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高山仰止說名道姓
一直都很喜歡上一代人的名字,也許那個年代的人比較傳統,中文造詣亦較深厚,所以名字都改得很典雅,含蘊甚深。好的名字恍如品嚐一口陳年佳釀,其回甘味久久在味蕾中發酵。此中以娛樂界(粵劇)為表表者,且隨手沾來幾個例子; 薛覺先(覺悟性比別人來早),紅線女(借用唐朝傳奇主角的名字), 陳艷儂,麥先聲(先聲奪人?),白駒榮(人生如白駒過隙),雪艷梅,文覺非(覺今是而昨非),還有一些很有威勢的名字,如聲架悦(真名梁悦,名丑梁醒波的尊翁),不要忘記有些以特定名字排輩的,如靚元亨,靚少佳,而以扮演黃飛鴻聞名於世的關德興,其粵劇藝名便是新靚就。對了,那時候很多藝人都喜歡以新XX為名,其用意當然是希望觀眾愛屋及烏,在愛戴正版大老倌之餘,也會注意這些後起之秀; 如新劍郎,新任劍輝等,當然箇中最出名的要算是新馬師曾(新馬仔)。我想當年新馬仔師傅為他改名的時候,正藉馬師曾當紅,所以為他改了新馬師曾這個藝名,希望沾沾光,不想新馬仔越做越紅,其成就隠隱然超越舊馬,但其時新馬仔這個名字已深入民心,無法再改了,這是新馬師曾一生的遺憾。另外還有些藝名也很有趣,值得一題,半日安和上海妹這對粵劇壇佳偶固然家傳戶曉, 譚蘭卿的古早藝名是桂花咸,其胞姊(也是粵劇名伶)的藝名是桂花甜,另外老旦陳皮梅胞姊的藝名是陳皮鴨,想起都令人垂涎欲滴。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我其實最喜歡的是近代中國畫家的名字,如李苦禪,齊白石,關山月,劉海粟,錢松嵒,張大千,趙無極等,都有種空靈致遠,意在言外的精緻玲瓏,細味之下,每個名字彷彿便是一軸山水長卷,䀆目處是無限的風光。
都說民國是是最人文茂盛的時代,那時候許多人的名字都取得瀟灑絶代,高逸清幽,隨手沾來有陳獨秀,錢玄同,易君左,朱自清,沈尹默,劉半農,周至柔,瞿秋白,一個個都意境高遠,細味下來,竟都渾然天成,餘韻在兩三個字中間跌宕不已。
時間往上推,三四十的年代上海電影明星也不缺好名字,如周旋,(取其與敵人周旋之意),舒適,舒繡文,陳雲裳,蝴蝶,王人美等都很有心思,即使日後貴為主席夫人,最後淪為四人幫的江清,其藝名藍蘋其實也不錯。而同是第八藝術,京劇這一支就更多姿多彩了,當中的表表者有麒麟童,孟小冬,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楊小樓,余叔岩等,他們各有專長,有武生,有鬚生,有花旦,各司其職之餘,單看名字,都可遙想其在舞台上的風采。
至於香港這海角一隅,似乎頗為失色,惟偶爾我們仍可在上一輩的名字裏尋到一絲半縷的優雅,邵氏電影王國大老板是邵逸夫,其兄分別名為醉翁和仁枚,而名馬評家簡而清,其弟是簡而和,父親則是簡琴齋,這些都是箇中的表表者,可惜上述的都是鳳毛麟角, 六,七十年代香港民情簡樸,父母希望子女成材,都喜歡為子女取志強,國強,家聲等名字,即使今日時代進步,家長們可選用的名字比較多,但都很少看到出色的改名,一般都是四平八穩的,但卻欠了一份風流。一句題外話,禮失求諸野,華人的名字木訥質樸,但殖民地政府的師爺們為高官和港督所改的名字卻精彩紛呈,如戴麟趾,麥理浩,衛奕信,葛量洪,陸鼎堂,夏鼎基,手法是先冠以一個中國人的姓氏,然後在名字裏面加予期許,看起來讓人覺得很舒服,也有歸屬感。今天官方為外國人譯姓名,均以普通話拼音翻譯,拗口之餘,也很佶屈聱牙,如貝克漢姆,香港譯作碧咸; 卡梅倫,香港譯作作金馬倫等. 先不說譯音應以何種語言為準,單純以發音譯名字,忽略了內涵和意思,唸起來便有種隔陔和冷冰冰的感覺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提起上一代名人的名字,有些真是挺有意思的。
回覆刪除我亦想起娛樂界的伊秋水(秋水伊人)、鄧寄塵(寄居塵世)、梁無色、梁無相(與其佛教信仰有關?)、苗可秀(金庸為她起的藝名,意指:可以長出來的幼苗。「苗」是指「嘉禾」);和文化界的徐悲鴻(因其鬱鬱不得志?)、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壺)。
至於港督,最有意思的名字非戴麟趾莫屬。「麟趾」出自《詩經‧周南》的《麟之趾》。古人視麒麟為至高至美之獸,此詩以麒麟比作王孫公子,歌頌公子之仁厚。另外要一提的是衞奕信。這位熟悉中國事務,有相當的中文造詣的港督,本來有個很有意思的中文名叫「魏德巍」,中文老師還給他創作了嵌名聯:「德者當以道為本,巍峻應有穩定基」。可惜出任港督後,香港傳媒認為這個名字似雙鬼拍門」,且諧音「危得危」,於是依官方建議改名為衞奕信。因迷信而捨棄一個這麼有意思的名字,非常可惜!
多謝銅鑼灣居民兄的補遺, 我童年時代, 麗的呼聲每逢中午便會播出鄧寄塵一個人扮六把聲的諧趣短劇, 當時已經覺得鄧寄塵這個名字很獨特, 不知道是真名或是藝名?
回覆刪除我童年時聽商台,沒機會聽鄧寄塵一個人扮多個角色的聲音,但倒聽過他一人用男女聲唱歌。若不說,真不知曲中女聲是男人唱的。至於鄧寄塵這名字是真名還是藝名,則不得而知。
刪除遍查網上資料,都沒有提及鄧寄麈先生有藝名,所以估計這個名字是他的真實姓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