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花樣年華的香港 (3)




六十年代彌敦道旺角段 , 左邊係麗斯戲院,  麗斯戲院最早期名為砵崙戲院 , 1941年改名為勝利大戲院 , 日佔期間被改名為新東亞劇場。戰後重建成為麗斯戲院。 1972年 麗斯戲院 結業,  拆卸後重建為麗斯大廈,現稱為雅蘭中心2期; 對面則是瓊華酒樓, 拆卸後重建為瓊華中心





三十年代位於薄扶林嘅牛奶公司牧場, 六十年代牛奶公司結束本地牧場業務,並將此處改建為置富花園



五十年代位於青山道19米半嘅容龍別墅.  六七十年代每次澳門有親戚到訪,老竇都會搵人開車去用龍別墅飲下午茶(唔知點解佢對容龍別墅情有獨鍾),由此之故我亦恭逢其盛去過幾次,不過已經係幾十年前嘅事,而家已經完全唔記得容龍別墅嘅模樣




五十年代由莊士敦道望向菲林明道和灣仔道交界處,唔睇舊相都唔知,原來兩條路分界處曾經有間救世軍學校




六十年代由彌敦道望向美麗華酒店,後方是1973年拆卸樂宮戲院樂宮戲院嘅最威水史,當然就係60年代Beatles 訪港嘅時候,有曾經喺樂宮戲院登台表演





















五十年代由德輔道中望向畢打街(當時叫做必打街).  左邊係告羅士行,右邊可以見到畢打行,正中係蜆殼大廈(即亞細亞行).  蜆殼大廈一直是蜆殼公司嘅香港總部. 蜆殼大廈最初只係間2層樓嘅房屋,拆卸後建成一幢7層樓嘅樓宇,1960年再改建為此幢樓高17層的建築物, 並命名為蜆殼大廈.  1993年蜆殼集團出售蜆殼大廈, 香港總部搬往銅鑼灣, 而蜆殼大廈亦隨即被拆卸, 並改建為中建大廈




五十年代灣仔軒尼詩道和分域街交界處,又見到我哋嘅老朋友交通亭,睇嚟當年交通亭處處.  香港六十年代才開始大量安裝交通燈,在此之前,道路交通主要仍是由交通警站在交通亭來指揮



燈火通明嘅得如酒樓, 標誌住得如嘅輝煌歷史.  得如酒樓位於油麻地上海街378號,自上世紀20年代起營業,直至2012年11月尾結業。結業當日黎姓老闆曾揚言會花費數百萬裝修翻新,結果還是不了了之。得如酒樓結業前我曾經慕名上過去飲茶,結果同當年嘅龍門一樣,頗為失望,其實呢類型老式茶樓,除咗因為裝修古色古香,俾人一種舊香港嘅感覺同埋情懷之外,出品其實不甚了了。側聞酒樓最近正進行裝修,酒樓上層會改為老人院,而地下大堂則將改裝成地舖




六十年代皇后大道中向東望,右邊係富隆大酒樓,值得一提嘅係左邊可以見到顏奇香茶莊嘅招牌,顏奇香是一家擁有近80年歷史嘅老字號,我曾經因為損友的關係,有一段時間愛上喝茶,也幫襯過當年位於皇后大道中的顏奇香幾次.  老細顏文正應該是第二代老闆,當然係愛茶之人,我有幸喝過他親手沖泡的茶.  和他談茶論道,甚為賞心悅目.  顏奇香現已搬往蘇杭街繼續營業





















位於香港仔香港仔大道190號嘅香島戲院,1980年拆卸並改建為香島大廈.  我雷曾經喺度睇兩小無猜 ( Melody)




五十年代嘅灣仔軒尼詩道,沿路一系列嘅三層高唐樓,以及樓柱上面好有個人風格嘅招牌字體,予人以一種很厚實和樸素嘅舊香港味道






















五十年代嘅德輔道中,可以見到兩幢已經湮沒很久嘅歷史建築物,貨車後方嘅係告羅士打行,前方嘅係歷山大廈




六十年代初嘅干諾道中,照片前係第一代卜公碼頭,後面咁古色古香嘅建築物係舊中環郵政總局,泊喺岸邊嘅小船係嘩啦嘩啦,喺未有海底隧道之前,當天星小輪午夜停航後,呢啲嘩啦嘩啦就係唯一嘅渡海工具,載客來往中環同埋尖沙咀, 據說搭客大多是返夜更嘅報館員工


五十年代從匯豐總行向西望去,右下角係太子行,遠處嘅鐘樓係告羅士打行,驟眼看去,完全是舊式建築佈局,有誰能上得到,這裏是60多年前的中環


五十年代位於鰂魚涌嘅太古船塢.   太古船塢由太古洋行開設,曾經係亞洲最大規模嘅船塢。太古洋行可謂鰂魚涌嘅大恩人¸當鰂魚涌仍然係不毛之地嘅時候, 太古出資將鰂魚涌發展成為當時香港最龐大的工業區,設立了太古船塢、太古糖廠同埋香港汽水廠.  太古船塢一度僱用了超過5,000名工人,而造船技術和出產船隻的排水量與日本齊名。太古洋行喺船塢內建有學校, 泳池, 戲院, 儼如一個自供自給嘅社區, 更讓人津津樂道嘅係, 太古為船塢職工在船塢側嘅西灣河及鰂魚涌一帶興建宿舍,故此宿舍所在地嘅街道很多以太字為名, 如太富, 太樂, 太寧街等. 七十年代後香港造船業式微,太古船塢與黃埔船塢在青衣合併成立香港聯合船塢, 船塢搬離鰂魚涌,  太古船塢原址則發展成為太古城

六十年代由皇后大道中上望向雲咸街,可以見到成條街都係英文招牌,當年呢條街都係買啲比較洋化嘅產品,對象應該都係遊客,往上望可以見到牛奶公司嘅舊冰庫,而家已經成為外國記者俱樂部Fringe  Club




位於銅鑼灣軒尼詩道嘅紐約戲院,而家已經拆卸改建為銅鑼灣一期,唔知有冇網友曾經喺度睇過戲?




五六十年代開喺徙置區附近嘅露天飛髮檔,一個幾毫子搞掂,當年有種講法,飛完髮之後返去要即刻洗頭,如果唔係個頭會生瘌痢,當時唔知點解,而家我諗係因為呢啲飛髮檔啲工具唔衛生,返去唔即刻洗頭, 細菌傳染導致瘌痢頭一啲都唔出奇





六十年代一架駛往香港仔嘅7號單層巴士駛經皇后大道中,我好鍾意唐樓上邊嘅招牌,同埋原汁原味嘅書法





















估計係五十年代嘅中環租庇利街,由皇后大道下望德輔道中,右邊係中央街市,左邊可以見到品珍醬園,如果我冇記錯,品珍後來搬咗上去嘉咸街,其後結業




五十年代由軒尼詩道同史釗域道交界處往海傍方向望去,其時路口有個交通亭指揮交通,今日90後嘅小朋友應該都未見過,右邊係好多舊相都見過嘅灣仔大酒樓,聽講係曾經喺灣仔嘅龍頭酒樓之一,余餘生也晚,未及恭逢其盛

















六十年代三個邵氏打星,兩個show 肌,一個扮cool,左起鄭雷,羅列,王羽



一架紅番頭雙層巴士駛經上環威利麻街, 4號巴士由中環去華富邨,但華富邨未建成之前,總站喺瑪麗醫院






















六十年代位於德輔道中嘅東方錶行,今日東方錶行仍喺原處繼續營業,認真唔簡單,東方錶行以代理名錶起家,自六十年代起迅速擴張,今日有八間分店,並在聯交所上市, 可謂香港地道老字號




七十年代上環文咸東街和禧利街交界處,唐樓上面好大個唐拾義招牌,唐拾義我最清晰嘅記憶係佢哋嘅杜蟲散,白色粉末開水飲,我細個時飲過唔少。另外我亦都好鍾意圖片內嘅布篷貨車,細個時老竇有夥計識揸車,暑假時會開車送我哋去深水灣游水





















七十年代西洋菜街近奶路臣街處,可以睇到大大個蛇王源嘅招牌,蛇㷢係係香港人喜愛嘅菜式之一,但係而家連銅鑼灣蛇王二都結業,真係有啲唏噓,圖中有好多已經消失嘅事物,譬如辦館,譬如甲蟲車,譬如中僑百貨





五十年代嘅汀九,絕對可以用風光如畫嚟形容,現址嘅泳灘仍在,好似仲有個泳會,真係好有思故幽情嘅味道.   此情此景,讓我諗起當年謝賢同嘉玲,或者呂奇同陳寶珠郊遊嘅景象






















五十年代嘅東興樓,拆卸後改建為今日銅鑼灣東角道百利中心。單單一棟大廈,便看到很多有趣味的東西和事情,第一是大大個女子公寓嘅招牌,然後樓下係北京樓,樓上有一間名為英英波樓同埋冰㕔嘅綜合娛樂場所,認真唔簡單





















六十年代嘅花園道纜車站,可以睇到當時搭纜車上山頂嘅都係外國人,從側面證明當時嘅山頂係外國人嘅旅遊勝地,地道香港人好少識上山頂遊覽,右邊係當時仲有露台嘅美國領事館



8 則留言:

  1. 正!多謝版主為我們解悶!

    辦館好像未完全消失,有些舊區都仲見有。

    回覆刪除
  2. 閣下講得啱,喺好多舊區,譬如深水埗,或者土瓜灣都仍然有辦館嘅存在,不過規模已經不可和全盛時期同日而語~~

    回覆刪除
  3. 西環兄,

    ---'右'邊是尖沙咀警署,'左'邊則是以曲奇餅出名的老牌餐廳車厘哥夫...---

    恕我再次多事,是否應將左右調返轉才是,因巴士向北走之故,應以車頭方向為準。

    ---不過已經係幾十年前嘅事,而家已經完全唔記得容龍別墅嘅模樣---

    睇番一套薛家燕沈殿霞嘅粵語片(唔記得片名),係有關歌舞團一事,好多外景係容龍別墅旅館範圍同游泳池所拍。

    ---六十年代由彌敦道望向美麗華酒店...---

    向金吧利道方向走差不多接加拿芬道口,曾有一間帝國酒樓夜總會,內裡有個舞台好似可以旋轉,佢哋嘅蝦餃腸粉又薄又滑,牛肉炒河色香味俱全,灌湯餃一流,帝國唔做之後無處食番同樣質素。

    ---而蜆殼大廈亦隨即被拆卸, 並改建為中建大廈---

    我印象應有間較細商廈叫'大廈行',不過講親都唔見有咩人識或記得,好似係近亞細亞行,不過前者應早拆過後者,希望網上有人知道此大廈行曾存在歷史,證明我無失憶。

    ---五十年代從匯豐總行向西望去,右下角係太子行,遠處嘅鐘樓係告羅士打行...---

    唔講真係以為係一個歐洲小城市,尤其見到太子行個格局。

    ---六十年代由皇后大道中上望向雲咸街,可以見到成條街都係英文招牌...---

    家下無講話英文小見,連正體字都萎縮,尤其大廈啲招牌,土型土相,污染眼球。

    ---'左'邊係好多舊相都見過嘅灣仔大酒樓---

    Sorry, 應該係相片右邊。我真係厚多士。

    ---...譬如中僑百貨---

    話時話,'7/80年代時我都幾鍾意行下大陸公司,雖然個時啲貨品仍較老套,但大致貨真價實,價錢相宜,加上有啲特產真係大陸公司先有得賣,而一般舖位面積頗大,人流較疏落,無其他百貨公司咁人頭湧湧,或價錢昂貴,所以空閒時耐唔耐都去逛吓。

    去得較多依次為觀塘中匯,紅磡新中華,旺角中橋,北角華豐,佐敦裕華,德福裕華,旺角及銅鑼灣中國,中環大華,中藝偶爾為之,可惜現存者只得一二,希望佢哋仍堅持,因香港百貨公司買少見少,只有名牌店充斥,買唔起,無癮。

    前年曾到華豐買兩枝墨水筆以作收藏。

    ---五十年代嘅汀九...---

    細時聽啲大人講話去九咪半或十一咪半游水,有啲有錢人又話有別墅係當地,十一咪半者即汀九及其附近。

    ---右邊係當時仲有露台嘅美國領事館---

    未知是否有關保安抑或建築物結構理由,所以美國領事館將所有露台拆掉,如果講到美觀,咁真係舊底靚過依家囉。幾時拆走晒嘅呢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千祈唔好話厚多士,賈真兄睇得咁仔細,小弟覺得開心同埋榮幸之至,我係以觀圖者作為定位,正面睇照片來分左右,並已經對於錯誤嘅左右掉轉嘅解說作了改修,謝謝提醒~~

      刪除
  4. 在纽約戲院看電影? 有呀,看「大地震」。:)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自己就從未喺紐約睇過戲,反而喺利舞台,樂聲同埋豪華就睇好多,有啲可惜同紐約緣慳一面~~

      刪除
  5. 我未見過樂聲,利舞台及豪華都有,豪華大堂有一美人魚銅像,小時候覺得很特別。那些年,那一帶有很多戲院,由天后的百樂,到新都,豪華,翡翠明珠,京華,紐約,碧麗宫,總统,利舞台...一下子記憶返哂來。

    回覆刪除
  6. 係呀,當年睇戲係香港人嘅主要,甚至係最重要嘅娛樂,所以戲院可以話係五歩一樓,十部一閣,好多時候兩間甚至會戲院打對面,就好似豪華同樂聲,但係各有各做,有熱門大戲上映嘅時候,照樣係全院滿座,熱鬧非常~~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