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_3dPH2Et_S0_xoJsukbtZXVwG-4EwlkhwU9PLUWjVFiqdfTCcFvY2q8uCK0CZ6px1otjDMJGZAI0aRMyxzBuclRbfbyheMjs2WWiliBrSpFh70uht667-YDn7Eu__QcXvF2qRcLFANpBr/w640-h446/1.jpg)
七十年代位於皇后大道中同埋威靈頓街交界處嘅得雲大茶樓。講起得雲有段古,話說得雲因為要做早茶,所以啲夥計好早(大概凌晨四點)就要返工準備,可能因為深宵寂靜,所以好應聲,竟然嘈到一街之隔,位於今日恒生銀行總行嘅舊消防局班消防員休息,消防處遂狀告得雲,禁制其過早開工,以免影響消防員休息. 得雲不忿反對,其抗辯理由甚為有趣,聲稱消防局位於中環,而得雲位於上環,兩者相距整整一個環頭,怎可能會騷擾到消防員嘅清夢。最後得雲竟然勝訴,可繼續於凌晨四點開工,消防局則如之奈何
六十年代,位於太安樓嘅太安酒樓剛開幕,花牌佔咗半條街,不可為不墟冚
六十年代位於上環永樂街嘅平香大茶樓,講起平香,唔少我哋呢一輩嘅同儕都會有記憶同埋印象,原因係茶樓位於中上環交界,地位適中,加上名氣大,所以我軰中人很多都曾經上過去飲茶. 話時話,當年呢類型嘅茶樓,因為多為自置物業,老闆都好捨得落本裝修,大都以雕龍雕裝飾牆壁,樓梯,所以一行入去,就覺得好有氣勢
; 彌敦道有好多經典茶樓, 照片中左龍鳯大茶樓,右瓊華大茶樓,簡直可以話係當年嘅重磅茶樓,聽講龍鳯以灌湯餃名震九龍,而瓊華則以水滾茶靚,星期美點綁住一大班熟客. 提起瓊華,不少五,六十後都會記得佢哋中秋節嘅大型月餅廣告板
龍鳳茶樓正門玉照
五十年代有柯士甸道望向彌敦道,右邊條橫街係覺士道。呢張相有幾樣野值得一提,一係圖左可以見到金門酒店,酒店門泊咗架酒店自置Van仔,估計應該係用嚟接送客人,足見酒店嘅規模都有番咁上下。前少少仲可以見到人力車,說明人力車喺五十年代仍然頗為盛行,成條街望落去好闊落,其實唔係因為條街闊,只係車輛同行人寥落,所以感覺好寬敞而已
五十年代中喺尖沙咀舉行嘅工展會, 此幅工展會所在地已建成喜來登酒店,向右望,一鐵路之隔便是藍煙𠧧貨倉,80年代拆卸後改建為新世界酒店及商場,再度拆卸後成為今日嘅K11商場
五十年代末位於近尖沙咀碼頭嘅九倉遊客中心, 50年代開始香港外國遊客增多,故此到了50年代末開始此商場集中售賣遊客紀念品. 60年代初此地被霍英東收購後,改建為星光行。星光行本身又是一個傳奇故事,各位網友有興趣,可瀏覽小弟早前嘅網址
從另一個角度所拍攝嘅九倉遊客中心, 時維60年代初. 60年代中遊客中心被折卸並改建為星光行. 前方白色建築物係九龍郵政局. 圖中可以見到一大班人力車夫喺度排隊等客,可見直到60年代,人力車仍然甚為盛行
七十年代西營盤近桂香街處,電車上的嘅廣告賣嘅係增肥丸,當年普遍營養比較差,所以增肥丸有市場,今時今日,恐怕要賣減肥丸嘅廣告
五十年代中嘅中環同威靈頓街街交界處,如果我冇記錯,當時皇后大道中呢一段係雙線行車,不過由於車輛稀少,加上行人路狹窄,所以行人通常都會沿著馬路邊行. 照片左邊嘅恆安象牙係老字號,好像今天仍然健在,當然不能再賣象牙,只能賣犀牛角和仿象牙等工藝品
五十年代從高處俯瞰德輔道中,左邊係舊中環消防局,拆卸後改建為恒生銀行總行,右邊無入鏡係中央街市,遠處鐘樓處係告羅氏打行
如果唔係右後方嘅舊中環郵政總局,真係冇可能認得出,呢度係50年代畢打街同埋干諾道中交界. 當時仍未大幅填海,干諾道中海傍係往來國內嘅碼頭集中地
五十年代嘅中環雪廠街,右邊近鏡頭處係皇后行,拆卸後重建為文華酒店,中間係第一代太子大廈,遠處即為廣東省銀行,都說照片可以反映當時嘅風土物貌,雪廠街係中環嘅主要街道,但行人可以企喺街中心閑聊,可見當時嘅街上車輛如何稀少
五十年代中環德輔道中向東望,右邊可以見到永安公司。50年代嘅德輔道中已然非常旺盛繁榮,沿路所見,有製衣廠,茶樓,茶行,藥房,甚至售賣單車店舖,可謂百業賣百貨,似市集多於金融中心
甚為罕有嘅旺角百老匯戲院正面照片,百老匯戲院喺60年代中被拆卸後,被重建為匯豐九龍總行
六十年代尖沙咀加拿分道和加連威老道交界處向上望,左邊嘅建築物拆卸後重建為東英大廈,東英大廈亦已被拆卸,再重建為The One,直望紅寶石餐廳處係今天仍健在嘅香檳大廈,右邊遠處白色建築物即為上一代嘅美麗華酒店
五十年代位於油麻地甘肅街廟街交界處嘅廣智戲院,廣智戲院雖然簡陋,但有卻保持幾個頗有特色嘅紀錄,第一廣智戲院係九龍首間影畫戲院,於1919年開業, 六十年代末拆卸,由於開業於20年代,曾經放映過默片,所以需要人坐喺二樓用咪解畫,相信有網友曾親臨其盛。另外廣智戲院從沒有安裝過冷氣,相信到後期老闆無心經營,所以不願花費投資所致. 又及,我真係好鍾意戲院門前小販售賣各種零食嗰種墟冚情況,小時候冇錢睇戲,卻仍喜歡逛戲院,一則喺大堂可以喺戲院大堂涼冷氣,睇劇照,二則穿梭於各零食㰙檔中,嗅嗅煨魷魚,番薯的香氣,解解嚵也是好的
五十年代中環威靈頓街和嘉咸街交界處向東望,紅色貨車身後係位於嘉咸街口嘅永和雜貨店,於2017年被列為一級保育建築物
七十年代中環畢打街,右邊係未重建成為置地廣場嘅告羅氏打行,左邊遠處可以見到小部份嘅舊中環郵政總局,正前方則為太古大廈, 2002年再重建成遮打行
六十年代嘅皇后大道中,右邊係我唔使講網友們都認得出嘅皇后戲院,左手邊可以見到正在興建中嘅興瑋大廈
六十年代從漢口道/海防道交界處望向廣東道. 右邊原本係軍營,現已改建為九龍公園和柏麗大道,我特別欣賞痞喺消防水龍頭上邊嗰位大叔,佢應該食過下夜粥,下盤功夫睇落甚為穩健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QuzWNmoaP7MGtw29TTqvdt_r4MPq_tqr4c-_1uxH76vpDG2vxztGTQ5f_thkKDmpMjjLiLbddN4cSsQKDk3CcRageaRaU4WmydY83Dq3M_SaVw8ZXn6iQOFBTwibqmBLefmBh_azUQYnp/w720-h388/8.jpg)