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中環德輔道中、銀行街 交界 . 圖右的小屋是 「更生會所」 的辦公室,它是一個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專門幫助從中國來港的難民. 照片前方非常優雅的建築物是舊太子大廈
1954年中環花園道、下亞厘畢道交界
1960年代中環皇后大道中,花園道交界,左邊是希爾頓酒店
昔日涼茶鋪 6
昔日涼茶鋪 5
昔日涼茶鋪 4
昔日涼茶鋪 3
昔日涼茶鋪 2
昔日涼茶鋪 1
昔日洗地
舊式茶樓 2
舊式茶樓 1
大華國貨公司前革命囗號標語被人全部塗去
文革期間, 中環大華皇后大道中大華國貨公司門前貼滿革命囗號的大字報
中環干諾道中卜公碼頭旁的海濱公園. 當年中環上班族
很喜歡在這裡吹海風、有時又會買件三文治在噴水池那邊吃
1986年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第二度訪港期間, 在愛丁堡廣場的檢閱儀式
約1920年代中環高等法院和皇后像廣場
1948年中環皇后大道中巡遊
1960年代中環夜景
1950年代位於油麻地廟街的廣智戲院
1966年中環德輔道中
1950年代中環德輔道中、租庇利街交界
1960年代觀塘牛頭角道. 右方是花園大廈第一期,八十年代改建成現時的玉蓮台(仍是房協花園大廈一部份),左方的是觀塘官立小學,該校至今仍在
北角英皇道,由碼頭往東南方望向政府倉庫
1960年代制水的歲月, 一起走過的日子
1977年的海洋公園
1978年興建中的合和中心
超级颱風"愛倫"、1983年9月7日、颱風"愛倫"橫掃太平洋後、正面吹襲香港、為80年代中香港最強的颱風、根據記錄: 颱風"愛倫"吹襲香港期間共造成10人死亡、333人受傷、12人失蹤、300多艘小艇及漁船沉沒、50多艘大型輪船損毀或擱淺、市區多達200處地方水浸達1-2米、共影響人數約10萬人、財產損失為當時3億港元. 圖為"愛倫"吹襲香港期間、一艘6000噸貨輪被吹至長洲東堤灣
2000年正準備清拆的大圍歡樂城. 香港大圍歡樂城位於沙田大圍, 建於約1986年, 初時稱"青龍水上樂園", 之後改稱"大圍歡樂城", 在90年代中為香港三大主題公園之一. 園內設有各式各樣的大型機動遊戲, 也設有水上樂園和林林總總的食市. 大圍歡樂城為吸引市民, 採用免費入場、設施收費策略. 成功令園內多年來入場人數和整體營運上維持理想成績. 但該園位置因要興建港鐵馬鞍山綫, 大圍歡樂城終在2000年關閉清拆
1961年正在興建中的香港大會堂. 香港大會堂(高座)、位於香港島中環、於1962年3月2日落成、建築費用約2000萬港元、現時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有不少人錯誤認為該建築為香港第一座大會堂、其實是錯的、香港首座大會堂於1869年已落成、舊址為現匯豐總行大廈旁邊、不過在1933年被拆卸、在相隔差不多30年後的1960年才重建香港大會堂
1960至70年代, 因應香港兒童普遍出現營養問題、引起港英政府和兒童團體關注、政府於70年代初起、為每個屋邨的兒童派發牛奶和高營食品、約每星期兩次、每次均得一杯牛奶和數塊餅乾或一個麵包
1960年代填海前的中環海傍
1970年代從半島酒店向尖沙咀火車站拍攝、拍攝當天雨勢很大、造成路面積水很嚴重、照片予人以置身於英倫的感覺
1950年代的藍煙囪碼頭(Holt's Wharf)
1960年代的藍煙囪碼頭(Holt's Wharf). 藍煙囪貨倉碼頭,簡稱「藍煙囪」,又稱太古倉碼頭,是香港20世紀初期至中期的貨倉碼頭,由太古集團與藍煙囪輪船公司合創的太古船塢於1908年設立,位於九龍尖沙咀當時東南部海旁,訊號山以南一帶。藍煙囪貨倉碼頭位於尖沙咀火車站附近,成為當時香港鐵路貨運與海上貨運的交匯處。 隨著1960年代起其附近的九龍倉碼頭逐步改建,加上九廣鐵路總站當時計劃遷往紅磡,太古洋行便於1971年以1.31億港元將藍煙囪貨倉碼頭售予新世界發展,重建成新世界中心及麗晶酒店(今香港洲際酒店),1982年落成。東急 80年代駐新世界中心,刺激人流急升,與大丸及八佰伴等帶動本港百貨業進入黃時代。79年選址新世界中心開業的海城大酒樓夜總會,當年號稱全球最大的中式夜總會。 新世界中心東翼寫字樓已獲屋宇署批出圖則,地皮可建一幢 63層高的酒店連寫字樓項目,並設有 3層地庫,市場預料達 300億元
"有人冇著褲", 小孩子今天都有70歲以上了
1920年代的街邊坑渠是磚砌的
疑似是今天的金鐘道,留意舊款的英式消防栓
60年代非常流行的電視片集 Family Affairs(合家歡)中的標叔叔,絲絲,豬仔,小寶同管家法蘭,可惜此情不再,一些演員的下場甚至頗為悲惨。還有人記得小寶的玩偶的名字?
灣仔東城戲院
鳥瞰亞洲人壽大廈
戰前中環德輔道中, 你吃過安樂園蓮花杯嗎?
中央街市
典型的40年代街頭一景
油麻地街市街街邊熟食小販
石板街風情
疑似是石板街 (砵甸乍街) 與威靈頓街交界
中環皇后大道中的皇后戲院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uGf9UlQPtGo1m8yigS9q6AYDr35Bu3zyj3F3anCFiyWlLa5Iq72m0xzqSBULLy-qoCexwoU74A9OgQAwBdoV6jtvGNC4wGrUMtEbrTHP_ypoMMf8XElzUf_gyU1fvgX9qtcuFyt17Wy195s5AEroI32PUp3MM=s0-d)
皇后大道中與永吉街交界
1940年代中環畢打街 (即華人行), 中間還有安全島,附近有對換店和酒吧,是當時的黃金地段,後面一排人力車的位置是雲咸街(即現娛樂行)
1940年代中環干諾道中
1940年代中環, 我懷疑這是畢打街
1940年代威靈頓街
1941年聖佐治行
一張非常漂亮的動植物公園的舊照。沒有摩天大樓的覆蓋, 景色看上去如此空曠
1970年代位於中環干諾道中卜公碼頭旁的海濱公園
中環德輔道中,租庇利街交界. 左邊是舊中環消防局,右邊是舊中央街市
灣仔莊士頓道
軒尼詩道近柯布連道
1960年代旺角與尖沙咀中間部分的彌敦道
1946年的香港中央郵政總局. 中央郵政總局位於中環畢打街、建於1911年、是香港第三代郵政總局、1970年代因中區重建及興建港鐵等因素而拆卸
1950年代初由尖沙咀火車站望向碼頭一帶. 從圖片可得見今日海運碼頭和星光行的昔日面貌. 中間的車軌是由尖沙咀火車站至九龍倉碼頭、供小型卡車行走運貨物往貨倉. 1950年代已停用、車軌隨之被清拆填平
1926年的半島酒店
1890年代皇后大道中的雲來茶樓
杜老誌道海邊碼頭西望中、上環一帶, 沿海旁馬路交通疏落,新填海區域,灣仔警署一 帶甚為寧靜
五十年代末,軒尼詩道,馬師道至堅拿道西地段,右邊『錦香園』和『陶陶居洋酒士多』皆是有名的店鋪
尖沙咀香港節期間,街道燈柱掛滿彩旗裝飾
1950年代的修頓球場 2
1950年代的修頓球場 1
1960年代的修頓球場賀歲粵劇戲棚
大牌檔林立的橫街
1970年代彌敦道地鐵的建設工程正在進行中 2
1970年代彌敦道地鐵的建設工程正在進行中 1
德輔道中,左邊是告羅士打道行
1960年代沙田火炭何東樓
"1940年代中環"的照片有可能是畢打街(即現華人行),這條路那么寬,中間還有安全島,附近有對換店和酒吧,應該很多老外上班的地方,是當時的黃金地段,後面一排人力車的位置是向上斜的,可能是雲咸街(即現娛樂行),只屬參考.
回覆刪除No comment !
回覆刪除"1940年代中環, 有高手可以提供這張照片的位置嗎?"畢打街口,都可以睇到娛樂戲院個廣告牌囉!!!
回覆刪除"德輔道中,左邊是告羅士打道行",隔離就係渣甸行,我打英國佬工時就係果度返工囉!
"你吃過安樂園蓮花杯嗎?"剥牙唔係有得食囉,平時冇㗎!
睇番啲相,真係好"過癮",,,歲月如金,,,,
唔想講都要講,,,要愛惜香港呀,,,啲大佬呀!!!!香港真係天堂嚟㗎!
記憶中街角有間公合玩具店在陶陶居洋酒士多附近,再上有大排擋之後有間當舗.
回覆刪除安樂園雪條都好好食
當年一位世叔每周都到我家,每次都有一杯蓮花杯,如果想食就要被佢打 patpat ,結果…
回覆刪除1) 有食過安樂園雪糕, 後期有mountain cream.
回覆刪除2) 去過英京, 龍門, 龍團, 雙喜及雙喜隔離全港第一間醉瓊樓飲茶食飯.
很懷念安樂園的熱狗!至今還未吃過這麼美味的熱狗。那個麵包很新鮮!
回覆刪除灣仔東城戲院是鬧鬼出名的戲院,就算改建後,我就連行過門口都有點怕!
回覆刪除灣仔莊士頓道:見到英京酒樓個牌
中環皇后大道中的皇后戲院:在上演 亂世佳人:慧雲妮+奇勒基保 Gone with the wind.
what does 蓮花杯 look like?
回覆刪除第14張之【1940年代威靈頓街】....應該是[[皇后大道中]與[永吉街]之交界]]....
回覆刪除LOLO姐姐
for some reason, i was went to old general post office before, i need to take the lift to upstair, as my memory, the lift was so classic, with a wooden slide gate.
回覆刪除我都曾在修頓球場參加過某一屇校際足球比賽, 但一場就畢業了
回覆刪除"青龍水上樂園"或後改稱"大圍歡樂城", 最終都成為燒烤樂園! i went there for bbq so many times because some of my relatives were lived in tai wai at that time.
回覆刪除合和中心最頂層或天台興建有露天游泳池, 相信是當年最高的游泳池.
回覆刪除牛頭角道那張相,右方是花園大廈第一期,八十年代改建成現時的玉蓮台(仍是房協花園大廈一部份),左方的是觀塘官立小學,該校至今仍在。
回覆刪除合家歡 小寶的玩偶的名字?
回覆刪除比施利太太是也.
西環兄,
回覆刪除>>>1950年代中環德輔道中、租庇利街交界
睇照中人衣着及汽車款式,好似戰前多點。
>>>北角英皇道,由碼頭往東南方望向政府倉庫
如果係英皇道,但點解好似唔見條路有電車軌既?
豬仔,小寶係李司棋同黄淑儀配音的!你好犀利呀揾到咁多舊相!勾起我不小童年回憶!多謝!
回覆刪除Hilton hotel 間 coffee shop 每年 X'mas buffet 都爆晒棚 ,
回覆刪除我對Central & West Point 印象好深刻, 我小學至中學就讀 St Louis School, 小學返下午班時,媽媽每天早上會帶我到中環行公司,然後食 lunch, 送我回校,記憶猶新
回覆刪除懷念呀!我曾經在中上環上班,lunch 吃過飯盒後有時会去卜公碼頭散步,我記得上面還有一間coffee shop。
回覆刪除珍貴的照片,凉茶铺点唱机的年代, 都遠去了
回覆刪除卜公碼頭的 coffee shop?我只記得有一露天茶座,羅文「幾許風雨」的 MV 在卜公碼頭取景,而盧海鵬的「幾許風雨」攪笑版在同一地點拍攝。
回覆刪除姊姊說小寶、豬仔是李司棋及黃淑儀,標叔叔是譚炳文,玩偶名字是比絲莉太太〈姊姊仿效劇中人替玩偶取名比絲莉太太〉。
沒到過希爾頓酒店,只知道內有玉蓮廳、鷹巢廳〈?〉、劉伶吧〈我很喜歡這名字,很有味道〉。
網誌內那張 1970 年中環干諾道中卜公碼頭旁的海濱公園,我還以為那是皇后像公園。
西環先生:原來你一直以為我比你年長?。或許你覺得我似乎知道很多六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事物,其實這一切歸功於我的父親及他當年常看的一份報紙,或許你不相信我小五時已開始追看報上連載的小說。
回覆刪除我只是一個較同年紀的孩子早熟〈這是我啓蒙老師的評語,當然這是多年前的評語〉及愛看歷史的女子。我八卦、好奇〈我明白好奇殺死貓〉,但小女子既是貓〈貓貓有九命〉也是狗〈狗狗也有狗命〉,看書可看過天昏地暗,歷史小說及掌故常年在我的閱讀書單出現。
當然我絕不是動輒喊口號,淪為別人政治鬥爭工具也不自知的年輕小孩,更不是那群不停翻六四舊賬,卻遺忘了文革的政棍,我只是滾滾紅塵中的一個中國人〈寫多了點牢騷,請見諒〉。
西環兄,
回覆刪除>>>戰前中環德輔道中, 你吃過安樂園蓮花杯嗎?
>>>典型的40年代街頭一景
睇那些汽車款式及人物衣著,疑似是'50年代。
>>>1960年代旺角與尖沙咀中間部分的彌敦道
呢段應屬油麻地區,左前方既平安大酒樓前身係九龍平安戲院,即現時平安商住大廈,右邊太平館餐廳就係舊大華戲院側,向前走那間積家酒店我懷疑係彌敦酒店前身所在,再向前走就係普慶戲院。
60年代非常流行的電視片集 Family Affairs(合家歡)
回覆刪除http://www.youtube.com/watch?v=W3lPf11L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