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的油麻地佐敦道,左邊的巴士前方是落成不久的快樂戲院,右邊白加士街旁的一列舊樓於七十年代才被拆卸,並改建為嘉禾戲院. 此段佐敦道因接近佐敦道碼頭和巴士總站,故此當時的佐敦道較彌敦道更為繁盛
五十年代的梳士巴利道,圖左是半島酒店
圖為1975年的尖沙咀火車站,對岸是港島當時最高的建築物 - 康樂大廈,今天已易名為怡和大廈,圖右白色的建築物是九龍郵政局
應該是七十年代初的佐敦道和彌敦道交界處,可見到裕華國貨公司的招牌,裕華國貨後面可看到高富石油氣的招牌, 當時煤氣還未盛行,石油氣則己取代火水,成為中產家庭燃料的首選,而高富石油氣則是行內的一哥
非常色彩艷麗的彌敦道舊照,照片應攝於七十年代,其時彌敦道已超越佐敦道和上海街,成為九龍最繁忙的街道
五十年代俯瞰位於彌敦道與甘肅街交界的平安戲院,平安戲院是當時九龍最大的戲院,於50年代末拆卸,並改建為平安大廈。平安戲院側面甘肅街處則是九龍第一間戲院-廣智戲院的所在地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左邊是天星碼頭,右邊則為九龍倉的入口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九龍天星碼頭廣場,圖中停泊的巴士,前二輛屬於啟德汽車有限公司,往來九龍城啟德濱和尖沙咀,後面的一輛汽車則屬於九龍汽車有限公司
圖為1953年的梳士巴利道。圖中可見慶祝英女王加冕的裝飾以及第三代九龍郵政局,右邊的小山崗是水警總部,今天已改建為Heritage 1881
三十年代的尖沙咀火車站,火車正駛經藍煙𠧧碼頭,右邊為梳士巴利道
圖為1953年6月彌敦道與山東街交界處,可以看到龍鳳茶樓和麗斯戲院。二十年代中這一段彌敦道的原名是加冕道
四十年代中的尖沙咀火車總站,當時鐘樓上的迷彩尚未清洗, 1975年火車站被拆卸並遷往紅磡,鐘樓幸而保存下來,其他部份則變成今日的香港文化中心
圖為1948年的梳士巴利道,當時這一帶已是車水馬龍。左邊是天星碼頭和九龍倉的入口處,圖左一列遊客商店屬九龍倉所有,至六十年代中被拆卸並改建為星光行
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從槍會山望向尖沙咀時球台。正中是漆咸道,左邊是火車軌,圖右兩尊大炮的背後是柯士甸道
圖為1953年6月的彌敦道夜景,樓牌是為了慶祝英女王加冕而搭建的,左邊是位於甘肅街街口的平安戲院,拆卸後改建為平安大廈
五十年代初的旺角道與登打士街交界處。圖左的彌敦戲院不久後被拆卸,戲院前方可以見到山東街街口的龍鳯大茶樓,而右邊的愉園體育會一帶,即現時的信和中心所在地
四十年代中從中間道望向訊號山,右邊是半島酒店,戰後不久,酒店仍塗上戰時的迷彩。圖左第二幢建築物是第一代的九龍酒店
五十年代初的彌敦道與中間道交界。左邊是半島酒店,右邊是玫瑰酒店,拆卸後改建為國賓酒店。圖中遠處是當時九龍最高的建築物-電話大廈
五十年代初俯瞰油麻地段彌敦道,前面橫亙的是佐敦道,那幢中國式亭台的別墅拆卸後改建為裕華國貨。圖中右上角是京士柏,左鄰為循道會,循道會的前身是南九龍裁判處
五十年代的九龍城迴旋處,右邊是太子道,左邊是亞皆老街,雙層巴士背後則是太子酒店
三十年代的深水埗北河街,由長沙灣向南望,龍江大茶樓處為鴨寮街,正中街市後則是大南街
四十年代的油麻地廣東道,其時光復後不久,公共交通仍未完全恢復,故所以有三輪車代步
約二十年代的新填地街,從北海街向北望,左邊是油麻地街市
三十年代的廟街,從公眾四方街向北望, Public Square 原意是公眾廣場,但當時的師爺硬譯為公眾四方,至八十年代才正名為衆坊街
五十年代界於甘肅街和寧波街之間的一段上海街
五十年代廟街榕樹頭的風景,日間有不少小販在此擺攤,夜晚則是著名的九龍大笪地
五十年代初由大角咀楓樹街望向深水埗的荔枝角道,這一帶屬於工業區,故此人流很是𣈱旺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九龍城寨內的小巷
"六十年代的上環大笪地,點上大光燈,便成為美食的天堂"
回覆刪除秋風秋雨, 又搵西環大佬吹水, 又係老鬼生活體驗, 五十年代中環大笪地填海工程如火如荼,有一晚, 老豆老母帶我去大笪地, 老豆行先,老媽子拖住, 行到中間, 老鬼挣脫老媽子手, 飛奔向前走去老豆位置, 誰料夜嗎嗎,只有附近大光燈大牌檔, 一下冇留意睇唔到欄杆, 跴咗中間尚未填實瘀泥, 越挣扎, 越向下沉,老媽子唔知點算, 又唔敢走近, 因為當年小孩,初踏上去有衝力, 到中間,大劑, 老鬼命賤, 上天要我捱多幾十年, 有一街坊見到, 走去執塊工地長板, 伸過來, 叫, 仔仔, 拿住, 啊哈, 咁又唔死得, 不過周身臭晒!
一路睇你貼的相, 一路諗番以前, 好奇怪, 以前的嘢好清楚, 家陣發生的成日唔記得!
西環大佬,係你度吹下水, 車下大炮, 你冇乜問題嗎…?
你相多夾清楚, 啱我懷舊, 不過, 如果唔方便, 我收口!哈哈, 出句聲就得, 改用衣妙同你傾, 騎騎!
安兄䀆可暢所欲言,你所見所聞,小弟深感興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