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民生舊貌


在碼頭排隊等客的人力車夫,靠的是一雙飛毛腿搵兩餐























相信雜技高手也不可能做到的平衡術,碼頭咕喱單靠一塊窄窄的跳板便可將重甸甸的貨物從躉船搬到岸上,今天碼頭運作已然機械化,咕喱早已被吊機取代了























一人一猴相依為命,不過此幀照片攝於六十年代,應該不是當年曾上過新聞頭條的陳伯和金英吧






















都說搵食要頂硬上,這位大叔所托住的貨物比自己本身還要大,看起來還要重,搵兩餐真的不容易 





當年沒有即影即有服務,市民去領取回港證,便要在換證處外面幫襯這些山寨照相檔.  不要看他們設備簡陋,不需十分鐘證件相便可以拿到手



爸爸累極了,在簡陋的床舖上小睡,小孩子好奇的眼光,是看這個世界,還是看顧着酣睡的爸爸?






















黃色電影海報下,掠過兩輛黃包車,現在戲院都設在商業大廈裏面,根本不可能再看到巨型的電影海報了



報販坐在山遮陰下悠然進入夢鄉,報販曾是香港甚為盛行的小販行業之一,雖然辛苦,但不少克勤克儉的報販都能買樓置業,今天便利店都能買到報紙,報販這個行業已然式微了






















在旅痁門前睡大覺,可謂一個很諷刺的對比






















不是制水,只是木屋區沒有入屋的供水設備,居民都要排隊在街喉取水,趁這一刻打個瞌睡,生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寒冬裏,一個衣衫單薄的老翁睡在百貨公司的窗櫥下,不知道在他的夢中,有沒有穿上窗櫥裏面的冬衣?






















蹲坐在上海街祝福電影海報下的苦力,不知道他心裏面會不會想,其實他自己最需要祝福





小朋友坐在木頭車上,由媽媽赤足在後面推。我心想,這些小朋友長大後,即使賺到錢買私家車,相信他們仍是懷念當年坐這架濃濃親情的木頭車



與鬼為鄰,當然大吉利是,奈何家境貧窮,只得在墳側闢地建蓬而居。不要以為這是歷史,香港仔大口環村,民居旁邊便是墳墓,看來原居民已是見怪不怪,不覺得有何不妥




銀幕上的傅奇夏夢當然活得如意,但蹲坐在海報下面的丐婦,其生活相信距離稱心如意十萬八丈遠了



以今天的物價而言,六毫子一碟客飯簡直是天方夜譚,只可惜當年這個瘦弱的老婦就連六毫子也付不出,只好在夢中大快朵頤




售賣零食的小販趁着空檔,爭取時間享用午餐,但擺地攤那來食枱,只好把平地當做食桌.  其實有資格吃頓正經的午餐,在那個時候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這位仁兄在一個大吉字下面露宿,但他的家除了最起碼的被祳外空空如也,看來對他來說,吉即是空






















露宿的窮漢,家對他來說是一個簡單的棲身之所。當然他也希望有一位身材玲瓏,年輕美貌的主婦,看來這是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了






















一個制鐡桶工匠由早晨做到晚上,才有一疊疊的成績,今天一個啤機幾分鐘便可啤出他一天的成果,人力怎可勝機器?想來也真讓人沮喪




五十年代黃包車馳騁在干諾道西近今天信德中心處。留意黃包車後面那間陳萬合菜種行,今天這間店舖仍迄在相同位置營業,這才是真正的五十年不變






















漁夫把孩子從小艇提到漁船去,看起來真有點像耍雜技






















電車車長在享用自𢹂便當作午餐,隔鄰是一家上門到會的店舖,不知道他有沒有光顧過?



這幕街頭飄色,是慶祝伊利沙伯二世女王加冕而進行的,聽當年恭逢其會的前輩說,這是他們看過最盛大的街頭巡遊表演.  當然我們現在有農曆新年的花車遊行和表演,但傳統的飄色相信不可能再在香港街頭看到了





這是傳統的公司包夥食外賣,當年流行用頭頂着食物器皿,送到公司去.  今天不知道還有沒有公司包夥食這個傳統,但即使還有,相信只會是用一個個發泡膠盒盛載,製造一大堆環保廢物,哪有當年如此環保?




午飯時候剛過去,夥計爭取時間作個午睡小休。不知道你有沒有發覺,當年的人可能因為大都是從事勞動工作,體力經常透支,所以隨便在任何環境和地方,都能來個元龍高臥




五十年代新界仍有農田讓人種稻米,我還記得童年時有些食肆會標榜新界絲苖白米,今天絕大部份農地都用作起屋或其他用途,那還會如此奢侈用來種稻米?




雖然只是木公仔,但老師傅仍然全神貫注的做裁縫工作,真可說是甚為敬業樂業






10 則留言:

  1. 回覆
    1. Memories of days past are always the best spices for our dull and uneventful life~~

      刪除
  2. 稱心如意是59年的電影,距今足6O年,恐怕照片中人早已作古,不知她之後的生活是怎樣。這輯照片格調很一致,猜測拍攝者是同一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批照片來自同一輯明信片,但我相信應該不是由同一位攝影師所拍~~

      刪除
  3. 「小孩子好奇的眼光,是看這個世界,還是看顧着酣睡的爸爸?」我想他是望著拿起相機的攝影師。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小弟的評述較為感性,銅鑼灣區民兄的觀察着實入微~~

      刪除
  4. "相信雜技高手也不可能做到的平衡術"當年, 六十年代,有幸有走這些跳板經驗, 老師傅教路, 担著貨過跳板不是行, 是印, 印印腳, 隨跳板的震動,跟它共舞!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小弟就未試過啦,我估我真係冇咁嘅信心同武功可以行得過條跳板,十之八九行到一半先會掉下水中~~

      刪除
  5. "以今天的物價而言,六毫子一碟客飯簡直是天方夜譚"北角糖水道電車總站, 當年亦是常客之一。

    回覆刪除
  6. 安兄真係好眼力,咁都認得出間飯店位於何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