常清晰的舊尖沙咀火車總站照片








1970
年代的疏士巴利道半島酒店前






1970年代的橫頭磡富美街








1970年代的佐敦道碼頭







1960年代的佐敦道碼頭









遠在未有祟光之前的銅鑼灣軒尼詩道.  我記得道亨/ 廖創興


銀行傍邊有一條窄巷,  每逢晚上便有一位婆婆在此擺賣折扣


書藉, 我也曾幫不襯不少, 腦友們可有印象?









1972年統一碼頭 (2)








1972
年的統一碼頭.  圖片顯示的是汽車過海渡輪碼


 


 


.  統一碼頭的歷史甚為悠久.    油麻地小輪在


 


 


1928年向政府申請開辦港九汽車渡海小輪航線. 


 


 


迎接這條新線, 必需造一個可供車客兩用之碼頭,


 


 


旗下往來中環的各線小輪亦可集中停泊.  這概念


 


 


19333月實現了, 這就是統一碼頭.  19333月第


 


 


一艘汽車輪「民恭號」啟航往來中環統一碼頭與佐敦


 


道碼頭間. 


 


 


 


 


「統一碼頭」並非這個全港最新型的碼頭的正名;


 


 


格來說它應被稱為「中環租卑利街碼頭」(租卑利街對


 


 


開)或者「中環油麻地(汽車渡輪)碼頭」.  至於香


 


 


港老一輩稱它為「統一碼頭」, 乃著重其統一意念. 


 


 


疑地, 當時在中環泊岸的渡海輪, 除長洲線曾泊過上


 


環威利麻街外,  其後的荃灣和大陸的南頭線, 都以這


 


 


碼頭為泊岸點.


 


 


 


 


統一碼頭旁有巴士總站配套設施,  當時尤其是上下


 


 


班時間、過年及打風前,  統一碼頭都出現極高的人潮, 


 


 


又有小販擺賣, 人力車接客,總之繁忙之極.  1970


 


 


1980年代間小輪公司曾多次考慮重建統一碼頭, 興建


 


 


商業或酒店物業,  港府曾計劃把中環填海區四個碼


 


 


頭上蓋物業發展權批給油麻地小輪,  物業發展所得


 


 


的利潤用來改善服務、把船費加幅維持在通脹水平, 


 


 


以及彌補該公司的累積虧損.  可惜計劃胎死腹中.  


 


 


若計劃成功,  統一碼頭或不會落得被拆卸的下場.


 


 


 


 


這個代表了油麻地小輪前半生標誌的碼頭, 最終因為


 


 


一個不變的趨勢 -「填海」而拆卸; 為配合中環都會


 


 


計劃,  進行機場核心工程重要部份(機場鐵路中環


 


 


站興建工程), 統一碼頭於1994年中停止所有汽車渡


 


 


輪服務, 年尾更拆卸了, 結束其61年光輝的歷史









1973年交通非常暢順的紅隧.  當年私家車隧道費為$5, 但當年


一個文員的月薪大約只是$4-500,  所以當年$5的隧道費並不算便


宜.  別忘記當年仍有較廉宜的選擇 - 搭汽車過海渡輪.  左邊紅磡火


車站在建築中,可見不少路軌. 今天紅磡體育館則在上方有一台直立


打樁機的工地上. 下方是當時的香港理工學院 (今理工大學), 這些建


築物絶大部份已改建. 隔海遠望見銅鑼灣(右)及北角(左).









仍未興建銅鑼灣廣場的的銅鑼灣軒尼詩道









1960年代的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 背景可見到舊尖沙咀火車總站









沙田酒店.  沙田酒店原址在大埔道/沙田嶺段. 80年代以前搭巴士


入沙田, 多數會行走大埔道, 一定會經過沙田酒店. 酒店內設有酒吧


餐廳和露天茶座.  粵語片時代,  時常會看到有人在酒店露天茶座取


景. 沙田酒店原址現時已拆建為沙田花園









1960年代正在大肆發展公屋的黃大仙區









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










佐敦區彌敦道與柯士甸道交界處向北望.  警察背後是倫敦戲院









1967年暴動期間香港左派份子上街示威, 背景是中環舊中國銀行大廈








1967
年暴動期間香港左派份子上街示威, 地點為尖沙


 


 


咀火車站外的疏士巴利道與彌敦道交界. 有貨車從火


 


 


車站的貨卡搬運貨物. 中間道停車場即今天的喜來登


 


 


酒店, 巴士龍頭向尖沙咀碼頭








1967年暴動期間香港左派份子燒巴士







星光行的聖誕燈飾, 較諸今日尖東的火樹銀花當然是簡陋得多了









港島7號巴士駛經當時仍甚為荒蕪的域多利道.  圖右上角可見墳場









1960年代的公主道天橋.  公主道原名楠道, 1966年瑪嘉烈公主


訪港, 主持楠道改善工程完成典禮,  改名公主道,  天橋便稱公主


道天橋.  從何文田橫跨亞皆老街後,  落地接入窩打老道九龍塘段.  


圖中所見橋面來回都是單線,  中間沒有分隔,  經常有交通意外.  其


後加建行車線,  又再重建才完成今天雙線雙程.   橋下巴士從公主道


左轉入亞皆老街旺角方向









1960年代的銅鑼灣避風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